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脂饮食对大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单纯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血清瘦素的影响.方法: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第15周末,测定大鼠血糖、胰岛素、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瘦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肥胖评定(Lee)指数.结果:高脂饮食使大鼠高胆固醇血症建立,高脂组血清瘦素水平、TC、TG、LDL-C明显升高,而HDL-C明显降低.高脂组ISI较对照组明显低,血清瘦素与胰岛素呈正相关,与ISI呈负相关.结论:单纯高脂饮食可致大鼠胰岛素抵抗,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建立兔饵食性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观察高脂饮食对兔体重、死亡率及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取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其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普通饮食组,喂以普通饮食;其他动物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根据血清TC水平分为高脂饮食敏感组和高脂饮食非敏感组,继续喂养9周,观察三组间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饮食敏感组在第4~13周时血清TC、TG、HDL-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在第7~13周时,动物血清TC、HDL-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高脂饮食非敏感组血清TG水平的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脂饮食敏感组相比,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血清TC、TG、HDL-C和LDL-C水平的上升程度均显著低于高脂饮食敏感组动物(P<0.01).结论 首次发现兔对高脂饮食敏感性存在差异,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抗病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耐受性均高于高脂饮食敏感组兔.与高脂饮食敏感组家兔相比,高脂饮食非敏感组家兔对高脂饮食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3.
高脂饮食诱发大鼠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高脂饮食诱发建立雄性SD营养性肥胖大鼠动物模型。方法:40只SD雄性青年大鼠采用D12492配方所制作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进行限制饲喂,2周时剔除肥胖抵抗大鼠,其余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即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喂,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观察体重、Lee's指数。高脂饲喂8周时禁食24 h后麻醉取血分离血清,取肝脏制备匀浆,取体脂称重并计算脂肪指数,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和肝脂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饲喂4周后,高脂饮食组体重达到(299.3±17.74)g,而正常组大鼠体重仅为(202.8±9.14)g,高脂组的Lee's指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时高脂饮食组大鼠的脂肪湿重、脂肪指数、血清TC、TG、LDL-C以及肝脂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结论:选取SD雄性青年大鼠采用D12492配方所制高脂饲料运用限制喂养的方式成功建立营养性大鼠肥胖模型,节省造模成本,同时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的TC、TG水平,造成动物的高脂血症和脂肪肝病变,与人类临床肥胖症及相关并发症颇为相似,为共同研究人类营养性肥胖伴发的高脂血症与脂肪肝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脂血症对大鼠脑部脂质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根据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及体重随机分为基础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1周、2周和3周组,每组8只.检测血脂、肝脂、脑脂及载脂蛋白E(ApoE)、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24-羟基胆固醇(24HyC).结果 高脂饲料喂养1周后大鼠形成高脂血症.从第1周到第3周,大鼠血清、肝TC、TG、LDL-C水平上升,HDL-C水平下降;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脑TC和LDL-C水平无变化;脑LDLR水平升高,血清24HyC及脑24HyC水平升高.直线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C、TG、LDL-C与脑TG、LDLR呈正相关,与脑HDL-C呈负相关;脑TG与脑LDLR、24HyC呈正相关,脑HDL-C与脑LDLR、24HyC呈负相关.结论 高脂血症可导致大鼠脑TG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对大鼠脑TC、LDL-C水平无影响.大鼠脑TG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升高,脑HDL-C水平随脑LDLR、24HyC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运用SD大鼠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效果。方法 24只5周龄健康SD大鼠(雌雄各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分别饲以基础饲料、高脂饲料。于喂养的第28天、第45天麻醉各组大鼠,经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变化。结果 在造模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TG水平降低(P<0.05)。在造模45天时,模型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H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28天和48天血脂水平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D大鼠经喂养高脂饲料28天后可以成功建立较理想的高脂血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葡多酚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观察葡多酚(GP)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葡多酚低剂量与高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3组喂饲高脂饲料诱发高脂血症。试验组动物每日经口灌胃给予40mg/kg、120mg/kg剂量的GP。于实验第31天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亚组分Ⅱ和亚组分Ⅲ的胆固醇含量(HDL2-C、HDL3-C);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DL-C/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结果:实验前、实验末期各组大鼠体重及实验末期体重增重均无差异。高脂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VLDL-C、LDL-C/HDL-C、AI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而HDL-C、HDL2-C、HDL2-C/HDL3-C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葡多酚低剂量组与葡多酚高剂量组的TG、TC、LDL-C、VLDL-C降低(P<0.01或P<0.05);HDL2-C含量、HDL2-C/HDL3-C比值升高(P<0.01或P<0.05)。葡多酚高剂量组的LDL-C/HDL-C明显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AI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结论:葡多酚具有调整血脂、改善脂质代谢紊乱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疗效。[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30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30d后,阳性对照组TG、TC和LDL-C显著降低(P0.05);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显著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TC和LDL-C显著地降低(P0.01);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红曲复方制剂可有效控制并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荜茇宁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荜茇宁分别按2.5、5、10 mg/kg给大鼠连续ig 4周.实验结束,取空腹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ApoB和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R)mRNA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荜茇宁能降低血清TC、TG、LDL-C、ApoB水平及ApoB/ApoAl的值(P<0.05),升高HDL-C、ApoAl(P<0.05),能增强高脂血症大鼠LDLR mRNA表达(P<0.05),降低ApoB mRNA表达(P<0.05),但对HMG-CoAR mRNA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 荜茇宁具有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LDLR基因转录水平,降低ApoB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时长保和丸干预高脂饮食的大鼠,对大鼠的瘦素、脂联素、体重、体长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高脂组(A组)、高脂组+保和丸12周(B组)、高脂组+保和丸8周(C组)、高脂组+保和丸4周(D组),喂养第12周末,测定大鼠体重、身长、肥胖评定指数(Lee's指数)、肾周脂肪、附睾脂肪、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瘦素(LEP)和血清脂联素(Adipo)。结果:C组大鼠体重、身长、附睾周围脂肪重量较A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肾周脂肪重量较A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D组的身长较A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B组脂联素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C、D组的脂联素水平高于A组,且D组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C、D组的瘦素水平均低于A组,且B组瘦素低于C、D组,C组瘦素水平低于D组,但均无显著差异性;B、C、D组的TG水平均高于A组,C组较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D组较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B、C、D组的HDL-C水平均高于A组,LDL-C水平均低于A组,且C组的LDL-C水平较A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保和丸干预高脂饮食大鼠可明显的提高大鼠血清Adipo水平,降低瘦素水平,且干预效果与干预时间具有相关性,干预时间越长,体内瘦素水平越低。保和丸干预可以明显的提高优质脂蛋白HDL-C水平,且又明显的降低LDL-C水平,且以干预8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调脂灵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酶及载脂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调脂灵(TZHK) 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血脂作用和机理.方法 采用大鼠喂食高脂乳剂建立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调脂灵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载脂蛋白AⅠ (ApoAⅠ )、载脂蛋白B(ApoB)含量及脂蛋白酯酶(LPL)、肝脂酶(HL)活性的影响.结果 调脂灵的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饮食性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ApoB的水平,并能显著升高HDL-C、ApoAⅠ、LPL、HL水平.结论 调脂灵具有调节血脂代谢异常作用,对高脂血症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糖油比例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 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高脂饲料(Ⅰ、Ⅱ和Ⅲ)组,每组10只,分别喂饲全价饲料和3种不同糖油比例的高脂饲料,共6周,每周定时称量体质量和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3种配方的高脂饲料对大鼠体质量增长均无明显影响(P>0.05).各配方组每周的大鼠血清TC含量、LDL-C含量及TC/HDL-C比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高脂饲料Ⅱ组每周的大鼠血清TG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高脂饲料Ⅰ组大鼠第1~4周的血清TG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或P<0.05),高脂饲料Ⅲ组大鼠血清TG含量除第2周高于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周与空白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P>0.05).结论 高脂饲料Ⅰ和高脂饲料Ⅱ均能快速稳定建立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高脂饲料Ⅱ效果更优;高脂饲料Ⅲ仅适用于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定心藤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对照组(MC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PC组)、定心藤总黄酮低剂量组(MIF1组)、定心藤总黄酮中剂量组(MIF2组)、定心藤总黄酮高剂量组(MIF3组).NC组给予基础饲料;MC组、PC组和MIF各亚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喂养6周后,禁食12 h,一侧眼球摘除法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喂养12周后,禁食12h,心脏采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水平.结果 MIF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MDA和升高HDL-C、SOD、T-AOC的水平,与NC组相比,MC组TG、TC、LDLC、MDA的水平明显升高,HDL-C、SOD、MDA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C相比,MIF各亚组TC、TG、LDL C、MDA的水平明显降低,HDL-C、SOD、T-AO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MIF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T-AOC和降低MDA的水平,达到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进行检测,探讨脂质代谢在失血性休克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及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SHS)组;重度失血性休克(RHS)组;中度失血性休克(MHS)组,按休克后采血时间的不同又分为休克30 min(MHS-30 min)组、休克60 min(MHS-60 min)组及休克120 min(MHS-120 min)组。分别对各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测。结果 (1)MHS组与SHS组比较:TG显著上升(P〈0.01),TC、HDL-C均显著降低(P均〈0.01),而LDL-C无显著变化(P〉0.05),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2)RHS组与SHS组比较:TG、LDL-C显著上升(P均〈0.01),TC、HDL-C显著降低(P均〈0.01),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1)。(3)RHS组与MHS组比较:TC、TG均显著降低(P〈0.01);HDL-C及L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HDL/LDL比值显著下降(P〈0.05)。(4)MHS三不同时间组之间比较:TC水平MSH-30 min组与MHS-6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MHS-60 min组显著高于MHS-120 min组(P〈0.05);TG水平三组间差异显著,MHS-60 min组最高,分别是MHS-30 min组及MHS-120 min组的2.28倍和1.99倍(P均〈0.01),而MHS-3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低于MHS-30 min组(P〈0.05),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LDL-C水平MHS-60 min组显著高于MHS-30 min组(P〈0.01),而MHS-60 min组与MHS-120 m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HDL/LDL比值三组间均差异显著(P〈0.01或0.05),呈进行性下降。结论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清脂质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且随着休克的发展脂质水平呈动态变化,血清脂质水平可反映失血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及其动态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组分配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方法采用基线等比增减设计法重组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和立普妥(降脂阳性对照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35 g/d)。丹参、山楂配伍A、B、C、D、E组分别剂量灌胃给予丹参总酚酸(mg/kg)∶山楂总黄酮(mg/kg)=120∶0、90∶30、60∶60、30∶90、0∶120,立普妥组按2.2 mg/kg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给药至第30天,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DA、SOD活性,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TC/HDL-C)。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TC/HDL-C、MDA水平升高,HDL-C、SOD水平降低,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模型复制成功。丹参酚酸和山楂黄酮按不同比例配伍后均可明显降低TC、TG、LDL-C、TC/HDL-C、MDA水平,提高HDL-C、SOD水平。其中C、D组降脂、抗氧化活性优于其他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总酚酸、山楂总黄酮配伍可增强降脂和抗氧化效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文丽 《医学研究杂志》2018,47(9):144-146,62
目的 研究甘草酸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甘草酸治疗组(60、120、180mg/kg),以高脂饮食喂养16周构建大鼠NASH模型,于造模第7周起进行不同剂量甘草酸治疗10周,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进行检测。结果 高脂饮食诱导的NASH大鼠模型中,肝组织可见肝细胞脂肪病变,血清中TC、TG、LDL-C、AST、ALT及MDA明显升高,HDL-C、SOD及GSH显著降低;而经过中、高剂量甘草酸治疗后发现,肝细胞脂肪病变程度降低,血清中TC、TG、LDL-C、AST、ALT及MDA明显降低,HDL-C、SOD及GSH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草酸能够经过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变血脂水平来改善NASH大鼠肝功能及抑制肝脏病变程度,对NASH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治疗作用,以及槲皮素对NASH大鼠肝组织核因子-κB (NF-κB)及其下游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食6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灌胃给予40~160 mg/kg槲皮素治疗4周.采用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肝脏中NF-κB蛋白表达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肝脏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槲皮素各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TC、AST水平显著降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给予槲皮素治疗后,可明显减轻NASH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还可明显降低TNF-o、IL-6和IL-1β mRNA以及NF-κBp65蛋白的表达,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槲皮素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SH有明显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和调控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竭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连续喂养建立SD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然后对高脂模型大鼠进行血竭干预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观察肝脏组织的脂肪变性程度。结果血竭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和LDL-C的水平,升高HDL-C含量(P<0.05);血竭中、高剂量组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作用(P<0.05)。并对剂量具有依赖性,在剂量为300600mg时随剂量递增,血竭降血脂的作用越明显;同时随着剂量递增,血竭改善脂肪肝的作用也增加。结论血竭可以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脂代谢,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血竭降血脂、抗脂肪肝作用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参草颗粒(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脂可清胶囊组及CSCG高、中、低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喂食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大鼠喂食380 mL?L-1酒精及高脂饲料,连续15 d,制备高脂模型。第16天起,灌胃给予各实验组大鼠相应药物,连续40 d。末次给药12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计算TC/HDL-C,LDL-C/HDL-C比值及动脉硬化指数(AI);断头处死大鼠,剖取肝脏,行常规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CG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TC/HDL-C、LDL-C/HDL-C及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血清HDL-C含量升高(P<0.01),AI下调(P<0.01);光学显微镜下CSCG高、中剂量组大鼠肝组织内脂滴成分明显减少,肝细胞结构及排列明显改善。结论:CSCG对酒精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