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于友人处偶得的秘方(专治头面重伤),两年来试用于治疗外伤后顽固性头痛10多例,疗效颇佳,现举一、二例介绍如下: 处方:防风、天麻、白附、僵蚕各9克,白芷、羌活、制南星、川三七各6克,全蝎4.5克,水酒各半,煎服。例一:李××,男,53岁。患者头痛间  相似文献   

2.
痹证辩治     
例1.李××,男,48岁。82年3月6日就诊。右肩关节疼痛,肘、腕关节麻胀刺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已10天,舌白,脉浮数。诊为行痹。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拟防风汤加减:防风、秦艽、僵蚕各15克,黄芪、葛根各30克,天麻20克,当归、川芎、麻黄各10克,姜黄、地龙各12吏,炮山甲  相似文献   

3.
习惯性下颌关节脱位,是咀嚼肌神经功能减退引起的慢性,老年性疾病,易复发,医者颇感棘手。笔者以马钱子为主治疗该病3例,疗效理想。方药及用法:制马钱子0.6克,棉芪30克,党参、白术各15克,升麻、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服。田××,男,73岁。1990年3月4日诊。去年10月因大笑而下颌双侧脱位,成为习惯  相似文献   

4.
半夏白术天麻汤临床新用举隅王克银山东省冠县人民医院柳林分院(252516)主题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应用,病案半夏白术天麻汤方出《医学心悟·眩晕》,由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方为风痰上扰之证而设,具有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  相似文献   

5.
眩晕多因风、火、痰、郁所致,但四者互为因果。余临床以清眩汤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眩晕获效。清眩汤组成:钩藤30克(后熬),菊花12克(后熬),僵蚕12克,刺蒺藜15克,天麻20克(为末冲服),茯苓15克,半夏12克(先熬),白术15克,生龙、牡各30克,生石决30克。风甚加全蝎5克。(一)肝阳上扰:毛××,女,38岁。78年2月6日就诊。头痛眩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不敢睁眼,恶心呕吐,诊见口干,舌红,脉弦滑,拟上方加全蜗5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30克,淮牛膝30克,冬桑叶3克。一剂显效,迭进两剂而愈。(二)血虚眩晕:王××,女,教师,40  相似文献   

6.
阳萎,一名阴萎。因思虑劳倦,损伤心脾发病者屡见不鲜。笔者运用加减归脾汤治愈6例。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焦白术、茯神、远志、巴戟天、龙眼肉各10克,淫羊藿15克,水香6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浓煎二汁,分服。例1.沈××,男,49岁。1971年10月诊。因劳神太过,致阳事不坚,渐至萎软,不能入房。形体尚丰,面(?)少华,头昏心悸,气短体  相似文献   

7.
内耳眩晕王××,女,32岁。1983年12月20日诊。眩晕二十年,加重二十天。患者眩晕甚剧,卧床不起,恶心呕吐,转头或睁眼则加重。二十天来汤水难进,少气懒言,自觉热气上冲,夜间潮热盗汗,口干不欲饮,经某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迭服中西药无效,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证属病久气阴两虚,痰饮中阻,风阳上扰,盘踞清窍。拟除饮化痰,熄风潜阳,益气养阴之天麻泽泻石牡汤加减治之:泽泻30克、白术12克、天麻15克、钩藤15克、石决30克、牡蛎30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赭石30克、菊花15克、白芍12克、太子参30克、  相似文献   

8.
《养生大世界》2003,(7):36-36
方剂:党参、半夏各9克,当归、熟地、白芍、白术各30克,川芎、山萸肉各15克,陈皮3克,天麻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相似文献   

9.
笔者用丹参饮加味治疗慢性胃炎25例,效果满意。药物组成:丹参18克,檀香、九香虫各10克,砂仁8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甘草3克。加减法:血瘀甚加桃仁、红花;气滞甚加香元、枳实、木香;湿盛加平胃散、苡仁、豆卷;胃阴不足者加沙参、玉竹、石斛;脾虚甚者重用党参、白术。伍××,女,40岁。1985年5月10日诊。一年前,患者因腹泻愈后解黑便二、三日,遂觉胃脘刺痛,胀闷不舒。经中西药治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处方及用法天麻15克钩藤20克地龙20克半夏10克菖蒲15克桃仁12克红花15克僵蚕14克川黄连12克竹茹12克茯神15克人参10克柏子仁12克橘红10克全蝎12克蜈蚣6条胆南星6克,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红枣大小,朱砂为衣,一日一丸,晚上服。病案举例例1、李××,女,16岁,学生。1981年3月16日初诊。  相似文献   

11.
1979年至1984年5月,笔者以自拟茵陈二术煎治疗各型肝炎患者80例。其中慢性活动型5例、急性无黄疸型9例,急性黄疸型66例。(包括重症肝炎19例),均收到了较好疗效。方药组成:茵陈、满天星各30克,苍术、白术、扁豆、山楂、麦芽各15克,法夏、佩兰、茯苓、前仁各12克,栀子、黄芩、滑石各10克,丑牛、厚朴、酒军各6克,郁金14克。服法:成人每日一剂,三餐饭后30分钟服;儿童酌情减量。七剂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饮食应清淡。病例:叶××,男,36岁。1983年3月20  相似文献   

12.
三年来,笔者自拟八味养亲汤治疗老年痰喘病127例,计临床控制93例,有效18例,无效16例。方剂组成: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生山药40克,玄参20克,熟地30克,焦白术15克,甘草6克,煎服。病例:贺××,女,56岁。1980年10月26日初诊。患者咳嗽,气喘8年余,诊见:患者体质中等,面红唇紫,胸中烦满,呼吸困难,痛苦不堪,饮食、二便正常,诊脉滑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来,笔者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5例。年龄7~15岁,病程一月以内者1例,三月以内者2例,反复发作达一年以上者2例。均经本法治愈,且随访未复发。方药:柴胡、黄芪、陈皮、当归、炙升麻各6克,党参、白术、阿胶、紫草各10克,大枣10枚,仙鹤草20克,甘草8克。水煎服,日1剂。有热象者去黄芪,加生地15克。刘×,男,11岁。1989年9月21日诊。  相似文献   

14.
例一、崔××,女,34岁。工人。1982年9月6日诊:主述脘腹疼痛,疼时腹泻。精神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而缓。辨证:肝木盛乘脾土,脾不运化而成泄泻。治则:舒肝补脾。方药:白术(炒)20克,白芍(炒)20克,陈皮20克,防风20克,元胡20克。三付水煎服。药后泻止腹不痛。例二、陈××,女,43岁,工人。  相似文献   

15.
一、药物组成鸡内金40克,炙鳖甲、炙龟板、炮山甲各12克,淮山药30克,白扁豆、焦山楂、生麦芽、六神曲、贡白术各20克。二、制作方法上药共为细末,加入适量面粉、芝麻20克,食盐少许,将其混合烙饼3张,晾干备用。三、服用方法药饼在临用前烤黄,分10天服完,每次食后饮开水适量。四、验案举例例一:吴××,男,1岁。患儿因失乳过早,喂养不当,饮食不节,以致腹胀、腹泻,食欲不振,重度营养不良,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改投“化积饼”  相似文献   

16.
<正> 几年来,我用自拟本方治疗妇女赤白带下15例,痊愈9例,好转4例,疗效不明2例。方药组成:白术30克云苓20克车前子20克贯仲5克(醋泡透慢火熟) 鸡冠花30克(赤带用白色,白带用红色,红白带下者各用15克)一日二次,水煎服。病案举例:张××,女,32岁,农民。1981年7月5日初诊。自诉三年前因生气致心情不畅,饮食渐  相似文献   

17.
一、脾虚气滞代××,男,44岁。1986年4月7日诊,腹胀半年余,近来日渐加重,弯腰亦感困难,午后尤甚,纳可,大便初硬后溏,矢气臭秽,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沉。辨证为脾虚气滞,投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减:厚朴、黄芪各30克,法夏、白术、干姜各10克,甘草5克,泡参、茯苓各15克。服3剂,腹胀消失。  相似文献   

18.
例1.程××,男,33岁。1982年6月20日诊。患慢性肾炎已三年余,经中西医久治未能有效。刻诊:面色(白光)白,疲惫乏力,全身浮肿,按之如泥,脘腹胀坠,纳谷欠佳,腰府酸痛,大便溏薄,尿少而浊,舌胖有齿痕、舌淡紫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濡涩。尿检: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颗粒管型((?)),24小时尿蛋白定量3.85克。证属气虚水停,瘀阻络脉。治以益气化瘀,通络行水。处方:黄芪60克,党参30克,白术、云苓、当归、干地龙各12克,淮山药18克,赤芍、车前子各15克,  相似文献   

19.
一、抽搐芍药猪骨汤:白芍9克、甘草6克、猪骨100克。文火清炖饮汤。如抽搐严重加天麻10克。病案:董××,男,3岁。经常下肢抽动,睡后尤甚,有时下肢痉挛。以上方服一周,抽搐惊动均平息。  相似文献   

20.
例1.李××,女,41岁。1981年4月5日就诊,病历号4554。八年前患“肾小球肾炎”,经治好转。近日因烦劳过度病情加重。症见:颜面和四肢浮肿,身倦无力,纳食不佳,脘腹胀满,心烦少寐,小溲短少,脉象沉滑,舌苔白膩,舌质淡,舌边有齿痕。化验:尿蛋白廾,血红蛋白9.4克%。辨证:脾肾两亏,湿浊内蕴。立法:健脾养血,补肾化浊。方药:黄芪30克,金樱子、丹参,枸杞、山药各15克,白术、大枣、寄生、五加皮、芡实各12克,菟丝子10克,防己9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