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Ⅰ型与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数概念障碍方面的差异。检测分为直观数概念和抽象数概念二个部分,共分10个项目。结果表明Ⅱ型组患者在数概念障碍方面显著甚于Ⅰ型组患者。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表情辨别与精神病理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表情辨别障碍 ,不仅反映在面部表情的辨认障碍 ,还反映在情感反应异常和情感整合障碍上。且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病人表情辨别障碍更严重[1,2 ] 。本研究拟进一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表情辨别障碍与精神病理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住本院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 6 0例 ,男女各 30例 ,年龄 16~ 50岁 (2 7± 9岁 ) ,具有初中或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患者自愿入组并能够合作。1.2 方法1.2 .1 成人面部表情辨别 采用由孟昭兰提供的12张成人面部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的面部表情识别能力特点。方法:入组12~18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67例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发育青少年68例,完成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测查。结果: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基础面部表情识别任务总分低于精神分裂症组及正常发育组(Ps<0.05),精神分裂症组和正常发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孤独症谱系障碍组和精神分裂症组间复杂表情识别任务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1)。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均存在面部表情识别缺陷,孤独症谱系障碍表现为基础和复杂面部表情识别缺陷,而精神分裂症表现为复杂面部表情识别缺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微笑、焦急、冷漠3种不同面部表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方法①采用访谈法给被试呈现同一个人的微笑、焦急、冷漠3种表情的照片,记录被试的利他倾向;②采用现场实验法,在河北唐山某大型超市,主试用微笑、焦急和冷漠3种不同表情向路人问路,记录被试反应。结果①不同表情对利他倾向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χ2=13.755,P<0.01),焦急表情引起的利他倾向明显高于微笑表情和冷漠表情;②焦急表情对不同年龄被试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0.05),当女助手以焦急表情求助时,老年被试更容易出现利他行为;而中年、青年被试则相反。结论①焦急表情更能引起他人利他行为;②受助者焦急表情更能促进老年人利他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NK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T细胞,根据T细胞受体(TCR)的恒定性,将NKT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近年来研究表明,NK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Ⅰ型NKT细胞主要发挥抗肿瘤作用,Ⅱ型NKT细胞可以促进肿瘤的发展。本文将从Ⅰ型和Ⅱ型NKT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以及相互调节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面部表情视频系统(ehinese facial expression video system,CFEVS)以增加情绪研究的取材范围。方法:录制强度分为三等级的喜悦、悲伤、惊奇、恐惧、愤怒、厌恶及中性(无表情及咀嚼动作两种)等面部表情视频片段,经两轮粗选后,请50名中国大学生对剩余视频片段的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及表演者的长相进行自我报告式评定。将表情类型、愉悦度、唤醒度一致性高且表情类型与愉悦度相一致的片段纳入CFEVS,做分布分析,同时分析评测者性别、表演者长相对愉悦度、唤醒度分值的影响。结果:纳入CFEVS的喜悦表情男18女43共61个,悲伤表情男23女28共51个,无表情中性男13女17共31个,咀嚼中性男7女17共24个。散点图显示CFEVS在愉悦度及唤醒度上分布较为广泛。方差分析表明评测者性别及表演者长相对视频片段的愉悦度、唤醒度的影响与其表情类型有关。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拥有喜悦、悲伤及中性表情的CFEVS,并发现评测者的性别及表演者的长相可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学龄前孤独症谱系儿童对人物面部表情的识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试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对人物静态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和特点。方法:使用自制人物面部开心、吃惊、害怕、生气、讨厌、伤心、中性七种表情图,对13例4~8岁孤独症男童和23例3~5岁正常对照组男童进行了测试分析,两组儿童在发展年龄上作了匹配(3.66±0.44岁)。结果:两组儿童在识别七种表情照片的正确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表情类别识认比较,孤独症组识别伤心、害怕、讨厌及吃惊表情正确率高于对照儿童(P<0.05);孤独症组识别表情的正确率依次是:开心>伤心>生气>害怕>讨厌>吃惊>中性;而对照组则为:开心>生气>伤心>害怕>中性>讨厌>吃惊。结论:孤独症儿童对七种面部表情的命名性识别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但识别基本面部表情的模式与正常儿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孤独症儿童对静态和动态面部表情识别的差异。方法采用45名被试进行3(被试类型:ASD、ID、TD)×2(呈现方式:静态、动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愤怒)三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考察孤独症儿童、智力障碍儿童、正常儿童在呈现静态与动态表情时,对高兴、中性和生气表情的识别能力。结果在正确率层面,被试类型、呈现方式和表情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F==2.02,P0.01),孤独症儿童在两种呈现方式下的表情识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被试。在反应时层面,被试类型、呈现方式和表情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F==5.96,P0.01),孤独症儿童在两种呈现方式的表情反应时显著慢于对照组被试。结论孤独症儿童对积极表情的识别能力优于消极表情;孤独症儿童对静态表情的识别能力优于动态表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大学生对动态与静态面部表情图片限时加工的特点.方法:以18名大学生为被试,记录被试在动态或静态面部表情图片呈现的600 ms做出表情判断(生气、中性、高兴)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EGI-128导联脑电仪收集脑电数据,分析NI70、P200和晚正成分(LPC)3个脑电成分特点.结果:与动态呈现相比,被试对静态呈现的面部表情图片的反应时较短[(474.1±5.1) ms vs.(486.2±5.4) ms,P<0.001],正确率较高[(0.83±0.02) vs.(0.79±0.02),P<0.01].静态呈现时,N17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2.7±0.6)μv vS.(-3.3±0.7)μv,(-3.2±0.7)μv;P<0.05],而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呈现时,P200成分表现出中性表情诱发的波幅小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3.3±0.5) μvvs.(4.0±0.6)μv,(3.8±0.6)μv;P<0.05],高兴表情与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C的波幅与潜伏期的表情主效应显著(P<0.05),生气表情诱发的波幅大于中性表情[(7.2±0.7) μv vs.(6.6±0.6)μv,P<0.05];中性表情的潜伏期长于生气表情和高兴表情[(534.4±9.7)ms vs.(515.2±10.4) ms,(502.8±12.1)ms; 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限时条件下,早期阶段,静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比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具有优势;到后期阶段,动态呈现的表情加工才能达到静态呈现的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10.
面部表情识别受到了交流双方的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从表情发出者的角度,介绍了面部本身的特性(包括特定部位和整体的特征信息)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接着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介绍了观察者自身的特性(如所处的情绪状态、内部思维线索、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对面部表情识别的影响;最后,对未来研究中如何改进实验设计、扩展研究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面部表情反馈实验,探索面部表情的调节对心理亚健康的影响.方法 运用亚健康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进行问卷调查筛选,选取21名被试通过匹配分成实验组1、实验组2、控制组进行面部表情反馈实验研究.结果 实验组1与控制组的后侧比较,实验组1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上显著低于控制组(t=-2.25,-2.45,-2.42,-2.39;P<0.05);实验组2与控制组的后侧比较,实验组2在躯体化上,人际敏感和焦虑显著低于控制组(t=-2.06,-2.16,-2.23;P<0.05);而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比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面部表情反馈对大学生心理亚健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基于动画人物的儿童动态面部表情识别图片。方法 研究1采用自编的开放式问卷从眉、眼、鼻、嘴及整个面颊对322名成人调查高兴、悲伤、生气、恐惧、厌恶和惊讶的典型特征。研究2由48名大学生对动画人物的动态表情图片进行情绪类型、强度、愉悦度和优势度的评定。结果 (1)有效动图共104张,其中高兴40张,悲伤14张,惊讶23张,生气8张,恐惧10张,厌恶9张。(2)问卷的调查典型特征与动态图片的匹配度高相关。结论 为提高儿童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提供了以动画人物为图片材料的表情图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活事件自评量表分别评定了57例Ⅰ型和39例Ⅱ型精神分裂病人及60名正常人,结果发现Ⅰ型病人的生活事件明显多于Ⅱ型(P<0.001)。Ⅰ型病人的生活事件多于正常对照组,主要是工作中的问题(P<0.001)和社交方面的问题(P<0.05)。正常对照组的正性生活事件明显多于Ⅰ型病人(P<0.05)。Ⅱ型病人的生活事件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主要是生活中的问题(P<0.001)。  相似文献   

15.
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对人物基本面部表情的识别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儿童对人物基本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和特征。方法:使用本研究研发的面部表情识别测试软件系统对22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4th edition,DSM-Ⅳ)AS诊断标准的门诊AS儿童和20例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儿童进行测试。以不同呈现方式下的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与反应时为分析指标。结果:AS儿童对正立面部表情、上半部面孔表情的识别正确率均低于正常对照儿童,且反应时间延迟。AS儿童对整体面部表情的识别仅优于下半面孔,而正常儿童对整体面部表情的识别率优于上半和下半面孔。AS儿童与正常儿童对正立(整体)面孔的识别均优于倒立面孔。结论: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对人物面部表情的识别能力较正常儿童差,但尚具有一定的面孔整体加工能力,与正常儿童同样具有倒置面孔效应。  相似文献   

16.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及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对其治疗、精神状态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方法:采用分层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统一抽样,采用国际统一的调查流程、筛查工具和诊断标准对调查人群进行线索和逐户调查。结果:共调查84767人,检出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96例,其中Ⅰ型精神分裂症186例,患病率为2.19‰,Ⅱ型精神分裂症72例,患率病率为0.85‰,Ⅱ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明显低于Ⅰ型,两组治疗情况无差异。但Ⅱ型精神分裂症比Ⅰ型预后差,社会功能受损较严重。结论Ⅰ型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于Ⅱ型,两组患者的预后和社会功能缺陷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多维情绪能力干预对低龄自闭症男孩面部表情表达和模仿的影响。方法:在尊重家长意愿的前提下,将26名年龄在39~79个月的自闭症男孩分为干预组(n=15)和对照组(n=11),干预组接受为期约3个月的多维情绪能力综合干预,干预内容包括情绪的识别、理解、体验、调节、模仿和表达。干预方案共36课时,每课时约15~25分钟。所有幼儿在干预前后分别完成六种基本情绪(开心、生气、伤心、惊讶、讨厌、害怕)的表达和模仿任务,并用摄像机记录其面部肌肉运动。通过面部表情编码系统标定幼儿面部表情产出的正确率。结果:(1)多维情绪能力干预后,自闭症男孩模仿六种基本情绪面部表情的质量以及表达开心、生气、伤心、害怕情绪面部表情的质量均有显著提升。(2)面部表情模仿任务中,口唇区和眼眶区AU的产出在干预后显著提升;面部表情表达任务中,仅有眼眶区AU的产出在干预后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多维情绪能力干预方案可改善学前自闭症男孩的面部表情产出,研究为自闭症儿童情绪能力的干预提供了可参考的内容和框架。  相似文献   

18.
Ⅰ型、Ⅱ型精神分裂症CPI-RC人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型、 型精神分裂症的人格特征。方法 对 1 2 6例 、 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 CPI-RC测查 ,将 CPI-RC各量表 T分 ,对 、 型及病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 型 So、Sc、Wb、To、V1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 型病程长组与病程短组 So、Sc、To、Ac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 型病程长组与病程短组 Re、So、Sc、To、Ac、Ai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型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明显较 型差。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连续收集了病期短于三年的29例Ⅰ型和28例Ⅱ型精神分裂症复发病人的资料。对有关的社区变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Ⅰ型精神病人出院后服药比Ⅱ型少、家庭收入比Ⅱ型多、家庭气氛比Ⅱ型好、与亲友的来往及病人业余活动等均比Ⅱ型病人明显多,提示Ⅰ型和Ⅱ型患者之间某些社会变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眼动技术,比较动态和静态呈现面部表情即时加工特点。方法选取17名被试进行实验,采用2(呈现方式:动态、静态)×3(面部表情:高兴、中性、生气)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使用ASL504型眼动仪记录被试观看不同面部表情图片(每种条件各10张)的眼动情况,眼动分析指标包括总注视时间、注视百分比、注视点个数和凝视点个数。结果反应时出现了面部表情主效应(F(2,32)=5.27,P=0.011)。事后比较(LSD)显示,中性表情比高兴表情和生气表情反应时更长(P0.05)。注视点个数出现了呈现方式主效应(F(1,16)=14.34,P=0.002),动态呈现方式的注视点比静态呈现方式更少。凝视点个数出现面部表情主效(F(2,32)=5.14,P=0.012)。事后比较显示,中性面部表情比高兴和生气面部表情的凝视点更多(P0.05)。结论在同等时间内动态呈现面部表情的加工更有效率,进而证明了面部表情加工中的动态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