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电子束CT(EBCT)肺扫描图像的三维重建效果及影响因素。材料和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接受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有6mm/6mm,3mm/3mm,3mm/1.5mm和1.5mm/1.5mm等不同的扫描组合;扫描方式:连续容积扫描(CVS)。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haded surface display,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的三维重建图像可良好地显示部分段及以上的支气管、气管。3mm/3mm层厚/间隔和1.5mm/1.5mm层厚/间隔扫描组的左主、左上叶、左尖后段支气管三维重建图像的评分间均无显著差异,而其积分均高于6mm/6mm层厚/间隔扫描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良好地显示气管以及部分段和段以上的支气管;3mm层厚/间隔连续容积扫描是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临床最适合的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2.
肺癌的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63例肺癌患者的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肺癌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材料和方法:收集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2月已证实的肺癌患者共63例,包括中央型肺癌35例,周围型肺癌28例。所有病例均接受了EBCT扫描。扫描条件为130kV/630mA,层厚/间隔分别为3mm/3mm或1.5mm/1.5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CVS)。三维重建方式为遮盖表面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Hu--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显示中央型肺癌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狭窄或闭塞的形态为:42.9%表现为锥状中断,22.9%表现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7.1%表现为杵状中断,14.3表现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2.8%表现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用于确定病变的准确部位,测定狭窄的范围和程序,可显示周围性肺癌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对于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对73例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搜集自10月至2000年2月共73例伴气管,支气管病变或其邻近病变患者。所有对象均接受电子束CT(EBCT)扫描。扫描条件:130kV,630mA,层厚为1.5或3.0mm,扫描方式为连续容积扫描,其横断面图像转入INSIGHT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重建方式为表现遮盖显示法(SSD),重建阈值为-500--300HU。结果: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可显示不同病变引起的气管。支气管树的异常形态改变,包括中央肺癌,炎症,支气管扩张,剑鞘气管,气管癌,先天性异常,肺癌术后等,以及气道邻近的良,恶性病变所引起的气道狭窄,可用于确定狭窄的部位,范围和程度。35例中央型肺癌的SSD三维重建;6例表现为支气管杵状中断,15例为锥状中断,5例为截断且断端不规则,8例为不规则偏心性狭窄,1例为右主支气管的裂开和右上叶支气管的截断。结论:EB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其有特征的征象用于中央气道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重建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PET脑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显示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PET脑显像表面遮盖法三维显示(SSD)技术。方法在PC机上对^13N-NH3 PET和^18F-脱氧葡萄糖(FDG)脑显像原始三维图像数据进行归一化数据转移,选择合适的阈值,使用三维曲面构建算法生成等值面的顶点表和面表,着色处理采用Gouraud光滑明暗着色模型,消隐处理采用z缓冲技术。结果:最终的PET脑显像SSD程序具有灵活的交互式图形用户界面,生成的三维脑图像具有旋转、缩放、多个颜色表、多种图像格式存储或输出等多种功能。结论:建立的脑SSD技术可直观、整体反映大脑、小脑的皮层表面情况,有利于病灶定位和显示病灶范围,但不能反映病变的严重程度,不能显示皮层下结构。  相似文献   

5.
听骨链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听小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相关的技术要点。资料与方法 对43例患者进行螺旋高分辨率CT扫描,利用密集放大的重建图像,采用手动编辑,先移去听小骨周围的骨质,仅保留听小骨,用经编辑的轴位图像进行SSD三维成像。结果 40侧正常耳的听小骨三维SSD显示了听小骨的细微结构,还反映了听小骨之间的关系。病变听小骨的三维SSD重建图像与轴位图像的表现基本相符;慢性中耳炎25耳中,22耳进行了听小骨SSD成像,10耳见有骨质破坏;先天性外、中耳畸形16耳均见有听小骨发育不良;外伤后听力下降5耳中,1耳锤砧关节脱位和1耳并有移位的锤骨骨折在听小骨三维SSD成像直观地显示。结论 螺旋CT扫描和三维SSD有利于听小骨的显示和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三维重建和仿真内窥镜的应用价值和限度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目的 研究CT支气管三维重建和仿真支气管内窥镜的临床应用价值和限度。方法 10例正常志愿者和52例病人,行薄层双螺旋CT容积扫描后将图像传输至工作站并进行多层面/曲面重建(MPC/CPR),最小密度投影加气管曲面断层,三维(3D)重建和仿真支气管内窥镜成像(VR),比较4种后处理方法对气道显示的差异和发现病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等。  相似文献   

7.
8.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了解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表现征象。材料和方法分析35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的CT资料,重点观察 气管支气管管腔和管壁的形态学改变。结果CT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管腔变窄,管腔表面不光滑和腔内结节状突起,管腔 扭曲变形;管壁增厚,密度增高,僵直和钙化。结论气管支气管内膜结核CT有一系列表现征象,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 仍是无创性评价气管支气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CT的临床应用,一些作者研究了CT对于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本文根据近期部分文献综述如下。一、正常气管支气管的CT表现气管支气管的CT表现取决于其走行方向与CT扫描层面的关系。当支气管纵轴与扫描平面平行时,CT表现为纵断面阴影,如右上叶及其前后段支气管,左上叶及其前段支气管,中叶支气管及其部分内外侧段支气管,两肺下叶的背段支气管。当支气  相似文献   

10.
11.
Optimization of Shaded Surface Display for CT Angiogra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ATIONALE AND OBJECTIVES: The authors performed this study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threshold for performing computed tomographic (CT) angiography with shaded surface display (SSD). MATERIALS AND METHODS: A dedicated phantom was developed with an 8-mm luminal diameter. Each of 19 vessels had stenoses ranging from 0% to 93.8%. Five blinded, experienced reviewers separately measured each vessel by using SSD with display thresholds of 50, 100, 150, and 200 HU. RESULTS: For vessel diameters of 2 mm and larger, the best threshold value was 100 HU. This yielded measurements within 2% of the actual diameter and produced no false occlusions. For vessels 1 mm in diameter, the best threshold remained 100 HU, but this threshold was significantly less accurate than the standard (P = .0001) and produced two false occlusions in 15 vessels. For vessels 0.5 mm in diameter, the best threshold was 50 HU, although this still produced measurements significantly less accurate than the gold standard (P = .036) and one false occlusion in 15 vessels. CONCLUSION: CT angiography with SSD and an optimized threshold value is a useful technique in vessels 1 mm and larger.  相似文献   

12.
探索三维CT对下颌骨髁状突矢状骨折(SFMC)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SFMC好发位置及临床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5例( 50侧)疑有髁状突骨折的患者作了螺旋CT三维重建的检查,结合横断位和冠状位二维CT图像,确定SFMC。结果:11例(11侧)SFMC占检出的38侧髁状突骨折的28.9%(11/38),其中发生在髁状突中、外1/3交界段者9侧,髁状突内侧1/3段者2侧。4例SFMC并发下颌其他部位的骨折。结论:三维CT对诊断SFMC有着重要意义。SFMC好发于髁状突的中、外1/3交界段,其原因可能与髁状突的解剖特征及其与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螺旋CT综合透明投影 (raysum - projection,RSP)与表面覆盖重建 (shadedsurfacedisplay ,SSD)诊断骨盆疾患的价值。方法 对 1 8例强直性脊柱炎 (AS)、5例骨良性占位病变、1 5例骨盆骨折的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分别进行RSP、SSD ,并与X线平片、CT平扫的检出进行比较。结果  1 8例AS患者 ,RSP、SSD、平片的检出率分别为 93 .5 %、38.7%、83 .9% ,RSP对 1 2例 1~ 2级骶髂关节炎的骨硬化改变和关节面的囊状骨破坏与CT轴扫相符 ,较SSD和平片检出率高 ,并有显著性差异 (Ρ <0 .0 5) ,对 6例 3~ 4级骶髂关节炎的骶髂关节的狭窄范围较SSD显示清晰。 1 5例骨盆骨折 ,RSP、SSD、平片的确诊率分别为 88.5 %、85 .2 %、52 .5 % ,RSP对隐匿性骨折线检出优于SSD。 5例未侵及骨表面的骶髂骨良性占位 ,RSP均检出 ,SSD无法完整检出。结论 RSP集透视和三维效果为一体 ,是CT轴扫和SSD的有益补充 ,在骨盆疾患的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对筛窦进行三维图像重建,认证筛窦解剖变异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应用GE Lightspeed Plus多排螺旋机扫描仪,对75例病例进行筛窦横断面扫描,通过GE W4.0工作站,在三维重建软件支持下作冠状位图像重建。结果:筛窦常见的解剖变异有5种:筛大泡占52%,Onodi气房21%,眶五气房5%,筛凹低位4%,纸样板过度内移7%。结论:经横断面CT扫描,通过三维重建,能够很好地显示筛窦冠状面图像及其解剖变异,为手术提供详细的影像学资料,对鼻内镜外科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三维重建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螺旋CT三维重建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04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采用表面遮盖成像(SSD)和表面透视成像Integral技术分别行颅骨、血肿、脑表面的三维重建,伪彩色技术处理后相互合并,在血肿三维空间定位和体积测量后进行手术评估.对需手术治疗者,再术前评估,应用血肿三维空间定位及骨切削技术模拟颅骨开瓣手术,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结果全部病例三维重建后满意地显示出血肿立体解剖关系.23例手术患者预后满意,术中血肿量与术前测量值基本相同.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简化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可直观、立体、准确地显示血肿空间解剖关系和体积值,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气管、支气管树三维成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5例中央型肺癌患者行CT容积再现(VR)及多平面重建(MPR),并与手术、纤维支气管镜(FOB)所见及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VR能观察中央型肺癌癌肿累及气管、支气管腔的部位、形态、程度和狭窄的范围等形态改变,但不能充分显示病变本身;MPR能观察肿瘤的实质部分,肿瘤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结论MPR重建可显示病变本身以及病变与气管、支气管的关系;VR气管、支气管树图像直观显示气管、支气管与病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扫描与多模式三维重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与三维重建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94例行连续容积扫描:准直3~5mm,螺距1.5~3.0,以1.3~2.7mm间距后重建;源影像输入AW4.0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和仿真内镜(VE)等软件显示病变,并与椎间盘镜(MED)诊治对照。结果 8例正常;LDH86例:中央型、侧旁、椎间管、椎管外、侧方及混合型分别为19、39、5、2、3、18例。三维重建显示LDH的立体结构为堤坡形、扁丘形、尖丘形、双(多)丘形及游离形分别为34、26、9、5、2例。VE诊断LDH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100%、80%。VE能模拟MED效果。结论 容积数据与多模式三维重建能提供诊断LDH更全面的信息,并模拟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三维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临床上经DSA证实的12例(共15个病灶)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三维CTA检查。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和伪彩技术观察脑血管病变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毗邻关系;采用仿真内镜技术和透明化技术相结合观察病变血管的内部情况;并应用电影功能快速回放以动态观察。结果:三维CTA对15个病灶中除1个动脉狭窄未能显示外,其余病变能清晰辨认,包括6个动脉瘤,6个动静脉畸形,1个动脉狭窄,1个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作为一种血管病变的诊断,并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