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范兆金 《新中医》1996,28(9):30-32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8例范兆金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症的一种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目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多采用中、西药物为主,临床治疗效果不甚满意,且西药有不少副作用,不容易为病人所接受,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关节僵硬、肿痛,患者除有精...  相似文献   

2.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翁文水 《中国针灸》1997,17(8):507-510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况翁文水(福建中医学院针推系,福州350003)主题词关节炎,类风湿性/针灸疗法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一种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表现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本病致残率较高,迄今病因不明,是临床常见的疑...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之一。中西医都在积极研究,并从多方面进行了观察。针灸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就国内外针灸治疗类风关研究的概况综述如下。治疗方法 1.针刺:张氏用意气热补法治疗类风关66例,进针得气后,定神,徐进疾退,捻转使气至针下,并在曲泽、委中放血,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的慢性、多发性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自1941年该病确定以来,迄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中医将其归属于“痹证”范畴,多为风寒湿邪侵犯肌肉、筋脉,流注关节导致经络气血痹阻,痰瘀留着,寒热错杂所致。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疗效较为显著,本文就其在临床及实验研究的近况概述如下。1治疗方法1.1针刺孙氏等[1]运用整体和局部取穴相结合的针刺方法治疗RA31例,显效率26%,总有效率84%。吴氏等[2]以全身穴足三里、关元、命门、肾俞为主,配合局部穴位治疗105例,治愈率27%,总有效率84%。…  相似文献   

5.
6.
针灸关元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自1997年起采用针刺合重灸关元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根据1987年美国类风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诊断。50例病人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28~5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针刺组20例,针灸组30例。治疗方法1.针刺组以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为主,针刺3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2.针灸组以关节周围局部取穴为主,加用艾条灸关元穴2小时,早晚各1小时,每日进行,5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1.疗效标准显效 自觉症状、体征消失,血化验正常。有效 自觉症状减轻,体征基…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采用针刺、温针、穴位注射、蜂针及综合疗法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提示 :针灸治疗已从单纯的临床观察进入到实验研究阶段 ,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灸治疗的机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因冒雨涉水感受寒湿之邪而致。以寒邪偏盛,故关节局部皮肤冰凉;寒邪凝滞,流滞关节,致关节局部肿胀剧痛,活动不利,行走困难,遇寒则症状加重。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紧亦为感受寒湿外邪的表现。证脉合参,当属中医学之“痹证一寒湿痹”范畴。按《灵枢经》“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之意,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针用补法。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历代针灸治疗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思路的回顾与分析,结合现代对RA的认识,提出针灸治疗RA应分期进行,早期注重健运脾胃,以治其标,中(晚)期补益肝肾,以防其变,缓解期维护正气,以固其本的治疗思路,并以X线作为重要分期依据,以期对针灸治疗RA的临床思路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周志昆曾红兵(519070)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采用针灸方法治疗本病30例,取得一定疗效,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机理作了一些探讨,现报告如下。1观...  相似文献   

11.
吴頔  张徐明  梅寒颖 《光明中医》2020,(12):1857-1858
目的探讨经筋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经筋刀治疗),对比2组的疗效、DAS28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2组患者DAS28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经筋刀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其疼痛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观察针灸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人工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理模型。设立空白组、造模组、针灸组和激素组。结果与结论 针灸能缓解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皮下软组织及滑膜充血、水肿程度,减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细胞对关节滑膜的浸润,影响关节滑膜细胞的增生反应,并一定程度上阻止其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以下简称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病变。近年来中医以辨证为主,以多层次,多途径抗炎、镇痛、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病变发展,对RA临床治疗已显示出良好的态势。本文对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RA作用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治法的研究高连战[1]认为治疗本病应以发汗为主,兼除湿活血通络为法,治疗时必须做到汗出而不伤正,攻补兼施,使之服药后短暂微汗出,以达风寒湿邪从汗而解之目的。周时高等[2]认为对本病必须坚持长期的治疗,主张病情活动期以益气温阳,祛风散寒化湿,益肾通络为…  相似文献   

14.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铃木聪  田伟  李学武 《中国针灸》2005,25(2):147-150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60余篇,筛选出临床常用穴并重点介绍了不同治疗方法.结果:针灸在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其独特的疗效.结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肖君  金伯华 《针刺研究》1992,17(2):126-128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属祖国医学的“痹证”范畴,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表现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虽然病因尚不明了,但是认为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A与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和体液免疫失调关系密切。为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回顾近10年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文献,系统整理、总结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方案、包含单纯针刺、针刺联合其他治疗(温针灸、针刺联合电针治疗、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针刺联合穴位注射、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为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因为针灸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其方法包括针刺、灸法、温针、刺血、尺肤针、穴位注射等及综合疗法。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和抑制自由基等作用机制。该文对上述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见解,以供同行们共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方联合针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实施西药治疗,实验组实施温经散寒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整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整体有效率为7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后RF、CRP和ESR等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均显著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接受温经散寒通络方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有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目前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1)必须加强临床研究设计的科学性;(2)动物模型的选择不必局限于佐剂性关节炎;(3)应注重对关节滑膜影响的研究;(4)应注重对关节内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5)从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综合调节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汉方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日本当前对防己、辛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成分的研究情况,汉方方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及与西药并用的情况,同时也介绍了应用针灸、激光等非药物疗法治疗该病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