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研究低分子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Calcium Injection,LMWH)在预防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在本院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妥善的术后理疗护理。实验组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连续10d;对照组不使用任何抗凝剂。12天后对所有患者的患侧下肢行彩超检查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仅有2例出现DVT,对照组有9例出现,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术后护理得当的情况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股骨头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疗效与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某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共9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回顾分析.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46例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用低分子肝素.术后3~10 d行下肢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8例,观察组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两组比较x2=5.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相似文献   

3.
周俊俊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777-477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剖宫产术后有深静脉血栓(DVT)的高风险患者6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剖宫产术后24h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2500U,1~2次/日,连续3日;对照组不用。比较两组DVT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有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两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预防剖宫产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孟华 《现代医院》2013,13(9):45-47
目的前瞻性研究腹部手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0月我院6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4h注射低分子肝素(43抗Xa活性单位/kg),以后每24h注射低分子肝素(85抗xa活性单位/kg)至术后1周;对照组按照相同方法应用注射用水。记录术后出血量;术后第2、7天作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前和术后第2、7天检测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出现DVT1例,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出现DVT8例,发生率为26.67%(8/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量、PLT、PT和AP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CRP和Fbg在术后第2、7天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可减少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90例,将其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下肢肿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更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为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赵金娥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43-2744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1年至2011年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病历资料,将2007年以前患者作为一般护理组,2007年以后患者作为专项护理组,分别统计两组病例手术后DVT的发生率,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一般护理组51例患者,术后发生DVT37例(72.5%),专项护理组66例患者,术后发生DVT12例(18.2%)。经组间X2检验,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DVT形成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短期使用方案的风险及效果。方法回顾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病例150例,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在术后的5~7日内每天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同时穿下肢弹性袜;对照组75例,仅穿下肢弹性袜,不使用低分子肝素。记录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的并发症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最多见的并发症为出血(6例)。治疗组及对照组中分别出现2例,18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短期使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在我科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科护理人员在术前对他们进行了护理评估,健康教育,锻炼指导;在术后对他们进行了功能锻炼、药物预防、营养支持等其他护理措施,现总结分析他们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1)52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仅1例(1.9%)患者在术后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余51例(98.1%)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2例患者在入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63.5%(33/52),出院时的患者满意度为86.5%(45/5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0.5625,P<0.01)。结论我科使用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黄卫平 《现代保健》2011,(17):72-73
总结160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认为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前宣教、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术后重视预防措施,加强病情观察,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到2010年我院收治的5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术前、术中、术后三阶段进行护理干预.结果:5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仅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5.26%.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千预,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2009年12月共7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1例发生早期感染。结论全髋修整术较首次置换术难度高、创面大、无菌要求高、患者对再次手术顾虑多,因此对术中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术中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2009年12月共7例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治疗及护理。结果 7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无1例发生早期感染。结论全髋修整术较首次置换术难度高、创面大、无菌要求高、患者对再次手术顾虑多,因此对术中的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填充骨水泥时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对患者的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未预先用药;实验组股骨颈骨折在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前12小时皮下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注射。观察两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FIB、TT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缩短,FIB和D-二聚体在注入骨水泥后增多,APTT及TT在骨水泥注入前后变化不明显。实验组中在填充骨水泥前后PT、APTT、TT及FIB变化不明显,D-二聚体增多。结论骨水泥充填前用低分子肝素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凝血指标的波动,减少血管内凝血发生的机会,对早期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6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干预组6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2例DVT,发生率3.2%,对照组患者发生9例DVT,发生率为14.3%。对照组DVT发生率高于干预组(χ2=4.881,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实施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83例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治愈52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100%,显愈率为90.36%。结论中药熏洗和正负压治疗非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神经外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形成的原因和防治护理措施。结果:年龄、吸烟、血液高凝、卧床时间、手术时间、深静脉置管均为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积极防治,25例DVT患者全部治愈,未发生1例肺、脑栓塞并发症。结论:加强对神经外科术后患者防治护理,可有效减少下肢DVT及其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病因、高危因素、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如何通过系统的护理评估,有指导性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妇科手术后DVT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DVT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年龄、既往有血栓病史或静脉曲张、肥胖、原发病多为盆腔恶性肿瘤、手术创伤、感染、输血及止血剂的应用、围手术期活动减少等都是高危因素。结论通过全面认识妇科手术后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围手术期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重评估和预防。术前充分的评估和指导以及术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在预防DVT形成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我科进行的19例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手术信息及术后康复情况,分析总结MAKO骨科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要点.结果 17位患者共行19例MAK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及治疗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4个人为区组单位采用区组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运用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DVT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2.08%,对照组为1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不仅为临床提供护理依据,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有效的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适应性训练,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并早期进行渐进式的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均在术后12~15d出院。随防6个月至3年,所有病人术后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积极预防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可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得到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