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我国炎症性肠病 (IBD)患者肠外表现的临床特点 ,探讨发生机制。方法 :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自 1984~ 2 0 0 3年期间IBD住院及部分门诊患者 15 2例 ,其中溃疡性结肠炎 (UC) 12 7例 ,克罗恩病 (CD) 2 5例 ,分别观察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眼病、肝胆疾病以及皮肤表现 ,对比UC和CD肠外表现的差异。结果 :本组 34%IBD患者有肠外表现 ,CD以口腔溃疡、骨关节病变以及肝胆表现为主 ,而UC以骨关节病变、皮肤表现为主。CD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UC(P <0 .0 5 )。结论 :我国IBD患者肠外表现也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并记录25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出现肠外表现的情况.结果 251例患者中,共61例(24.3%)有肠外表现.174例UC者中有肠外表现38例(21.8%),77例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23例(29.9%)(P>0.05).UC患者左半结肠型肠外发生率与直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患者回结肠型和回盲部小肠型分别与单纯结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骨关节病变(8.0%、11.7%)、口腔溃疡(4.6%、9.1%)、肝胆(4.0%、6.5%)、皮肤(2.9%、2.6%)、眼部(2.2%、1.3%)、代谢性骨病(0.6%、0),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UC和CD患者都是以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表现居多,但单纯依据肠外表现情况来区分UC和CD意义可能不大,肠外表现和IBD的炎症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3.
炎症性肠病的肠外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并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外表现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并记录251例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出现肠外表现的情况。结果251例患者中,共61例(24.3%)有肠外表现。174例UC者中有肠外表现38例(21.8%),77例CD患者中有肠外表现23例(29.9%)(P>0.05)。UC患者左半结肠型肠外发生率与直肠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D患者回结肠型和回盲部小肠型分别与单纯结肠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发生率依次为骨关节病变(8.0%、11.7%)、口腔溃疡(4.6%、9.1%)、肝胆(4.0%、6.5%)、皮肤(2.9%、2.6%)、眼部(2.2%、1.3%)、代谢性骨病(0.6%、0),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C和CD患者都是以骨关节病变、口腔溃疡、肝胆表现居多,但单纯依据肠外表现情况来区分UC和CD意义可能不大,肠外表现和IBD的炎症累及部位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4):132-135+169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肾脏损害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2010 年5 月~2018 年12 月在我院诊断为炎症性肠病肾损害的2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中行肾穿刺活检的13 例患者的活检病理特点进行描述。结果 21 例炎症性肠病肾损害患者中,男7 例,女1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 例,克罗恩病患者5 例。其中13 例患者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类型包括IgA 肾病6 例,膜性肾病3 例,间质性肾炎3 例,新月体肾炎1 例。结论 IBD 患者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病理损害,其中以IgA 肾病、间质性肾炎以及膜性肾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63-66+70
目的 探讨我科近1年来儿童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我科2019年7月~2020年5月IB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临床分型、活动度评估、内镜、病理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腹泻、腹痛、腹胀、关节炎及肛周病变等,其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CD呕吐、口腔溃疡较UC常见,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型上,UC组以初发型最多见(71.44%),病变部位主要是全结肠型(85.17%);CD组病变部位可累及全消化道,以回结肠最常见(60.00%)。活动程度评分中,UC以中度活动期为主(85.71%);CD轻度活动和中/重度活动各占50.00%。CD镜下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跳跃性分布等病变。UC镜下可见弥漫充血、糜烂、溃疡,差异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高对儿童IBD的认知,综合评估,以期达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是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总称.溃疡性结肠炎是指发生于结肠的一种弥漫性、连续性、表浅性、且局限于粘膜层的炎症,常见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克罗思病是指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从口腔到肛门)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跨膜性炎症,常见于回肠和结肠,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并有很多肠外表现如发热、营养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诊治策略。方法:对本院1995年至2004年来住院治疗的101例炎症性肠病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中炎症性肠病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UC明显多于CD,女性多于男性,平均年龄(43.63±14.08)岁,UC与CD发病年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UC患者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病理,病变以累及左半结肠为主,有肠外表现少、重度患者少的临床特点,大都采取正规升级治疗方案,治疗后有效缓解;CD发病例数较少,大都以并发症行手术治疗后确诊。结论:本院炎症性肠病发病例数逐年上升,IBD的诊断应依靠内镜及病理为主,规范治疗效果良好,同时应加强患者的宣教及定期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8.
李家群 《医学综述》2013,19(18):3330-3332
炎症性肠病(IBD)可以使患者出现许多并发症,营养不良是其中之一,其主要原因有摄入不足、吸收不良、能量消耗及丢失增加等,其可造成IBD病情持续不缓解甚至恶化,因此在IBD的治疗中营养支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外的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实,营养支持可诱导IBD病情缓解、促进病变肠道组织修复,使病情保持在较长的稳定状态,其与药物及手术一样,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该文就目前肠内营养治疗及肠外营养治疗在IBD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总结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2002年1月~2014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IBD的27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BD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71∶1,平均发病年龄(48.19±17.04)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以黏液或脓血便发生率最高(70.67%),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以腹痛发生率最高(76.09%);CD组发热、贫血表现高于UC组,纳差则低于UC组(P<0.05).UC组中血钙水平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r=-0.136),血小板(PL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病情以轻度(17.71%)和中度(59.78%)为主.肠镜检查中UC以左半结肠病变为主(46.08%),CD以回结肠病变为主(44.44%);肠镜表现以充血水肿、糜烂、溃疡为主(87.08%),病理改变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为主(81.92%).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及类固醇激素为主.结论:海南省人民医院炎症性肠病住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患者轻中度病变居多,肠外表现和并发症较少,治疗以氨基水杨酸类为主.IBD的临床特点与国外报道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武汉市炎症性肠病(IBD)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与病变程度、范围及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1990-2005年武汉市5家医院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为IBD病例共603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521例,克罗恩病(CD)82例,分别观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频率及并发症与其他因素的关系。UC与CD间的差异及相关分析用χ2检验。结果:521例UC中,并发症34例(6.5%),82例CD中,并发症40例(48.8%)。重度UC和全结肠炎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重度和远端结肠炎患者(分别25.8%比3.9%,12.8%比4.9%,P<0.01)。有并发症的CD患者的手术史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患者(57.5%比14.3%,P<0.01),但CD病变范围与并发症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结论:CD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UC。UC的并发症与疾病病变程度和范围有关,而CD与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肠壁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是一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壁纤维化是它很重要的一个并发症。肠壁纤维化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慢性炎症和肠道间质细胞、细胞因子和局部炎性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肠壁纤维化目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以急腹症就诊的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②方法通过回顾我院收治的7例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1例出现肠瘘转院后失访,其余6例经过手术、药物诱导缓解、缓解后药物维持治疗,症状控制均较好,部分患者仍偶有症状出现但较轻,不影响生活质量。④结论以急腹症就诊的IBD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急腹症手术时需考虑到IBD可能并仔细探查。表现为急腹症的IBD需谨慎掌握手术适应证,无明确手术指征时主要考虑非手术治疗。水杨酸类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诱导缓解和缓解后药物维持是IBD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仍无有效治愈该病的方法。当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药物治疗、生物制剂、益生菌、干细胞移植以及中药。传统药物主要有氨基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调节剂;生物制剂主要为抗TNF-α单克隆抗体;本文就以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L-1受体拮抗剂(IL-1Ra)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1例活动期IBD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克罗恩病(CD)34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49例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受检者血清IL-1Ra水平,分析血清IL-1R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UC组、CD组、对照组血清IL-1Ra水平分别为(5.16±0.83)、(4.13±0.64)、(1.86±0.1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UC组、CD组血清IL-1R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UC组、CD组不同疾病活动度患者的血清IL-1R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IBD患者血清IL-1Ra水平明显升高,且与UC、CD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肠道发炎(红、肿、溃疡)。  相似文献   

17.
环孢菌素A治疗炎症性肠病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四川医学》2007,28(8):867-868
目的总结环孢菌素A(CysA)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2月至2006年1月期间应用CysA治疗的11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CysA治疗IBD疗效肯定,其中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平均起效时间6.0d(3~8d),治疗重症活动期和克罗恩病(CD)的平均起效时间4.5d(3~6d),随诊时间半年至28个月,9例患者病情稳定,2例复发。CysA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及血肌酐升高,均在2个月内恢复。结论CysA对激素治疗无效或依赖性的重症UC有效,可作为活动期CD患者过度用药。监测CysA血药浓度,使之<250ng/ml,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发炎症性肠病临床及内镜下特征及分型。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的初发、并随访1年进一步确诊的炎症性肠病(IBD)19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发IBD患者190例中溃疡性结肠炎(UC)129例,克罗恩病(CD)61例。其中2015年为53例(UC 40例,CD 13例)、2016年为64例(UC 44例,CD 20例)、2017年为73例(UC 45例,CD 28例)。UC患者129例中直肠炎(E1)21例(16.3%),左半结肠炎(E2)63例(48.8%),广泛结肠炎(E3)45例(34.9%)。CD患者61例根据蒙特利尔分型,其中累及部位为回肠末端型(L1)9例,结肠型(L2)18例,回结肠型(L3)34例;疾病行为是非狭窄非穿透型34例,狭窄型18例,穿透型9例。结论:3年来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特别是CD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UC以左半结肠炎(E2)最常见,CD病变部位以回结肠型最常见。  相似文献   

19.
<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目前认为其病因与免疫因素、遗传、环境及饮食因素有关。IBD的发病率存在地域及种族差异,欧洲、北美洲、亚洲的UC最高发病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20.
炎症性肠病是由Croha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所组成。本病由于具有慢性、反复发作倾向,有时往往可以发生暴发性发作,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急症手术治疗。1Crohn病急症①急性右下腹痛:这种疼痛往往局限于右下腹区域,早期的临床症状很像急性阑尾炎。这种急腹症一般是在慢性Crohn病基础上的急性发作。②肠梗阻:在小肠crotw病或小肠结肠cro。病患者,肠梗阻是外科手术最常见的指征之一。梗阻以亚急性为主,急性梗阻少见。梗阻往往是继发于肠道纤维化和癫痕收缩,以及伴有急性炎症水肿、肉芽肿炎性增生,少数因肠腔狭窄而继发肠石症致梗阻。③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