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对老年危重病患者的营养状态、免疫机能和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患者分别给予EN+PN(35例)和PN(15例)营养支持7天,进行支持前后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结果 EN+PN组营养支持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及免疫指标IgA、IgG、IgM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lb、Prealb、IgA、IgG、IgM水平高于PN组(P<0.05).胃肠出血发生率EN+PN组低于PN组(P<0.05).结论对老年危重病患者,如无胃肠营养禁忌,则应及早给予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2.
刘喆吉 《当代医学》2021,27(18):71-73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老年危重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单纯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体液免疫指标及CD8+、CD4+、CD3+细胞免疫指标]和营养状况[血清运铁蛋白(TF)、白蛋白(ALB)、氮平衡(NB)].结果 治疗前,两组IgG、IgA、Ig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8+、CD4+、C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CD8+、CD4+、CD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F、ALB、N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TF、ALB、NB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谷氨酰胺与肠外营养支持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与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的胃肠道手术并发症,80%由医源性手术引起,其死亡率较高。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其死亡率为40%~60%。死亡原因主要有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感染无法控制。自70年代以后,由于TPN成为治疗肠外瘘的主要方法之一,加上抗生素进步、ICU病房的设立等使肠外瘘的治愈率不断提高,死亡率降至5.5%~20%。由于肠外瘘仍有较高的死亡率,而且治疗费用昂贵,所以仍是普外科疾病中重点需要研究解决的对象之一,我科自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对11例肠外瘘患者应用TPN与TEN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对其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2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血红蛋白(Hb)水平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IgA、IgM、IgG、CD4+、CD4+/CD8+水平均更高,而CD8+更低(P<0.05);与对照组(23.25%)比较,观察组(4.6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符合入组条件的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普通治疗组(对照组,63例)和肠外营养(PN)组(观察组,69例),检测及比较两组化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发现观察组第2疗程化疗后到第4疗程化疗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胃肠外营养对肺癌患者化疗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患者免疫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入选98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营养支持,实验组49例采取免疫营养支持,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并做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白蛋白[(39.17±1.24)g/L]、前白蛋白[(227.95±13.86)mg/L]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前后免疫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003年7月-2009年12月的患者,均经病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48例。病例选择标准:患者预期生存期大于3个月,实验期间均未接受氩氦刀以外的其他治疗。氩氦刀治疗前1周及治疗后1周收集标本,测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结果术后3-12个月复查CT示肿瘤明显缩小,部分患者肿瘤消失。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氩氦刀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核周银染面积的比值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经氩氦刀治疗后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肠外营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 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的258例经微创手术切除且术后行规范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195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化疗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外营养治疗及相关因素与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195例对照组患者和63例治疗组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每组53例,治疗组化疗后的BMI和营养指标(HB、TP、ALB、PA)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化疗后的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IgM)及肺功能指标(FVC、FEV1)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IgG及FVC是肺癌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时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  相似文献   

9.
加味十全方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简称肺癌 )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根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 (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由于难以早期确诊 ,患者确诊时已有约 2 / 3失去手术治疗机会[1] 。多数患者需放射治疗 ,但单纯放射治疗疗效不满意。我们在对NSCLC患者进行放疗的同时配合口服中药“加味十全方” ,观察临床疗效 ,探讨该方对NSCLC放射治疗的辅助作用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完全肠外营养对外科患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外科患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5例。A组仅于常规治疗,B组除常规治疗外辅以完全肠外营养,监测入院48小时内与7天后的免疫指标。结果A组SIL-2R升高,TLC、Ig、IL-6下降;B组CD8SIL-2R显下降,TLC、CD3、CD,、cD4/CDa显上升。结论完全脑外营养可显提高外科患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营养支持是危重病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起到加速康复、缩短病程的作用。1999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对45例外科危重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比较,旨在了解外科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均为不能进食的外科危重患者,包括多发性创伤、重型颅脑外伤和颅脑、胃肠、肝胆及胸科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肠外营养组(PN组)23例,胃肠内营养组(FN组)22例,EN组平均年龄为(61.18±8.67)岁,PN组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6—12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655例急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按照营养支持方式将入选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324例)与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331例).给予肠外营养组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组患者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手术后进行自体树突状细胞(DC)疫苗的回输,评价机体的免疫反应、临床应用后的不良反应.方法:10例肺癌患者行肺癌根治术,术中收集患者肺癌标本.术后取患者外周血,收获DC细胞.同时将肺癌标本经热休克法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负载于DC,制成DC疫苗.术后采用患者双侧腹股沟皮下注射DC疫苗,每周1次,共4次.并于每次疫苗回输后1周做外周血免疫细胞T细胞亚群(CD4 、CD8 )、NK细胞的水平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介素-2、白介素-12)水平的免疫指标检测,并观察DC疫苗临床应用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术后第1次DC疫苗回输后各免疫指标检测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2、3、4次回输后各免疫指标检测值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10例患者在DC疫苗回输后未出现发热寒战、注射部位红肿、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自体DC疫苗回输后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各项免疫指标,证实了DC疫苗在肺癌生物治疗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择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凋亡及其分泌细胞毒效应分子功能的影响。方法ELISA法、酶法分别检测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及其AM培养上清夜中TNF-α和NO水平,并分别用IFN-α、健择和两药联合干预AM培养,检测其培养上清液中TNF-α、NO变化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健择对AM凋亡的影响。结果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肺泡巨噬细胞均可自发地产生一定量的TNF-α和NO。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荷瘤侧肺NO和TNF-α活性无论是整体状态,还是细胞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荷瘤侧肺。健择单独干预组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NO的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经IFN-α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NO的浓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1);健择和IFN-α联合干预下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NO水平较对照组、IFN-α干预组明显升高,差异呈显著性(P<0.05)。不同时间不同浓度健择对肺泡AM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择单独应用对肺泡巨噬细胞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联合干扰素时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泡巨噬细胞抗肿瘤免疫功能。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60 ml/d,两组均行4周期的化疗,检测化疗后两组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与血小板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的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减轻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杜珏欣 《大家健康》2016,(12):134-135
目的:探讨胸腺法新在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方面的价值。方法:对该院肿瘤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5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GP方案化疗,实验组同时接受胸腺法新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44%,两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接受胸腺法新辅助治疗,有助于其机体免疫功能的增强,巩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ch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比例的85%,尽管NSCLC的病理生理学、诊断和预后等对本病的认识较强,但因其早期特异性诊断标志物的缺乏、对放化疗药物的耐药及转移扩散迅速等原因,现已成为全球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外泌体(exosomes)是由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分泌的直径30~100nm的外囊泡,含有核酸、蛋白质等,能传递microRNAs、脂类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并通过调节肿瘤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等途径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有着较大的潜在价值。本文就外泌体在NSCLC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开胸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试验组的出血量、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周后对比,试验组患者仅CD4+一项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1),其余两项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上述3项数据均出现显著下降(P0.01)。结论:胸腔镜手术更加安全可靠、创伤更小、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抑制更轻、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4):510-513
目的:探讨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均行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联合DC-CIK细胞免疫治疗,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略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D8~+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CD3~+、CD4~+及CD4~+/CD8~+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NK含量及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IL)-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及Th1/Th2均高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长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中位总生存期(O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可纠正晚期NSCLC患者机体免疫紊乱现象,增强机体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20.
金璋  沈洁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4):611-612
目的 观察注射用黄芪多糖对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30例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 (单纯放疗组) 和治疗组 (联合注射用黄芪多糖) 各 15 例,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4+/CD8+ 和 NK 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对照组放疗后 CD8+ 细胞和 NK 淋巴细胞比例较放疗前轻微增加,其他检测指标较放疗前均略下降,差异无显著性 (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 CD3+、CD4+、NK 淋巴细胞比例、CD4+/CD8+值明显提高,并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 (P<0.01)。结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可明显改善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