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仪器与方法:应用Aloka SSD-256、610型超声仪,探头频率3.5MHz。检查于早晨空腹进行,常规探查肝脏及胆道系统,对因胃肠气体影响而难以显示肝门及下端胆管结构者,饮温开水500ml充盈胃腔后再行探查。重点观察肝内胆管、肝门部胆道、胆总管、门静脉的形态、走行、管径大小、管壁厚度、内部回声以及肝门部肿物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的回声特点等,并沿扩张的肝内胆管向下追踪扫查,以显示梗阻平面和梗阻病因。图像用照相机摄影记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了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直接法胆道造影(DC)表现征象可分为胆道梗阻、狭窄、息肉样变和右肝管狭窄伴左肝管梗阻。US显示肝内胆管的扩张,肝门区低回声占位,胆管内低回声肿块,门静脉癌栓。CT可表现,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软组织密度肿块,肝门区肿块有增强,胆囊变小或萎缩,左肝萎缩和右肝增大,作者认为:DC加上US或CT是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起源于肝内胆管,发生左右肝管汇合区,在肝脏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在胆管肿瘤中位居第一,占胆管癌的58%-75%。由于肿瘤生长缓慢和隐蔽,早期影像学诊断困难;但由于肝门区有许多重要的血管,手术时多数癌肿已侵犯周围组织,手术切除难度大,预后很差。笔者搜集术前行MR检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28例,旨在探讨MR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研究了6例组织学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在普通 CT,增强 CT 早期和延迟扫描中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肝门部胆管癌206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4种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肝门部胆管癌超声、CT、ERCP、PTC诊断结果及并发症,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梗阻部位确诊率超声为91.1%,CT为89.6%,二者联合为97.3%.梗阻性质确诊率超声为78.7%,CT为72.8%,二者联合为94.7%.肿瘤显示率超声为60.9%,CT为30.4%,二者联合检查提高到80.5%.并发症发生率ERCP和PTC分别为11.6%及17.9%.结论超声与CT联合检查可相互弥补不足,明显提高梗阻部位及梗阻性质确诊率,满足绝大多数肝门部胆管癌诊断要求,而侵入性检查应尽可能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MRI表现.结果 25例肝门部胆管癌中,肝门部不规则形肿块8例.类圆形结节10例,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余7例平扫未见确切结节或肿块.LAVA 3D扫描肝门结节或肿块动脉期强化不明显或轻度强化,延迟强化明显.累及左肝管起始部2例,右肝管起始部4例,左右肝管汇合部10例,肝总管2例;累及门静脉左支3例,淋巴结转移12例,肝左外叶萎缩3例.25例肝内胆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MRCP显示病变部位胆管中断,梗阻近端呈截断状或圆锥状18例(肝门"空虚"),梗阻端呈"鸟嘴状"或"鼠尾状"狭窄7例.结论 MRI及MRCP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报告了21例胆管癌的超声诊断资料,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胆管上段癌14例,中下段癌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7%(18/21)。误漏诊率为14.3%(3/21)。文中论述了胆管癌的声像图特点,认为超声显像对诊断胆管癌具有重要价值,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胆管癌的显示率,并对胆管癌的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胆管癌的MRI诊断(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的MR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回顾性分析其MR表现,结果:肝内胆管癌2例,MR表现为肝内块状长T1长T2信号,可见中心瘢痕,卫星结节,增强后呈中度环形强化,肝门胆管癌18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胆总管或左右肝管起始部狭窄,充盈缺损,肝门软组织肿块,中下段胆管癌12例,MR表现为肝内胆管扩张,病变以上胆总管扩张,病变胆总管狭窄,中断及周围软组织肿块,MRCP对扩张的肝内胆管,胆总管及狭窄端胆总管形态显示良好。结论:肝内胆管癌及肝门部胆管癌根据MR表现不难作出诊断,胆总管癌须认真分析MR及MRCP表现,鉴别其他低位梗阻性胆道疾病后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和比较CT和MRI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MRI平扫、增强及MRCP表现,其中13例同时作CT检查,比较两者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显示能力,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的扩张,肝门部见软组织肿块,MRI 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MRCP表现为肝门部胆管梗阻。对肿块型肝门部胆管癌MRI和CT显示均较好,对浸润型肝门部胆管癌MRI较CT显示好。结论:MRI和CT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手段。MRI及MRCP在显示浸润型肝门部胆管癌较CT优越。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分型术前诊断、手术方法、术后管理。方法:回顾分析2004-05~2008-03我院3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规范化的诊断方法,完善的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生存率。结论:虽然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解剖位置、临床表现、病理、侵犯等特点,但随着检查手段、手术技巧、临床经验的不断提高,可以在很多基层医院开展该项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03~2007-03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126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按照Bismuth-Corlette分型法,Ⅰ型12例,Ⅱ型25例,Ⅲa型26例,Ⅲb型33例,Ⅳ型30例。B超、CT和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的确诊率分别为83.8%、92.1%及96.7%。126例中,根治性切除33例,姑息性切除22例,胆道引流46例,未手术25例。总手术率80.2%(101/126),根治性切除率32.7%(33/101)。根治性切除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42.4%、24.2%,姑息性切除组分别为50.0%、18.2%、9.1%,单纯引流组分别为4.3%、0、0,未手术组分别为4.0%、0、0。根治性切除组和姑息性切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手术切除率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的唯一有效方法,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肝部分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14.
15.
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与MRI表现,评价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位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CT与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8.89%、100%;18例肝门部胆管癌CT与MRI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MBI示肝门部软组织肿块16例,胆管壁浸润2例,门静脉受侵10例,淋巴结肿大8例;而相应的CT显示为11、0、5和6例。结论 CT与MRI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MRI在显示肝门部肿块大小、范围,沿胆管壁浸润,门静脉侵犯及淋巴结肿大方面比C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3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进行CT平扫、增强、MRI平扫及MRCP检查,10例进行MRI-LAVA检查.结果 浸润型18例,3例CT未明确,MRI全部显示;结节肿块型10例,乳头状型3例,CT、MRI均检出.CT平扫病灶以等低密度为主,T1WI为稍低或等信号,T2WI不均匀稍高信号.动脉期主要呈边缘线样强化,门脉期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呈持续强化.MRI显示门静脉侵犯8例,CT 5例.MRCP清晰显示扩张胆管的形态,肿瘤管壁浸润表现为胆管走行僵硬、不规则狭窄或中断.LAVA扫描 6例受累胆管壁延迟强化.其他征象有肝内转移5例,淋巴结转移6例,病灶肝叶萎缩10例、肝叶低灌注1例.结论 CT及MRI均能有效检出肝门部胆管癌.MRI在显示肿瘤边界,诊断浸润型胆管癌、门静脉侵犯及管壁浸润较CT可能更有优势.两者综合应用对肝门部胆管癌诊断更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低场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21例,均有完整的MRI影像资料。结果:MRCP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水平定位准确率达100%。21例肝门部胆管癌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软藤样扩张",肝门部胆管狭窄、管壁增厚或软组织肿块;6例MRI肝门部可见稍长T1、稍长T2的肿块影,15例未发现明确肿块;增强扫描5例可见肿块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14例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结论:低场MRI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方法,联合应用MRCP可显示肝门部胆管癌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18.
肝门部胆管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行MS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资料,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内胆管扩张呈软藤状。胆管内肿块(5例),胆管壁局限增厚和管腔狭窄(12例),平扫均为等密度。增强扫描3例强化,14例延迟强化。结论:胆管壁局限增厚、胆管内肿块是肝门部胆管癌的较特征性CT征象,MSCT扫描结合薄层三维重建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肝门部胆管癌是肝外胆管癌的主要类型,其生长缓慢,起病隐匿,易于侵犯肝门区重要的血管和肝实质引起远处转移,解剖及毗邻关系复杂,且早期的诊断较困难。对于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由于其解剖难度大,手术中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6至2010-05航天中心医院收治的49例肝门部胆管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46.9%),其中以胆汁漏(28.1%)、腹腔感染(18.8%)、胸腔积液(15.6%)、切口感染(12.5%)为主。围术期死亡3例(6%)。对13个可能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联合肝切除(P=0.017)、血管切除重建(P=0.026)、手术时间(P=0.033)、Bismuth-Corlette分型(P=0.001)、术中失血量(P=0.003)、术中输红细胞量(P=0.017)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联合肝切除(P=0.011)、手术时间(P=0.027)、术中失血量(P=0.022)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精确评估、围术期精心管理、改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采取合适的手术范围,将能明显减少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