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 1990年 4月~ 2 0 0 0年 4月收治的喉癌患者 2 89例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分布情况 ,指导颈清扫手术。方法 :将 2 89例分为 3组 :第 1组 :颈清扫术后有转移淋巴结的分布 (181例 ) ;第 2组 :术后病理诊断阴性淋巴结的免疫组化研究 (71例 ) ;第 3组 :未清扫者随访中再转移淋巴结的分布研究 (37例 )。结果 :第 1组清扫 2 4 2侧 ,颈部Ⅰ、Ⅱ、Ⅲ、Ⅳ、Ⅴ、Ⅵ区转移率分别为 2 .8%、98.3%、32 .6 %、15 .0 %、13.0 %、2 1.4 % ;第 2组 71例 ,其中 4 6例 (5 0侧 )免疫组化研究发现 13个淋巴结内有微灶转移 ,分布于 11例患者中 ,所有转移淋巴结均分布在Ⅱ区 ;第 3组 37例 ,施行挽救性手术共 4 5侧 ,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率分别为 2 .2 %、10 0 %、4 8.9%、2 6 .7%、13.3%。结论 :喉癌首先转移和主要转移部位为Ⅱ区 ,其次为Ⅲ区 ;Ⅳ、Ⅴ区发生率则较低 ,颌下区几乎不发生转移。喉癌患者的颈清扫应在常规清扫颈侧Ⅱ~Ⅳ区淋巴结的同时 ,根据病变范围情况行Ⅳ区的清扫 ,对颌下三角和颈后三角 (Ⅴ区 )在无影像学和术中证实的条件下 ,应予以保留 ,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RI在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例(24侧)喉癌患者的颈部术前触诊、MRI扫描及颈清扫标本病理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喉癌颈辨别志移淋巴结在MRI影像上基本呈圆形或类圆型,个别可表现为数个淋巴结的融合;MRI和临床触诊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率、特异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5.7%、90.0%、87.5%和64.3%、70.0%、66.7%,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  相似文献   

3.
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涛  王薇 《耳鼻咽喉》1997,4(4):195-19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  相似文献   

4.
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N1的处理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声让上型喉型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好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179年-1990年111例声门上型喉癌cT1-4N1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方式与转移或复发部位之间关系的探讨,发现N1病变对侧颈部淋巴结的潜在性转移有较高比例,其中尤以同侧颈清扫标本阳性的T3,4病变明显,为38.6%。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瘤分期有关,声门下癌或侵犯声门下区的喉癌较声门上癌和声门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跨声门侵犯的喉癌较声门上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T3、T4期喉癌,较T1、T2期喉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有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易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7.
喉癌和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分布规律。方法:对全喉切除术同期及复发后第1次行颈淋巴结清扫的129例喉癌、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喉癌、下咽癌患者颈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易发生早期淋巴结转移;下咽癌患者的转移淋巴结融合率高,颈静脉下区出现阳性淋巴结的比率高;声门上型喉癌、下咽癌患者原发病灶分化差的比率相对偏高;同期与复发后行颈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原发病灶分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T2期及以上的声门上型喉癌及下咽癌患者,尤其当细胞分化比较差时,即使颈淋巴结阳性体征不明显亦应积极考虑颈淋巴结清扫问题,对下咽癌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时应考虑彻底清扫颈静脉下区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更好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79年~1990年111例声门上型喉癌cT1-4N1患者病例资料,通过对颈部淋巴结的处理方式与转移或复发部位之间关系的探讨,发现N1病变对侧颈部淋巴结的潜在性转移有较高比例,其中尤以同侧颈清扫标本阳性的T3、4病变明显,为38.6%。单纯手术组对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放疗+手术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提示放疗对颈部淋巴结潜在转移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型与对侧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48例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均行颈廓清标本的病理连续切片,颈廓清标本采用透明淋巴结摘出连续切片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与对侧转移的关系及生存分析。结果:115例标本发现有颈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46.4%;其中单发型转移39例,多发型转移34例,融合型转移42例。单发型转移对侧转移率为5.1%,多发型为44.1%,融合型61.9%,对侧转移并且与肿瘤跨中线侵犯和临床N分级相关。单发转移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和74.4%;多发转移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8%和41.2%;融合转移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和35.7%。结论:多发型和融合型转移患者应行对侧颈廓清术,颈淋巴结转移类型是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声门上喉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声门上喉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收集声门上喉癌伴颈淋巴结转移者 60例 ,其中单侧颈淋巴结转移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各 3 0例 ,根据肿瘤主体部位、肿瘤大小、表面形态、临床TNM分期、累及对侧半喉的程度、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边缘生长方式及会厌前间隙受累程度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单侧转移组和双侧转移组在 N0 期与 N2 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19.5 2 ,P<0 .0 5 ) ;双侧转移组中肿瘤累及对侧半喉中、重度比率明显高于单侧转移组 ( P<0 .0 5 ) ;临床 T4 期时 ,双侧转移组低分化者占 63 .6% ,高于单侧转移组的 10 %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结论 :临床 T4 期时 ,如果肿瘤越过中线同时为低分化可考虑施行双侧颈廓清。对侧半喉受累中、重度的声门上喉癌者可考虑施行双侧颈廓清。临床 N2 及 N3病例应施行双侧颈廓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喉癌颈淋巴结超声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手术资料,统计颈淋巴结的超声表现以及相应的转移情况,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①转移与未转移的最大淋巴结长径分别为2.30±0.82、1.46±0.59,短径分别为1.58±0.63、0.67±0.26,长短径比值分别为1.46±0...  相似文献   

12.
声门上型喉癌N0颈淋巴结微灶转移的免疫组化检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提高声门上型喉癌颈癌转移淋巴结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方法应用抗细胞蛋白单克隆抗体,ISAB免疫组化法对46例常规临床病理颈部淋巴结阴性的颈深上淋巴结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00例声门上型喉癌临床N0患者和颈廓清标本(153侧)进行连续切片,光镜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率为38%,发现转移淋巴结51个,Ⅰ区1个(2%),Ⅱ区37个(73%),Ⅲ区12个(23%),Ⅳ区1个(2%),转移淋巴结的长径0.5~2.6cm,平均为1.1cm。51个淋巴结中癌早期21个(41%),癌长期18个(35%),癌满期7个(14%),破膜期5个(10%)。结论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的隐匿性转移率高,早期不易诊断,应积极行选择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14.
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在于原发灶与区域性转移的控制。自1894年Halsted提出的广为人知的Halsted原则(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加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后,淋巴结的治疗就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颈部淋巴结清扫由Crile于1906年首先报道,到上世纪50年代,Martin等给予规范化,  相似文献   

15.
声门上型喉癌淋巴结转移的基因芯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门上型喉癌常较早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而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序贯的复杂过程,涉及多种基因及产物的相互作用,多种信号通路的相互调节和拮抗.  相似文献   

16.
声门上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相似文献   

17.
喉癌N0期前哨淋巴结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喉癌外科治疗的重点在于原发灶与区域性转移的控制.自1894年Halsted提出的广为人知的Halsted原则(局部肿瘤广泛切除加上区域性淋巴结清扫)后,淋巴结的治疗就成为肿瘤治疗的一部分.颈部淋巴结清扫由Crile于1906年首先报道,到上世纪50年代,Martin等[1,2]给予规范化,叙述了解剖基础,规定了适应证及手术操作,使喉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成为一个经典手术.此后,对于就诊时有区域淋巴结转移(N1~N3)的患者,应进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已有一致意见.然而对临床大体检查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0病例)应如何诊断和处理却有不同意见,并已争论了近百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局部浸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66例声门上型喉癌喉切除标本,经火棉胶包埋,制成连续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喉癌对会厌前间隙,声门旁间隙上、下区的侵犯率分别为100.0%(18/18)、83.3%(15/18)、44.4%(8/18),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声门上型喉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声门上喉癌会厌前间隙全部受累率为55.5%(10/18),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29.1%(14/4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喉癌侵犯声门旁间隙上区的宽度及高度分别为(7.4±5.2)mm,(11.6±7.6)mm,侵犯声门旁间隙下区的宽度及高度分别为(2.9±3.8)mm,(2.4±3.7)mm,这两者均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喉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声门上型喉癌声带活动良好、声带固定率分别为11.1%(2/18),44.4%(8/18),与无淋巴结转移喉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淋巴结转移的声门上型喉癌具有较强的局部侵袭能力,对会厌前间隙及声门旁间隙的侵犯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形态结构特点及密度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全自动图像分析仪及透射电镜观察,对75例喉癌及癌周组织、8例正常喉组织毛细淋巴管形态结构特点及密度进行了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 各型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密度、管径及管腔面积均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伴有颈淋巴结转移组较无转移组亦明显增高;喉癌声门上型癌周毛细淋巴管密度与声门下型无显著差异,而二者均显著高于声门型.电镜观察示正常喉组织毛细淋巴管具有较高通透性,喉癌癌周毛细淋巴管通透性更高,呈不同程度扩张及变性破坏改变,内皮细胞连接开放率较正常组织明显增高.结论 喉癌颈淋巴结转移与癌周毛细淋巴管形态结构特点及密度密切相关,为探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过程、机制以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分型及其临床意义,在光镜下观察55例颈廓清标本的转移淋巴结。显示:单发型21例(38.2%),其中90.0%是潜在性转移,3年生存率为90.5%;多发型10例(18.2%),70.0%是潜在性转移,术后病理均是N2,3年生存率是70.0%;融合型24例,92%术前可触到淋巴结,3年生存率是54.2%。提示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病理上可以分为3型。此种分型具有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