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胃舒通颗粒进行了对小鼠小肠炭末推进试验及对小鼠胃排空试验研究,结果胃舒通颗粒低剂量组(8.70g生药/kg)、中剂量组(17.40g生药/kg)、高剂量组(34.80g生药/kg)对小鼠小肠炭末有推进作用;胃舒通颗粒低剂量组(8.70g生药/kg)、中剂量组(17.40g生药/kg)、高剂量组(34.80g生药/kg)对正常小鼠有促进胃排空的作用(P〈0.05,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小肠推进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开胃进食汤传统汤剂和健胃消食片对照,观察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的等倍、1/2倍和1/4倍不同剂量对小鼠胃内甲基橙残留率和小肠质量、小肠碳末推进率的影响。结果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各组胃内甲基橙残留率较正常组低(P<0.05,P<0.01),等倍和1/2倍剂量组小肠碳末推进率较正常组高(P<0.05,P<0.01),1/2倍剂量组小肠质量较正常组高(P<0.05),而开胃进食汤传统汤剂组与正常组比较,以上指标无差异。结论开胃进食汤超微配方颗粒对正常小鼠具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且以1/2倍剂量为优;超微配方颗粒制剂可能与诸相关药物如藿香、木香、丁香等药物挥发油成分作用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其传统方剂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一体化加工工艺的生白术饮片对大黄脾虚模型小鼠机能状态,脾脏、胸腺指数及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大黄水灌胃建立小鼠脾虚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脾虚模型组、一体化加工生白术饮片的低剂量治疗组( 10 g /kg 白术) 和高剂量治疗组( 20 g /kg 白术),每组 15只,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干预7 d 后分别观察小鼠体质量、体温,测量脾脏、胸腺湿重并计算相应脏器指数;采用麦特(Mett)氏毛细玻管法进行胃蛋白酶活性分析。结果 不同一体化加工生白术饮片均增加小鼠体温[(38.10±0.51)℃,(38.34±0.15)℃,(38.34±0.58)℃,(38.60±0.55)℃,(38.02±0.96)℃,(38.17±0.59)℃比(37.14±0.64)℃,P<0.05]及体重[(23.23±0.99)g,(23.12±1.69)g,(22.99±1.86)g,(24.08±1.48)g比(21.84±1.88)g,P<0.05],对脾虚证小鼠胸腺指数的恢复作用不显著,但与模型组相比,80℃杀青后半干切片的一体化加工的生白术饮片的高剂量组能显著增加脾脏指数[(4.46±0.69)比(3.74±0.49),P<0.05],并显著升高脾虚小鼠胃蛋白酶的活性[(2.39±0.59)mm比(1.47±0.34)mm,P<0.05],且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传统加工处理高剂量组[(2.39±0.59)mm比(1.58±0.70)mm,P<0.05]和传统加工半干切片高剂量组[(2.39±0.59)mm比(1.59±0.37)mm,P<0.05]。 结论 不同的一体化加工炮制的生白术饮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脾虚证模型小鼠的脾虚状态,其中以80℃杀青后半干切片高剂量组为最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肠益康汤对脾虚动物肠道菌群失调及胃肠功能异常的调整作用。方法用大黄诱导脾虚泄泻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予肠益康汤14d,采用镜检法测定肠道菌群水平,墨汁印迹法检测小肠推进率,电镜观察小肠黏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肠益康高、中剂量组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肠益康汤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小肠黏膜病理改变显著改善。结论肠益康汤能调节肠道菌群紊乱,抑制脾虚小鼠肠推进功能亢进,并对大黄致脾虚小鼠小肠黏膜的病理改变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磨汤超微饮片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四磨汤超微饮片联合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超微组(四磨汤超微饮片联合TACE治疗)、汤剂组(四磨汤汤剂联合TACE治疗)、对照组(TACE治疗)。其中超微组剂量为汤剂组剂量1/2,两组口服给药。观察3组近期的客观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超微组、汤剂组、对照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5%、6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汤剂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组、汤剂组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发热发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超微饮片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生远志、制远志和蜜远志饮片的药效学差异。方法选取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按体重给药,高剂量组为含生药量4g/kg,低剂量组为含生药量1g/kg。采用氨水引咳实验、小鼠气管段酚红实验比较止咳、化痰作用;用小鼠跳台法、小鼠自发活动计数法观察镇静作用;测定小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方法比较不同炮制饮片对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结果蜜远志较生远志、制远志止咳、化痰作用增强;制远志、蜜远志与生远志相同剂量组对小鼠自发活动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睡潜伏时间仅有缩短的趋势;蜜远志、制远志高剂量组与远志相同剂量组与戊巴比妥的协同催眠作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制远志组小鼠脑内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较生远志、蜜远志组小鼠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的药效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番石榴叶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对小鼠轮状病毒 (HRV)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发育正常的BLAB/C健康小鼠 12 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番石榴叶大(3.6 g/kg)、中 (1.8g/kg)、小 (0 .9g/kg)剂量组。按Schonb方法复制模型 ,于感染后 2 4h给药 ,正常和感染对照组灌服等容量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藿香正气口服液组 (1.6 2 g/kg)、番石榴叶小、中、大剂量组 ,每日灌胃 3次 ,每次容量为 2 0ml/kg ;疗程为 72h。比较藿香正气口服液、番石榴叶不同剂量对小鼠病死率 ,小肠黏膜病理变化 ,血、粪生化指标 ,SIgA含量 ,HRV抗原阴转率的影响。结果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能改善小鼠小肠黏膜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粪便中的SIgA含量、HRV抗原阴转率、血Na+ 、红细胞比容 (Ht微量法 )、粪Na+ 、粪糖含量、病死率 ,与番石榴叶小剂量组、藿香正气口服液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番石榴叶大、中剂量组是通过提高小鼠粪中SIgA含量和HRV抗原阴转率 ,促进小肠黏膜的修复 ,增加粪Na+ 、粪糖吸收 ,减轻脱水而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8.
生川乌配伍全瓜蒌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川乌与全瓜蒌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1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川乌单行(RA)及生川乌配伍全瓜蒌水浸剂(RAFT)组,每组7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6个给药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受试药物(以乌头剂量计算):4.7g/kg、6.7g/kg、9.6g/kg、13.7g/kg、19.6g/kg和28.0g/kg。给药后观察14d,记录小鼠的中毒潜伏期、症状及死亡时间、恢复期及死亡数量,用改进寇氏公式计算LD50。结果:生川乌与全瓜蒌配伍后中毒潜伏期、死亡时间较单行相应剂量组缩短,中毒恢复期延长(P0.05)。生川乌单行LD50为9.26g/kg,95%可信限为7.70g/kg-1.15g/kg;生川乌配伍全瓜蒌LD50为7.48g/kg,95%可信限为6.40g/kg-8.74g/kg。结论:生川乌配伍全瓜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强于生川乌单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葛根黄芩黄连方(简称葛根芩连方)的3种不同提取工艺的药效及毒性的对比实验,为选择合适的葛根连芩方提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小鼠分为空白组、病理组、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其中后3组又分别分为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灌服番泻叶提取液20m L/kg(4 g/kg)造成病理模型,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灌服葛根芩连方提取物水溶液20 m L/kg。片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60 g/kg,中剂量组0.80 g/kg,低剂量组0.40 g/kg;丸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6 g/kg,中剂量组3 g/kg,低剂量组1.5 g/kg;汤剂组给药量分别为高剂量组13 g/kg,中剂量组6.5 g/kg,低剂量组3.25 g/kg。以湿粪数积分为评价指标,观察不同提取工艺样品止泻的功效。取30只小鼠分为片剂组、丸剂组、汤剂组,采用最大给药量试验进行不同提取工艺样品的急性毒性试验,最大给药体积均为40 m L/kg;片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66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67.96 g/kg,丸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63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89.01 g/kg,汤剂组最大给药浓度为0.74 g/m L、最大给药量折合饮片为177.77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4倍、9倍和6倍;给药后连续观察7 d,记录小鼠反应情况。结果在药效试验中,按葛根芩连方的3种剂型提取得到的样品,对小鼠的腹泻均有明显治疗效果(P0.001)。其中葛根芩连片的止泻效果最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葛根芩连丸次之,葛根芩连汤效果较差。在毒性试验中,在最大剂量下小鼠均未出现死亡且无明显异常表现。结论葛根芩连方的3种制剂,以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录的葛根芩连片的提取制备方法所得提取物对番泻叶引起的腹泻抑制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三黄丸超微速溶颗粒与传统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探索超微颗粒复方最佳剂量。方法 6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三黄丸超微速溶颗粒1/3剂量、1/5剂量和传统汤剂,疗程15 d。结果主症积分、结肠镜检查结果治疗前后自身比较,超微颗粒1/3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微1/5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主症积分疗效及结肠镜检查组间比较,超微颗粒1/3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5剂量组与传统汤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黄丸超微颗粒1/3剂量与传统汤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两组疗效相当,超微1/5剂量组无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小肠推进及药物性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的小肠推进、致泻等药理作用。方法:①将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阿托品组、加味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阿托品及不同浓度的加味痛泻要方,分别计算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百分率。②另取小鼠7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模型组、补中益气汤组、加味痛泻要方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分别予以生理盐水、补中益气汤及不同浓度的加味痛泻要方,以粪点法记录小鼠排便情况,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加味痛泻要方对小鼠小肠推进亢进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高剂量组致泻率明显降低。结论:加味痛泻要方能减少肠蠕动,对腹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颗粒剂四君子膏和传统四君子膏对脾气虚模型大鼠胃肠功能、Ach E及NOS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模型对照组、颗粒剂四君子膏组(颗粒膏组)、传统四君子膏方组(传统膏组)、四君子汤组(汤剂组)。采用耗气破气+劳倦过度+饥饱失常法连续造模3周,复制脾气虚证大鼠模型,颗粒膏组、传统膏组、四君子汤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0 mL·kg^-1灌胃4周。第4周末,各组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取空肠组织,HE染色观察大鼠空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通过酶联免疫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 esterase,AchE)、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水平;并计算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及小肠组织AchE水平显著降低、模型组NOS水平显著升高、模型组大鼠胃残留率显著升高、模型组小肠推进率显著下降(P<0.05,P<0.01);经不同剂型四君子方治疗后,治疗组AchE水平显著上升、NOS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颗粒膏组血清AchE、空肠NOS水平及小肠推进率与传统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颗粒剂四君子膏方和传统四君子膏方两种剂型均可通过提高AchE水平,降低NOS活力改善大鼠胃肠平滑肌收缩和舒张运动,达到益气健脾的功效。因两种四君子膏剂型有差异,颗粒剂四君子膏可以通过提高AchE水平和小肠推进率,降低NOS活力起到益气健脾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对脾虚证小鼠小肠上皮细胞差异蛋白质组分的影响,并探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证的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参苓白术散低剂量组、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小鼠的体征改变,通过SDS-PAGE技术检测各组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的表达,利用Quest one分析软件对各组图谱进行对比分析,观察其改变。结果参苓白术散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小鼠的体征,使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的表达接近于正常。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通过影响小肠上皮细胞蛋白质组分的表达起到治疗脾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脾虚组、自然恢复组和治疗组。除对4组大鼠的小肠粘膜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外,着重观察了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碱性磷酸酶(ALP)和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的变化,并对SDH、LDH两种酶进行了显微分光光度计的定量测定。观察发现,小肠粘膜未见明显的组织学异常变化。脾虚组小肠吸收细胞的SDH、G-6-Pase和ATPase活性低于正常组,而LDH、ALP的活性高于对照组。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治疗组上述5种酶的活性均高于自然恢复组。显微分光光度计对SDH和LDH的测定结果与光镜半定量结果一致。提示脾虚组小肠粘膜吸收细胞参与糖代谢、能量代谢的酶出现的变化,与脾虚组大鼠的一些证候有关。经四君子汤治疗后,治疗组大鼠与自然恢复组相比,5种酶活性均显著增强,提示四君子汤对大鼠脾虚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气虚对肺癌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加味四君子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饮食节制复合因素法建立脾气虚小鼠模型,连续16 d。造模第17天眼球取血测血清胃泌素浓度,综合验证脾气虚模型。脾气虚模型成功后C57小鼠右腋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制备肺癌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模型组、肺癌组、脾气虚肺癌组、脾气虚肺癌健脾组,肺癌组及脾气虚肺癌组生理盐水灌胃,脾气虚肺癌健脾组加味四君子汤灌胃。14 d后观测肺转移结节数,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Fas、Bcl-2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与脾气虚肺癌组比较,肺癌组、脾气虚肺癌健脾组肺转移结节均较少;与肺癌组比较,脾气虚肺癌组Fas mRNA表达下调,Bcl-2 mRNA表达上调;与脾气虚肺癌组比较,脾气虚肺癌健脾组Fas mRNA表达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结论:脾气虚可通过抑制Fas mRNA表达及促进Bcl-2 mRNA表达,促进肺癌转移;加味四君子汤可通过促进Fas mRNA表达及抑制Bcl-2 mRNA表达,抑制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16.
润肠通便汤治疗便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润肠通便汤治疗便秘的通便作用。[方法]观察润肠通便汤对正常小鼠、燥结失水便秘模型和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小鼠排便的影响;对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和肠容积的影响。[结果]润肠通便汤对正常小鼠、燥结失水便秘模型小鼠及复方地芬诺酯(DC)便秘模型小鼠均有明显促进排便的作用;润肠通使汤还能促进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有较明显的增加肠道重量,增加肠管容积的作用。[结论]润肠通便汤具有明显的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黄对小鼠肠粘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黄对小鼠小肠 型磷脂酶 A2 ( 型 PL A2 )、溶菌酶分泌的影响。方法  4 0只健康 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汤剂、生理盐水灌胃 ,每 8h一次 ,每次 0 .3ml。 2 4 h后处死小鼠 ,切取小肠。用 10 0 g/ L 乙酸溶液冲洗肠腔、收集灌洗液及制备小肠组织匀浆。分别测定灌洗液和组织匀浆中 型PL A2 活力、溶菌酶含量。结果 小肠灌洗液中的 型 PL A2 活力和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对照组明显高 (P<0 .0 1) ;小肠匀浆中的 型 PL A2 活力、溶菌酶含量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低 (P<0 .0 1)。结论 大黄能刺激小鼠小肠肠壁分泌 型 PL A2 、溶菌酶 ,使肠腔内的 型 PL A2 、溶菌酶含量增加 ,增强肠粘膜屏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肺癌小鼠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苦寒泻下法建立小鼠脾气虚证Lewis肺癌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按实验设计方案处理各组小鼠,同时观察小鼠的整体情况。14 d后,眼球取血,检测血清木糖水平,28 d后,取胸腺、肺及肿瘤组织。分别称取每只小鼠胸腺重量、体重,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计算胸腺指数,采用RT-PCR方法检测nm23、CD44的表达。结果:脾气虚小鼠的整体状况及免疫功能降低,高剂量黄芪建中汤可明显改善脾气虚证Lewis小鼠的整体情况,升高小鼠胸腺指数,结节数少于模型组;黄芪建中汤各剂量组均可下调CD44-mRNA的表达、上调nm23-mRNA的表达。结论:高剂量黄芪建中汤对脾气虚证肺癌小鼠肿瘤的转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胸腺指数,下调CD44-mRNA及上调nm2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宁心安神法(宁肠汤)对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腹泻大鼠小肠运动功能及血清生长抑素(S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得舒特组、宁肠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williams改良方法建立束缚应激+适度夹尾刺激致大鼠泄泻模型,观察宁心安神法(宁肠汤)对大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并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SS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而各治疗组较模型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S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高剂量宁肠汤能明显升高腹泻型IBS模型大鼠血清SS含量。[结论]宁肠汤能抑制束缚应激大鼠亢进的小肠蠕动,对束缚应激致腹泻大鼠血浆中的SS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提示中药有可能通过调节胃肠激素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