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雄激素对慢性心力衰竭雄性大鼠心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睾酮对慢性心功能不全雄性大鼠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74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衰组;睾丸切除+心衰组;睾丸切除+心衰+睾酮替代治疗组。应用超声学方法研究大鼠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去势的慢性心衰雄性大鼠,睾酮水平下降,心功能随之下降;睾酮治疗明显增加心脏的重量,减小左室舒张末容积,阻止左室短轴缩短率的明显下降。结论 在慢性心功能不全雄性大鼠,睾酮水平的下降加重了心功能不全,而生理量睾酮治疗则能够保护心脏的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室收缩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时左室的变化。方法:用M型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LVSHF)病例进行临床评价。结果:LVDHF组心衰时间短、程度较轻、心衰体征少;LVDHF组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较CG组显著增加;LVDHF组的左房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增加程度较LVSHF组减少,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增厚;LVSHF组左房内径比LVD HF组及CG组都显著增大。结论:LVDHF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心衰时间短,心衰临床表现较轻。超声心动图特点为左房内径扩大,室壁厚度增加,而左室内径不大或轻度扩大,左室舒张功能异常而收缩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大多数心脏病病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早于收缩功能异常,在心衰中30%~40%的病人收缩功能正常,而舒张功能是导致心衰的原因,且即使有收缩功能异常,心衰症状亦主要取决于舒张功能异常的程度。由于左室舒张功能异常主要导致心室充盈受损或左室舒张末压增高而非收缩功能障碍,因而舒张功能异常所致心衰的治疗方案有别于收缩功能异常的心衰者。  相似文献   

4.
对经核素心室造影证实的40例老年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和30例老年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LVSHF)患者进行临床、超声心动图观察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并以20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评价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超声心动图及运动耐量的特点。结果显示:LVDHF组心衰时间短,心衰临床表现较轻;超声左房内径扩大,左室内径不大,左室壁厚度增加;左室收缩功能正常,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LVSHF组左室内径扩大,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均异常。LVDHF和LVSHF两组运动耐量均减退,后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心衰)发病机制和地高辛的治疗机制。方法:对17例正常对照小儿(A组)、17例肺炎患儿(B组)和13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儿(C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和心率矫正之左室周径平均缩短速度(mVcfc),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红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结果:C组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AngⅡ较B组和A组增加;C组和B组红细胞内游离钙较A组增加,3组EF、FS和mVcfc差异无显著性。C组应用地高辛治疗后左室收缩末室壁应力下降,AngⅡ下降,红细胞内游离钙增加,EF、FS和mVcfc无明显改变。结论: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并无心肌收缩力下降;AngⅡ增加和心脏后负荷增加在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地高辛的治疗机制不是通过增加细胞内游离钙而增加心肌收缩力,而可能是对AngⅡ的抑制及由此导致心脏后负荷下降  相似文献   

6.
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制备家兔心衰模型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超容量负荷联合压力负荷建立家兔心衰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2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心衰组11只和假手术组11只;先诱导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周后腹主动脉缩窄,制造超容量负荷及压力负荷,利用心导管术和心脏多谱勒观察术前后家兔血流动力学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1)心衰组术后主动脉收缩压、脉压、左室舒张末压较术前及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2)心衰组术后左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室收缩和舒张末径明显增加(P〈0.01),射血分数及左室缩短率明显降低(P〈0.01);(3)心衰组左室/体重比、肺脏/体重比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超容量负荷结合压力负荷建立心衰模型方法可行,心衰形成时间短,重复性好,且成功率较高,符合人类慢性心衰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明,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异常均可导致左心泵功能异常[1]。而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引起急性左心衰者文献报道较少。笔者分析我院近2年因急性左心衰住院的44例患者临床特点,以探讨急性左心衰时左室收缩与舒张功能状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室收缩性与舒张性心力衰竭时左室的变化。方法:用M型和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LVDHF)、左室收缩心和衰竭(LVSHF)病例进行临床评价。结果:LVDHF组心衰时间短、程度较轻、心衰体征少;LVDHF组左房内径、室间吾辈了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较CG组显著增加;LVDHF组的左房内径、左室重量指数增加程度较LVSHF组减少,室间隔厚度、左这一壁厚度明显增厚;L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了3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8例同龄健康人的心脏结构及左室收缩功能。发现高血压组较对照组主动脉内径(AOD)、左房径(LAD)、左室心肌质量(LVM)增加;Ⅲ期高血压组每搏量(SV)和心输出量(CO)增加,左室短轴缩短率(FS)下降(P均<0.05),而Ⅰ、Ⅱ期高血压组无明显变化。提示随病情加重左室收缩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左室收缩性心衰比较,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性心衰有其不同特点,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中国心力衰竭协会2001年5月在无锡会议进行第二次修订,现公布于下。1诊断依据(1)有肯定的左室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伴有易引起舒张功能障碍的心脏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淀粉样变等;但无瓣膜反流,心内异常分流存在。(2)体检无心界扩大或仅轻度增大。(3)胸部X线检查示明确的肺瘀血而心影正常或稍大。(4)心电机械图检查。①收缩功能指标正常。②舒张功能指标异常:左室等容舒张期(IRP)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巨大心脏病人二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31例巨大心脏患者在心脏跳动中施行二尖瓣置换术 ,早期死亡 5例。术后随访到 111例 ,失访 15例 ,随访率 88.1% ,随访时间 0 .5~ 9.0年。随访方法是对病人采用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 :远期死亡 9例 ,死亡原因为心衰 5例、心律失常 2例、瓣周漏 1例、原因不明 1例。 3、6、9年累积生存率为 92 .3%、84 .1%、79.5 %。随访结果与术前及术后早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左室收缩末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及心功能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左房型及右室型远期疗效较好 ,全心型及左室型效果较差。结论 :在心脏跳动中行巨大心脏的二尖瓣置换手术切实可行 ,安全有效 ,心肌保护效果良好 ,远期效果满意。随访期间加强心功能支持和室性心律失常防治 ,有助于提高巨大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用国产口服氨利酮.对1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了用氟利酮前和72小时后的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结果发现:反映左室被动充盈过程的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峰)有较大下降,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A峰/E峰比值显著降低;说明了左室舒张功能的改善.舒张早期减速度有较大增加;它也是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之一,它的增加提示左室舒张功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对51例高血压病患者及27例健康人进行了检测。根据其左室结构和舒缩功能的各项参数变化进行分析,证实超声心动图能早期发现其异常,对左室肥厚的诊断较心电图为优;多普勒超声对舒缩功能的测定效果与M型超声相似,并发现左室舒张功能出现异常较收缩功能为早,且可见左室正常患者的收缩作功可以超常。本文还对高血压病左室结构变化、舒缩功能变异特征及有关参数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例正常成人离体心脏标本,用左心腔的铸型和心脏断面解剖法,按左心常规位(左前斜位、侧位和右前斜位)和轴位(长轴位、四腔心或肝锁位和右前斜延长位)的造影投照角度和相应的X线造影显像进行形态的对照研究。对左心室内的正常结构及其联属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如左房室口、二尖瓣、主动脉窦及冠状动脉起始部、房间隔和室间隔等在X线造影中的表现。通过解剖标本,比较了常规位和轴位造影的优缺点,从解剖学角度对最佳轴位的选择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超滤(modified ultrafiltration,MUF)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MUF组(n=33)和无超滤对照组(n=34),动态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前、CPB停机时及MUF结束时(对照组在CPB停机20 min)血气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心脏射血分数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CPB前与CPB停机时相比氧分压明显下降,组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别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MUF组超滤后氧分压明显回升,接近体外循环前水平,无超滤对照组氧分压轻度回升,仍明显低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停机20 min时MUF组氧分压明显高于无超滤对照组,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4);体外循环后二氧化碳分压轻度升高,改良超滤后二氧化碳分压轻度下降,但组内、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MUF组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使用时间明显低于无超滤对照组,两者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和P=0.01).术后1周心脏超声检查示两组心脏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58).结论 改良超滤有利于改善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早期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胸骨下部Y形小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Y形胸骨下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经验。方法采用胸骨下部正中劈开,至胸骨角下方2cm处向左上、右上方剪开胸骨,使切口成Y形,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其中房间隔缺损8例,室间隔缺损6例,法乐四联症7例,部分房室管畸形1例,二尖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4例。结果全部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85±45.4)min,主动脉阻断(39.4±30.6)min,手术时间(180.5±51.1)min,术后平均呼吸机辅助呼吸(6.1±5.6)h,术后第1天平均心包纵隔引流量(150±71)ml,平均输血量268.5ml.术后住院时间(9.7±1.5)d。结论Y形胸骨下部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创伤小,显露好,术后恢复快。具安全性及较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葛根素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二尖瓣舒张早期流速峰(E峰)与舒张晚期流速峰(A峰)比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葛根素治疗组左心收缩功能明显提高,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E峰与A峰的比值,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及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但短期治疗不能改善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左心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并提出易于临床操作的简便评价方法。方法对2006年9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或门诊随访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的46例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试验、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及相关病史进行统计分析。参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推荐的舒张功能分级,对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二尖瓣E/A比值、E峰的减速时间(DT)、E/Em比值、肺静脉S/D比值和Ar峰值进行综合评定,作出相应舒张功能分级。结果46例左心室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异常,其中30.4%的患者为舒张功能1级,56.5%为2级,13.0%为3级。不同舒张功能分级患者的等容舒张时间、二尖瓣E/A比值、E/Em比值、肺静脉S/D比值、左心房内径和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容积、二尖瓣E峰和A峰、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查二尖瓣环Am、二尖瓣血流E峰的速度时间积分及肺静脉D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而舒张功能分级与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和NYHA心功能分级无关。结论慢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舒张功能异常,但舒张功能异常的程度与临床表现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超声心动图可全面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并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肌等容舒张间期在评估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1例左向右分流CHD患者及30例正常受检者应用脉冲多普勒通过三尖瓣口及肺动脉瓣口测量并计算右心室血流等容舒期间期(IVRTb);脉冲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前瓣瓣环右心室心肌等容舒张间期(IVRTm);IVRTb、IVRTm用心率校正得出IVRTcb、IVRTcm;心导管测量CHD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及肺动脉平均压(PAMP)。结果: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IVRTcb、IVRTcm大于CHD不合并PAH患者及正常受检者(P〈O.01);IVRTcm,IVRTcb与PASP呈正相关(r=0.89,P〈0.01;r=0.79,P〈0.01);IVRTcm,IVRTcb与PAMP呈正相关(r=0.81,P〈0.01;r=0.72,P〈0.01);IVRTcm判定PAH敏感度、特异度优于IVRTcb;其中IVRTcm〉63.5ms判定PAH敏感度、特异度分别90.3%、86.7%。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三尖瓣环IVRT能定量估测左向右分流CHD肺动脉压,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曹莉  郑萍  阳维德  罗秀锋  邹莲英  李润英 《广西医学》2006,28(10):1515-1517
目的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后各房室形态及左室功能的改变以及超声心动图检测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对32例采用国产封堵器行ASD、VSD、PDA封堵术患者术前及术后24h、1个月,分别对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二尖瓣口血流峰值流速以及各心室容积、左室功能变化进行检测,用定量的方法说明封堵术对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及随访期右心室内径缩小,三尖瓣口、肺动脉瓣口血流峰值降低,右心前负荷的降低,短期内右心-肺循环高动力状态逆转,在新的前负荷水平达到新平衡;左室前负荷、收缩功能改善。结论应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根治了患者先天性的解剖畸形,纠正了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左右心室形态、血流动力学进行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