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42例.结果 胎盘早剥的42例中,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但早期或轻型临床症状不典型.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危害大,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做好孕期宣教,及时处理胎盘早剥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及诱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这几年来发现的胎盘早剥患者28例.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和机械性因素,子宫静脉压升高是胎盘早剥的诱因.腹痛或腰疼、阴道流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疾病的早期或Ⅰ度患者往往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发生误诊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胎盘早剥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过短或绕颈是胎盘早剥发生的主要原因,阴道流血、腹痛、血性羊水、胎心异常是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应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识别及处理要点。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a间胎盘早剥91例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19%。胎膜早破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重要的发病诱因。腰腹痛、产前出血、胎监异常为常见的临床表现。B超可以协助早期诊断,但部分病例出现误漏诊。出现胎盘早剥需立即终止妊娠。结论:早期诊断胎盘早剥要结合诱因、临床症状及体征、胎心监护、B超检查,一旦确诊,及时终止妊娠,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相关因素,总结早期诊断,处理的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发生的胎盘早剥病例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42%,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外来人口,且一般无产前检查,孕期往往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且未经正规治疗,以腹痛、阴道流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DIC及凝血功能障碍7例,子宫切除5例,围生儿死亡18例。结论加强孕期保健,规范外来孕妇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症状及体征,可早期诊断胎盘早剥。一旦发现胎盘早剥,尽快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发病因,其次为胎膜早破,外伤、羊水过多、双胎一胎娩出后一胎滞留宫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不明原凶者。结论重视胎盘早剥诱因、临床表现,相应的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诊断、早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2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胎盘早剥的病因、危险性、处理和预防的重要性。方法对28例胎盘早剥的病因、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胎盘早剥以阴道流血伴腰、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不典型病例胎盘早剥较隐匿,早期易漏诊误诊。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及时准确的处理可降低母婴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
刘毅  谢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53-1954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123例,重型64例。分析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漏、误诊原因,及时采取处置措施,改善母儿预后。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8%(187/38 673);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使用缩宫素、创伤性因素为主要诱因;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腹痛、子宫张力增高、胎心异常、血性羊水等;B超检出率为55.08%(103/187)。结论提高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率,难点主要是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易与先兆临产、临产或胎儿窘迫等混淆;临床医生应注重从多方面入手,高度重视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结合B超检查进行辨别判断,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胎盘早剥孕产妇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孕产妇和围产儿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以减少母婴危害。方法选取95例胎盘早剥患者,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5例胎盘早剥患者中,有明确发病诱因者79例,其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居多。临床表现多为腹痛、阴道流血、子宫板样硬、血性羊水。Ⅰ度、Ⅱ度、Ⅲ度胎盘早剥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转科率及围生儿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其病史及诱因,积极地防患和医治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识别诊断,及时处理,可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0.
于爱军 《临床医药实践》2009,(4Z):1547-154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病因、并发症、诊断、分娩方式与围生期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对46例临床确诊的胎盘早剥病例进行研究。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率为0.5%。25例(54.3%)为初产妇。诱因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21例,占45.7%,胎儿死亡9例,胎儿死亡率为19.6%。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病史及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胎盘早剥的病因,注意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胎膜早破等病因,并及时诊断及正确处理,能改善围生期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间我院分娩的胎盘早剥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35%,产前确诊率为28.57%,胎儿窘迫发生率为42.86%,围产儿死亡率为35.71%,产后出血率为42.86%;妊娠期慢性高血压疾病及胎膜早破为重要诱因;腰腹痛、胎心异常、产前出血为常见临床表现.结论 重视胎盘早剥的各种高危因素,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注意识别早期征象,仔细检查,动态观察,结合B超和实验室检查,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减少严重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胎盘早剥6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89-19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母婴预后.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及房事、胎膜早破为三大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腰腹痛、阴道出血、胎心和胎动异常、宫体板硬及压痛、血性羊水等;采取自然分娩9例,阴道助产7例,剖宫产42例,臀助产4例;43例发生产后出血,26例因子宫胎盘卒中,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分娩正常新生儿31例,新生儿窒息22例,胎死宫内3例,围生儿死亡6例,围生儿病死率9.7%.结论重视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等辅助检查,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避免外伤和胎膜早破是防治胎盘早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5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6%,妊娠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为其主要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结论识别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特征、结合B超以及胎心监护综合分析判断,能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吕国新 《河南医药信息》2011,(18):155-155,16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5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6%,妊娠高血压疾病和胎膜早破为其主要原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结论识别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特征、结合B超以及胎心监护综合分析判断,能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早期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1684例分娩病人中6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重型胎盘早剥其围产儿死亡、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娠高血压疾病,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几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104例胎盘早剥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是否规则产检、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病为发病首位;规则产检的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减轻,妊娠结局改善。结论规范产前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胎稚早剥的发生,对胎盘早剥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引起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探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3年1月至2010年10月60例胎盘早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脐带过短或绕颈、双胎等与胎盘早剥的发生有关,腹痛、阴道流血、胎心异常是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积极预防和治疗引起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一旦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病例进行分析,提高重型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的诊断及处理水平。方法探讨重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诊断、处理方法及对母婴的影响和预防。结果 25例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主要诱因,腹痛、阴道流血为常见临床表现,DIC15例,产前B超诊断18例,经阴道分娩4例,剖宫取胎21例,处理前后积极纠正DIC并扩溶,无孕产妇死亡。结论重型胎盘早剥与妊高症有密切联系,发生可疑胎盘早剥应及时依靠B超结合临床表现尽可能做出诊断,防止发展为重型胎盘早剥,是减少休克、DIC、子宫胎盘卒中及母婴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胎盘早剥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44例同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合并胎盘早剥产妇作为对照组,通过严密监测患者高血压状况,控制患者血压,科学预防胎盘早剥等方法进行有效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率分别为21.9%、81.2%和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2.5%和6.3%(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比对照组严重,母婴结局比对照组差(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患者,其母婴预后明显差于未并发胎盘早剥的产妇,临床上必须加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减少胎盘早剥现象的出现,如并发胎盘早剥则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病主因、临床特征及防治策略。方法对40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从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母婴结局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规律总结。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80%;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为胎盘早剥首要诱因;其次为脐带因素,居第二位。阴道出血、腹痛者约85%,典型的体征者约25%,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及孕妇胎盘早剥四大并发症的发病率均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剖宫产概率大大增加。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加强产前检查避免漏诊,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尽早的诊断和正确处理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