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小儿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低频脉冲疗法、电脑中频疗法和氦氖激光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电针结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4月。治疗前后采用徒手肌力评估法分别评定患儿上肢肌肉肌力的变化,同时运用神经电生理检测受损神经的传导速度,最后观察2组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患侧肌力明显提高,受损的神经得到明显修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肌电生物反馈,同时运用运动疗法、低频脉冲、电脑中频和氦氖激光疗法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灸加按摩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按摩治疗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对50例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患儿,随机分为针剌按摩组和肌肉注射营养神经药物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针刺按摩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P<0.01)。结论 针剌按摩疗法是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主要进行正中神经、尺神经、挠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F波检测以及它们所支配肌肉的肌电图(EMG)检测。结果30例患者中,根性损害3例、全臂丛损害4例、臂丛上中干损害5例、臂丛下干损害6例、臂丛侧索损害3例、臂丛后索损害4例、臂丛内索损害3例,正常2例,总异常率93.3%。结论肌电图检测可确定臂丛神经损害的部位和范围,判断其损害的严重性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肢综合训练对新生儿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康复科门诊治疗的2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者,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进行臂丛功能,肌电图及粗大运动发育(GMFM-A区)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臂丛功能综合评分、粗大运动发育(GMFM-A区),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肌电图改善明显,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上肢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上肢功能,有助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发育,对促进患肢神经、肌肉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李华伟  马丙祥 《中国医药》2009,4(2):152-15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循经按摩运动疗法及神经肌电促通治疗仪刺激穴位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20μg局部穴位注射,隔日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21例(91.3%),显效与痊愈共19例(82.6%),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17例(73.9%),显效与痊愈共10例(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及修复,有助于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臂丛神经是由C5~T1脊神经前支组成,主要支配上肢感觉与和运动。臂丛神经损伤是指组成臂丛的神经受损伤,是一个比较常见类型的周围神经损伤。据报道:目前全球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为0.38‰~5.10‰,我国发病率为5.9‰~17.0‰~([1])。既往有研究认为:85%~90%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可在产后2月内缓解,但近期研究结果认为这个自然恢复比例被严重的高估~([2])。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早期手术松解治疗、手术移植治疗、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均不理想。本研究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腕手矫形器结合康复治疗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  相似文献   

7.
宋知非  蒋青  骆东山  陈晖  熊进 《江苏医药》2004,30(2):115-117
目的 探讨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的机制和诊治方法。方法 临床诊断和治疗6例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均伴有后束损伤)。2例合并内侧束损伤,1例合并外侧束损伤,3例合并内侧束与外侧束损伤。4例神经损伤采用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结果 伤后(或手术后)5~15个月随访显示肩关节在位,3例仅累及臂丛2个束运动和感觉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3例累及臂丛全部3个束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臂丛神经损伤和两相毗邻、中老年年龄、肩脱位时的牵拉性损伤有关。临床上应在肩关节复位前即明确是否有臂丛神经损伤。多数臂丛损伤可采用保守疗法治疗,但有些特殊病例应作神经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后,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患儿臂丛神经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本院进行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36例患儿进行常规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另36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手功能训练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的神经肌电图(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血流情况及康复总有效率.结果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各类型的损伤恢复均有较好的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每组共检测神经数目为144条,早期手部训练前,两组患儿MCV检查情况及血流情况无差异,而训练6周、12周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早期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有显著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高压氧在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7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治疗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高压氧和甲钴胺250μg/d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及显效率(39.1%)明显优于对照组〈75.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Х^2=5.26,P〈0.05,显效率Х^2=6.43,P〈0.05)。结论:甲钴胺注射液和高压氧联合治疗能明显提高新生儿臂丛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产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产瘫患儿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的肌电和运动传导。根据电生理结果对损伤部位、程度进行分类。结果34例产瘫患儿中,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0例,上中干型7例,下干型5例,中下干型5例,全臂丛7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3例,其中,严重损伤2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判断产瘫所致臂丛神经损伤位置及神经受损程度的可靠方法。该检查在产瘫的诊断中是必要的,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27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给予神经电生理检查及相关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对应性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其诊断符合率及治疗效率。结果27例患者经神经电生理检测与患者手术治疗诊断结果相符合的概率为92.59%,其中肌电图可有效判断有无神经损伤并可诊断损伤程度;经对应性治疗后,优良率为77.78%。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可有效确诊病情程度、病变部位、性质及范围,具有较高诊断价值,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对应性治疗方式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探查确诊。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测,观察神经肌电图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结果。结果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类型的符合率为94.83%,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κ=0.63,P<0.05),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诊断上臂丛神经损伤、下臂丛神经损伤和全臂丛神经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性质的符合率为93.10%,Kappa检验后,一致性较高(κ=0.59,P<0.05),术前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完全损伤和不完全损伤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比较高。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和性质的准确率均比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灸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对36例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18例患儿,治愈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8.9%;实验组18例患儿,治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治疗中,实施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其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恢复患儿受损肌肉的功能,值得在临床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雾化组和肌肉注射组各50例。三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雾化组加用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每次100 000U/kg),肌肉注射组加用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每次100 000U/kg-),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水平,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体症消失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雾化组及肌肉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雾化组与肌肉注射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三组患儿IL-4、IFN-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儿IL-4、IFN-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雾化组和肌肉注射组IL-4、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雾化组IL-4、IFN-γ水平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雾化组患儿总病程、咳嗽消失时间、干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均较肌肉注射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组患儿有1例食欲不振、1例肝功能受损及1例血小板减少;肌肉注射组有2例发热、3例食欲不振、1例肝功能受损、3例血小板减少及3例注射部位局部红斑;雾化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改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雾化吸入有利于缩短病程,较肌肉注射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手足口病致下肢迟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手足口病所致下肢急性迟缓性麻痹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丙种球蛋白、利巴韦林、神经生长因子及弥可保等治疗,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行病原学检查、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脑电图、肌电图、神经电图等检查及心肌酶检测.结果 手足口病所致下肢急性弛缓性麻痹患儿,麻痹前期均有典型手足口病的皮疹症状,瘫痪前驱期多伴有单峰热;76.2% (32/42) 的患儿脑脊液压力、生化或细胞数异常;咽拭子EVPCR和血清免疫学检查均显示有17例患儿肠道病毒EV71阳性;88.1%的患儿在病程的3~8 d患肢肌力开始恢复,病程2个月时,69.0%(29例)的患儿达到痊愈标准.结论 手足口病致下肢急性弛缓性麻痹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经积极治疗后患儿肌力恢复较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儿手外科手术选择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异丙酚泵注的效果。方法择期和急诊行手外科手术的患儿30例,年龄1-7岁,体质量8-24kg,ASAⅠ级,按照诱导剂量2mg/kg推注,待患儿睡后行选择性的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入室时(T0)、切皮前(T1)、切皮后1、5、10min(T2-4)和术毕(T5)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苏醒时间、术后2、4h的镇痛效应及术后4h患儿家长的满意情况。结果患儿各时点的HR、RR、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苏醒时间为30-52min;术后2、4h患儿镇痛有效率分别为80%和93%;术后4h患儿家长满意率为83%。结论小儿手外科手术选择性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异丙酚泵注时,麻醉效果安全可靠,术后镇痛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腓总神经损伤患者营养神经药物最佳的给药途径.方法 40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注射组(20例)将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以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为进针点,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给药,肌肉注射组(20例)将相同药物以臀大肌肌肉注射的方法给药,治疗15d、1个月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患侧肢体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差异.结果 穴位注射组对感觉障碍恢复、提高肌力、改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臀大肌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肌肉注射,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临床治疗中注意规范操作可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许永武  徐仁平 《江西医药》1998,33(3):139-141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24例臂丛神经损伤作神经松解术、神经缝合术、神经移植术、神经移位术。治疗优良率达68.8%。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及时机来选择修复方法进直接影响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中有明确诊断为根性撕伤的才能选用神经移位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4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根据病情分别进行保守治疗、神经松解、神经修复的方法,随访观察,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保守治疗有效率90.0%;神经松解、神经修复有效率分别是53.3%、38.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单纯手术效果不甚理想,应结合术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