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分类对食管胃底静脉的曲张程度和出血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导致死亡的原因.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共68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分成Ⅰ型组和Ⅱ型组两组,采取胃镜或者超声对病人进行检查,并对68例病人长期回访直至其离世.结果 Ⅰ型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29例为轻度曲张、15例为中度曲张、4例为重度曲张,Ⅱ型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有12例为轻度曲张、6例为中度曲张、2例为重度曲张;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型组有32例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66.67%;Ⅱ型组有6例患者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30%;Ⅰ型组中反复出血最多为5次,Ⅱ型组中反复出血最多为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门静脉癌栓累及部位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影响不大,但明显影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患者的死亡原因也有影响.所以把门静脉癌栓患者按累及部位分类,可以很好的对患者的预后进行检测,提出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邹勇  淦勤 《中国当代医药》2013,(36):159-159,161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100例患者与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未出血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诱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主干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主干内径、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红色征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与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血流方向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探讨其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出血风险的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86例,均接受彩色多普勒、电子胃镜及肝炎标志物、肝功能等常规检验/检查。以研究对象在24个月随访期内有出血史且经内镜检查确定为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出血风险的评价标准。对比分析出血组与非出血组的胃左静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胃左静脉内径呈逐渐增宽的趋势,其中食管静脉中度曲张组与无曲张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组与轻度曲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静脉内径随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加重渐增宽,其中食管静脉中度曲张组与无曲张组、食管静脉重度曲张组与轻度曲张组、食管静脉中度曲张组与轻度曲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左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2.049,P=0.00),这种显著性差异在Child分级的三级肝功能状态下均存在。不同肝功能状态下门静脉的离肝血流方向在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以胃左静脉内径6mm、门静脉内径16mm为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分层指标,出血患者中门静脉内径≥16mm与非出血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21,P=0.04)。结论彩色多普勒测定胃左静脉血流方向、门静脉内径预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风险具有应用价值,在预测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上胃左静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无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4.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其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门静脉压力增高为其根本原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因此,寻找诱因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重要的护理问题。我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65例,现对其诱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贺辰龙  崔进国  石健  孙玉然 《河北医药》2012,34(17):2658-2659
随着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门静脉癌栓检出率不断增高,门静脉癌栓堵塞门静脉可导致门静脉高压,最终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占肝癌死亡的15%左右[1].当前临床对合并有门静脉癌栓的消化道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十分有限,我们运用介入放射技术开通阻塞的门静脉,降低了门脉压力,同时栓塞食管胃底部破裂出血的曲张静脉,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食管胃底静脉栓塞术联合门静脉途径中西药物灌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价值。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中重度胃底食管静脉曲张患者21例,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电视透视引导下经皮穿刺门静脉左支行门静脉造影、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术及门静脉系统药盒植入术,并经药盒行门静脉区域性中西药物灌注治疗。结果21例患者行经皮门静脉左支穿刺插管、胃底食管静脉栓塞治疗及门静脉药盒系统植入术操作均获成功。门静脉系统药物灌注治疗后,压力下降(10.8±3.2)cm H2O,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随访(11±8.5)个月,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发生。结论经皮穿刺胃底静脉食管静脉栓塞联合门静脉系统药物灌注治疗能有效降低静脉压力和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消化道出血当中发病比例较高的类型,其主要发病原因,往往由于患者患有肝硬化,且出现肝部门静脉高压,导致患者的胃底静脉出现曲张,并最终造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受压破裂出血.患者出血后出现呕血、便血等症状,失血速度快,发病后迅速失去意识,出现出血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的威胁[J].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0年5月~2001年3月 ,应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对11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进行治疗 ,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11例均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男8例 ,年龄30~60岁 ,平均年龄53岁 ,其中2例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而紧急手术。5例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经胃镜检查时证实。1例为胃底静脉曲张反复出血 ,经治疗后出血停止再作套扎。女性3例 ,年龄47~68岁 ,平均年龄58岁 ,均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而行紧急套扎术。11例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如下 :重度曲张2例 ,中度曲张9…  相似文献   

9.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的合并症,也是肝硬化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本文探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密集结扎预防出血的治疗价值.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B超或CT)证实为肝硬化者.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并有一次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史.患者本人或家属同意.凡有胃镜检查禁忌证、严重的胃底静脉曲张、严重的心血管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合并肝癌及其它肿瘤者均予以排除.所有25例患者均为1998-03~1998-11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2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l例为酒精性肝硬化.其中男ZI例,女4例,…  相似文献   

10.
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绝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最终会形成静脉曲张,其中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相对最高。在最初确诊的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约40%存在食管静脉曲张,伴有腹水的患者则高达60%。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大约占70%。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万桃  彭慈军  熊坤 《安徽医药》2017,21(4):605-608
肝癌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胆管细胞性肝癌,门静脉癌栓是影响其预后及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笔者就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近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汪艳  陈乐 《安徽医药》2016,20(11):2163-216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患者生存率,并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结果 (1)15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3年后,存活64例,死亡86例, 3年生存率为42.67%,死亡率为57.33%。(2)单因素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数目多、门脉癌栓、肿瘤直径大、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保护因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假包膜形成、癌灶多发、门脉癌栓、肿瘤直径≥5 cm、胸腔转移、腹腔转移均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PVC)泵置入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TACE+PVC组58例和TACE组36例。TACE+PVC组采用超选择TACE联合PVC术治疗,TACE组单纯采用超选择性TACE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TACE+PVC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3.1%、3.4%,高于TACE组的44.4%、1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PVC泵置入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手术联合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联合化疗组、单纯手术组和单纯化疗组,通过对比各组临床疗效及生存率,探讨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手术联合化疗组术后缓解率和术后1、2、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能耐受手术者实施手术治疗,切除原发灶和取出癌栓,术后行肝动脉和(或)门静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伴有门脉癌栓的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46例经临床确诊伴有门脉癌栓的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n=24):此组患者先行RFA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4个疗程,第1次RFA治疗后1周行FOLFOX4方案化疗,14 d为1个周期,共12个周期;单纯射频组(n=22):此组患者单纯采用射频消融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4个疗程。观察终点为病情进展。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2%、51.0%和36.1%,射频组患者治疗后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0%、31.2%和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结论对于肿瘤直径为3~5 cm的多个病灶结节合并门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FOLFOX4方案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射频消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比较28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MP-9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 mRNA在肝癌组织中存在过度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癌组织中MMP-9mRNA表达值显著高于不伴有门静脉癌栓者(P〈0.01),MMP-9mRNA与术前AFP、肿瘤大小、TNM分期等无关。结论 MMP-9基因的过度表达与肝癌的侵袭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后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与肝动脉区域化疗对机体的不同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比较肝癌切除术后门静脉与肝动脉区域化疗对机体的不同影响。方法对42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肝动脉或门静脉化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门静脉化疗组的骨髓抑制程度、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肝动脉化疗组,对细胞免疫的影响小于肝动脉化疗组。结论经门静脉给药肝脏区域化疗是一种有效且副作用较小的肝癌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63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17例(A组)行肝癌切除加门静脉癌栓取栓术,术后再加大网膜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其余46例(B组)行非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治疗24例、无水酒精注射14例、介入治疗8例。结果 A组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5.2%、41.2%、23.5%,明显高于B组的45.7%、28.3%和0%(P<0.05)。结论与非手术治疗比较,手术治疗能相对延长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方便术后使用大网膜静脉插管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病人确诊时常发现合并大血管侵犯(MVI),如门静脉瘤栓(PVTT)、肝静脉瘤栓(HVTT)及下腔静脉瘤栓(IVCTT)等。而大血管侵犯常预示着病人预后欠佳。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多样,但缺少对伴有大血管侵犯的HCC治疗的专家共识。随着外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外放射治疗已成为HCC合并大血管侵犯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因此,现针对外放射治疗在合并大血管侵犯的肝细胞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合并大血管侵犯的肝癌病人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肝癌门静脉癌栓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表现,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肝癌部位、大小、门静脉内部回声及周边情况,应用CDFI检测门静脉癌栓及其周围血流特点。结果肝癌弥漫型、结节型、巨块型中以前者伴发门静脉癌栓率最高;而门静脉癌栓好发部位依次为主干、左支、右支。门静脉癌栓二维超声表现为门静脉内径增宽,管腔内见局限性或弥漫性实体回声,部分或完全阻塞管腔,门静脉周围尚可出现海绵样变性;CDFI则表现为门静脉血流变细或中断。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FI诊断肝癌门静脉癌栓简便可靠,是临床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