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夏剑  许永武  高勇  邱哓洪  袁忠 《江西医药》2005,40(Z1):687-689
目的总结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和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结核临床疗效,探讨前路内固定植入在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的安全性和价值。方法分析2001年7月~2004年12月期间13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并Zplate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病例随访平均19个月,所有病例无手术并发症、无复发,融合时间平均3.7个月,后凸矫正角度32.7°±8.3°。结论前路一期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稳定性和促进椎间植骨融合的目的,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联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采用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短节段椎体侧方固定,植骨块钛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35例。结果所有患者经6-36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结核病灶治愈,植骨块融合,无复发患者,腰椎后凸畸形得以矫正。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联合内固定术是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李彬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9):1258-1258
我国人群结核感染率较高,活动性肺结核大约500万例,骨与关节结核20—30万例。其中脊柱结核约占15%,脊柱结核数量每年可达4—5万例,自20世纪50年代方先之等倡导病灶清除手术以来,脊柱结核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近10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与维持也是影响脊柱结核远期疗效的关键。因此病灶清除、椎间植骨内固定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治疗。笔者手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本组13例胸腰椎结核,男6例,女7例,年龄23~75岁.2节段11例;3及多节段2例,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结果 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16度,术后后凸Cobb角平均8.6度,未次随访后凸Cobb角平均9.8度,纠正丢失平均1.3度.结论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并发症发生率低、融合率高,可获得并维持后凸畸形的纠正;单一入路即可完成于术,保留了更多的运动节段.  相似文献   

5.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后的患者随访.观察术后疼痛缓解、神经功能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脊柱的稳定性.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52例病灶全部愈合,无复发;达到植骨融合标准49例,虽未达到标准3例.但疼痛消失,植骨内固定稳定,恢复日常生活.发生术后早期感染l例,经及时处理愈合;15例伴有脊髓神经受压症状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14例,1例截瘫未恢复.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0°~60.2°,平均30.4°,术后Cobb角-50°~35.2°,平均12.7°,较术前后平均矫正17.7°,术后1年Cobb角丢失0°~11°,平均丢失2.4°.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病灶清除彻底、直视下减压安全充分、复发率低、矫正后凸畸形满意、早期恢复脊柱稳定性等优点,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刘刚  袁忠治  李继云 《河北医药》2005,27(11):807-808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期前路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期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46例脊柱结核患者均获治愈,平均随访11个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7月,后突矫正角度20度.治疗优良率达95.5%.结论胸腰椎结核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融合同期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并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俊  邢维平 《贵州医药》2011,35(2):134-137
随着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传播,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1],脊柱结核的发病率日趋增高[2]。单纯前路病灶清除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式成为了过去几十年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标准方法。但随着对其研究工作的开展,发现这种方法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 28例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均接受正规抗结核化疗2~4周。术中进行切除病灶并将椎间大块髂骨、肋骨或装满自体骨屑的钛网进行植入。手术之后继续进行抗痨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全部得到随访,随访6个月~5年,平均随访14个月,1例患者因过早下地出现严重的脊柱侧弯,1例出现内固定钢板松动,2例患者术后有窦道形成,经换药等治疗后痊愈。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时间为6~8个月,平均7个月。结论 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并对脊髓及神经根进行完全减压,可显著缩短卧床时间并对脊髓及神经功能气道促进作用,预防或矫正脊柱前后及侧突畸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胸椎病变15例、腰椎病变10例、胸腰椎病变10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治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胸椎结核治愈13例,腰椎结核治愈9例,胸腰椎结核治愈8例;胸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0例,腰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发生并发症2例.结论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法治疗脊椎结核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6例,观察术后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结核中毒症状的改善及脊柱的稳定性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18个月,胸腰背部疼痛及结核中毒症状消失,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平均5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术前Cobb角18.5°~56.0°,平均27.3°,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15.2°、17.6°,平均矫正12.1°,脊髓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得到恢复。结论前路病灶清除同期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彻底,脊髓减压全面,可有效矫正后凸畸形,术后即刻重建脊柱稳定性,是胸腰椎结核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采用I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结核158例,男97例,女61例,经2周中西医结合正规抗结核治疗后Ⅰ期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术,术后继续中西医结合抗结核1~1.5年,计算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5年,平均18个月,158例患者无局部复发及窦道形成,术前与术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rankel分级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恢复。结论针对性抗结核治疗是脊柱结核治疗的关键,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进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优良率达97%,植骨椎体间骨性融合率100%。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可使不稳节段即刻稳定,骨性融合率高,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前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5年8月在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确诊的105例高位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接受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治疗效果,同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降低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且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术后VAS及ODI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其间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定融合节段后突角度、椎间平均高度、钛网沉降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0~48个月,平均26个月,除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其余4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8.0±2.1),°终末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3.9±1.3)°,椎间高度丢失(2.3±0.2)mm,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建可靠,减压彻底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报告骨折骨不连60例,采用自体髂骨,髓腔内外植骨,坚强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2年,疗效满意。重点讨论了坚强内固定和植骨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技术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探计其可行性。方法 28例接受此手术。腓骨骨折先行克氏针内固定;利用有限内固定将骨折端较大碎骨块固定于胫骨干,使不稳定骨折变成稳定性骨折,然后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20个月。28例中疗效优良者25例,占89.3%;骨不连者1例,,占3.9%;发生浅表感染者4例,占14.3%;钉道感染者5例,占17.8%。结论 利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可靠,便于对软组织损伤的处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 法回顾及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4年1月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17例,骨折按AO/ASIF分型,A2型3例,A3型5例,C1型4例,C2型5例。结果 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1.0个月。按Aitken和Rorabeek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8.2%。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有适应症广及固定牢靠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4年8月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36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3~18个月(平均8.6个月)的随访,骨折处见骨痂生长或已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有一例出现钢板、螺丝松脱,另有一例出现骨不连,20例已去除内固定,无再发生骨折。结论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虽有一定手术创伤,但内固定可靠,疗效满意,为患者所接受,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侧前路清除脊柱结核病灶的同时椎间钛网植骨融合及椎体侧方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结核时的疗效.方法 随访我院自2007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25例胸腰椎结核的病例,病变阶段椎体术前后凸畸形角度为18.5°~51.6°平均(27.7±6.2)°,均采用侧前路清除脊柱结核病灶的同时椎间钛网植骨融合及椎体侧方固定,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08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A组62例和B组46例,A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B组采用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后外侧融合术(PLF).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滑脱率、融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预后效果.结果 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长于或多于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2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DI及滑脱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2年A组JOA评分较B组高,ODI及滑脱率低于B组(P<0.05).2组术后2年融合率及预后总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较PLF好,但2种方法融合率及预后效果无明显差异,应根据手术操作不同和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