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本地区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临床特征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尽量预防和避免ADR的重复发生,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常州地区ADR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我们对2005年常州地区在线呈报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并对ADR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加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 ADR患者入选涉及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不包括用药错误或依从性不良(对处方剂量的多用或少用)、意外性药物中毒与药物滥用引起的不良事件。研究资料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市辖区内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200例ADR报告,对200例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方法、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ADR报告中,男性95人(47.5%),女性105人(52.5%).≥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共70人,占ADR报告的35.0%.200例ADR患者中,静脉注射导致ADR的发生率最高,共130例,占65.0%.其次分别为口服22例(11.0%),肌内注射17例(8.5%),外用16例(8.0%),皮下注射15例(7.5%).200例ADR患者中,药品种类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抗菌药、中药制剂、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其中抗菌药物导致ADR最多,共52例(23.5%);第二位是中药制剂,共47例(23.5%);第三位是心脑血管系统,共30例(15.0%).200例ADR累及七大器官/系统,排在第一位的是皮肤及其附件,共62例(31.0%),主要临床表现是皮疹、红肿、瘙痒、面目潮红、局部皮肤反应等;第二位是胃肠系统,共40例(20.0%),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第三位是全身性损害,共25例(12.5%),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疼痛、出汗、抽搐、过敏性休克等.结论 应高度重视ADR工作,完善ADR报告分析,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药品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相依并存的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是我们医药工作者的责任。所以,如何发现并避免药品不良反应(ADR),以便安全地将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中。化学药品研发于欧洲,也在欧洲最先使用,上个世纪出现于欧洲触目惊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有致死的汞制剂、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有致残的三苯乙醇、二硝基酚等,有致癌的乙烯雌酚等,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沙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4年~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间上报的1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合并用药有关的ADR占总例数的44.2%(61例),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共涉及53种药品,与抗感染用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总例数的55.1%(涉及15种抗感染药)。ADR发生频率最高的4种药品是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头孢曲松钠;ADR表现以皮肤损伤最为常见,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等;较严重的ADR有1例。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林羽  曾洁 《海峡药学》2006,18(6):152-154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5年ADR的发生、分布情况。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的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最多,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见。结论加快ADR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5年2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收集到的24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4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40a者占79.83%;心血管系统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5.69%,其次为抗微生物药;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ADR发生频率最高的为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占9.0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28.14%。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强化医务人员对ADR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金阳  徐斌 《北方药学》2013,(1):99-99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通过抽样的方式对全市本年度所有医疗机构的中药ADR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全市一年的中药ADR情况,为以后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反馈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为了很好地代表全市整个中药ADR报告的现状,我们选择了本市较大的一家医院,作为统计代表,其统计数据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东省鹤山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9年上报的346例ADR报告,分别对报告人职业、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46例ADR报告中,以医生报告为主,占59.5%;新的、严重的ADR占30.0%;≥60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占32.9%;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3.5%;抗微生物药致ADR发生率最高,占45.8%,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多见;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5.2%。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年宁夏自治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应用Excel电子表格对宁夏ADR中心收集的665份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5份报表中,因果关系评估:肯定28例、很可能384例、可能248例、不太可能5例;抗微生物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最多.结论:开展ADR监测,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5~2007年1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102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2例ADR中,女性占总例数的65.69%(67例);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90.20%(92例);最易引起ADR的药品为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84.31%(86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74.51%(76例)。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上报的243例ADR报告,按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名称、用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ADR级别和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及结论:所有患者中21~30岁和31~40岁年龄段人数最多;243例ADR事件中,83.60%经静脉给药,58.59%由抗感染药引起,其次是中药制剂;累及器官主要为以皮疹和红肿为表现的皮肤及其附件,其次为消化和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2.
我省2005年16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筛选河南省2005年168例严重ADR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严重ADR中,过敏性休克发生率最高,占48.21%;注射剂发生率居首位,占86.90%。结论应慎用注射剂。  相似文献   

13.
98例大环内酯类ADR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君  高杰 《抗感染药学》2011,8(3):214-216
目的:分析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与其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4年5月—2010年2月间收到的98例大环内酯类药物所致ADR报告表,并分别从药物种类,患者性别、年龄及既往ADR史,给药途径、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结果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98例大环内酯类引发的ADR中,主要涉及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与克拉霉素,其中阿奇霉素导致的ADR84例(既往有ADR史16例);通过静脉给药引起ADR72例,除3例严重ADR外,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损害为常见。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使用适应证,重视对大环内酯类ADR用药监护,以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相似文献   

14.
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对我院2005~2007年收集到的15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157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62种,其中抗感染药29种,占首位(占46.77%),静脉用药引起的ADR有123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68%),较严重的ADR有11例.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院2004年~2005年10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俊珍 《中国药房》2006,17(21):1650-165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5年间共收集到的10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静脉用药79例,占总例数的75.24%;合并用药86例,占总例数的81.90%;由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为多见,有80例。结论: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我院2002年~2005年31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燕  吴激  曾平  李进文  陈召晖  赵小兵 《中国药房》2006,17(21):1648-165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评价ADR报告填写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制作Excel表,对2002年~2005年收集到的311例ADR根据患者性别、年龄及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等分类,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由抗菌药物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ADR约为总报告例次的50%;ADR报告总数偏少。结论:应加强专业人员的业务和素质培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2~2005年9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2~2005年医务人员自愿呈报的990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报告总数及各类报告数均逐年增加,新的一般的ADR占9.4%,新的严重的ADR占0.8%,严重的ADR占16.3%;ADR涉及最多为皮肤及附件,其次为消化系统;可疑药品中抗感染药占总频次的45.9%,其次为抗肿瘤药;引起ADR的可疑药品以注射剂、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方式为主;除2例死亡外,其余ADR呈报时滞均未超过规定时限。结论:应继续加强ADR监测工作,逐步提高ADR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8.
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9,自引:4,他引:8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中药制剂也较多。合并用药占26.0%;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17例(4.2%)。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5~2006年37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斌  张继明 《中国药房》2008,19(5):374-375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收集到的37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7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18种,其中抗感染药55种,居首位(占46.61%);静脉用药引起的ADR283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9.87%);较严重的ADR有17例。结论:临床必须重视药品ADR,并继续做好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尹爱群  安勤玲  杜萍 《中国药事》2007,21(5):356-359
烟台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自2003年5月成立以来,累计上报ADR病例报告2423份。为了进一步了解2005年烟台市ADR发生情况,探讨ADR发生因素,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现对烟台市2005年收集的ADR报告表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