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巫遥  徐成成 《环球中医药》2023,(8):1580-1583
顾锡镇教授从“气机”理论入手论治抑郁障碍,审察气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脏腑气机之间的联系,提出气机和顺是情志调和的基础。通过对脏腑关系及气机升降关系的总结分析可知,郁病的发生在于气病,肝气宜升宜散,郁内横窜或肝气上冲撞胸犯头;肺气宣降失调,气机不利,波及六腑,腑气不通;心肾水火不济,心火不降反升;脾胃失和,脾不运化,升清无力,胃失通降,气机不枢均为抑郁障碍发生的基础。顾锡镇教授分析气病诸形式,总结提出心肝气逆、肝脾气滞、脾肾气陷三种形式。对于临床诊治郁病,顾锡镇教授提出调气法,认为治郁关键在于调气,畅达气机为舒郁根本治疗大法,结合个人体质及临床辨证,调气法总结为化滞行气、降逆调气、补升提气三种形式,根据气病形式选用柴胡疏肝散、柴胡龙骨牡蛎汤、泻心汤合百合地黄汤或补中益气汤作为主方。顾锡镇教授临证之时亦推崇辨病辨体整体性,区别于从单脏腑论治,其对病机认识独到,治法详备而又灵活,源于经典又不囿于经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车慧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医杂志》2022,(24):2311-2315
总结唐旭东教授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辨治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临床经验。认为FGIDs的核心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影响胃肠道通畅下行的生理功能,进而影响其他脏腑及气血、神志功能整体协调的“平衡”状态。临证施治时,遵循“调中复衡”理论进行整体调治。根据脾胃病的发病规律特点,以恢复气机升降和脏腑功能的平衡为目的;辨脏腑,多脏同调,重点施治;辨虚实,动静结合,补而不滞;辨气血,用药浅深,各有侧重;辨寒热,注重配伍,以平为期;随证灵活化裁。  相似文献   

3.
升降散一方载于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是治疗阳热怫郁,气机失调的重要方剂。于志强教授基于“气机之郁”理论,认为本方的病机关键是“内有郁热,气机升降失调”,从异病同治角度出发,谨守病机,化裁新方,扩大了升降散的治疗范围,灵活运用于治疗荨麻疹,口腔带状疱疹及偏头痛等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田旭东主任医师认为口疮的病机主要为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寒热错杂,辨治宜平调寒热、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在精准辨证的基础上田老师善用经验药对“升麻、皂角刺、川牛膝”,方中升麻可升提脾之清阳,怀牛膝其性趋下,引火下行,皂角刺可驱邪外出,在临床辨治中每获良效。介绍田旭东主任医师辨治口疮经验。  相似文献   

5.
失眠属中医学“不寐”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与肝密切相关,以肝之功能失调为病机关键。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经多年临床科研实践,形成疏调气机的学术思想,并基于疏调气机学说,结合多种病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临床颇获疗效。笔者通过介绍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从肝论治失眠的见解与方法,以阐述其临床思辨之精要。  相似文献   

6.
洪善贻主任中医师临床善于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其原则是“肝脾同治、调节升降、不忘补肾”。洪师在临诊中以调节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为目的,立足于“虚则补脾肾,实则调肝胃”,宗“开膏方既辨病又辨体质”“膏方药物以平为期”思想,为中医同道运用膏方治疗慢性脾胃病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总结卢尚岭教授对髙血压病机的理论认识及临证经验。髙血压发病之本在气机失调,气机失调先责肝脾二脏。由此引起诸多病机变化,如,情志所伤,肝气郁结,诸郁遂生;饮食失节,损伤脾胃,导致中焦壅滞,气机不利,日久必然损伤血脉,危害脏腑。据此,卢老强调肝脾气机失调、升降之机失常、脏腑功能紊乱存在于髙血压全过程,进而提出调治髙血压以斡旋气机,调整脏腑功能,藉以恢复阴平阳秘之常态为主导。认为临证应首辨气机失调及病变脏腑,治以调气为先,兼顾化痰、活血、疏肝清火、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滋阴和阳、扶阳镇水等,同时强调外治,善用足浴。  相似文献   

8.
调理气机是中风病急性期的根本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机逆乱是中风病的根本病机气机不畅是中风病理变化的基础 ,中风病是在脏腑气机失调 ,痰瘀火热之邪流于脉中 ,病理产物不断积累 ,由量变到质变 ,或在诱因作用下突然气机逆乱而发病的。气机失调时 ,痰瘀火热诸邪虽流于脉中 ,然机体通过其自身的代偿功能 ,尚能维持其升降出入运动的基本形式。气机逆乱是气机失调的严重阶段 ,是气机失调的失代偿状态。其表现为 :气乱于头 ,五脏皆乱。关于中风病病位的论述《素问·调经论》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灵枢·五乱篇》也云“乱于头则为厥逆 ,头重眩仆”。由此可知中医早就认识到中风…  相似文献   

9.
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中医学“便秘”范畴。基于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方面探讨慢传输型便秘与“脾-肠-气机”之间的关系,认为其病机有三:脾失运化是导致慢传输型便秘的根本、气机的升降失调是慢传输型便秘形成的病理基础、气滞贯穿于慢传输型便秘的始终。病理因素离不开水湿、痰浊、瘀血,同时结合“六腑以通为用”的思想,进而总结出从“脾-肠-气机”理论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强调临证治疗上以健脾益气、行气导滞、调畅气机为主,以期此法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历代本草文献中关于三焦辨治的用药思路,以指导临床辨治用药。方法 检索《中华医典》数据库中本草类的全部文献数据,收集整理三焦辨治的本草信息,对纳入本草按中药学药物分类,进行频次统计;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进行分类统计,列出各类本草的辨治论述。辨析本草辨治相应的病机要素,进行归类分析,从而阐明三焦辨治的本草思路。结果 在76部历代本草专著中,共统计出135味本草中药,按中药学药物分类,居前10位的本草分类为清热药、化痰药、补阳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温里药、解表药、活血药、补气药、泻下药。在以三焦辨治病机要素本草分类中,可划分为火热、痰湿、郁滞、正虚四类病机要素。结论 三焦辨治用药以清热药、化痰祛湿药、理气药、补虚药为主,火热、痰湿、郁滞、正虚为三焦辨治用药四大病机要素,符合三焦水道出焉,相火游行,气机转枢,正邪交争的生理功能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1.
失眠伴焦虑抑郁状态在中医上归属于“不寐”“郁证”等范畴,“郁证”多由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而“不寐”的主要病因包括情志失常、劳逸失调、饮食不节等,其中情志因素占主导作用。谢道俊教授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心、肝,与脾、肾有关,主要病机为情志失调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治法当以疏肝解郁、畅达气机、宁心安神、调和阴阳为主。在用药上根据临床经验自创“轻可去实”与“重可去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颇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林锥婵 《国医论坛》2019,34(3):59-61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在消化系统疾病中较高,且在内镜观察下确诊也较为明确。中医学并无慢性胃炎这一病名,但根据慢性胃炎的证候特点,可将其归为"胃脘痛""痞满"等。慢性胃炎的病因多以外感邪气、情志失调和内伤饮食等为主;病机则多责之于寒热错杂、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郁滞等。因此临床应紧抓主证、厘清虚实寒热,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寒热平调法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认为肺结节的发病与气机失调密切相关,“一体两翼”疏调气机理念由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创立并做为人体气机失常病证的一种较为全面的治疗理念广泛运用临床。基于此理念,结合肺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肺结节发病角度,笔者认为,肺结节的发病在气机总属问题基础上,与肝、脾、肾三脏失调密切相关。一方面,肝气不疏,人体气机郁滞,气机升降失调;肝郁乘脾,致脾气失运无以布散,使痰浊、水饮郁滞凝聚。另一方面,肝木过旺反伐肺金,致肺气不宣,气血津液行滞不畅,久而瘀血、痰浊、水饮形成,郁滞于肺;加之肾失温煦、固摄气机动力,三脏失约共致病理产物,迁延不化,微小病灶转而为炎,形成结节。故笔者以国医大师张震“一体两翼”疏调学术思想为出发点,结合脏腑间相互关系,将肺结节临床经验做一论述,以理论指导辨治,疏调气机的基础上加减抗肿瘤、护胃之品,为肺结节之疏调气机疗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病的辨治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咏梅  沈舒文 《陕西中医》2003,24(8):718-719
认为高血压病总为脏腑受损 ,阴阳气血平衡失调 ,病及肝肾脾 ,以肝为病变重点 ,证多虚实夹杂。早期多见气机升降失常 ,中后期以肝肾阴阳失调为基础 ,治则注重调理气机 ,滋阴平阳 ;顽固性高血压病 ,多兼水湿痰瘀 ,水瘀互结 ,治当辅以化瘀利水之法。同时强调辨治个体化 ,防治结合 ,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5.
褚蔚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8):354-355
郁者 ,郁而不散 ,滞而不通之义。郁证是由于七情所伤致五脏气机失和 ,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 ,情绪不安 ,胸胁胀痛 ,或易怒善哭 ,或太息嗳气 ,腹满纳呆等症状。笔者认为郁证的辨证应当全面 ,首先辨心、肝、脾、肺、肾五脏病位 ,然后辨气、血、痰、火、瘀及虚、实病性 ,两者相结合。1 辨病位《内经》把人体内出现的一切积聚、失畅现象概谓之“郁”。肝主升发 ,肺主宣发肃降 ,脾气主升 ,心火下降 ,肾精上承 ,五脏气机运行通畅调达 ,则不会有郁证的生成。若情志内伤 ,五脏气机紊乱 ,功能失和 ,则郁证随之…  相似文献   

16.
苗婧超  刘耀远  闫景贤  高宁  江丰 《天津中医药》2023,40(11):1361-1364
消化道黏膜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张伯礼教授指出消化道黏膜病的病机特征常为本虚标实,以肺脾不足为本,以气机失调、寒热错杂、痰瘀互结为标。根据“肺合皮毛”之说,采取从肺论治的策略;临证时强调辨清寒热虚实,兼夹邪气,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遣方用药从整体出发,肺脾同治、调畅气机、寒温并用、润燥相济。  相似文献   

17.
上热下寒汗证主要表现为仅上半身汗出过多,伴双下肢发凉,属上下同病之证,故可运用叶天士“上下交损,当治其中”理论进行辨治。上热下寒汗证半身汗出责之于气火失调、营卫不固,而下肢发凉则归因于阳气郁遏、温煦失职,归根结底是由中焦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调所致。故治法上应从中焦入手,当予补中以平上热下寒、畅中以复气机升降,气机畅则汗自止,验之临床,获效良好。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李竹英教授认为哮喘的病因病机复杂,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有关,在临证诊治过程中李教授将“调畅气机,从肝论治”“培土生金,顾护脾胃”“扶正固本,温补肾阳”“宣肺通腑,肺肠合治”四种治法运用到辨治哮喘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对李教授运用脏腑辨治哮喘的经验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运用脏腑辨治哮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胃动力障碍重在脾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胃动力障碍是消化不良发生的直接原因,探讨并得出结论:胃动力障碍的基本病机是脾胃气机升降失调,其病理基础在于脾胃虚弱,制定健运脾胃,调理脾胃气机升降的基本治法,确定六君子汤加减作为治疗方药。  相似文献   

20.
成都中医药大学江泳教授认为,张仲景强调中医“辨证论治”,当“先辨后治”:诊断明确,再谈治疗。“先辨后治”的要点:先辨——先抓主症,做好鉴别诊断,以辨明疾病;辨清是否为中医优势病种;根据疾病辨其共性病机;根据病机六要素细辨个体个性病机;后治——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再据共性病机确定本病治则;具体到个体辨治时病证结合(即共性与个性病机结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若将“先辨后治”框架应用到每篇具体疾病的学习中,学生定能执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可更精准地进行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