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妇幼保健》2019,(14)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9 (TLR9)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探讨TLR9与白细胞介素-6 (IL-6)、IL-8的相关性及对子宫腺肌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97例子宫腺肌病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取其在位内膜组织(EU)、异位内膜组织(EC);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检查的24例非子宫腺疾病患者宫腔内膜组织(CE)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织中IL-6、IL-8、TLR9 m 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织中TLR9蛋白的表达。结果 EU组、EC组IL-6、IL-8、TLR9表达水平均高于CE组(均P0. 05),且EC组均高于EU组(均P0. 05)。EU组、EC组TLR9蛋白表达高于CE组,且EC组高于EU组(P0. 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腺肌病EU、EC组TLR9 m RNA与IL-6、IL-8 m RNA均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处于炎症病理状态,EU、EC组织中TLR9呈高表达,与IL-6、IL-8密切相关,推测TLR9可以诱导子宫腺肌病病灶组织免疫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能够准确预测术后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胃肠外科接受胃癌D2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3∶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将训练集病例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胃癌D2根治术后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并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中进行验证、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模型的临床效用。结果 共纳入477例患者,其中训练集358例,验证集119例;185例胃癌D2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98例,53.0%),其次为器官或腔隙感染(48例,25.9%)、血流感染(17例,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部手术史(OR=1.922,95%CI:1.048~3.523)、NRS2002≥3分(OR=3.525,95%CI:2.17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2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运用ELISA法测定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及22例健康对照患者血清的IL-6、IL-8、IL-2水平.结果 AMI组IL-6水平为(168.95±64.87) pg/ml,对照组为(93.97±31.64)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MI组IL-8水平为(71.26±24.96)pg/ml,对照组为(26.67±9.30)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IL-2水平为(67.85±5.22) pg/ml,对照组为(132.71±6.75) 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IL-8、IL-2与AMI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可在临床上作为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3)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乳腺癌手术妇女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8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并发感染组(n=304)和未并发感染组(n=56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感染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T淋巴细胞4(T Cell response,CD_4~+)、T淋巴细胞8(T Cell response,CD_8~+),分析血液中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抗体含量。采用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 mRNA表达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血清IL-2、IL-6、IL-8、IL-10、IL-17-IL-23、TNF-α、CRP指标水平分别高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前后CD_4~+免疫细胞含量、IgA免疫抗体含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CD_8~+免疫细胞含量、IgG、IgM免疫抗体含量低于感染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肺部感染后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为(0.76±0.08),TLR7蛋白表达为(0.49±0.04),低于感染前单个核细胞TLR7 mRNA表达,TLR7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血清IL-17、IL-23指标水平明显上升,且肺部感染抑制机体TLR7 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TLR7表达量下降会促进乳腺癌患者IL-23/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为早期筛查医院感染高风险人群和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2018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脑卒中手术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571例)和验证组(245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的回归系数构建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分别在建模组(内部验证)和验证组(外部验证)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共纳入816例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21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6.1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类型、留置胃管、静脉血栓、手术风险分级(NN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是脑卒中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依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9和0.858,具有良好的区分度;两组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观察值结果一致性良好(P=0.731、P=0.224)。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个体化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有助于提高对脑卒中术后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尽早制定干预策略,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依此构建个性化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且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患者术后1年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将受试对象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22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术后起搏器囊袋感染的发病率为7.45%(24例)。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长、手术次数、切口愈合不良是受试对象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通过Bootstrp自抽样1 000次进行内部验证,内部验证后列线图模型的C统计量为0.869(95%CI:0.773~0.947),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分析表明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患者实际发生情况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提示列线图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决策曲线分析法表明,当列线图模型的概率阈值为0.03~0.62时,患者的临床净收益率最高,提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囊袋感染的发生情况受多种风险因素影响,列线图可整合术后囊袋感染的风险因素并用于个性化地预测患者术后囊袋感染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单中心数据构建预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某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临床资料,分别使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孕妇行剖宫产术后发生产褥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妊娠期生殖道炎性感染(OR=3.457,95%CI:1...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只小鼠喂食感染旋毛幼虫200条,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1、2、3、4周随机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0只,常规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IL-2、IL-8的值. 结果实验组IL-2的含量在感染后第1周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2、3、4周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实验组IL-2含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验组IL-8的含量在感染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在感染各期之间IL-8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实验组IL-2、IL-8的含量在感染各期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宿主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降低,且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不断下降趋势,提示旋毛虫在感染宿主后破坏和逃避了宿主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给其在宿主中的生存和发育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宿主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IL-8水平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 - 1β(Interleukin- 1β,IL - 1β)、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白细胞介素 - 8(IL -8)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了 96例 CHB患者及 4 8例健康人血清IL - 1β、IL - 6及 IL - 8的浓度。 结果 CHB患者血清 IL - 1β、IL - 6和 IL - 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CHB患者 IL - 1β、IL - 6和 IL - 8水平增高与血清 HBV- DNA呈正相关 (P<0 .0 1)。 结论 IL - 1β、IL - 6和 IL - 8参与 CHB免疫病理损伤过程 ,检测血清 IL - 1β、IL - 6和 IL - 8在判断 CHB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支原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0例支原体性肺炎患儿急期和恢复期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同时对57例同期健康儿童血清中IL-6、IL-10进行检测。结果:①支原体性肺炎患儿急性感染时血清中IL-6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显著(P<0.01),而恢复期时血清中含量和健康儿童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支原体性肺炎患儿急性感染期和恢复期血清中IL-10均高于健康儿童,差异显著(P<0.01),且恢复期时血清中含量高于急性感染期。结论:细胞因子IL-6、IL-10在支原体性肺炎患儿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1.
镉对中国仓鼠成纤维细胞活力和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致癌物镉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Chinese hamster lung fibrablasts,CHLF) 缝隙连接通讯(gap junctionalintercellularcom munication ,GJIC) 功能的影响。方法 细胞毒性实验采用常规的噻唑蓝( MTT) 法,同时观察显微镜下细胞形态的变化。细胞GJIC 水平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SLDT)技术测定。结果 CdCl2 染毒24 小时和12 小时对CHLF 活力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 分别为20 .8 μmol/L和0 .15 m mol/L。CdCl2 在不产生明显细胞毒性的浓度下即可抑制CHLF 的GJIC 功能,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细胞持续接触低浓度CdCl2 一定时间后,受抑的GJIC 有恢复倾向,而在出现明显细胞毒性的情况下,GJIC 抑制是不可逆的。结论 GJIC 功能抑制可能在镉化合物致癌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类维生素A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视黄醇、视黄酸、维生素A 醋酸酯三种类维生素A(类VA)在体外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 受体(IL-2R)表达、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及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 分别测定10- 10~10- 6m ol/L浓度范围三种类VA作用下IL-2 受体表达、IL-1、IL-2 含量,再测定、比较三种类VA在10- 9浓度时上述作用大小。结果: 在一定浓度(10- 10~10- 7m ol)范围,三种物质能不同程度促进高亲和力IL-2R表达和IL-1、IL-2 分泌。结论: 类VA可能作用于PBMC活化早期,促进其功能,且作用大小与类VA种类及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吸烟对人体外周血白介素2及其受体系统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城区及近郊42例健康吸烟者和与之年龄、生活方式相配对的健康非吸烟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在37℃、5%CO2条件下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活化。采用免疫化学技术检测活化48小时后的白介素2(IL-2)分泌细胞百分数、活化72小时后的膜白介素2受体(mIL-2R)阳性细胞百分数和血清中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显示:在体外条件下,吸烟组mIL-2R阳性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血清中sIL-2R水平吸烟组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吸烟组IL-2分泌细胞百分数有高于非吸烟组的趋势(P=0.08)。指标的变化与吸烟的状况也有一定的关系。提示吸烟引起吸烟者体内作为细胞因子网络重要环节之一的IL-2及其受体系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类视黄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 观察了视黄醇、视黄酸、维生素 A醋酸酯三种类视黄醇在体外对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的淋巴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2 (IL- 2 )及单核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1 (IL- 1 )的影响。方法 : 测定 RRI患儿 PBMC分泌 IL- 1、IL- 2活性以及在 1 0 -9mol/ L浓度时上述三种类视黄醇作用下分泌 IL- 1、IL- 2活性 ,与正常儿童相比较。结果 : RRI患儿 PBMC分泌 IL- 1、IL- 2活性较正常儿童低 ,但经类视黄醇刺激后明显增高 ,可达到正常水平。三种类视黄醇均能明显促进 IL - 1、IL- 2分泌 ,其中视黄酸作用最强 ,VA醋酸酯次之 ,视黄醇最弱。结论 : RRI患儿 PBMC分泌 IL - 1、IL - 2活性经类视黄醇刺激后能明显增高 ,达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大剂量维生素A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2~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例进行了大剂量维生素A(VA)干预的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27例(服VA20万IU),病例对照组22例(服空白对照丸),结果显示:服药后第4周末治疗组血清VA水平高于病例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血清游离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低于病例对照组(P<0.0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2(IL-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IL-2增加值大于病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服药后4个月内呼吸道感染(包括下呼吸道感染)人次数治疗组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大剂量VA干预能改善RRI儿童VA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PJI)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情况及治疗, 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1月某院收治的关节PJI患者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PJI病原菌分布、药敏试验结果以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96例PJI患者, 分离获得112株病原菌, 革兰阳性菌株占80.36%, 以葡萄球菌属细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 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分别为96.30%、81.48%, 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氨苄西林耐药率均为100%。PJI患者住院期间抗菌药物使用主要以联合用药为主, 其中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占26.04%;骨水泥中人工添加抗生素也以万古霉素和美罗培南为主。结论 关节置换术后PJI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 其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等普遍耐药, 抗感染治疗以万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运动对慢性心理应激大鼠血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进行6周游泳训练: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皮质醇、IL-2、IL-6的含量。结果(1)应激组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30min运动组血清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0 min运动组血清IL-2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应激+30 min运动组、应激+60 min运动组血清皮质醇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P〈0.01),IL-2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应激组(P〈0.01)。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引起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释放过量皮质醇,使免疫功能受到抑制;适量运动能够调节HPA轴适应性,降低皮质醇的过量释放,维护免疫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SB)、白球蛋白比值(A/G)、胆碱酯酶(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6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L-2R含量。[结果]乙肝患者血清sIL-2R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升高与ALT、SB、A/G和ChE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结论]急性、慢性、重型乙肝及乙肝后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在军团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分离30名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将每名健康人PBMC分为对照组和军团菌刺激组,军团菌刺激组加入500 μL 2×107/mL军团菌悬液,对照组加入500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在18、24、72 h时获取细胞及上清液,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细胞中TLR2、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IL-6、IL-1β及TNF-α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8h军团菌刺激组MyD88 mRNA △Ct值(1.414 0±0.044 9)低于对照组(1.684 4±0.042 6),24h军团菌刺激组TLR2 mRNA△Ct值(1.347 9±0.056 2)低于对照组(1.425 9±0.038 7),72h军团菌刺激组TLR2 mRNA和MyD88 mRNA △Ct值 [(1.504 9±0.018 9)和(1.540 0±0.031 9)]均高于对照组[(1.410 5±0.025 5)和(1.339 2±0.032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18、24、72h军团菌刺激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TLR2及TNF-α、IL-1β、IL-6等相关炎性因子可有效抵制军团菌感染,TLR2介导的天然免疫可能是军团菌感染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