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核磁共振成像(CMR)技术可精确展示心脏三维形态结构,评价左心房纤维化程度,为AF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AF的有效手段,CMR可以指导AF患者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以评估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和AF复发情况。因此,CMR在AF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伴心衰患者, 术后3、6、9、12个月门诊随访, 根据随访期间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和NLR等炎症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LR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3例患者, 男性460例(52.1%), 年龄为(64.4±10.7)岁。房颤复发组246例(27.9%), 非复发组637例(72.1%)。复发组中房颤病程、NLR、中性粒细胞计数、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体重指数均高于非复发组, 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复发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房颤复发呈正相关(r=0.333, P<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经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消融手术(胸腔镜下心外膜射频消融联合心内膜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难治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长期有效性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择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接受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房颤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完成5年随访, 评估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治疗成功率及患者预后。结果 21例房颤患者接受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手术, 其间部分复发患者经再次抗心律失常治疗后部分恢复窦性心律。随访至5年, 共有3例死亡, 1例失访, 11例维持窦性心律, 总治疗有效率为64.7% (11/17)。随访过程中, 有1例患者发生脑卒中, 4例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治疗。死亡、脑卒中均发生在术后2年内, 术后3~5年新增2例心力衰竭加重患者。结论内外科一站式杂交术治疗房颤, 长期复发率低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此术式应用于房颤治疗的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75岁以上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RFCA)及冷冻球囊消融(CB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应用三维标测系统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及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肺静脉的年龄>75岁的房颤患者, 根据手术方式分为RFCA组(33例)及CBA组(70例)。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即刻成功率、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单次术后房颤复发率。结果共纳入103例房颤患者, 年龄(77.26±2.28)岁, 其中男38例。RFCA组(33例)中持续性房颤患者病程长于CBA组[70例, (45.00±31.07)个月对(18.92±25.19)个月, P=0.027]。RFCA组合并其他心律失常比例高于CBA组[39.4%(13/33)对5.7%(4/70), P<0.001]。其余基线资料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CA组及CBA组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8%(27/33)对78.6%(55/70), P>0.05]。CBA组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比例高于RFCA...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心房心肌病的概念引起重视, 以心房电重构、解剖重构、功能障碍、心房纤维化、血液高凝状态为主要特点, 常与心房颤动(房颤)同时存在, 明显增加血栓栓塞风险。房颤与心房心肌病具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病理生理过程, 相互促进、互为病症, 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心房心肌病可能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心房纤维化作为心房心肌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可通过延迟增强核磁显像技术评价, 并对评估房颤血栓风险及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价值。针对房颤、心房心肌病的上游治疗及危险因素控制有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胆管内射频消融是新近用于胆管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本文就该技术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损伤是射频消融少见的一种并发症。该文报道1例预激综合征患者, 心脏电生理检查发现旁道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内心中静脉开口, 射频消融治疗成功阻断了旁道, 但引起了右冠状动脉的左心室后支急性损伤、闭塞, 遂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治疗、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腔内影像学评价,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发现左心室后支损伤部位与心中静脉开口结构上紧邻。术后随访3年, 无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 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 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 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 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 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如何早期识别并跟踪房颤进展是降低房颤相关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将"心房颤动负荷(房颤负荷)"用于评估房颤进展, 本文就房颤负荷的定义、监测、与临床事件的关系, 房颤负荷在临床管理中的应用进展及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ETT)和喉罩(LMA)在全身麻醉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临床效果及费用。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7月至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 房颤射频消融患者采用LMA麻醉(LMA麻醉组)或ETT麻醉(ETT麻醉组)进行气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时间、消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费用情况。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 其中男82例, 女38例, 年龄(65.0±1.2)岁。LMA麻醉组(60例)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剂量低于ETT麻醉组[(0.035±0.006 )μg·kg-1·min-1对(0.003±0.004)μg·kg-1·min-1, P<0.001]。LMA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143.00±4.46)min对(158.00±5.51)min, P=0.035、麻醉时间[(158.83±4.91)min对(183.67±5.98)min, P=0.002]、消融时间(1 442.70±87.97)s对(1 866.06±75.40)s, P<0.001、意识恢复时...  相似文献   

11.
提高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发现, 左心耳不只是心腔内血栓形成的常见部位, 更参与了心房颤动的触发与维持, 因此对左心耳实施电隔离成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治疗的新策略之一。本文将从左心耳参与心房颤动的理论基础、左心耳电隔离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左心耳电隔离联合左心耳封堵术以及术后抗凝策略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由于绝大多数肝外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晚期, 患者预后差, 以往多采用胆道支架置入术作姑息性引流治疗。由于没有针对肿瘤治疗, 单纯支架置入仅能缓解患者黄疸症状, 不能改善预后。光动力疗法和射频消融是近年来兴起的胆管癌局部治疗方式, 可以减少肿瘤负荷, 多项研究证实了它们在肝外胆管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就肝外胆管癌的内镜治疗方式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严重肺静脉狭窄(PVS)患者经皮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7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行肺静脉造影证实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并接受肺静脉支架置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纳入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术后6~12个月内复查肺静脉增强CT,对CT诊断为支架内狭窄>50%的患者行肺静脉造影),记录ISR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出现ISR分为ISR组和非ISR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术中影像学及介入治疗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颤射频消融术后PVS患者肺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男28例(59.6%),年龄(47.1±12.2)岁。其中ISR组19例,非ISR组28例。与非ISR组相比,ISR组接受的肺静脉隔离次数较多[(2.8±0.9)比(1.8±1.3),P=0.02],并且末次消融至支架置入间隔时间较长[(19.4±9.6)比(13.0±12.4),P=0.03]。置入支架直径≤8 mm的患者ISR发生率明显高于置入支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相关研究显示, 在肝硬化患者中, 房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心房颤动是慢性、长期抗凝治疗最常见的适应证, 抗凝治疗对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明确作用。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时, 由于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 其出血及栓塞风险明显增高。同时此类患者在使用目前批准的抗凝药物时, 均会经肝脏不同程度地代谢与消除。使得抗凝治疗更加复杂。现对肝硬化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风险与获益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 以期为此类患者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 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 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是全因死亡。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3.05年。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用地高辛组相比,基线应用地高辛组明显升高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全因死亡(HR=1.28,95%CI 1.01~1.61,P=0.038)、心血管死亡(HR=1.48,95%CI 1.10~2.00,P=0.010)、心血管原因住院(HR=1.67,95%CI 1.35~2.07,P=0.008)和复合终点事件(HR=2.02,95%CI 1.71~2.38,P<0.001)的风险。心力衰竭(心衰)亚组结果显示,地高辛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但明显增加心血管死亡(HR=1.44,95%CI 1.05~1.98,P=0.025)、心血管原因住院(HR=1.44,95%CI 1.09~1.90,P=0.01...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社会负担。目前, 亟需从疾病管理理念和医疗策略等多个层面作出改变应对挑战。在疾病管理上, 应该践行"整合"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 整合不同层次医疗资源, 尝试移动医疗等多种手段, 对疾病标本兼治, 既有对症处理, 也有风险管控。在疾病治疗策略方面,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应该对房颤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遵循节律优先的原则, 增加房颤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 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致死率、致残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房高密度标测时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驱动区域的心腔内电图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朝阳医院接受肺静脉前庭隔离联合低剂量(0.004 mg/kg)伊布利特注射后房颤未能终止的持续性房颤患者, 采用20极星状标测导管进行双心房高密度标测, 标记并消融房颤驱动区域。腔内电图离散度>冠状静脉窦导管记录的房颤波周长90%的区域被定义为房颤驱动区域。结果共入选113例患者, 其中男77例, 女36例, 年龄(63.8±11.0)岁。共记录到238个房颤驱动区域, 每例患者有(2.1±1.4)个房颤驱动区域。其中83例(73.5%, 83/113)患者在消融驱动区域过程中房颤终止, 其余30例(26.5%, 30/113)患者最终经直流电复律终止房颤。以长时程(>50 ms)电位、低振幅(<0.3 mV)及短周长(与冠状静脉窦的房颤波周长相比, 局部房颤波周长更短)为特征的房颤关键驱动区域腔内电图的发生率在确定的及可能的驱动区域中(长时程:77.1%、62.9%;低振幅:67.5%、62.9%;短周长:43.4%、58...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也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过去20年,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危险因素的累积, 我国房颤相关疾病负担呈上升趋势, 但知晓率和综合管理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房颤检测设备的进步与普及、筛查策略的优化, 房颤检出率将进一步提高, 有利于诊断治疗关口前移, 改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面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庞大的患者数量, 借助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远程管理将发挥巨大价值, 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变革性技术在医学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在心力衰竭领域中, 人工智能可协助临床医师对其进行诊断、分类和预后判断, 提高疾病的管理水平, 减轻医疗负担, 未来或可为其的诊疗及研究提供更深入的帮助。该文就人工智能在心力衰竭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心脏淀粉样变(CA)是由异常折叠蛋白分子构成的不可溶性纤维沉积物在心肌间质聚集而导致的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由于CA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手段有限以及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CA患者被误诊和漏诊,病死率高。本文系统论述了C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分型、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技术、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并对我国CA临床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提高我国临床医师对于CA的诊治水平,改善我国CA患者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