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心脏性猝死占全球所有心血管死亡的60%以上[1]。在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同样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2]。1990~2016年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绝对值增长了33.7% [3]。目前,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不断攀升。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亿,其中冠心病(CAD)高达1 100万[2]。所以,CAD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CAD刻不容缓。在CAD的防治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1]。我国慢阻肺患病人数接近1亿,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高达27%[2],已经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是全世界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的脑卒中人口标化患病率由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至2019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现患和曾患脑卒中人数为1704万,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1]。一半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第1年发生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受到严重影响,是目前脑卒中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2]。  相似文献   

4.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和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两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60岁)约30%为糖尿病患者(7813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1]。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2]。多项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总骨折、髋部骨折、上臂骨折和踝关节骨折的风险均增加[3-5],2型糖尿病患者任意部位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22%,髋部骨折风险增加27%[4]。  相似文献   

5.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种由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的失衡,导致骨骼破坏超过了骨骼形成造成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由于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下降,增加了骨的易脆性[1,2]。它是一种高度流行的疾病,估计影响全球2亿人口,主要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3]。2018年,我国OP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9.2%,而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2%。由OP引起压缩性骨折,每年就高达890多万例之多,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将增加两倍[4]。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简称慢阻肺,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慢性病。数据显示我国≥40岁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据估算患者总数近1亿[1],且死亡率也高居不下,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OPD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其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然而有研究显示[2],不到四分之一的吸烟者最终患上COPD,大部分患者病因仍不明。目前对于慢阻肺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十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过敏性疾病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全球约30%~40%的人口。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50%的人口将患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1]。我国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2]。最新的中国肺健康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哮喘总患病率为4.2%,约有4 570万成年哮喘患者。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的患病率急剧增加,其中最常见的是甲状腺疾病。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发生率高达25%[1]。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和亚临床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0.52%和0.73%;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简称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2.09%和19.87%[2]。大量证据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血管死亡、痴呆和骨折等不良结局有关[3-4]。  相似文献   

9.
<正>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运动症状(如:动作迟缓、震颤、强直和不平衡)和非运动症状(如: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及疼痛和感觉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7%[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PD患者的数量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万人,几乎占到全球PD患病人数的一半[2]。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吸烟人数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第三大死亡原因~([1])。BOLD研究表明~([2]),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0.1%,其中男性11.8%,女性8.5%,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3]),40岁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2%,其中男性12.4%,女性5.1%。确诊的慢阻肺患者中大  相似文献   

11.
<正>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患者总数估计为4570万,但目前仅有28.8%的患者得到明确诊断[1]。目前哮喘诊断主要依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2]及《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3],以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实验、支气管激发实验等为金标准。但由于支气管哮喘具有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单次诊断实验可表现为阴性,需要随访并重复实验,增加了确诊难度。  相似文献   

12.
在卫生保健领域,便携式或电子化的可穿戴的医疗设备可直接穿戴在人体,并可以用来感知、记录、分析、管理和干预以保持健康,甚至可以用于治疗疾病和各种技术的支持识别、传感、连接、云服务和存储[1]。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之一,我国现患高血压人数有2.45亿,35~44 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5.0%,但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仅为31.7%、24.5%和9.9%[2]。同时高血压是导致我国居民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增加的首要且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约 50%的心血管病发病和 20%的心血管病死亡归因于高血压[3]。  相似文献   

13.
<正>据估计,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病率为4.2%,预计成人哮喘高达4 570万[1]。重症哮喘患者占5%~10%,通常与急性发作及住院风险、死亡风险以及相关医疗费用增加有关[2]。近年来,针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 4、IL- 5、IL-13、免疫球蛋白(immune globulin, Ig)E及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 TSLP)  相似文献   

14.
<正>高血压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导致全球2/3的脑卒中发生,以及一半的冠心病发生,因此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1-3]。在我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高血压,并且脑卒中、冠心病等导致的死亡有极大一部分与高血压相关[4]。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8.70%,有2.6402亿人,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13.05%,有1.9064亿人,非常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5]。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高.我国部分地区调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3.1%,估计全国每年因COPD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万~1000万[1].最近调查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COPD患病率为8.2%[2].可见该病在我国不容小觑,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累及黄斑部的神经退行性视网膜疾病,是发达国家老年人中心视力不可逆丧失的主要原因[1]。研究数据显示,55~64岁人群中,晚期AMD的患病率为0.2%,而85岁以上人群中可达13.1%[2]。到2040年,全球患有AMD的人数预计将达到3亿左右。因此,AMD将成为一项具有重大社会经济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升高。在我国6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55%,60%的患病人群血压控制不佳,高血压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与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有关[2]。此外,免疫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功能紊乱可直接影响高血压的进展[3]。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细胞,其介导的自主神经免疫在高血压的作用正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正>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总死亡人数的1/3,其中以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是导致全球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疾病[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每年发病人数约350万,仅次于脑卒中,每年死亡人数约187万,居世界首位,已成为严重危害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18.7%(约2.604亿)[1]。2017年一项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60岁)糖尿病患病率约为30%,其中95%以上为T2DM[2]。糖尿病相关的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慢性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死亡风险在老年病人中更高,控制血糖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目前全球疾病负担最大的单病种疾病,全球患病率为1.53%,占全部心血管疾病的26%[1]。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呈持续上升趋势。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2]报告,我国心血管病现患数为3.3亿,其中冠心病1 139万,占87.6%。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对狭窄的病变进行扩张的心导管治疗技术,能迅速开通血管,达到血运重建的作用。据估计,全世界每年接受PCI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可达到60万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