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温热、湿热两大类温病为纲,通过分析吴鞠通在应用利小便法时的药物性味合化配伍,详细阐述了各类利小便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以期指导临床逐邪从水道外出的思路和方法的具体应用。在湿热类温病中,淡渗通利小便以祛湿,通下利小便以逐邪;在温热类温病中,淡渗利小便以通热郁,甘苦益阴气以利小便,淡通活用变苦通。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廖世煌教授"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疗经验。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廖世煌教授认为清代医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中的经典名句"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能指引治疗岭南地区常见的脾胃湿热证。同时列举了"通阳利小便"法在脾胃湿热证的应用思路,通过宣上、运中、渗泄三法同用,以分解湿热之邪,宣通气机,恢复脾胃升降功能。  相似文献   

3.
痹证与湿邪、风邪关系密切,利小便祛除湿邪,小发汗祛风除湿,皆可达到治疗痹证的目的。胡希恕认为痹证初起于表,日久迁延不愈,治疗需先辨八纲,次辨六经,再辨方证,"方证是辨证施治的尖端"。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按照胡希恕辨证施治经验,在六经八纲辨证的基础上进行方证辨证治疗痹证可取得安全可靠的疗效。本文从利小便、小发汗施治及胡希恕六经八纲辨证、方证辨证之法总结胡希恕临证治疗痹证经验,深入理解胡希恕治疗痹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叶天士针对温病中的湿热病提出的治疗大法。对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5方面来理解:其一,因湿邪易遏阳气即成"阳遏"之证,故治求通阳;其二,因湿热病热湿相合、湿遏热蕴,此时的"阳微"多为假象,故不可妄用温热之药;其三,"而在利小便"是因为"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为治湿大法;其四,"在利小便"并非指仅利小便,汗、吐、下等法均可酌情应用,中心思想为"给邪以出路";其五,"不在温"是说不应轻易用温热之药,非指绝对不可用温药,若确系阳气不足则应于方中加入姜附等温阳之品以助阳除湿,"随证治之"方可应临床之万变。  相似文献   

5.
《内经》时代,人们就用足太阳经穴解肌表、散风邪,清头目、安神志,通经络、强筋骨,调虚实、利小便,疏气机、平厥逆,和阴阳、治奇邪。其主治疾病包括肾病、膀胱病、热病、寒热病、疟疾、心病、癫狂、痫、痹证、厥逆、胁痛等,尤善治疗脏腑、脑病。治病多取其经,少用腧穴,较多地应用了刺络放血疗法。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重要理论.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对"通阳"论述的角度理解叶天士利小便通阳法的含义,分析其利小便的意义有四:其一,湿热分消,利湿化郁;其二,通利膀胱,邪从下出;其三,因势利导,湿祛热随;其四,津液流通,阳气得动.从邪气在三焦的不同部位,结合《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临证思路及遣方用药,擅用淡渗利湿之品配伍开宣肺气、健运脾胃、助肾及膀胱气化的药物来实现利小便以通周身之阳气.在寒湿、湿热、湿毒等邪气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均有利小便通阳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叶天士提出的"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治疗湿温病的重要理论.从《内经》及《伤寒杂病论》对"通阳"论述的角度理解叶天士利小便通阳法的含义,分析其利小便的意义有四:其一,湿热分消,利湿化郁;其二,通利膀胱,邪从下出;其三,因势利导,湿祛热随;其四,津液流通,阳气得动.从邪气在三焦的不同部位,结合《临证指南医案》探析叶天士临证思路及遣方用药,擅用淡渗利湿之品配伍开宣肺气、健运脾胃、助肾及膀胱气化的药物来实现利小便以通周身之阳气.在寒湿、湿热、湿毒等邪气所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中均有利小便通阳法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活血行气通络法在痹证中的应用朱淑美,张永丰(江苏省大丰县中医院224100)关键词痹证,中医药治疗痹证是指人体遭受客邪侵袭后,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为主的一种疾病,也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但病程较长,难以治愈。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应用活血行气通络法治疗痹...  相似文献   

9.
"分消走泄",是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之湿热病病机所提出的治疗大法。叶氏认为,湿热之邪留滞三焦,治疗重点并非"温补阳气",而是应以"温通阳气"为总则,具体以"分消走泄"之法开上、畅中、渗下,使三焦气化畅通,小便得利,则湿热自去。此亦叶氏所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主旨。  相似文献   

10.
仲景学说的护阴思想,主要体现于存津液的治则治法之中。概言之,可归纳为以下六方面: 一、保护津液,防止津液耗损主要指在不当用时,禁用或慎用汗、吐、下、利小便等法,以防伤津。汗由津液所化,吐、下、利小便亦因大量排出体液而可伤津。《伤寒论》强调立法要对证,病邪在表用汗法,里实用下法,有形实邪在膈上用吐法,水饮停蓄者当利  相似文献   

11.
痹证治疗8法     
苟鼎立 《新中医》1994,26(7):8-10
根据痹证临床发病的一般规律及变化,将痹证的治疗归纳为8法,按邪侵的轻浅到深重,由病变的初期至后期,层次清晰,以法统证统方,便于临床掌握应用。  相似文献   

12.
依据内经理论从病因和病邪特点分析痹证的特点,阐述风寒湿邪的致病过程并联合中药、针灸治疗痹证的方法,从痹证病因、病邪特点、发病过程、临床治疗等方面总结治疗痹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少松  孙敬青  张帆  袁芳  王麟鹏 《中医杂志》2023,(12):1200-1203
总结王麟鹏教授运用逐邪通络针刺法分期治疗痹证的临证经验。认为寒邪、热邪、瘀邪是痹证的主要致病邪气,治宜逐邪通络。痹证早期以寒邪为主,病机为阳虚感寒,治宜重用火针温阳逐寒,以局部浅刺、散刺为主,并根据经络辨证循经点刺;中期以热邪、瘀邪为主,病机为寒邪蕴生热邪、瘀邪,治宜刺血配合火针疗法祛热逐瘀,刺血疗法多根据经络辨证选取合穴,火针点刺多重刺、深刺;后期病机为经络虚损不通,应先补益脏腑虚损,再逐邪通络,常用王乐亭“老十针”法调补脾胃,五输穴通络行气。  相似文献   

14.
发汗与利小便,是中医治疗水肿病的重要方法。《金匮·水气病篇》云:“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笔者以为仲景此语,乃是示人以“因势利导”之意,我们不能机械地以腰之上下,作为“发汗”与“利小便”二种治水方法的应用区别点。据笔者实践体会,发汗与利小便二法并施,对急  相似文献   

15.
浅谈痹证治水湿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湿是导致痹证的重要因素,也是痹证临床缠绵不愈,病情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从水湿的致病特点入手,结合临床,对于水湿在痹证中的致病作用和治疗水湿的方法作以总结,提出"利、化"二法是治疗痹证水湿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波  汲泓 《江苏中医药》2019,51(10):6-8
以《金匮要略》中载有痹证相关论述为基础,从痹证之五脏一体观入手,论述脏腑与痹证发病的关系,有肝肾亏虚、风水内侵,肺卫不固、风寒湿合,脾胃失常、风湿热合;从八纲之表里辨证论述痹证病位之浅深,谨遵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治疗原则,分别施以外微发汗、解表祛湿,内利小便、除湿行痹,益气养血、扶正培本,温经助阳、散寒除湿之法。  相似文献   

17.
利小便实大便治飧泄、洞泄、溏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轩  赵云  王汉岑 《新中医》2015,47(4):330-331
利小便实大便法始于急开支河,治难治性泄泻,临床飧泄、溏泄、洞泄均常用此法。飧泄者下焦气化失职,完谷不化,多属肝郁脾虚清气不升;洞泄者湿胜邪留困脾,下利多清水;溏泄者湿滞胃肠不运,大便不爽,稀薄不成形。治疗虽同为利小便实大便,然辨证论治的侧重点却不尽同,决定着配伍用药及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治痹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的发生外在因素通常是风寒湿热之邪 ,所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证常用的祛邪之法。正气虚弱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 ,调和营卫 ,补益脾胃 ,益气养血 ,补益肝肾是本病常用的扶正大法。此外 ,血停为瘀 ,湿凝为痰 ,痰瘀互结 ,与外邪相合 ,阻闭经络 ,病深难愈 ,因而化痰软坚 ,活血化瘀 ,成为痹证夹痰时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痹证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 ,不通则痛 ,所以通经活络是各种痹证的通治之法。痹证的治疗方法有数 1 0种 ,但临床最常用的、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1 祛风散寒 ,通络止痛法  风寒之邪…  相似文献   

19.
王吉安  宋欣伟 《新中医》2017,49(12):199-201
<正>痹证是指由于受风寒湿热等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麻木、酸楚、重着、肿胀、屈伸不利,甚至关节变形,甚或累及脏腑为主证的一类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以及反复发作的特点。宋欣伟教授是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专注于临床三十余年,认为痹证主要由风、寒、湿三气相合而发病,与内虚卫外不固和邪强趁虚而入有关,总结痹证治疗,认为痹证邪盛,当以祛邪为主,而在痹证诸邪中,痰湿之邪为痹证致病的主要因素。痰由湿  相似文献   

20.
论正虚致痹     
痹证的发生是由于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乘虚侵入所致,阳气内虚是形成痹证的根本原因。阳虚在先,使风寒湿气乘虚侵入,痹阻脉络而产生顽麻、不仁、疼痛、肿胀等证。故采用温阳、祛邪、通络为治疗大法。温阳以治本,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祛邪以治标,以消除病邪;佐以通经活络,以治气血阻滞,脉络不通。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