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消毒为导向的集束化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环境清洁消毒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 将2022年1—12月设为干预前, 2023年1—12月设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患者常见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情况及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 ICU保洁人员消毒知识知晓率、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荧光标记清除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8.58%、78.45%提升至干预后的88.45%、96.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分别由干预前的70.63%、87.90%提升至干预后的88.36%、94.1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频接触环境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干预前分别为0.49%、1.46%, 干预后分别为0、0.27%, 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4.97%)、CRAB医院感染发病率(0.77%)较干预前(分别为7.46%、1.62%)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运用集束化管理模式对ICU环境清洁消毒工作进行干预, 可有效提升ICU环境清洁消毒效果, 增强保洁人员消毒防控意识, 降低MRSA、CRAB检出率, 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级综合医院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的干预措施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21—2022年某二级综合医院的所有住院患者中上报的医院感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为干预前组,2022为干预后组,比较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前后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指标。 结果 2021年全年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为66.07%,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2022年全年送检率达91.55%,符合规范要求的≥9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5,P<0.01)。实施干预改进措施后,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实施有效的干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但质控指标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ICU)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效果。 方法 2018年9—11月为基线调查期;2018年12月—2019年8月为干预期,干预期每季度进行常规筛查,及时反馈,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及相关知识培训;比较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MRSA、CRAB的检出情况。 结果 基线调查共采集标本896份,干预后共采集标本2 880份,其中MRSA检出率由18.08%下降至0,CRAB检出率由4.46%下降至0.83%;基线调查时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48.86%、36.08%,干预后住院患者MRSA、CRAB检出率分别为37.42%、27.27%;干预前后环境物体表面、住院患者的MRSA、CRAB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每季度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环境中检出MRSA、CRAB最常见的位置分别为:床周地面(34/168,20.24%)、头部垫巾(19/168,11.31%)、呼吸机面板(13/168,7.74%)、床头柜(12/168,7.14%)、吊塔(12/168,7.14%)。基线调查时呼吸内科ICU MRSA、CRAB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75.00%(24/32)、25.00%(8/32),干预后呼吸内科ICU未检出MRSA,CRAB检出率干预后为3.13%(3/96)。 结论 对重点部门进行常规多重耐药菌环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ICU物体表面多重耐药菌的定植,降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CRE)感染归因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 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2017—2022年入住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依据是否发生CRE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进行1 ∶1匹配, 统计分析匹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建立广义线性模型再次计算匹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病死率的比值比(OR值)。 结果 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 感染组较非感染组患者住院日数延长10.56 d(P<0.001), 住院费用增加36 021.02元(P<0.001), 病死率增加6.70%(P=0.035)。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 CRE感染患者相较于非感染患者, 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和病死率OR值分别为1.187(95%CI: 1.013~1.393)、1.134(95%CI: 0.975~1.318)和1.130(95%CI: 1.049~1.218), 除住院费用外, 两组住院日数和病死率比较, 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ICU患者发生CRE感染会增加患者住院时间, 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增加病死率, 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暴发原因, 为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21年6—7月某院神经内科ICU检出CRKP的患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学监测, 并采取控制措施, 评价防控效果。 结果 共发生CRKP医院感染7例, 罹患率为12.28%(7/57), 与2019、2020年同期罹患率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境卫生学监测显示: 手标本CRKP检出率为6.67%(1/15), 为1名保洁员手; 环境物体表面CRKP检出率为5.45%(3/55), 分别为19床床头柜、19床输液泵、1号床手持电脑(PDA)。在采取集中隔离CRKP感染患者, 严格限制人员流动, 病区清洁与消毒, 加强手卫生监管等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后, 此次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结论 此次可判定为一起CRKP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推测CRKP感染患者未采取集中隔离措施、环境消毒不彻底及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是此次暴发事件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感染暴发, 调查原因, 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是控制感染暴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GNB)进行主动筛查,结合筛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集中安置,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为CR-GNB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入住某儿科医院重点部门[新生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血液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实时监测。2017年对住院患者入院后48 h及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CR-GNB主动筛查(咽拭子和肛拭子),2018年1月开始对主动筛查及临床送检CR-GNB阳性患者开展集中安置措施,比较CR-GNB主动筛查率和定植率、集中安置率以及医院感染率的变化。 结果 2018年重点部门咽拭子和肛试子CR-GNB主动筛查率较2017年增加(P < 0.05)。新生儿室集中安置率最高(97.8%),其次为NICU(88.9%),PICU集中安置率最低(47.7%)。2018年重点部门CR-GNB定植率在住院3、7 d后呈下降趋势(P < 0.05)。2018年CR-GNB医院感染率较2017年有所下降(P < 0.05),其中新生儿室和N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P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医院感染率下降明显。CR-GNB主动筛查定植菌和CR-GNB医院感染病原菌均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主(44.0% VS 51.7%)。 结论 CR-GNB主动筛查结合患者集中安置干预措施能够降低CR-GNB定植率,并有效降低CR-GNB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PLWHA)衰弱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选取2019年6-8月长沙市某医院≥18岁的PLWHA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以及蒂尔堡衰弱量表分别评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衰弱情况。 结果 PLWHA衰弱发生率为26.4%,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感染年限>5年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感染年限≤5年患者的2.33倍(95%CI: 1.24~4.37, P=0.009);最高HIV载量≥10万拷贝/mL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最高HIV载量 < 10万拷贝/mL患者的1.40倍(95%CI: 1.05~1.85, P=0.022);CD4+T淋巴细胞计数 < 200个/mm3的患者发生衰弱的风险为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患者的3.60倍(95%CI: 1.96~6.62, P < 0.001)。 结论 HIV感染年限越长、当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HIV载量越高的PLWHA更容易发生衰弱。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情况及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者为病例组,术后未发生感染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差异。 结果 病例组患者住院日数中位数为37.0 d,对照组为16.0 d,因感染导致住院日数增加2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病例组患者住院总费用中位数为131 170.3元,对照组为90 455.6元,因感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40 714.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部位感染患者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均高于单部位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其中肺部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住院日数、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 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明显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不同感染部位对患者的直接经济损失影响有一定差别,应针对重点环节加强食管癌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甘肃省重症监护病房(ICU)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该地区ICU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甘肃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2019年1月—2022年12月各医院ICU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监测资料,使用药敏纸片扩散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法和E试验法测定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2019—2022年甘肃省ICU临床分离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74.5%、75.0%、75.9%、75.5%,均以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最高。革兰阳性菌检出率均在25%左右,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3.9%、43.3%、41.8%、42.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83.9%、82.4%、81.8%、77.5%。粪肠球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5.229,P=0.021)。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低于33.9%,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呈下降趋势(P < 0.05)。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等多种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P < 0.05)。MRCNS、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均呈下降趋势(均P < 0.05)。 结论 2019—2022年甘肃省ICU临床分离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上升且耐药现状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加强病原菌监测及耐药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加强落实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避免医院感染及耐药菌的交叉传播导致更多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新生儿CRE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武汉儿童医院新生儿病区2016-2018年CRE感染新生儿68例(CRE组),随机选取同期同病房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CSE)感染新生儿50例(CSE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CRE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E组新生儿68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感染60例(88.24%),大肠埃希菌感染7例(10.29%),产酸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例(1.47%)。CRE组医院感染38例(55.88%),CSE组医院感染6例(1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时间、PICC置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 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糖皮质激素使用史、住院时间长均为新生儿感染CRE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日数、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史为CRE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新生儿CRE感染以医院感染为主,应针对新生儿CRE感染危险因素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以减少CRE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消化内镜中心的109条消化内镜,根据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两组内镜不同部位进行采样。采用目测法结合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内镜的清洗质量,采用倾注培养法检测内镜的染菌量。比较两组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试验组共55条内镜,对照组共54条内镜。试验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94.55%,对照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内镜阀门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表面、内镜管腔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96.36%,对照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8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管腔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内镜表面、阀门两个部位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于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如采用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内镜,则需要严格执行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镜诊治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机的日常清洁与消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医学工程人员更深地理解血液透析机的清洁消毒方式。探讨了决定清洁消毒方式的两大因素,分析了血透系统中可能影响透析液品质和治疗效果的杂质,并以GambroAK95系列血透机为倒系统地介绍了血液透析机的日常清洁消毒方式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管理实践,探索、宠善相关管理办法。方法:对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分析归类.逐一进行评价。结果: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从采购到使用、维护,得到了较为完善的管删。结论:正确的僻理方法保证拿自动清洗消毒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使用的医用平板电脑污染程度进行调查,比较3种清洁消毒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采用手持式ATP荧光检测仪对平板电脑前后表面进行涂擦采样,研究分为基线阶段和清洁消毒阶段,基线阶段对使用中平板电脑进行采样,清洁消毒阶段采用生理盐水纱布、乙醇纱布、卫生湿巾3种方法对平板电脑进行擦拭后分别进行采样。结果基线阶段:基线组共采集20台平板电脑,合格率为0,ATP检测相对光单位值(RLU)中位数为218.00。清洁消毒阶段:生理盐水纱布组、乙醇纱布组和卫生湿巾组各采集10台平板电脑,合格率分别为50.00%、0和60.00%,ATP检测RLU中位数分别为28.50、79.00和29.00。4组ATP检测RLU间两两比较,除生理盐水纱布组与卫生湿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其余组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日常医疗工作中医用平板电脑污染严重,卫生湿巾是较为理想的清洁消毒方法,但清洁消毒间隔时限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压力蒸汽清洗消毒柜对污染电动床清洗消毒的效果.方法 采用压力蒸汽清洗消毒柜对污染的电动床进行低温60℃加碱性酶清洗剂,进行清洗消毒.结果 压力蒸汽清洗消毒柜对低温水洗加碱性适酶的污染电动床清洗消毒后的效果明显,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0%;对低温清洗消毒干燥后的电动床即刻采用RO-DA方法进行检测,细菌采样监测数值均≤5~10 CFU/cm2,未检测出致病菌,采样数值显示均达到高效消毒水平,符合2009年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于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要求.结论 压力蒸汽清洗消毒柜对于电动床清洗消毒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有效的清洗消毒方法,值得在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efficiency of a range of methods used to clean and disinfect blenders was compared. Blenders with metal, plastic and glass goblets were experimentally contaminated with Klebsiella aerogenes after which they were cleaned and disinfected by (a) cold water rinse, (b) detergent wash, (c) detergent wash and disinfectant soak, (d) detergent wash and boiling water rinse and (e) autoclaving. Autoclaving was the only procedure that sterilized the blenders but this could only be used for blenders with metal goblets. A detergent wash with or without chemical disinfection followed by a boiling water rinse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cleaning and disinfecting all three types of blender.  相似文献   

17.
超声波清洗、戊二醛消毒后内窥镜微生物学检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评价经经不同方法清洗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内窥镜消毒效果,预防和控制由内镜检查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内窥镜用不同方法彻底清洗后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经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内窥镜的戊二醛浸泡消毒30 min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92.30%,普通方法手工清洗后经戊二醛浸泡30min消毒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仅占67.47%。结论内镜的规范化清洗是保证消毒质量的关键,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后建议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如果手工清洗,增加消毒浸泡时间以便达到规范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评价经经不同方法清洗高效消毒剂消毒后内窥镜消毒效果,预防和控制由内镜检查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内窥镜用不同方法彻底清洗后用2.00%戊二醛浸泡消毒进行细菌学检测。结果经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内窥镜的戊二醛浸泡消毒30 m in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92.30%,普通方法手工清洗后经戊二醛浸泡30 m in消毒后细菌学检测合格率达仅占67.47%。结论内镜的规范化清洗是保证消毒质量的关键,对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监测后建议采用超声波清洗机适酶溶液超声清洗,如果手工清洗,增加消毒浸泡时间以便达到规范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不同溶液预处理后延迟清洗时间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的影响。 方法 根据析因设计表, 将预处理清洗液(A因素): 多酶清洗液(A1)、清水(A2); 延迟清洗时间(B因素): 预处理后0 min(B1)、预处理后30 min(B2)、预处理后1 h(B3)、预处理后3 h(B4)两因素全面交叉为8组(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按照使用胃镜先后顺序, 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5—9月某三甲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使用后的96条胃镜分配至各组, 每组12条胃镜, 于预处理后、清洗前、清洗后和消毒后四个时间点取样, 除A1B1、A2B1组缺少放置时间后清洗前采样外(两组胃镜各采样3次), 其余每组所有胃镜均采样4次, 共计360份标本。在预处理后各延迟清洗时间段采用管腔检测仪观察活检腔道内部情况, 并对胃镜后续再处理流程进行采样, 比较预处理后、清洗前后、消毒后胃镜微生物情况。 结果 多酶清洗液和清水预处理后, 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清洗时间内活检腔道一直处于潮湿状态。A、B两因素在延迟清洗前后、消毒后的微生物学检测结果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B两因素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两种清洗液预处理后胃镜菌落数分布及消毒合格率比较, 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预处理后延迟30 min、1 h、3 h清洗对胃镜清洗消毒质量均没有影响, 在临床工作不可周转的情况下, 应立即清洗, 但当清洗消毒工作量大, 无法及时清洗时, 可有一定的清洗缓冲时间, 以不超过3 h为宜。  相似文献   

20.
内窥镜清洗消毒机是医院和防疫部门普遍使用的消毒设备,掌握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对工程技术人员维修和维护是必要的,并就我院常用的ZH-216型洗消机做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