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分析宜昌市输入性疟疾的发病态势,研究疫情传播的风险,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和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全市共报告输入性疟疾43例,输入性疾病主要来自非洲及东南亚等国家。结论输入性疟疾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完善现有防控体系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对输入性疟疾传播风险的研究,制定科学的防控和管理策略,遏制疫情的流行和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贵阳市首例输入性外籍疟疾疫情,为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并分析2019年8月贵阳市首例输入性外籍疟疾病例的个案调查表及处置资料。结果该病例于2019年8月23日由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入境,8月29日在贵阳市因发热住院治疗。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及临床症状,判定该名外籍病例为境外输入性疟疾;根据疫点蚊媒监测数据判定为无传播可能的疫点。该病例经积极救治后痊愈,所有同行人员未出现类似症状,未发生继发病例。结论输入性外籍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规范抗疟治疗验证了贵州省、贵阳市疟疾监测响应体系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粤桂琼联防区广西8市县2009-2011年疟疾监测结果和流行特征,为调整疟疾监测和控制疟疾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市县2009-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分析评价疟疾流行和防治效果。结果 2009-2011年,8市县疟疾发病率分别为0.01/10万、0.04/10万和0.23/10万,2010年发病率比2009年上升300%,2011年发病率比2010年上升475%,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常住人口发热患者血检40 379人次,未检出本地感染疟原虫阳性;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19 992人,疟原虫阳性率0.08%。结论广西本地传播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动人口输入疟疾导致发病率上升。落实流动人口疟疾监测和管理措施,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才能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永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永州市是以中华按蚊为传播媒介的流行严重的疟区。经大力防治后 ,1979年控制疟疾流行。 80年代以来 ,本地疟疾逐年减少 ,输入性疟疾比例相应增加。曾多次由输入性疟疾引起局部暴发流行。为了解输入性疟疾分布特征和传播作用 ,制订防治措施 ,我们对 1985~ 1999年 2 741例输入性疟疾个案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 收集 1985~ 1999年全市 11个县 (区 )的共2 80 5份 ,其中输入性疟疾 2 741份。1.2 诊断标准 凡外出疟疾流行区打工的村民回乡后出现疟疾临床症状 (在外出前既无疟史 ) ,血检疟原虫阳性者 ,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9-2019年浙江省义乌市输入性疟疾病例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输入性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9-2019年义乌市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分析消除疟疾前(2009-2015年)和消除疟疾后(2016-2019年)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输入来源和诊疗报告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口岸2010-2014年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口岸输入性疟疾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河北口岸2010-2014年输入性疟疾病例相关资料,对疟疾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检出疟疾22例,均为输入性疟疾,检出率为24.83/10万。其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临床多高热,以恶性疟为主,其中15例患者有疟疾史。发病人群以青、中、壮年男性为主,主要是境外务工人员,感染地均为非洲国家。结论根据河北口岸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在疟疾防控工作中应重点关注赴非洲劳务输出群体,加强疟疾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大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力度,有效阻止输入性疟疾的传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梅州市疟疾流行特征和防治历程,总结防控效果,应对新的挑战。方法收集梅州市1950~2018年疟疾流行及消除疟疾资料,对疟疾的流行情况、历年来疟疾防控措施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950~2018年梅州市累计报告疟疾985 224例,死亡203例。经历了建国初期暴发与控制的阶段(1950~1959年)、疫情反弹和综合性防治阶段(1960~1979年)、监测流动人口和防控输入性疟疾的阶段(1980~2009年)、全面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8年)等四个防治阶段,逐步控制疟疾的流行和传播,1958年疟疾发病率下降至1%以下,1965年下降至1‰以下,1986年起控制在1/万以下,2005~2018年未出现本地感染病例。2015年到达消除疟疾目标。结论梅州市已基本消除疟疾,但疟疾的流行因素依然存在,仍面临输入性疟疾的持续性挑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资料,探讨不同时期铜仁市疟疾发病季节变化规律,为消除疟疾后监测及防控提供借鉴依据和防治经验。方法 收集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资料,将疟疾发病数据分为7个阶段,应用圆形分布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疟疾发病的季节性趋势,计算各阶段的发病高峰期。结果 1951—2019年铜仁市疟疾流行期从5月开始至10月结束;1951—200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存在集中趋势,发病高峰期集中在7—9月;2010年后疟疾发病不存在集中趋势,全年各月发病无较大差异,发病无显著峰值。结论 1951—2009年铜仁市疟疾发病存在季节性特征,集中在夏季发病;2010—2019年疟疾发病模式发生了改变,由本地病例逐渐转为输入性病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流行情况,评价疟疾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方法 收集1970-2010年河南省疟疾流行、防治措施、防治效果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0年间河南省共进行传播休止期治疗19 704.54万人次,流行季节服药治疗24041.57万人次,治疗疟疾现症病人和疑似病人4 181.02万人次.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模拟不同干预措施下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的疫情走向,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为下一步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建立输入性疫情和蚊媒数据库,根据疟疾的疾病自然史构建SEIR-SEI模型,通过改变参数来模拟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长沙市输入性疟疾疫情持续存在,以恶性疟最多[233例(58.0%)],蚊媒以中华按蚊为主;发病人群主要为男性、年龄18~44岁者、农民工;病例最多的地区为浏阳市,输入国主要为非洲国家;单一干预下,叮咬率(θ)保持在0.01或蚊虫密度(k)保持在0.001以下时,疫情不发生再传播,缩短患者发病-确诊时间(1/γh)的效果优于只控制蚊虫叮咬率或蚊虫密度;实施综合干预的防控效果较单一干预明显提高,实施综合干预的防控效果较单一干预明显提高,当k≤1时,,θ≤0.3,1/γh≤7或者θ≤0.5,1/γh≤3时,疫情不会发生再传播风险;当k≤0.5时,θ≤0.5,1/γh≤7时,疫情也不会出现再传播风险。结论 长沙市时刻存在因输入性病例引发继发传播对潜在威胁,当出现输入性疟疾时,应采取灭蚊、防蚊、缩短发病-确诊时间等综合干预措施,将k控制0.5以下,θ控制在0.5以下,1/γh控制在7天以下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山东省济南市报告的疟疾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报告的疟疾病例信息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用Excel 2010统计学软件对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山东省济南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75例,其中境外输入172例(分别为来自非洲167例、来自亚洲4例、来自大洋洲1例),非境外输入3例(分别为云南带入1例、输血感染1例、本地复发1例)。痊愈172例,死亡3例。恶性疟146例、占83.43%,间日疟17例、占9.71%,卵形疟8例,三日疟3例,未分型1例。流行季节报告间日疟12例。结论 消除疟疾考评通过以后,济南市以防输入疫情为主,严密防控输入间日疟引起再传播,预防输血感染疟疾。进一步加强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尽可能减少恶性疟重症和死亡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绍兴县2006年-2010年疟疾疫情特征,为已达到疟疾传播控制标准的地区疟疾防控工作提供经验.方法:对绍兴县近5年来发生的29例疟疾病例开展个案调查,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绍兴县5年中发生的29名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职业以农民工和外籍经商人员为主;输入地国内以邻省安徽为主,国外以印度为主;发病时间以5-10月份疟疾流行季节为主,占93.10%,非流行季节也有病例发生.结论:达到疟疾传播控制标准地区疟疾防控工作应以主动监测流动人口为主,建立外来人口疟疾监测机制可有效控制疟疾疫情.  相似文献   

13.
疟疾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2021年认证中国成功消除本土疟疾病例,但中国仍面临境外输入疟疾并在本土造成传播的风险。有必要充分认识全球疟疾流行情况、疟疾对健康的危害以及如何控制疟疾,从而评估我国疟疾输入风险,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本文就全球疟疾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中国2017—2021年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全球疟疾流行情况、疟疾对健康的影响以及控制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合肥市2008~2009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合肥市2008~2009年境外输入性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09年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使用Epi_info和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合肥市2008~2009年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40例,主要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35.5岁,输入来源均为非洲。2009年疟疾发病到诊断时间较2008年显著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市境外输入性疟疾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必须加强境外输入性病例的管理,特别是来自高疟疾流行区人群的管理、监测与病例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宜昌市近5年来疟疾的发病特点和流行特征,为巩固疟疾防治成果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全市所有疟疾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全市疟疾发病率较低,呈波动性变化,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每年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病例以男性青壮年为主,男女性别比为7.17∶1,67.35%的患者年龄为30~59岁;疟疾高流行地区返乡及援外务工回国人员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为间日疟.结论 宜昌市输入性疟疾形势严峻,在控制本地发病的同时,各级疾控中心与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培训和疟疾防治工作力度,认真做好出国务工人员及流动人口管理和监测,降低疟疾继发性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掌握郑州市金水区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9年金水区报告的疟疾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共报告58例疟疾病例(男性57例、女性1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年龄4~62岁,77.59%的为20~40岁;恶性疟45例(77.59%),卵形疟7例(12.07%),间日疟4例(6.89%),三日疟2例(3.45%),无死亡病例;56例(96.55%)为在非洲国家感染,1例(1.72%)为在美洲国家感染,1例为在亚洲国家感染.结论 金水区疟疾防治效果稳定,近年来报告发病率在较低水平,须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国内的传播,加强来自疫区归国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和输入性疟疾的疫情处置。方法对从赤道几内亚回国劳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发现的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环境卫生处理,探讨输入性疟疾的处置方式。结果确证24例疟疾病例,判定为输入性疟疾。结论加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快速处理疫情是防止输入性疟疾播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9~2011年输入性疟疾监测结果,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1年,广西检出疟疾患者分别为51例、66例和112例,发病率分别为0.10,0.13,0.21/10万,发病率比上一年分别上升11.11%、30.00%和61.54%.常住人口血检检出本地感染疟疾患者1例,占全区疟疾患者总人数0.44%(1/229);流动人口血检检出输入性疟疾患者228例,占全区疟疾患者总人数99.56%(228/229).其中,国外输入疟疾患者人数占输入性疟疾患者总人数92.98%(212/228),国内输入疟疾患者人数占输入性疟疾患者总人数7.02%(16/228),输入性疟疾尚未在当地引起传播.结论输入性疟疾患者人数的增加是疟疾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落实疟疾病原学监测措施,开展健康教育,早期发现及根治传染源是控制输入性疟疾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防止输入性疟疾在国内的传播,探讨输入性疟疾的处置方式。方法对来自疫区归国人员进行疟疾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现疫情后的处置。结果从赤道几内亚回国劳务人员中检出24例疟疾,结合流行病史,判定为输入性疟疾。疫情发现后,立即组成公共卫生人员的应急队伍进行处理。结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咨询、对归国人员传染病监测,快速处理疫情是防止输入性疟疾传播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