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全闭环输液监测系统在临床输液工作中安全管理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本研究将我院内分泌科2019年1—3月收治的418例输液患者按收治时间段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1月1日—2月15日收治的210例患者,观察组为2月16日—3月31日收治的20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人工输液监管方式,观察组实施全闭环输液监测系统,比较2组的输液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输液风险发生率(除静脉炎外),输液异常平均响铃次数和护士处理输液异常所花费的平均时间,引发护患输液纠纷发生情况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观察组中全闭环输液监测器系统报警准确率为98.7%,器械故障发生率为1.0%。结论 全闭环输液监测系统在临床输液应用中效果显著,能促进病房输液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临床静脉输液系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传统静脉输液系统即金属针穿刺外周浅静脉的有针静脉输液系统到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然后发展到中心静脉置管术(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过临床实践和不断更新,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以其优于其他无针静脉输液系统,尤其是对并发症的减少而被临床广泛认可和使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简称输液港,是近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系统的最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从静脉输液系统的进展中可以看到,静脉输液越来越体现出其是一种现代治疗护理技术:(1)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2)以减轻病人痛苦为宗旨;(3)以利于临床护理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为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住院患者周围静脉输液管理的临床过程和结果,探讨品管圈模式在保证输液安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编制《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过程评价表》,对215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测评价,选取1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措施,观察组针对调查结果,结合品管圈管理理论,制定输液安全护理措施。结果在215例住院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1次/h的观察记录为74.42%,仅62.79%、60.00%护士的接瓶更换时间1 min及首瓶注射时间30min,且只有54.88%护士的响铃应答3声。38.6%(8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外渗;观察组接瓶更换时间、首瓶注射时间、响铃应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静脉输液呼叫率(43.33%VS 57.49%)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对换液及时、巡视观察、问题处理三方面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输液流程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并将"打造最安全静脉输液圈"的主题渗透到整个护理过程,保证了输液安全,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刘光碧  张洪敬  陈梅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06-1707,170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的安全流程,促进专业化发展,最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委员会,致力于建立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标准,制订安全操作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培养静脉输液专业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的专业化管理。结果护士的认同率和依从性达95%以上,可操作性强,有效提高了患者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结论程序化、规范化的静脉输液安全流程,易于护士掌握与应用、便于管理者进行督导检查,有效防范发生医疗差错事故,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5.
6.
静脉输液患者全程质量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为了解输液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对2006年1~2月入住我院实施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管理措施,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现有床位500张,共有15个病区,共有护理人员190名,由护士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每月静脉输液15000例次左右。1.2方法笔者每天上午随机抽查15例输液患者,即每个病区随机抽查1例,每周5次,共抽查300例。抽查内容:(1)输液卡填写是否规范;(2)护士是否配戴钟表为患者调节滴数;输液滴数与输液卡填写是否相符(以±10gtt/min以内为相符);(3)药物配制…  相似文献   

7.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改良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输液的最佳方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质量。方法:对36例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累计行头皮静脉穿刺输液180例次,甲组采用改良法,即输液瓶低置于操作平面以下,同时输液管下段返折后进针,头皮针斜面进入皮下后,松开近折处;乙组采用头皮针与输液管分离,连接吸有药液的小空针,进针后由助手回抽空针活塞;丙组采用传统方法。结果:改良法1针穿刺成功率最高,经X2检验,与丙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性(P<0.01),与乙组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多方面因素综合评价,如污染与残留气体,人力资源及耗材的费用支出等,优于乙组方法,结论:改良法可取代乙,丙组所用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吕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2):1146-1147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是一种可植入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为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及化疗的病人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能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避免了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对一般静脉输液造成的外周血管硬化、栓塞及静脉炎,也有效防止了化疗时药物对血管壁的损伤、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坏死。我科于2004年10月以来引进了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通过对患者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并做好输液港的维护,确保了各项治疗顺利完成,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10月为5例肿瘤术后者植入…  相似文献   

9.
王琳 《护理研究》2006,20(9):2423-242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需要静脉输液与静脉采血同时操作的病人。传统方法是分开操作,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痛苦,增加了静脉炎发生的几率。我们在静脉输液时静脉采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信息系统(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构建情况。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Delphi专家咨询法进行构建HIS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程度分别为92.9%、95.7%,判断系数分别为0.75、0.84,熟悉系数分别为0.81、0.86,权威系数分别为0.78、0.89,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96/0.375/0.399和0.465/0.479/0.495(P<0.01)。最终确定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包括一级指标6条、二级指标19条、三级指标67条;一、二、三级指标重要性得分均值为3.70~4.95,变异系数<0.23。结论:采用Delphi法构建的静脉输液用药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实施全面化、系统化静脉输液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院是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患者多数为肝病患者,而静脉输液是肝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据统计,我院住院的肝病患者中80%~98%采用静脉输液,输液天数平均40d。由于肝病病程较长的特点,使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比较多。如何为患者提高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我院的护理部重视对静脉输液的护理,提倡结合肝病患者的特点,将静脉输液变为系统护理,努力提高我院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统静脉输液拔针法与改良静脉输液拔针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行静脉输液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输液255例次)和改良组50例(输液255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针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针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疼痛和皮下瘀血或穿刺点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静脉拔针法可降低静脉输液拔针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静脉输液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儿童静脉输液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形成静脉输液执行、巡查2项过程质量监控数据表,实现静脉输液全流程质量监控.于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儿科医院正式运行数据表,比较数据表应用后(2021年3月—4月)与试运行阶段(2020年10月—11月)的静脉输液执行移...  相似文献   

14.
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庭霞  吴玉美  滕红娣 《护理研究》2013,27(15):1454-1456
R47210.3969j.issn.1009-6静脉输液是最基本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是一种有创性治疗,操作中任何环节疏忽都有可能导致病人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1],静脉输液也是发生护患纠纷最多的治疗环节[2]。据统计,90%以上的住院病人在医院接受输液治疗[3]。门诊病人中接受静脉输液的数量也较大,做好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提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病人安全,减少医患、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精神患者外周静脉输液故障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83例精神患者的静脉输液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静脉输液故障的发生与精神症状、保护约束、穿刺静脉及部位不适有关。结论:正确评估精神症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精神惠者静脉输液成功率,减少患者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一项最基本的操作和治疗手段。同时,静脉输液的快慢和量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疗效、转归与预后。在输液过程中,通常所说的每毫升15滴并不很准确。通过长时间的观察与实践,我们发现输入的每毫升滴数与输液的快慢有关,而与输液瓶位置的高低无关。现将我们以同一厂家生产的输液管所进行的快、慢、高、低试验结果报告并分析如  相似文献   

17.
住院病人静脉输液安全需求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汪晖  徐蓉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4):2233-2235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在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需求,分析原因,提供科学有效的改进方法,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方法随机选择内科、外科、妇产科、综合科、高干科住院病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排在前5位的安全需求因素是:担心护士加错药、担心输错药、担心护士配药过程中未严格消毒、担心护士配制药液剂量不准确、担心护士查对药物不准确。且病人的性别和输液天数在静脉输液治疗的部分安全需求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对静脉输液的安全需求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认真落实查对制度,对配药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提供全程规范优质的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静脉给药的方法也已成为治疗和抢救患者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护士。必须熟练并准确、迅速地完成此项操作。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实施和推广,我科通过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静脉输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总结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应用于临床个体化静脉输液的经验,由责任护士科学制订每例患者的输液计划,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时间和速度,注意医嘱中未明确的配伍禁忌,责任组长对计划进行检查修订,副主任护师审核把关,由责任护士具体实施,责任组长检查指导,保证输液质量.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个体化静脉输液计划制定中的应用,规范了输液流程,确保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有利于护士科学安排工作时间,并能保证个体化静脉输液流程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应对风险管理的措施,提升安全有序的优质服务。方法 明确护理风险职责,找出护理漏洞,制定门诊安全静脉输液质量标准,实行护理告知签字制度。结果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主动服务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加强,患者满意率不断提高。结论 实行门诊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