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2月以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和冷热水交替浸泡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将2000年2月以前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2000年2月以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6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和冷热水交替浸泡等方法进行预防和护理。将2000年2月以前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9.09%,对照组发生率为2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系统的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6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介入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能力进行评分,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比较两组患者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12%,对照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30%,观察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干预手段包括正确预防方法的体位摆放、主动和被动运动、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并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偏瘫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以及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03年8月-2006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68例作为观察组,在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采用合理的肢体位置摆放、运动训练、手法按摩、心理干预等方法进行护理;将2003年8月以前收治的8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采用rusl—Meyer评定法(FMA)对运动功能进行评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ADL进行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rusl—Meyer评分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为15.6%,对照组发生率为2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能避免和减少脑卒中术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1~12月收治的5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2013年1~12月收治的58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增加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上肢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偏瘫上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促进患侧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肌力在Ⅲ级以下、无感觉障碍、无肩痛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2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定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15%,对照组为75%,2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有预防作用,大大降低了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6年1—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6年9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上肢功能等。结果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肌张力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简化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预防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改善上肢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减少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方法: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15%和75%。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联护理模式在中年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采用三联护理模式对中年脑卒中患者实施肩手综合征预防性护理实践,选择实施前(2015年4~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9月)收治于我院的脑卒中中年急诊入院患者各55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组患者肩手综合征发生情况及患者的生活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肩手综合征发生率及Ⅱ、Ⅲ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满意度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三联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肩手综合征预防性护理实践,可降低脑卒中中年患者发生肩手综合征的风险和程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疗养护理病历存在的缺陷,探求提高护理疗案质量的改进措施。方法对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的护理病历检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医嘱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6次,一般护理记录单存在的质量缺陷142次,体温单存在的质量缺陷68次。结论注重护士的在职培训、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是护理疗案质量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