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0岁,2008年12月因天然气泄漏爆燃致全身大面积烧伤,2型糖尿病病史2年,自述治疗效果不佳.入院诊断:热烧伤75%(Ⅱ度60%、深Ⅱ度10%、Ⅲ度5%)、烧伤休克、糖尿病酮症、爆震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34.37×109/L、红细胞5.33×1012/L、血小板计数619×109/L、血糖23.2mmol/L、尿糖++++、酮体++.入院后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各项检查,积极抗休克、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行清创换药治疗,并行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治疗中低血糖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经常出现虚弱、出汗、震颤、烦躁等低血糖症状,进食后可能缓解,发作时血糖低于2.2mmol/L,有的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略高于此水平也出现症状,轻者可以寻求自我帮助,重者昏迷,需立即救治,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低血糖的观察及护理1.1病情观察低血糖一般发生  相似文献   

3.
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糖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海生 《职业与健康》2005,21(6):916-91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4组,A组(血糖:3.9~6.1 mmol/L)、B组(6.1 mmol/L≤血糖<11.1 mmol/L),C组(11.1 mmol/L≤血糖<16.7 mmol/L)、D组(≥16.7 mmol/L).分析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恶化死亡率的关系.结果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可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如SAP(Ⅱ型)C组、D组分别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血糖升高影响其预后.结论血糖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估计非糖尿病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脓肿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糖尿病并肺脓肿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滴注或配合吸入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抗厌氧菌治疗,体位引流,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疗程持续3~5个月。结果:痊愈47例、有效9例,无转手术治疗者;痊愈者平均治疗时间(3.2±0.3)个月,4例患者转院治疗,5例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表示疗效已达预期,于家中用药并自我管理,病情稍缓;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9.3±1.8)mmol/L、白细胞计数(7.9±0.8)109/L低于治疗前(15.3±3.8) mmol/L、(10.2±0.4)109/L,血清白蛋白(34.5±3.1)g/L、血红蛋白(120.3±15.8)g/L高于治疗前(25.3±3.5)g/L、(83.3±3.3)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肺脓肿临床治疗路径基本成熟,采取体位引流、抗菌治疗等方法积极消除脓肿,严格控制血糖,以控制糖尿病病情,收效多良好,同时综合调节患者身体机能,配合系统性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抑制肺脓肿复发与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5.
史海霞 《现代养生》2014,(20):87-8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脓肿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糖尿病并肺脓肿患者,给予保守治疗,滴注或配合吸入药物严格控制血糖,抗厌氧菌治疗,体位引流,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疗程持续3~5个月。结果:痊愈47例、有效9例,无转手术治疗者;痊愈者平均治疗时间(3.2±0.3)个月,4例患者转院治疗,5例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患者表示疗效已达预期,于家中用药并自我管理,病情稍缓;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9.3±1.8)mmol/L、白细胞计数(7.9±0.8)109/L低于治疗前(15.3±3.8)mmol/L、(10.2±0.4)109/L,血清白蛋白(34.5±3.1)g/L、血红蛋白(120.3±15.8)g/L高于治疗前(25.3±3.5)g/L、(83.3±3.3)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肺脓肿临床治疗路径基本成熟,采取体位引流、抗菌治疗等方法积极消除脓肿,严格控制血糖,以控制糖尿病病情,收效多良好,同时综合调节患者身体机能,配合系统性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院外自我管理能力,抑制肺脓肿复发与糖尿病进展。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80岁,因“突发胸痛、胸闷3h”于2011年1月18日入院.心电图示V3~V5导联ST段抬高<0.1 mV,心肌肌钙蛋白T(cTnT) 0.68 μg/L,肌酸激酶(CK)158 U/L,血清肌酐(SCr) 94.7μmol/L.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入院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因cTnT进行性升高,持续性胸痛,遂行冠状动脉造影(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右下肢制动,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糖等治疗.术后4h拔除股动脉鞘管,绷带加压包扎,继续右下肢制动.术后10h开始出现右小腿后侧肌群轻度隐痛,未予特殊处理.术后24h拆除绷带.但患者右小腿疼痛进一步加重,小腿后群肌肉肿胀,伴肌紧张,腓肠肌部位触痛特别明显,但局部皮温正常,皮肤无发红,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查血常规、D-二聚体正常,SCr 122.6μmol/L,血清钾2.8mmol/L;双下肢血管超声:动、静脉均未见血栓形成.治疗上予停用他汀类药物,并加用肾衰宁、前列地尔、氯化钾.术后第3天,症状未缓解,体温升高至38.2℃,血白细胞15.0×109/L,肌红蛋白(Mb) 66 U/L,SCr151.0 μmol/L.术后第5天,体温下降;双小腿周径:右侧33 cm,左侧29 cm;尿液呈酱油色,血白细胞9.5×109/L,D-二聚体仍正常,Mb 769 U/L,CK588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 76 U/L,SCr 137.0μmol/L,尿隐血试验阳性.术后第11天,患者右小腿疼痛完全缓解,但仍遗留肾功能不全,SCr 108.0μmol/L.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于2011年2月15日病情痊愈出院,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降糖治疗方法,为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监测血糖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入院后予“三餐前短效胰岛素(优泌林R)+睡前中效胰岛素(优泌林N)”方案强化治疗,监测空腹血糖9~10 mmol/L,餐后2h血糖11~13 mmol/L,控制欠佳,更换方案为“门冬胰岛素,胰岛素泵泵入”治疗.治疗6d后,血糖得到较好控制,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h血糖7~8 mmol/L.后停用胰岛素泵,更换为“门冬胰岛素(诺和锐)三餐前皮下注射+精蛋白锌人胰岛素(优泌林N)晚上睡前皮下注射”,为患者院外继续治疗做准备.监测空腹血糖波动于5.7~6.3 mmol/L,餐后血糖波动于6.7~7.8 mmol/L.虽暂未达到理想目标,但血糖在较短时间内安全、平稳下降,得到良好控制.患者入院第15天,血糖平稳,出院.结论 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特点合理选择胰岛素种类及胰岛素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的用药应给予密切监护,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腺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4月共41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胰腺术后患者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术后应用胰岛素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死亡率、术后胰漏、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7.0%、23.7%、9.7%、15.1%)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8.3 mmol/L的患者(2.7%、11.9%、4.0%、6.6%)(P;0.037、P=0.002、P=0.020、P=0.005).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死亡率和术后出血的发生率(6.2%、8.6%)显著高于术后空腹血糖6.1~8.3 mmol/L的患者(0.7%、1.4%)(P=0.023、P=0.011).术后空腹血糖≤6.1 mmol/L的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情况显著增加(7.4%比0.7%,P=0.009).结论 通过术后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普通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平稳控制血糖,实现围手术期预定目标下的血糖管理.胰腺手术围手术期的目标血糖定为6.1~8.3 mmol/L是安全合理的,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樊宇荣 《中国医师杂志》2006,8(11):1579-1579
目的观察危重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危重病患者预后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将58例非糖尿病危重病患者血糖水平>11.1 mmol/L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强化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使血糖控制在10.0~11.1 mmol/L。结果治疗组中使用胰岛素、抗生素、呼吸机天数及住ICU天数,死亡率,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危重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可改善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及预后,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2003年6月因头晕不适1周入院。患者自诉2000年4月体检发现红细胞增多,后经骨髓穿刺等检查而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00年5月曾住外院治疗,当时查血糖正常。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肝病、肿瘤等病史。此次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2.8~18.7×109/L,红细胞7.8~8.3×1012/L,血红蛋白230~237g/L,血小板198~216×109/L,红细胞压积0.706~0.735;常规查空腹血糖0.8~1.96mmol/L(干燥试管采血放置3h后用氧化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血糖含量,确定标本无溶血),餐后血糖均正常,餐后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策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例糖尿病并发败血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比较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血中白细胞9.42×109/L,中性粒细胞8.13×109/L,血小板32×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4.36 g/L,D-二聚体定量4559.0 ng/ml;治疗后白细胞8.46×109/L,中性粒细胞6.49×109/L,血小板225×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及D-二聚体定量正常.结论 DIC的治疗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充分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应用抗栓药物,近年来活化蛋白C和凝血调节蛋白也逐渐成为治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6岁.2003年6月因头晕不适1周入院.患者自诉2000年4月体检发现红细胞增多,后经骨髓穿刺等检查而确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00年5月曾住外院治疗,当时查血糖正常.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无糖尿病、肝病、肿瘤等病史.此次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2.8~18.7×109/L,红细胞7.8~8.3×1012/L,血红蛋白230~237g/L,血小板198~216×109/L,红细胞压积0.706~0.735;常规查空腹血糖0.8~1.96mmol/L(干燥试管采血放置3h后用氧化还原酶法测定血清中血糖含量,确定标本无溶血),餐后血糖均正常,餐后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正常;甲状腺功能测定FT3、FT4、TSH正常;CT:肝胆胰腺无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其中预后情况包括住院治疗期间和出院后1年内的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的发生率。方法将某院2009.01.01~2010.10.01入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0例(否认既往糖尿病史),并依据入院时空腹血糖值(FBG)情况分组。规定FBG≤5.6mmol/L为A组;5.6mmol/L﹤FBG≤7.8mmol/L为B组;7.8mmol/L﹤FBG≤11.1mmol/L为C组;FBG﹥11.1mmol/L为D组。所有病例均随访1年以上,分别统计其发病入院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各组的主要MACE事件发生率随空腹血糖水平升高而提高。结论空腹血糖水平越高,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MACE事件发生率越大,提示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4月用免疫比浊法和己糖激酶法分别检测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5名正常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同时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水平,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水平观察组分别为(8.50±1.18)mmol/L、(5.92±1.85)mg/L、(7.28±1.25)×109/L;对照组分别为:(4.95±0.54)mmol/L、(1.31±0.47)mg/L、(5.46±0.91)×109/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反应蛋白是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子,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协助诊断指标之一,其与白细胞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空腹静脉血糖(血浆、真糖法)的正常值为3.9~6.4mmol/L(70~115mg/dl)。糖尿病人通常空腹血糖>7.2mmol.L(130mg/dl)或/及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糖尿病通常分为Ⅰ型与Ⅱ型,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需用胰岛素治疗,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成年人,通常不需要胰岛素  相似文献   

16.
马玉凤 《药物与人》2014,(10):281-281
众所周知,糖尿病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是指血糖的控制,很多人可能以为糖尿病嘛控制血糖不要过高就好,殊不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过高过低都不是什么好事。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常有头昏、出冷汗、饥饿感、心慌、面色苍白、四肢无力或颤抖等低血糖反应,也有个别病人低血糖症状以烦躁不安、躁狂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出现昏迷,需立即抢救,否则晚期将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对非糖尿病的患者来说,低血糖的标准为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值≤3.9mmol/L就属低血糖范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减少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炎性反应,提高复明效果.方法 79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其中39例合并糖尿病(糖尿病组),40例未合并糖尿病(对照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DGMS)监测围手术期(手术前后72 h)血糖.结果 DGMS显示糖尿病组白内障术后3d内血糖最大漂移为(6.62±0.25)mmol/L,而对照组血糖最大漂移为(2.04±0.13)mmol/L,两组术后1h、晚餐前、晚睡前及术后第1天晨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术后第1天炎性反应、术后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眼科围手术期血糖波动明显,DGMS对围手术期血糖监测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医院》2015,(8):94-95
目的研究胰岛素不同注射方式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风险。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胰岛素注射,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改进后的方式进行胰岛素注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浓度、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和两组护理风险。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浓度为(5.56±0.43)mmol/L,餐后血糖浓度为(7.89±1.33)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血糖浓度(6.78±0.65)mmol/L,(9.36±2.37)mmol/L;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也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出现护理风险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后的胰岛素注射方式治疗糖尿病更有效,其出现滴液、渗液等护理风险也较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李芳 《中国保健》2007,15(18):81-82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Nonketoti Hyperosmolar Diabetic Coma,简称NKHDC)是糖尿病的急性危重并发症之一,本病以严重失水,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有或无酮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系统表现为特征.据报道其病死率高达40%~70%,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其病死率降至10%~20%.合并NKHDC的评定标准血糖≥33.3mmol/L、血钠≥145mmol/L、血浆渗透压≥350mOsm/L、尿酮体阴性.符合以上标准即确定为NKHDC.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71岁.1998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小指甲旁红、肿、痛被诊为“甲沟炎”行“拔甲术”.术后伤口经久不愈且出现淤血坏死,外科拟择期行截指术,患者拒绝手术,转来康复科治疗.来诊时患者左手小指第二指关节以上皮肤呈黑色,末端背面见约1.0cm×0.5cm溃烂灶;实验室检查发现空腹血糖13.3mmol/L,餐后血糖17.5mmol确诊为糖尿病合并左手尾指坏疽,即予降糖等药物并同时进行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