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MS的诊断标准,将147例发病6h内入院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分为MS组79例和非MS组68例,并对其随访3年,记录基线及3年随访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3年心血管性死亡的独立因素,应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生存率。结果随访3年,MS组患者心血管性病死率显著高于非MS组患者(26.6%vs 11.8%,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OR=4.851,P=0.002)、白细胞介素6(OR=1.010,P=0.021)和MS(OR=2.785,P=0.048)是影响3年心血管性死亡的独立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S组患者3年生存率下降幅度显著高于非MS组(χ2=4.774,P=0.029)。结论合并MS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应加强对危险因素聚集重要性的认识,对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及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踝臂指数(ABI)与女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全因死亡与心血管病(CVD)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符合国际糖尿病学会(IDF,2005)MS诊断标准的女性MS患者1049例入选.进行ABI的测量及平均13.6月随访.按ABI水平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外周动脉疾病(PAD)组(ABI≤0.9,共259例)和非PAD组(ABI在0.91~1.40之间,共790例).结果 在基线水平,PAD组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收缩压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吸烟率均高于非PAD组(P<0.05).PAD组与非PAD组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0.4%和4.4%(P<0.01),CVD死亡率分别为4.6%和1.6%(P<0.01).ABI最高第4分位(≤0.40)较最低的第1分位(1.00~1.40)全因死亡增加3.7倍(P=0.012),心血管病死亡率虽有增加但无显著性.通过COX回归分析,调整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等因素后,显示全因死亡和CVD死亡的相对危险仍呈同样趋势.结论 低ABI是预测女性MS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性危险因素,女性MS患者早期常规接受ABI检查,积极预防和治疗PAD对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以及其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1996-1997年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1926例,共随访10年.MS采取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推荐的标准进行诊断.按照是否诊断为MS分为非MS组(组1)和Ms组(组2).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生存分析以及组别之间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的比较.结果 人群中基线水平时符合MS诊断标准的人数为482人,占总人数25.03%.组1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2.55/1000人年,组2为6.82/1000人年.累积生存率组1为97.14%,组2为92.46%.与组1相比,组2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RR2.52(95%CI1.367~4.661,P<0.05).结论 老年人群属于MS高发与高危人群,MS与心脑血管死亡关系密切,MS人群具有更高的心脑血管死亡率及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门静脉对肝移植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0-01/2006-1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肝移植的HCC患者148例,结合患者超声、病理以及临床资料,对患者肝移植后生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随访时间2.8-69.5(平均16.4)mo.随访期间,肿瘤复发率为43.2%.超声检查无门静脉受累者102例(68.9%),门静脉肝内分支受累者32例(21.6%),门静脉主干受累者14例(9.5%).单因素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受累是对累积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协变量(RR=2.673,P=0.000).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受累是对累积生存率(RR=2.426,P=0.000)和无瘤生存率(RR=2.258,P=0.000)有影响的独立因素.结论:门静脉受累是独立性的预后影响因素,超声检测HCC患者门静脉是否受累有助于患者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组织评估缺血综合征策略登记试验中国地区入选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年随访时脑卒中发生的特点以及与多种因素的关系.方法 总结、分析所有入选患者自入院至2年随访时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对脑卒中和非脑卒中患者的特点进行比较,并采用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就诊时一般情况、既往病史、住院与随访期间治疗等70余种因素对脑卒中发生的作用.结果 中国地区共登记注册2294例患者,2年随访结束时共有93例(4.2%)发生105例次脑卒中事件,80%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组年龄(67.6±9.6)岁,高于非脑卒中组(62.6±10.4)岁,差值5.0岁(P<0.01,95%CI:2.837~7.138);入院时平均收缩压脑卒中组(147.4±25.2)mm Hg,高于非脑卒中组138.1±24.2 mm Hg,差值为9.3 mm Hg(P<0.01,95%CI:4.276~14.346).脑卒中组既往脑卒中史、高血压史患者比例高于非脑卒中组(P<0.01).脑卒中组总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P<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卒中史(RR=2.329,95%CI:1.343~4.041),就诊时胸痛持续存在(RR=1.957,95%CI:1.261~3.037),既往高血压史(RR=1.848,95% CI:1.53~2.963),出院后随访期间非心血管疾病住院次数(RR=1.823,95%CI:1.122~2.960),年龄(RR=1.056,95%CI:1.031~1.081)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入院前服用硝酸酯类药物(RR=0.537,95%CI:0.346~0.834),随访期间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频数(RR=0.803,95%CI:0.665~0.969)对脑卒中有保护作用.结论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生脑卒中事件者病死率进一步增加,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既往脑卒中病史、就诊时胸痛仍持续、既往高血压病史、年龄等因素使脑卒中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增加;入院前、出院后随访期间应用硝酸酯类药物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抑郁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40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COPD患者纳入研究,进行综合医院抑郁量表(HAD-D)评分,按照是否合并抑郁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以患者死亡或者完成5年随访为研究终点,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 Kaplan-Meier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组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非抑郁组(log-rank法,χ~2=6.94,P<0.01);COX比例风险分析表明,抑郁独立于其他因素,与COPD患者死亡相关(HR:1.84,95%CI:1.08~3.11).结论 合并抑郁的老年COPD患者5年生存率降低,抑郁是老年COPD患者5年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es,fQRSs)对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死亡率的影响。方法:504例LVSD病例入选,常规ECG检测,分为f QRSs组和非f QRSs组2组;随访比较2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随访(32·8±13·8)个月,f QRSs组全因死亡率[54例(34·62%)∶83例(23·85%),P=0·012]和心脏事件[97例(62·18%)∶151例(43·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f QRSs组(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f QRSs组无心脏事件生存率明显降低(P<0·001),生存率降低(P=0·012);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揭示f QRSs是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警指标。结论:f QRSs是LVSD患者心脏事件和全因死亡率独立预警的指标,f QRSs与无心脏事件生存率和生存率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完全血运重建(CR)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603例老年急性NSTEMI合并MVD患者,根据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处理情况分为2组:(1)单纯处理罪犯血管(SR)组(n=260);(2) CR组(n=343)。研究终点设定为术后1年的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及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通过COX回归分析探讨CR对老年急性NSTEMI合并MVD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与SR组相比,CR组既往接受PCI治疗的比例更低,3支病变、术前血流TIMI 0或1级比例更高,植入支架个数更多,长度更长,替格瑞洛的使用比例更高,而硝酸酯类的使用比例更低。随访期内,整体全因死亡率为4.8%(SR组比CR组为6.2%比3.8%,P=0.179),心源性死亡率为4.1%(SR组比CR组为4.6%比3.8%,P=0.615),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率为2.5%(SR组比CR组为1.2%比3.5%,P=0.067),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率为6.8%(SR组比CR组为9.6%比4.7%,P=0.017)。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R可以显著降低老年NSTEMI合并MVD患者的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率(HR 0. 471,95%CI 0. 251~0. 882,P=0.019);在校正了各项临床因素之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HR 0.438,95%CI 0.229~0.837,P=0.012)。但是,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因素分析,CR对老年NSTEMI合并MVD患者的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及非致死性再发心肌梗死均无显著影响。围手术期并发症方面,2组的BARC 3或5级出血、造影剂肾病、卒中及急性支架内血栓等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于老年NSTEMI合并MVD患者,CR可以显著降低术后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率,同时围手术期也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年龄腹膜透析(PD)患者进行透析前评估和预后分析,以期延长PD患者生存率。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2006年~2007年开始接受PD治疗的患者181例[老年组(≥65岁)96例,中青年组(18~64岁)85例]。记录基线各项临床指标,定期随访(每2~4周)、评估透析充分性(包括水分、溶质清除情况,营养评估,心血管评估等),及时记录各项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状况、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生存率等,分析各项临床指标对预后影响,寻找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高血压(88.54%vs68.24%,P0.01),心脑血管疾病(69.79%vs30.59%,P0.01)及外周血管疾病(38.54%vs18.82%,P0.01)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在透析充分性、腹膜炎发生率亦无差异的情况下(P0.05),截止2009年5月,老年组死亡51例,中青年组仅17例。老年组近、远期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中青年组(12个月:66.69%vs82.31%、36个月:39.37%vs75.90%,P0.01)。COX回归提示透前合并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R=4.076,95%CI:1.111~14.950,P0.05)。结论:老年PD患者生存率低于中青年患者,可能与透析前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非MS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可能原因。方法 2012年11月至2014年2月在本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收集其基线资料并随访复发情况。按照基线时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和非MS组,分析消融术后房颤复发及相关因素。结果共107例纳入研究,其中男78例,女29例,阵发性房颤88例,持续性/永久性房颤19例。MS组34例,非MS组73例。与非MS组比较,MS组在男性比例、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服药史的比例等均显著高于非MS组;MS组左房前后径及持续性房颤比例显著大于非MS组。随访(12±5)个月,共有24例(22.4%)复发。MS组患者共有12例(35.2%)复发,显著高于非MS组16.4%(P=0.004),多因素分析发现MS是影响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1.28,P=0.021)。进一步分析显示:MS组复发率高系左房前后径(P=0.003)与持续性房颤比例(P0.001)明显高于非MS组所致。结论对于房颤患者行导管消融术,合并MS是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其本质与MS组左房前后径增大及持续性房颤所占比例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