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分析急诊早期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VEGF、S100β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为急诊早期TBI患者的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本院急诊治疗的84例早期TBI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患者入院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84例患者分为轻、中、重型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并探讨其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然后,通过分析患者发病30 d后的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74例)和不良组(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并探讨其预测急诊早期TB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所纳入的84例急诊早期TBI患者经GCS评分评估分组,轻、中、重型组患者分别为28、32和24例,随着病情的加重,其血清VEGF和S100β水平逐渐升高(P<0.05),且急诊早期TBI患者血清VEGF、S100β水平均与GCS评分呈现负相关(r=-0.827、-0.656,P<0.01)。所纳入的84例急诊早期TBI患者发病30 d后应用GOS评分进行预后评估,预后良好组和不良组分别为74和10例,其中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VEGF、...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TBI)合并骨折(F)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外伤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男性140例,女性86例,年龄20~73岁,平均(40±12)岁。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创伤性脑损伤合并骨折组(TBI+F)62例、创伤性脑损伤组(TBI)62例、骨折组(F)62例和健康对照组40例(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GRP水平。ROC曲线预测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死亡风险。采用Kaplan-Meier法、Cox回归模型分析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结果TBI+F组血清CGRP在不同时间点均高于TBI组、F组和N组(均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可见血清CGRP水平对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效能较高(AUC=0.785,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发现,血清CGRP水平(HR=0.793,95% CI:0.688,0.914,P=0.001)是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结论重型TBI合并骨折患者血清CGRP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预后不良评估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创伤性脑损伤(TBI)后颅内出血很常见,可导致患者发生脑疝甚至死亡。氨甲环酸(TXA)是一种赖氨酸类似物,它竞争性抑制纤溶酶原,抑制纤维蛋白凝块溶解所必需的纤溶酶激活。TXA可以减少颅外大出血的创伤患者因失血而死亡,通过减少颅内出血的扩大来改善TBI患者的预后。全文从TBI对机体的影响、TXA在TBI患者中的应用、TXA相关并发症三个方面,对TXA在TBI患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为指导TBI后不同时间窗内的TXA用药方案、降低TBI并发症发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背景 在创伤性患者中,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逐渐成为致残甚至致死的主要因素.快速而有效的治疗,是该类患者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目的 对于TBI患者,围术期治疗的关键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避免血氧不足、低血压、贫血、低(高)碳酸血症、发热、低血糖等变化,也需关注颅内血肿、颅内高压、癫痫、感染、血管痉挛等引起继发性神经损伤的因素. 内容 TBI患者围术期液体和代谢管理包括维持脑灌注压、避免血糖较大波动及控制体温,是TBI患者预后的关键.维持脑灌注压的策略在于液体的选择类型及其输注量.维持良好的血糖范围,有利于患者预后.低体温对TBI患者的影响尚存在争议. 趋向 关注液体及代谢管理,逐渐成为TBI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疗法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目前应用广泛.本文探讨了HBO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机理和临床疗效.HBO疗法对改善脑组织的氧供、抑制继发性脑损伤、降低颅内压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病情的进展有一定的帮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在TBI的治疗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踝肱指数(ABI)对血管源性及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就诊的160例间歇性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血管源性组(n=104)和神经源性组(n=56),收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间歇性跛行严重程度、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情况、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脂蛋白A(Lp A)、同型半胱氨酸(Hcy)、趾肱指数(TBI)、ABI,分析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结果 血管源性组患者CRP、Lp A、Hcy水平均高于神经源性组患者,TBI、ABI均低于神经源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Lp A、Hcy、TBI、ABI均是发生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严重程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中度患者,中度间歇性跛行患者TBI、ABI均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C途径在不同损伤程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格拉斯哥评分(GCS)入组30例TBI患者,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TBI各10例,入院早期采集患者血液样本,检测其凝血功能及蛋白C途径相关凝血纤溶因子,比较不同损伤程度TBI患者凝血功能障碍及蛋白C途径在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结果 TBI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在中重度患者中明显降低(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则显著性的延长(P<0.05),随着损伤程度加重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加。蛋白C(PC)在重度TBI患者中显著提高(P<0.05);凝血酶原片段1+2(PF1+2)在中重度TBI患者中较轻度TBI患者显著提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在重度TBI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重度TBI患者早期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蛋白C途径可能参与这一过程,这一结果有助于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其高致死率和致残率,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及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减压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由于TBI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学改变,围术期液体管理方案可对患者的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现就TBI患者液体治疗的病理生理学特点、围术期液体管理中液体种类的选择以及液体复苏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促进骨折愈合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骨折不愈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关于TBI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文献,从神经、体液及免疫3个方面总结TBI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探讨骨折不愈合治疗新思路。结果 大量研究表明,骨折合并TBI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较单纯骨折患者更快。骨折合并TBI患者体液中各种细胞因子、激素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单纯骨折患者;神经系统释放的神经因子透过受损血脑屏障到达骨折部位,同时合并TBI的骨折端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的趋化、聚集与单纯骨折患者也有显著差异。复杂的体液、神经及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促进骨折端血管再生、成骨细胞分化并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结论 TBI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及免疫调节网络促进骨折愈合,提示通过干预骨折周围微环境可以治疗骨折不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创伤患者急性期皮质醇(COR)分泌的变化.方法 创伤后2~24 h入院的脑创伤患者75例,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分为轻度脑创伤组(TBI1组,n=30)、中度脑创伤组(TBI2组,n=12)和重度脑创伤组(TBI3组,n=33),13例同期住院的颈椎病或颅骨骨瘤患者为对照组(C组).于入院后1 d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总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结合球蛋白的浓度,计算游离COR浓度及游离COR指数.记录高血COR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TBI1组、TBI2组和TBI3组血清总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游离COR的浓度及游离COR指数均升高(P<0.05),且TBI2组和TBI3组高于TBI1组(P<0.05);四组间皮质醇结合球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1组、TBI2组和TBI3组高血COR发生率高于C组,且TBI3组高于TBI1组和TBI2组(P<0.05).结论 脑创伤患者急性期COR分泌升高,COR分泌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cortisol (COR) secret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Method Seventy-fiv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t 2-24 h after TBI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based on the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 mild TBI group (group TBI1, n = 30), moderate TBI group (group TBI2, n = 12) and severe TBI group (TBI3, n = 33). Thirtee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r osteoma of the skull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regarded as control group (group C). 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on the first day after admission to measure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OR, adrenocorticotropin (ACTH) and corticosteroid-binding globulin (CBG). Free COR concentrations and free COR index were calculated. High blood COR was recorded. Result Compared with group C,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OR and ACTH, free COR levels and free COR index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BI1, TBI2 and TBI3groups (P < 0.05). The parameters mentioned abov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BI2 and TBI3 groups than in TBI1 group (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CBG concentrations among the four groups.The incidence of high blood CO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BI1, TBI2 and TBI3 groups than in C group, and in TBI3 group thanin TBI1 and TBI2 groups (P <0.05). Conclusion COR secretion is increased in the acute phase of TBI and the level of COR secretion is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brain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