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续输注多巴胺用于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麻醉诱导中维持循环功能稳定的安全性。方法重度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单纯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哌库溴铵诱导;Ⅱ组诱导前静脉用输注泵输入多巴胺3μg.kg-1.min-1,再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哌库溴铵诱导。在诱导前、给药后、插管后即刻、插管后2、5、10min分别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结果多巴胺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下降不明显,心率减慢,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变化不大。对照组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和减慢;而气管插管后血压、心率升高和加快明显。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小剂量多巴胺维持有助于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哌库溴铵对心脏瓣膜替换术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目的是观察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哌库溴铵在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特点。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18例,全部病人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替换术;待诱导用药20min后,静脉推注哌库溴铵0.08mg/kg。分别于用哌库溴铵前、用哌库溴铵后2,5,10,15和20min测量血流动力学指标。所测量指标为:胸水指数(TFI);心室射血时间(VET);射血速度指数(EVI);沁输出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复合氯胺酮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从2006—2008年30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手术的患儿,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患儿均在肌注Stag/kg氟胺酮基础麻醉后入手术室。术中根据需要L组追加利氯合剂和维库溴铵。F纽追加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手术历时0.5~1.5小时。两组均用阿托品和新斯的明混合液拮抗。分别记录基础、诱导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时的血压和心率。并记录患儿完全苏醒的时间。患儿恶心呕吐以及精神运动反应情况。结果:L组患儿苏醒较F组快,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利氯合剂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中全身麻醉诱导、维持平稳,能使小儿手术顺利进行,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相对对照组经济,可以在小儿全身麻醉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加速度肌松监测法探讨低温体外循环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心内直视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2组:T组(n=20),自麻醉诱导至手术结束,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阻滞程度,并根据TOF值追加罗库溴铵;C组(n=20)为对照组,除诱导期间采用TOF—Watch SX加速度肌松监仪指导气管插管外,手术过程中根据临床经验追加罗库溴铵。记录以下指标:①诱导前、静注插管剂量罗库溴铵前、后及插管后各时点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②两组患者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总用量、围手术期罗库溴铵总用量;③T组体外循环(CPB)前、低温过程中、复温后罗库溴铵维持时间。结果①两组病人插管时、插管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P〉0.05),心率(HR)与诱导前相比明显增快(P〈0.05或P〈0.01);②T组患者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总用量明显少于C组,T组围术期罗库溴铵总用量也明显少于C组(P〈0.05);③T组低温过程中罗库溴铵维持时间明显长于降温前(P〈0.05),复温后罗库溴铵维持时间与降温前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低温体外循环中罗库溴铵用量明显减少,作用时间明显延长;罗库溴铵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心内直视手术低温体外循环中应该对患者神经肌肉功能进行定量监测,便于指导肌松药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择期全麻手术病人6O例,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Ⅰ组,n=30)和丙泊酚组(Ⅱ组,n=30).麻醉诱导Ⅰ组给予瑞芬太尼、依托咪酯乳剂、罗库溴铵;Ⅱ组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记录入室、插管前及插管后1分钟、3分钟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Ⅰ组平均动脉压(MAP)无明显变化,Ⅱ组 MAP 明显降低,组间比较 T1~T3 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心率诱导后均较诱导前基础值相比稍减慢,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麻醉诱导插管期间依托咪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低于丙泊酚,因而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插管依托咪酯优于丙泊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心肺转流期间麻醉深度的变化,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择期ASAⅠ~Ⅱ级,心内直视室缺修补术惠儿30例,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连接麻醉监测仪和麻醉深度监测仪,静脉诱导插管前用药为咪唑安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依托咪酯.异丙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脑电双频指数(BIS)值、鼻咽温(NPT).结果 CPB开始后及升主动脉阻断后相较于CPB开始前各时点BIS降低(P<0.05);升主动脉阻断后5 min及10 min两个时点之间BIS无明显变化(P>0.05);升主动脉夹钳开放前后MAP无明显改变(P>0.05),但BIS和NPT均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 CPB开始后小儿的BIS大部分会出现麻醉加深,但有少数病人可以出现麻醉变浅,有发生术中知晓的可能;在复温期间,体温持续升高,麻醉逐渐变浅,应当根据BIS结果调节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7.
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用于小儿微创心脏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小儿56例。应用4%~6%七氟烷+O2吸入诱导,意识消失后顺序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用1.0%~2.5%七氟烷吸入+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结果:4%~6%七氟烷吸入诱导患儿意识消失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的变化与诱导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后1minMAP与HR和CPB后20minMAP均明显低于CPB前(P<0.01),而CPB停机时,MAP和HR与CPB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儿微创心脏手术应用七氟烷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迅速、平稳,术中麻醉深度可控性好,可满足小儿微创外科手术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38-739
目的:比较七氟醚及异氟醚对小儿眼科麻醉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斜视矫正术的小儿患者86例,ASA I或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43):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S组和I组均采用静注咪达唑仑0.075mg/kg,芬太尼3μg/kg,异丙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S组采用吸入1~3%七氟醚,根据病情需要,静脉追加芬太尼3μg/kg,异丙酚0.5mg/kg,维库溴铵0.05mg/kg;I组采用吸入1~3%异氟醚,根据病情需要,静脉追加维持药物同S组。分别于麻醉前24h、术后3h、24h、48h时,采用MMSE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分,并分别观察两组术中心率变化,术后有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心率在各时间点上有显著差异(P<0.01),心率组间无差异(P>0.05),在术毕苏醒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及异氟醚对小儿的认知功能均无影响,七氟醚带有的香味及对气道的刺激小,更适合于小儿眼科麻醉。  相似文献   

9.
孙麟  李羽 《四川医学》2007,28(10):1131-1132
目的观察心血管麻醉的诱导中依托咪酯不同用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依次用依托咪酯0.3mg/kg,力月西0.08-0.1mg/kg,哌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静脉注射诱导。Ⅱ组先依次静脉注射力月西0.08-0.1mg/kg,哌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第5分钟静脉注射依托咪脂0.3mg/kg,第6分钟行气管插管。结果Ⅱ组较Ⅰ组的麻醉诱导平稳,气管插管应激更小。结论两组均能较好的用于心血管患者的麻醉诱导,Ⅱ组更适于心血管患者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库溴铵复合麻黄碱预先给药对全麻患者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75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27~66岁,体重46~87kg,身高152~185em.随机分为维库溴铵预先给药组(A组)、麻黄碱预先给药组(B组)、维库溴铵复合麻黄碱预先给药组(C组).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维库溴铵、麻黄碱.采用Cooper法评分标准评定气管插管条件.记录从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完毕至肌肉颤搐降至25%、0的时间(分别为T25、T0)和恢复至25%、50%的时间(分别为RT25、RT20)及肌松维持时间.麻醉诱导期间每分钟记录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结果 与C组比较,A、B两组T0延长;三组肌松维持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维库溴铵复合麻黄碱预先给药后肌松起效时间短于单独预先给药,但对肌松程度和维持时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级别为ASAⅠ~Ⅱ级共15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其中全麻+硬膜外组(Ⅰ组)75例,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5以下;全麻组(Ⅱ组)75例.麻醉诱导时两组均使用丙泊酚、咪唑安定、维库溴铵、芬太尼,并在手术过程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与芬太尼,此外吸入浓度为1%~3%的异氟醚,两组患者都在腹腔镜下操作结束气腹解除时,立即停用维库溴铵及停止吸入异氟醚,观察麻醉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回答问题切题的时间上均存在明显差异,Ⅰ组以上各时间均小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麻醉诱导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麻醉前减少(P<0.05).Ⅱ组气管插管时,与Ⅰ组相比出现明显心率加快(P<0.05).在手术中、气管拔管时,Ⅱ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与Ⅰ组相比明显大于Ⅰ组(P<0.01).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应用.方法:选择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躁动,喉痉挛,支气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与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复合用于无肌松药条件下小儿气管插管的瑞芬太尼剂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患儿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和低血压.患儿的麻醉诱导后均较基础值明显下降,在插管后迅速恢复,患儿心率在插管后则显著增快,适用于小儿无肌松药气管插管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维库溴铵一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一瑞芬太尼两组麻醉方案在肾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本院108例肾移植手术,按麻醉方案分成I组:维库溴铵一芬太尼(n=45),Ⅱ组:顺式阿曲库铵一瑞芬太尼(n:63)。比较两组麻醉方案中血流动力学、气管拔管时间、术后尿量、肌酐和麻醉并发症的差异。结果I组气管拔管时间(47.5±26.2)min较Ⅱ组(33.5±17.5)min)明显延长(P〈0.05);两组在血流动力学、术后尿量、肌酐和麻醉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麻醉方案均能安全应用于’肾移植,但Ⅱ组方案的气管拔管及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是肾移植更理想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脑电双频指数(BIS)能否预测小儿心脏手术的切皮刺激反应。方法 选择30例ASA Ⅰ-Ⅱ级行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初始浓度为2 mg/L,以0.5 mg·L-1·min-1增加至眼睑反射消失,改为维持浓度2 mg/L持续输注,静脉注射芬太尼20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药物起效后气管内插管。诱导后,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切皮前,靶控输注异丙酚至2组的BIS值分别为60和50,再静脉输注芬太尼30μg/kg,切皮前输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切皮前后、劈胸骨后的BIS值以及相应点的血压、心率。切皮前,抽动脉血测异丙酚的血药浓度。结果 切皮及劈胸骨后,2组的血压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并且在切皮后A组升高较B组明显,但2组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切皮前后的心率无明显改变;切皮及劈胸骨后的BIS值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并且在劈胸骨后A组BIS值显著高于眼睑反射消失时的BIS值,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IS不能预测小儿心脏手术异丙酚、芬太尼麻醉下的切皮刺激反应,但对疼痛刺激反应敏感,并且这种麻醉方式有潜在的术中知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顺式阿曲库铵与维库溴铵复合剂量用于眼科手术小儿患者时神经肌肉阻滞的时效.方法 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行眼科斜视矫正术的患儿,随机分为顺式阿曲库铵组和维库溴铵组,每组90例.麻醉诱导: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15 mg/kg顺式阿曲库铵或0.1 mg/kg维库溴铵.麻醉维持:T1恢复至25%时两组分别静脉注射0.03 mg/kg顺式阿曲库铵、0.02 mg/kg维库溴铵.予首次剂量后2 min评估插管条件.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对尺神经行连续4个成串(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肌颤搐变化.记录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首次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重复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最后给药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给药到T1恢复至25%的时间),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最后给药到T4/T1=0.8的时间)和肌松恢复指数(自T1恢复至25%到T4/T1=0.8的时间).结果 顺式阿曲库铵组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组重复给药后的肌松持续时间、最后剂量的肌松持续时间、肌松恢复指数、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首次给药后肌松持续时间显著长于维库溴铵组(P<0.01);顺式阿曲库铵组≤12个月的患儿肌松恢复指数显著短于维库溴铵组(P<0.01).两种药物都提供了良好的插管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顺式阿曲库铵的恢复指数明显短于维库溴铵,更适合小儿,尤其是<12个月的行眼科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16.
葛莉 《河北医学》2007,13(2):160-162
目的: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26例高龄患者全部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监测并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和麻醉中知晓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诱导后表现出明显的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与麻醉前有显著改变(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所有患者麻醉过程中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麻醉恢复时所有患者苏醒较快,无呼吸再抑制现象,术中无1例知晓.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静脉复合麻醉在高龄危重患者中是确实可行的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叶国妹  陈依君  汪洁 《浙江医学》2023,45(23):2545-2548,2556
目的比较米库氯铵与顺式阿曲库铵在儿童腺样体手术肌松恢复效率。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杭州市儿童医院行腺样体切除术的腺样体肥大患儿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库氯铵组38例和顺式阿曲库铵组46例,两组患儿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下使用米库氯铵及顺式阿曲库铵为肌肉松弛药物(米库氯铵0.2mg/kg,顺式阿曲库铵0.1mg/kg)。观察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拔管(T3)、拔管后30min(T4)时点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比较手术结束时间至4个成串刺激模式(TOF)达到0.9的时间、恢复指数(RI)、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TOF值及肌松残余率;比较两组患儿在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在T0~T4时点的HR、SpO2、MAP、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米库氯铵组TOF达到0.9的时间、RI、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PACU停留时间均明显少于顺式阿曲库铵组(均P<0.05),拔管时的TOF值明显高于顺式阿曲库铵组(P<0.05),同时米库氯铵组的肌松残余率明显低于顺式阿曲库铵组(P<0.05)。两组患儿围术期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库氯铵与顺式阿曲库铵的安全性及肌松效率均满足临床需要,而使用米库氯铵时患儿术后神经肌肉恢复效果优于顺式阿曲库铵,更不容易发生肌松残余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晓军 《中外医疗》2013,32(13):40-4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骶管麻醉下新生儿苏醒期躁动。方法选择40例腹部手术新生儿,随机等分为全麻组(Ⅰ组)、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组(Ⅱ组)。Ⅰ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诱导气管插管,术中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Ⅱ组取左测卧位行骶管穿刺,确认进入骶腔后注入0.20%~0.25%罗哌卡因(2~3mg/kg),均含1∶20万肾上腺素。骶管注药后诱导插管,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记录镇静、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两组停药后SAS评分、VAS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手术全麻复合骶管麻醉,可以降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小儿斜视矫正术,其中男42例,女3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Ⅰ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 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0.5~1 mg/kg,实验组(Ⅱ组),七氟烷吸入诱导,维库溴铵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麻醉维持3%~5%七氟烷,瑞芬太尼0.075~0.15μg/(kg.m in),记录两组诱导前、诱导后、术中、术后HR、MAP、SpO2及术毕患儿清醒时间(麻醉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及诱导前、诱导后、术后MAP、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Ⅰ组MAP及HR明显高于Ⅱ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麻醉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斜视矫正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醚、氟烷在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麻醉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七氟醚组40例,均采用七氟醚复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氟烷组40例,均采用氟烷复合氧气吸入,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并记录: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变化,以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七氟醚组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氟烷组(P〈0.05);两组患儿麻醉后血压、心率均显著低于麻醉前水平;氟烷组患儿出现的拒吸、呛咳、喉痉挛、呕吐、躁动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摘除术麻醉明显优于氟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