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食物频率问卷方法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膳食营养调查研究之中。它不仅能提供目标人群营养状况的数据,还能结合人群的消耗和生理需求,提出合理搭配的指导性意义。通过食物频率问卷方法能够了解妇女饮食习惯,从而进行针对性指导,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并且能在疾病与饮食关系中提供有力的膳食依据。该文就食物频率问卷方法在妇女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验证并推广中国人群食物频率评价方法。方法 1996—1999年开展"膳食、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对1. 2万人群进行调查,建立包括17类食物的简化食物频率问卷(FFQ); 1998—2000年,"中国对不同菜系地区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特点的研究"中对四个菜系地区540名中老年人进行调查,建立了包括16类84种食物的FFQ长问卷;于1999—2001年进行"用食物频率法对中国人膳食及营养状况进行评价的信度与效度研究",所用问卷包括17类149种食物,共有300名成年人参加。结果建立并验证了适合中国膳食特点的、可用于不同规模、不同目的 FFQ膳食调查法。2002年至今,食物频率法被推广应用在20余项各种膳食评价目的的国内外研究中,包括在国家级调查和监测工作中持续使用。结论中国食物频率法的建立和应用推动了中国膳食评价方法的进步,为评价长期膳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对健康的影响建立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某贫困县山区三个高海拔山村日常膳食结构,掌握研究对象日常选择食物的种类,初步了解该人群膳食中营养素的构成,为开展营养宣教及推广适合于高海拔寒凉山区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农业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进行膳食多样化调查,在云南会泽县三个高海拔贫困山村以户为单位,按照住户花名册,从1484户中抽取240户家庭中主要负责日常膳食采购及烹饪的妇女为调查对象。采用定性食物频率问卷及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调查农村家庭的基本膳食情况,抽样单位与总体的比例大于16%。[结果]24 h 16类膳食多样化评分(DDS)为8.69±1.97。谷类与薯类相结合是被调查人群的主要粮食模式。丰富的植物类膳食和较高的新鲜肉类摄入频率(91.6%)是该人群膳食的特点。鱼和海产品摄入频率很低(5%)、乳及乳制品摄入频率低(5.5%),豆类、坚果和种子类食物摄入有待提高(36.6%),含有维A原的蔬菜是该人群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52.9%)。[结论]对该地区孕产妇和儿童应加强LCP摄入量的监测和宣教,应倡导中老年妇女乳制品、豆类和坚果的摄入,农业技术扶持和高海拔地区优质蚕豆、豌豆品种的推广对于这一地区的营养改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日常摄入量(usual intake,UI)是个体或人群的长期习惯性膳食摄入量。现多采用24h膳食回顾法和食物频率问卷法来获得个体或人群的膳食摄入量。受方法的局限,其结果不能直接代表UI,研究者们以统计学为基础建立多种统计方法,对短期膳食摄入量进行校正转换,以获得更准确的UI。本文对UI估计的统计方法进行梳理、汇总,为更科学的营养评估和食品安全暴露评估提供理论基础。[营养学报,2022,44(1):90-94]  相似文献   

5.
在一般人群中,尽可能减少受试者负担,且最大限度地正确评估日常膳食营养状态是构建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的前提条件。本文介绍主要膳食营养评估方法的同时,着重说明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开发的基本内容及其原则,并以天津营养流行病学队列研究(TCLSIH队列研究)调查为例,简单说明地区性食物频率问卷开发的问题点和解决策略。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全国版食物频率问卷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老年人膳食钙摄入的食物频率问卷。方法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与膳食钙摄入的食物频率问卷进行对照,计算钙摄入含量。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效度考评。结果老年人膳食钙摄入的食物频率问卷重测信度系数为0.931。食物频率问卷所测得的钙摄入平均值为(238.9±26.73)mg/d,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所测得钙摄入平均值为(260.7±28.33)mg/d,两种方法获得的钙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结论老年人膳食钙摄入的食物频率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食物频率问卷(FFQ)可以用来调查研究对象的长期膳食摄入模式,且具有费用低廉、操作方便、应答率高、计算机处理方便等优点,因此获得研究人员的青睐,是目前营养流行病学中最常用的膳食摄入量测量方法,在欧美许多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3].但是对于不同地理文化背景,不同种族的人群,同一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可能会不同,此外由于食物频率问卷自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也影响它对膳食摄入的准确测量,因此必须进行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4].国外从上世纪80年代初起即有很多关于食物频率问卷信度和效度研究的报道[5~7],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则开展的很少.从1997年开始,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在市区建立了一个基于全人群的女性健康队列[8,9],1998~2000年开展了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利用该课题的有关资料我们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本文将报道该食物频率问卷信度研究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可以分为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方法两大类,实际营养流行病学调查中多以回顾性调查方法评估人群膳食摄入,其中尤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1-4]。实践中,研究者多使用营养计算器、excel、SPSS、stata等软件计算膳食营养成分,但上述软件应用到大规模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学生膳食镁的摄入情况,对中国的人群镁营养状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检验其效度和信度。采用整群抽样抽取成都某高校医学生330人,用该问卷进行三个月的食物摄入频率和摄入量调查。结果男生膳食镁平均摄入量为329mgd,为推荐摄入量(RNI)的94.0%;女生膳食镁平均摄入量为377mgd,为RNI的107.7%;男生的膳食镁摄入量低于女生,P<0.01。其中46%的男生和31.9%的女生膳食镁摄入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结论人群膳食镁的摄入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中国各类人群膳食镁摄入情况和机体镁营养状况进行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问卷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为饮食习惯与慢性疾病关联性的研究提供一个简便、可靠的测量工具。方法 2018年9月,以自愿参与的形式招募118名乌鲁木齐市居民,通过自行设计的食物频率问卷结合连续3天24 h膳食记录,了解调查对象膳食摄入水平。对调查对象进行第1次食物频率问卷调查后,间隔4周再进行第2次相同的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比较前后2次调查结果所得能量与各营养素的相关性检验问卷的信度;对同一调查对象在进行第1次食物频率问卷调查之后,用连续3天24 h膳食记录法作为对照,进行效度检验。结果 (1)信度研究中,总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在0.431(锰)和0.988(维生素A)之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775。(2)效度研究中,食物频率问卷与连续3天24 h膳食记录膳食调查所得总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在0.312(硫胺素)和0.993(锌)之间,平均值为0.627。(3)在一致率分析中,膳食营养素的信度一致率为96%,膳食营养素的效度一致率为100%。结论所制订的膳食食物频率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膳食营养与慢性病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昆明市主城区18岁以上居民膳食结构中与体质指数(BMI)变化相关的饮食因素,为昆明市主城区成人的饮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2018年8-10月采用膳食频率调查表(FFQ)对目标人群进行膳食结构多因素调查,包括常规食物类的摄入频率和摄入量、地域性膳食习俗及新兴就餐模式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599份.利用多重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适合于廷边地区人群的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表.[方法]调查朝鲜族和汉族居民118名,3d的24 h膳食.以累积百分贡献率法和多元回归分析两种方法对食物进行筛选.[结果]在朝鲜族中筛选98种、在汉族人群中筛选103种食物,合并同类食物后最终保留121种食物进入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结论]按照系统方法和步骤制定的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表是切实可行的,但需进一步进行效度和信度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中期妇女膳食摄入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利于胎儿生长发育。[方法]以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333名孕中期妇女为调查对象,应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对样本的膳食摄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该样本人群膳食总体摄入不足,年龄对膳食质量无影响,影响该人群膳食质量的食物种类主要是谷类﹑奶类豆类﹑蔬菜水果和动物性食物。[结论]样本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应调整不平衡膳食结构,加强孕期营养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人群中辛辣食物摄入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为肥胖膳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哈尔滨市2004—2008年的横断面人群,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57 555名30~79岁(男性23 254人,女性34 301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获得人口学信息及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信息,采用食物频率问卷获取各类食物包括辛辣食物摄入信息,体格检查获得身高、体重等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辛辣食物摄入及其与偏爱肉食/素食膳食习惯的交互作用对超重与肥胖风险的影响。结果与摄入辛辣食物频率低的人群相比,摄入辛辣食物频率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在男性中增加了29%(OR=1.285,95%CI 1.251~1.319,P<0.001),在女性中增加了33%(OR=1.329,95%CI 1.294~1.364,P<0.001)。与摄入微辣食物的人群相比,摄入极辣食物人群男女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0%(OR=1.198, 95%CI 1.137~1.259,P=0.011)和19%(OR=1.194, 95%CI 1.141~1.247,P=0.003)。在男性人群中,偏好肉食,且辛辣食物摄入频率及程度高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高,偏好肉食/素食的膳食习惯与辛辣食物摄入两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结论辛辣食物的摄入可能增加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同时减少辛辣食物和肉食的摄入可能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超重和肥胖。  相似文献   

15.
张俊  周晓冬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2):198-199,226
本文研究了云锡矿工肺癌高危人群普查中所使用的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研究是将间隔一年的食物频率问卷资料相比较做相关分析;效度研究是以1995年四季28天24小时饮食回顾调查资料为标准,将食物频率问卷资料调查结果与其比较做相关分析。以一致率来评价膳食调查工具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16.
四川大学医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马晓菊  吕晓华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291-292,294
目的了解高校医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提高大学生的营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编制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并以此为调查工具,对330名医学生进行膳食调查。结果医学生的食物构成以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类为主,但能量来源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过高,碳水化合物供能过低;钙摄入不足,优质蛋白质、动物源性铁与维生素A摄入不足。结论应教育学生合理改进膳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动物源性铁,维生素A摄入量,以提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市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和制定与之相关的营养卫生政策。方法采用3日称重、24h膳食回顾和食物频率问卷相结合的膳食调查方法,由专业人员入户进行食品称重,问卷询问和记录。结果我市调查人群的膳食结构中存在着核黄素、钙、钾、镁、锌、硒、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钠等超过参考摄入量:蔬菜、水果、蛋、奶类和豆类的摄入偏低,油脂、盐等摄入过量等问题。结论应加强营养干预和膳食指南的健康教育,加快制定改善农村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的相关政策,促进农村居民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处在机体代谢旺盛阶段,而且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合理营养对促进其身体健康、满足脑力活动所需至关重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1-3].在营养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中,食物频率问卷(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FFQ)法优于短期膳食回忆和膳食记录法,通常被认为是膳食调查的最佳方法[4].为保证获取真实而有效的调查结果,需要对食物频率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本研究设计一种适合大学生自行填写的评价其膳食结构与饮食行为FFQ,并通过2009年4、10月应用该问卷调查对403名大学生进行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称重记录法结合24 h回顾法为参考方法,评估食物频率问卷法(FFQ)应用于调查人群膳食营养素和食物摄入量的相对效度。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抽取闵行区和金山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称重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与食物频率问卷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膳食调查,并以称重法结合24 h膳食回顾法作为标准,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相关系数检验对食物频率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FQ和24 h回顾调查2种方法食用的食物大类相同,获得的谷类、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十字花科蔬菜、水果、肉禽水产类以及奶及奶制品的每日摄入量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48~1.000)。FFQ和24 h回顾调查2种方法获得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胆固醇每日摄入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209~0.340),其中能量与脂肪无统计学差异;镁、钾、磷、锰、碘、钙与硒每日摄入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204~0.419),其中镁、钾、磷、锰、碘元素无统计学差异;维生素B1、B2、C、烟酸每日摄入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170~0.305),其中维生素B1、B2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食物频率问卷可以评估碘元素、十字花科蔬菜、大豆异黄酮以及能量、脂肪、镁、钾、磷、锰、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食物频率问卷法评估人群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的准确性,为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保定市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130例成人摄入食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WFR和食物频率问卷两种方法计算能量以及营养素摄入量,并且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WFR计算出130例入选对象每天摄入能量9.5MJ、脂肪87.3g、蛋白质82.2g、碳水化合物268.9g。使用食物频率问卷计算出的130例入选对象每天摄入能量9.69MJ、脂肪112.6g、蛋白质88.1g、碳水化合物247.9g。关于蛋白质和能量测量数据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gt;0.05)。食物频率问卷法计算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偏高,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偏低,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量计算高于WFR计算所得的摄入量,但个别例如铁、维生素E等的摄入量与WFR相比偏低。食物频率问卷法评估得到的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量除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素等以外,与WFR相比均成正相关关系,调整年龄和膳食摄入量后,食物频率问卷对钠、脂肪等的评估与WFR相比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食物频率问卷法可用于评估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钾、钙、锌、维生素A等的摄入量,不适用于评估脂肪、维生素C、E以及钠铁、胡萝卜素等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