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或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两种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腰椎滑脱51例行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27例(A组),行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24例(B组)。结果两组术后JOA评分、滑脱角、滑移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椎间隙高度、术后融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后路固定联合椎间cage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在术后椎间隙高度维持、融合率较椎体间植骨融合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21例,评价术后椎间植骨愈合、滑脱复位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28个月,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按侯树勋等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可2例。结论运用滑脱椎"漂浮椎板"修整后椎间植骨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复位满意、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结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术后的资料.47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及小关节突间植骨融合术.11例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和后路椎间、横突间植骨融合.对术后疗效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4~63个月.临床疗效按照邹德威综合评价标准:优47例,良5例,一般2例,差4例,优良率达89.6%.疗效不佳主要为:1例椎管减压不彻底,2例为滑脱椎体复位过度,3例为植骨未融合,其中2例滑脱复发.结论 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是有效的方法.彻底的减压,有限复位滑脱的椎体,有效的椎间、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腰骶部支具外固定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腰椎滑脱症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目的 提高腰椎滑脱症手术复位和后路一次椎体间植骨融合率。方法 对行Steffee椎弓根螺钉系统、RF系统、SF内固定装置复位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腰椎滑脱20例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改变。结果 20例均获满意复位,椎间植骨融合。结论 应用具有提拉作用的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滑脱腰椎+滑脱椎椎间植骨融合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自体棘突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9例腰椎滑脱症经后路行椎管减压、改良自体棘突及微粒骨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年2个月.所有患者原有症状及Oswe-strt伤残指数(ODI)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出现假关节、再滑脱、内固定松动或折断等并发症.结论 经后路改良自体棘突椎体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椎体间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比较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后.分别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不同类型及合并症的腰椎滑脱症患者67例,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手术疗效与并发症、滑脱椎体复位率与复位丢失率以及椎间隙高度。结果: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最长、出血量最多。手术总体优良率为88.71%,三种术式间无差异。所有椎体间植骨组植骨融合良好,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滑脱椎体复位无丢失;12例后外侧植骨者平均复位丢失率为11.24%,2例椎弓根螺钉松动,2枚椎弓根螺钉断裂。结论:退变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腰椎滑脱翻修者宜选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加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相似文献   

7.
后路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植骨术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腰椎滑脱者28例,男8例,女20例,采用提拉型RF或G SS椎弓根内固定器械行后路复位内固定加后路椎体间植骨及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滑脱的复位率为86%,融合率为90.9%,无再滑脱现象。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植骨治疗腰椎滑脱,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内固定可靠,椎体间融合良好,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5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滑脱复位椎弓根连接系统加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滑脱融合率、总有效率、滑脱复位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对照组为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显著,融合率、滑脱复位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退行性腰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腰椎滑脱ugh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和横突间植骨的手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32例,Ⅱ度滑脱3例.28例采用椎板开窗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横突间植骨融合术;7例采用全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固定、椎间融合器加植骨融合术.结果:35例中,30例术后2周内神经受压症状消失,X片显示内固定器械位置良好.5例术后出现神经症状加重:神经根刺激症状加重者4例,其中3例经治疗症状于3个月内缓解,1例症状未缓解者于术后8个月将内固定钉棒取出后症状缓解;不全瘫者1例,经二次手术探查后症状减轻.29例获得连续随访,随访时间2~3.5年,1例于术后6个月发现滑脱椎体再次轻度滑脱.1例因跌倒致椎弓根螺钉位置改变,伴有神经根刺激症状,将椎弓根螺钉取出后症状缓解,其余27例椎体滑脱完全复位,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融合良好.临床疗效按照邹德威的综合评价标准评估:优20例,良7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93.1%.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或横突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椎间植骨融合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31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作滑脱复位后加单侧cage椎间融合固定。随访观察固定节段有无位移,滑脱有无复发。结果随访24~72个月、平均36个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固定节段无移位,滑脱无复发。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可减少术后断钉和复发的问题,是治疗腰椎滑脱症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单侧cage即可以达到稳定椎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单、双箱型椎间融合器(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不稳症,通过比较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探讨应用单枚箱型Cage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椎间融合的可行性.方法 在对56例单节段腰椎不稳症患者施行PLIF(Posterior lumar interbody fusion)手术,均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内固定,实施单枚Cage椎体间植骨37例,双枚Cage椎体间植骨19例.统计两组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用M-JOA评分的症状改善率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并观察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摄X线片,观察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节段前凸弧度、融合节段间的滑移,并辅助CT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单枚Cage植入组较双枚Cage植入组手术时间短(P<0.01),出血少(P<0.01).术前术后的椎体间高度、整个腰椎前凸弧度、融合时间二组病例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腰痛症状改善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使用单枚箱型Cage与双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均是治疗腰椎不稳症的有效治疗方式,二者在缓解下腰部疼痛、椎间融合率方面效果显著.单枚箱型Cage行椎间融合联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PLIF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患者医疗费用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手术内固定、减压和植骨融合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三种手术方式治疗。a)单纯椎弓根钉固定复位、椎板间椎骨融合术16例;b)半椎板开窗减压、椎弓根钉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或横突间植骨融合术14例;c)全椎板减压、椎弓钉固定、人工椎板或椎间植骨融合术7例。结果随访时间0.5~2年,平均16个月。无感染、神经根损伤,术后症状基本消失,植骨均融合,无固定螺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按照邹德威等标准评价疗效,A组:优13例,良1例,可2例,优良率88%;B组:优10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86%;C组:优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6%。结论只要手术方案正确,术后效果均满意,三种方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腰椎滑脱症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复位固定、π式椎间融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手术,行椎管、侧隐窝及神经根管的彻底减压,切除病变椎间盘,利用椎弓根钉复位,行病变椎体间前方植骨,左右椎间融合器融合及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症48例。结果 36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0例Ⅱ度滑脱有9例复位,1例Ⅳ度滑脱完全复位,滑脱复位满意率98%。椎体间高度恢复正常。用JOA评分,术前JOA平均评分6.715分,术后JOA平均评分13.343分。术后根据X线片检查,所有患者椎体间“式融合均骨融合;椎间隙高度保持正常,滑脱未复发。术前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0.81%。随访18~26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88.74%。结论 后路π式椎体间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恢复了椎体间高度,扩大了椎体间植骨接触的面积,减少了椎弓根钉的应力,即防止了滑脱矫正度数的丢失,又有利于椎体间的骨融合,同时减少了椎弓根钉的断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3—2015-06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的26例腰椎不稳。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100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300 ml。本组获得平均18(12~36)个月随访。术后2例早期出现神经损伤症状,下肢疼痛麻木加重,考虑术中减压时神经根过度牵拉所致,口服弥可保营养神经、脱水治疗1周后缓解。其余24例症状、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摄X线片检查确认25例骨性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及椎体再滑脱。结论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复位联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固定稳妥、椎间融合率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不同椎间融合方法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疗效差异。方法对严重腰椎滑脱患者64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根据椎间融合方法的不同分为Cage融合组(32例)和椎间植骨组(32例)。比较术后两组的临床疗效、植骨融合率、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差异。结果64例均获随访,时间6~36(21.5±2.1)个月,患者均获解剖复位。Cage融合组JOA评分优良率和植骨融合率优于椎间植骨组(优良率90.6%、68.8%;融合率:84.4%、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lard滑脱率、腰椎前凸角和滑脱椎椎间高度指数等指标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植骨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优于椎间植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行半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36例腰椎滑脱患者行半椎板减压应用RF—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34例取自体髂骨行植骨术,2例行置入椎间融合器,观察其复位及融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腰腿痛症状均有改善,滑脱椎体得到复位,完全复位25例,不完全复位11例,术后达到骨性融合时间为6个月。1年后拍片均融合满意,3年疗效稳定。结论:RF—Ⅱ型复位效果肯定,椎板周围自体髂骨植入使用符合人体自身融合的生物力学,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连接处结构椎间植骨加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及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融合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椎间植骨选择。方法将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植骨,B组为椎间行自体碎骨粒植骨,两组均采取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于术后3个月~3年进行随访,观察两组的手术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以及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手术时间、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及融合率均无明显差异,但在维持椎间隙高度方面,椎间行棘突椎板连接结构组明显高于植碎骨粒组。结论在腰椎融合术中行自体棘突椎板连接结构椎间植骨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维持椎间隙高度,是一种良好的椎间植骨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置钉方法使腰椎滑脱术中复位更加容易。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后的置钉技巧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减压和椎问植骨融合治疗的腰椎滑脱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获得12-42个月的随访.术后1年X线片检查提示滑脱无进展,椎间隙全部达到骨性融合。采用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5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90.6%。结论改良椎弓根钉棒系统置钉方法可以使滑脱复位更加容易;对于腰椎I度滑脱不强求完全复位,主要是获得椎间植骨融合稳定脊柱和防止滑脱进展;对于腰椎滑脱Ⅱ度以上尽可能复位,同时进行椎间植骨融合稳定脊柱和防止滑脱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对比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斜形放置椎间植骨融合与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44例,按手术方式分为:Ⅰ组23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单枚Cage斜形放置的椎体间融合;Ⅱ组21例,行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后外侧融合。对两组术后JOA评分,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5~3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骨融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在下腰痛缓解的VAS评分、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方面优于Ⅱ组(P<0.05)。[结论]单枚融合器附加椎弓根钉的椎间植骨融合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更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获随访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植骨融合方式、取内固定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或不稳症154例.[结果]术后26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56%.12例发生断钉者中胸腰椎骨折9例(8.2%),腰椎滑脱或不稳症3例(2%);椎间植骨3例(1.9%),后外侧植骨2例(4%),未植骨7例(11.7%);内固定术后7 ~12个月断钉2例(2.3%),12 ~18个月断钉2例(2.1%),18 ~30个月断钉8例(9.7%).[结论]胸腰椎骨折比腰椎滑脱或不稳症断钉率高;未植骨者的断钉率高于植骨融合者,椎间植骨融合者最少断钉;取内固定时间超过18个月断钉率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有效植骨融合,避免早期活动负重,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