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许多医院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直接向血沉管推注血液测定红细胞沉降率,操作时由于血沉管倾斜的角度、注射的速度控制不佳及沉降台使用时间过久造成底端老化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操作失败.  相似文献   

2.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除检验科工作质量外,还有诸多因素如标本留取正确与否。笔者就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浅谈直接进针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及体会。1 操作1.1 根据检验申请单的申请内容准备所用物品,向病人解释此次检验的项目、目的及采血时应注意的问题,取得病人的合作,减轻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1.2 选择适宜的静脉,在其上端扎压脉带、消毒;嘱病人握紧拳头,使静脉更加充盈。取合格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左手拇指固定静脉下端;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以小于20°的角度沿静脉正向将针头斜行,快速穿过皮肤刺入静脉中,见回血后立即用右手固定注射器,以免针头滑出血管;用左手缓缓拉动针栓,血量抽足后解开压脉带,用无菌于棉球或棉签轻压针眼及其稍上方的位置,拔出针头后嘱病人用拇指压迫止血;再取下针头将血液沿管壁缓缓注入备用试管内,任其自然凝固分离血清或抗凝管内混匀分离  相似文献   

3.
对病人的卧位(患者卧床的姿势和位置)护理不当,极易造成意外。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常常发现有的患者因卧位不正确而影响了治疗效果。下面谈谈我们是怎样抓好半卧位护理的。一、帮助护士明确半卧位的正确定义。我们在查房时,针对发现的问题,通过实际操作,随时向护士说明,半卧位即患者在床上的卧位为半身提高与床的水平面成40—60°角;头部置一软枕,两臂随意放置,两膝屈曲置一长枕,与床的水平面成15—30°角;足底抵一枕,在腰部突隙处可垫一小薄枕。这样才能使患者坐势自然,有舒适感。  相似文献   

4.
皮下注射法以往的教科书中的要求为: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栓,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过瘦者可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迅速将针头的2/3刺入,放开左手固定针柱,抽吸无回血,即可推注药物,注射完毕,以棉球轻压进针处,快速拔针。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5.
我院已在部分科室推广应用了一次性自动静脉采血器。它是根据采血管内负压自动吸血的原理而制造的一种专用抽血器具。自我院使用以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操作方法1.1 按常规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后,撕开采血针包装袋,取出采血针并将采血针上的护套取下。手持采血针柄以15°的角度刺入静脉血管,此时可在连接管中见回血。1.2 将集血针刺入真空管内,管内预设好的真空将所需量的血液流入管中。当第一管采完后,拔出集血针再刺入另一真空管,如此重复操作,可实现一针多管采血,先抽普通管,再抽促凝管,最后抽抗凝管。  相似文献   

6.
12号针头穿刺胶塞配药无胶粒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 12号针头分别以针尖与瓶塞为 45°、60°、90°角及针头斜面向左、向上刺入橡胶塞配药 ,对液体中胶粒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 ,用 12号针头对胶塞瓶装药物配药时 ,以 45°角、针头斜面向左侧刺入胶塞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乳管内视镜(乳管镜)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的诊断与病理符合率,年龄及月经状态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疾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单侧血性乳头溢液141例。结果乳管镜诊断病理总符合率为92.03%,乳腺癌为92.31%,乳管内乳头状瘤为96.46%;乳腺癌9.22%,乳管内乳头状瘤80.14%;年龄>50岁的乳腺癌患者较年龄≤50岁者多见(P<0.01),闭经乳腺癌患者多于未闭经者(P<0.01)。结论乳管镜对单侧血性乳头溢液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乳头溢液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血性溢液中,乳管内乳头状瘤居首位;年龄>50岁以及闭经者,血性乳头溢液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症状,应及时手术取得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封管是该技术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如方法得当,可延长留置时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反之则可由于管道回血引起血栓形成而造成堵管,使留置时间缩短,增加患者痛苦和静脉用药治疗的成本。临床多数以肝素正压封管,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配制液3ml,关闭输液器开关,取掉注射器针头,接输液器针头,缓慢推注,推注封管液剩0.5~1.0ml 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关闭留置针小调节夹,完成封管。但边推边退针操作比较繁琐,我科采用自创的肝素封管时注射器少量刺入肝素帽代替边推边退针,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静脉置针穿刺角度以减轻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随机选择CT增强扫描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两组均按无菌注射技术操作要求选择血管及消毒,对照组按传统的穿刺方法,入针角度为15°~ 30°,观察组则对入针角度增大,即直接在血管上方60°~90°快速进针穿刺.评价两组患者对进针的痛感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率99.1%,对照组一次穿刺置管率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 2=6.825,P<0.05).观察组患者0~1级疼痛反应占95.7%,2级疼痛反应占3.1%,3~4级疼痛反应占1.1%;对照组患者0~1级疼痛反应占86.3%,2级疼痛反应占9.4%,3~4级疼痛反应占4.3%;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x 2=25.72,P<0.001).结论 穿刺快速进针角度为60°~ 90°的静脉留置方法能减轻患者进针疼痛感,一次穿刺率高,能适应高压注射器以3~5 ml/s的注射而减少造影剂碘海醇外渗的发生,保证显影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开取石后T管引流是胆管外科临床基本操作。拔除T管前需要常规造影检查排除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狭窄,了解胆总管通畅情况等。传统的"T"管造影采用一次性注射器60mL连接"T"型管推注对比剂,医护人员需要到透视机旁近台操作,直接暴露于X线下,直接受到电离辐射。2009年起我科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直接连接"T"型管快速滴入对比剂法,并给与相应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高渗葡萄糖临床应用较多,静脉注射用人工压力推注,费时、费力,有时因用力过大而致静脉穿通。我们试制了一种半自动高渗糖注入器75—6型,临床试用效果较好。推注最快速度;50%葡萄糖100毫升约需2—4分钟,长可15—20分钟,可据需要调整注入速度。取100毫升注射器两个,将两个注射器以背靠背的方向放入特制的木盒或铝制盒中固定,注射器出口均朝外,一接气球,一接输液导管。注射时先将有导液皮管的注射器装满糖液、排出气泡以上法固定盒中,穿刺后胶布固定针头,然后用手捏皮球向动力注射器内打气,管芯即徐徐向前推动,打气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 ,最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如何动用最佳的进针手法以减轻患者点滴的疼痛及对组织、神经、血管壁的损伤 ,并确保穿刺一针成功 ,这是广大护理工作者一直探讨的问题。近五年来 ,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研究 ,并总结经验 ,应用了新的静脉穿刺手法 ,穿刺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1 方法  右手拇指和中指分别持针柄以前、后两面 ,食指持针柄以上面 ,使针柄与皮肤垂直 ,针头与皮肤成 30°~ 45°角 ,针头斜面向左 ,用腕力刺破皮肤。当针头行于皮下时 ,角度逐渐变小 ,刺入血管时 ,角度改为 10°~ 15°角 ,进入血管…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肿瘤特别是恶性肿瘤在作 X 线诊断时需要了解上颌窦整个骨壁的骨质情况,但上颌窦常规照片(华氏位)只能显示上颌窦的外,内,上壁,上颌窦的后壁显示不出来,这样就得不到满意的 X 线诊断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我们根据头颅部的解剖学和投照技术方面的积合成象原理学,摸索出一种简便的上颌窦后壁投照方法,通过实践证明可达到诊断要求,现介绍如下:一.胶片尺寸:5×7英寸大小。二.投照方法:病人坐于立式线器摄影架前,使头颅部靠暗盒,便受检侧的头颅与台面成25°—27°角,头向后仰紧靠台面,使头颅矢状面与台面约成62°—65°角,患侧内眦对准台  相似文献   

14.
<正> 一、视神经孔投照简易摆位法患者俯卧,头部转向对侧,颧骨、鼻尖和下颌隆凸部三点紧靠暗合,使头部矢状面与片合呈53°投照。由于各人头型各异,不进行适当的调整就不易得到理想的摄片角度,致使拍片失败。根据我们经验发现,只要球管中心线正好在顶骨结节与外耳道上棘连线的中点上,那么此时头部的矢状面与片合的夹角即为53°,不论何种头型均符合此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加药法对全封闭式静脉输液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程度的影响,为临床加药提供指导。方法 60例251袋使用非聚氯乙烯(PVC)软包装输液袋进行全封闭式静脉输液的患者以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3组。A组加药方法为常规抽取药液,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加入药液后拔除注射器,B组加入药液后在拔除注射器前先回抽出与加入药液量等量的空气,C组加入药液后在拔除注射器前回抽空气时使输液袋与注射器垂直或与加要台倾斜45°以上,边回抽边退出注射器针头,尽量抽尽输液袋内空气,比较其对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的程度。结果 3组加药法对全封闭式静脉输液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程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药后尽量回抽输液袋内空气的加药方法能有效减少及减轻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液体滴空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小角度体层摄影术(Zonography)又称区域体层摄影术或狭角体层摄影术,系X线管照射角取10°以内的体层摄影方法。1932年Ziedes des Plantes首先采用30°照射角行体层摄影。其后,Lindblom亦应用小角度体层摄影术,提高了体层照片的清晰度及对比度。小角度体层摄影摄取的指定体层较厚,体层照片对比度良好,非指定体层的模糊度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0年5月~2001年6月应用经T管内插入的导管推注造影剂行胆道造影术35例 ,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资料 :全组男14例 ,女21例 ;年龄25~78岁。全组为胆总管切开探查后置入T管 ,其中胆总管结石28例 ,胆总管增粗5例 ,胆道出血1例 ,医源性损伤1例。1 2方法 :直径0 38mm介入导管1根。 (1)常规消毒T管口 ;(2)渐进式的经T管插入介入导管 ,遇有阻力可将T管稍向外拔并旋转导管 ,插入的长度应在T管长臂的基础上再进2~3cm ,以便导管能够到达左右肝管的汇合部 ,在电视或透视下操作…  相似文献   

18.
顾有龙 《安徽医药》2009,13(7):789-790
目的改进未扪及肿块乳头溢液的手术治疗方法,使手术定位准确、简便、减少复发。方法该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46例临床未扪及肿块的乳头溢液病人术中使用动静脉留置针定位病变乳腺导管,切除病变导管及相应部分乳腺小叶。结果46例乳头溢液患者术中均准确找到病灶,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结论动静脉留置针引导有助于确定未扪及肿块的病变乳管和乳管内占位性病变位置,是一种定位准确、简便、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应用真空管采血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应用真空管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减少标本的溶血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标本合格率。方法 :对临床应用真空管采血的优点、缺点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分别进行观察、对比 ,并进行操作方法的改进。结果 :通过改进 ,发生吸血不畅、标本溶血、针头脱出管、抗凝标本血量不足等情况明显减少 ,标本合格率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真空管采血应选择较大的血管 ;采血时试管应倾斜 ,避免血液直冲管底造成机械震荡发生溶血 ;采血后轻轻旋转试管使血液与硅离子充分混合促进凝血 ;多管采集时抗凝标本应放在中间采集 ,婴幼儿采血建议双人操作。  相似文献   

20.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 5 83例 ,男性 3 98例 ,女性 185例 ;年龄 3 5~ 82岁。采血部位为肘前静脉 ,全血标本用肝素抗凝剂。抗凝管预先加入 1%肝素 ,60°烤箱烤干。血液注入后轻摇 ,使血液充分抗凝。1.2 方法 :使用 L G- R- 80型血液流变仪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进行测定。测定温度为 3 7℃ ,切变率为 1~ 2 0 0 1/S。2 结果正常组 3 13例 ,全血粘度 4 .2 5~ 6.18,血浆粘度 1.71~2 .0 2 ;异常组 2 70例 ,全血粘度 6.90~ 8.4 3 ,血浆粘度 2 .0 6~3 .67。 2 70例血液粘度增高病人中 ,高脂血症占 6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