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 ,治疗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干扰素无反应或仅有短暂反应 ,有人发现这与干扰素治疗过程中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抗体有一定关系[1]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观察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肝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的产生情况 ,分析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以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的判断有所帮助。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1.1.1 治疗组 :30例丙肝为 1995~ 1998年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所有患者至少一年内未用过免疫抑制剂。其中男性 2 2…  相似文献   

2.
李家斌  李旭  余鑫之  吴锐  杨玲 《临床荟萃》1999,14(10):443-444
重组干扰素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但人们研究发现,干扰素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体产生率和临床意义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采用酶免疫法(EIA)和抗病毒中和法(ANB),观察100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中干扰素抗体产生情况,及其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00例选自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在我院传染科、皖南医学院附属戈矶山医院传染科及阜阳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其中6例患者经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干扰素抗体(抗-IFN)在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IFN)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49例应用基因重组α2b干扰素(rIFNα2b)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抗-IFN进行检测.结果:疗程结束后24 49%(12/49)抗-IFN阳性.抗-IFN出现在治疗后2.95±1.25个月.抗体水平与治疗效果有关,高浓度抗体临床效果差.抗-IFN阳性者较阴性者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P=0.0056).结论:抗-IFN产生可影响IFN抗病毒效果,降低临床疗效,可作为IFN治疗中预测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9):1764-1764
答:干扰素是由干扰素诱生剂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的活性和抑制细胞分裂、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干扰素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干扰素,主要由病毒等微生物刺激机体组织细胞产生。Ⅱ型干扰素,主要由抗原或促有丝分裂素刺激T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机体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长期注射后产生中和抗体的比率较低.疗效稳定且可重复,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有效及首选的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干扰素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而影响治疗效果。1999年10月~2004年3月我科应用干扰素治疗CHB患者共104例,并进行观察,探讨减轻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ELISA检测干扰素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用ELISA检测64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的干扰素抗体,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的含量。结果:64例接受干扰素治疗的CHB患者中的28例患者检出干扰素抗体(43.8%),治疗前后的血清HBV DNA含量在干扰素抗体阳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扰素抗体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8例干扰体阳性者治疗结束时,2例(7.14%)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36例干扰素抗体阴性者在治疗结束,12例(33.33%)患者血清中HBV DNA被清除,二者比较P<0.05。结果:干扰素抗体能影响干扰素的疗效,对其检测可作为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苏冬娜  吴诗品 《临床荟萃》2001,16(24):1139-1141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并可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等 ,因而给予抗病毒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干扰素 (interferon ,IFN)是目前公认的较有效药物 ,其ALT复常率及病毒复制指标阴转率明显高于护肝药物及其他抗病毒药物。IFN作为一种蛋白质 ,具有一定免疫原性 ,治疗后可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研究认为 ,抗 IFN在体外可中和IFN抗病毒作用 ,抑制IFN活力 ,影响临床疗效[1] 。因此 ,研究抗 IFN的产生规律 ,对临床选择有效药物、减少因无效治疗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感染等作用,对治疗病毒感染有较好疗效。我科于1993年5月至1997年5月,分别应用干扰素超声雾化吸入(简称雾吸)及肌注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102例,并对两的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后干扰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干扰素治疗影响。方法:选择94例慢性丙肝患者采用a2b-IFN治疗,剂量为300mU/次,每周3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动态检测抗-HCV,HCV-RNA及a2b-IFN-IgG表达水平。结果a2b-IFN治疗后抗-HCV,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2.98%(31/94)和38.30(36/94),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抗-HCV,HCV0-RNA阴转率分别为10.00%(4/40)和15.00%(6/4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扰素治疗后抗-IFN-IgG阳检率为5.32%(5/94),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第一,第二,第三疗程结束后,抗-IFN-IgG阳检率分别为0(0/94),2.13%(2/94)和5.32%(5/94),干扰素治疗中抗-IFN-IgG产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2b-IFN对抗-HCV,HCV-RNA阴转具有肯定疗效,且优于常规治疗,其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在治疗过程中可诱导机体产生少量抗a2b-IFN-IgG,其对IFN-a2b的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和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随着在临床应用的增多,对其副作用的了解也更趋全面。其中某些特殊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改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本院在使用干扰素治疗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干扰素具有调节免疫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和慢性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但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随着在临床应用的增多,对其副作用的了解也更趋全面。其中某些特殊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改变,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本院在使用干扰素治疗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出现的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乙型肝炎患者产生自身抗体主要类型与原因分析一直备受关注。国内研究多局限于HBV感染者或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情况,且结果也不一致[1-2]。国外研究提示干扰素治疗可以导致乙肝患儿产生明显的自身抗体[3]。本文调查分析了干扰素治疗对乙肝患者自身抗体产生的影响,报道如下。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本院2012~2013年肝炎科完成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的乙肝住院患者75例,诊断标准符合2010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IFN)是细胞对病毒感染和各种合成及生物诱生作用反应而分泌的一类蛋白质,具有抗病毒、抗增殖、诱导分化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按照其分子结构和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α、β、γ等不同型别,其中IFN-α在慢性肝炎的治疗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现将干扰素治疗中碰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的治疗,近年来应用干扰素以及干扰素分别与造血因子、罗钙全、皮质类固醇的联合疗法等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此外,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部分患者不再依赖输血;高剂量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注射,对自身抗体生成有负调节作用;大剂量的甲基强龙可使一些患者网硬蛋白消失,脾脏缩小,骨髓恢复正常;骨髓移植前,脾切 并非必要。本文就该症近几年的治疗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世远  谢凤梅 《临床荟萃》1994,9(8):363-364
干扰素为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对多种DNA和RNA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干扰素能促使未受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另一方面可通过宿主的免疫机能来杀伤病毒感染的细胞。流行性出血热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我们试用干扰素治疗了30例出血热患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由于乙肝病毒(HBV)持续感染,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CHB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治疗困难。干扰素仪与阿德福韦酯对HBV作用的靶位与机制不同,联合应用可能有协同作用,本院于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干扰素α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新华  侯宝国 《华西医学》2010,(11):2022-2024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自身抗体的合并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8年2月6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前后的检测结果,观察治疗前后自身抗体合并状况及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结果①6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39例自身抗体阳性,阳性率59.1%(39/66),主要为ANA;②自身抗体的产生与年龄相关,而与性别、HCVRNA定量无关;③自身抗体阳性组干扰素应答率66.7%(26/39)明显高于阴性组40.7%(11/2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干扰素治疗后,自身抗体阴性组自身抗体检出率为44.4%(12/27),但滴度均〈1∶320;治疗前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患者会出现较高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率。结论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干扰素应答率高于阴性组,但应注意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以预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HBV感染高中流行区,近年HBeAg阴性乙型肝炎在慢性乙肝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我国资料表明37%~54%的临床肝硬化、晚期肝病患者多为HBeAg阴性乙肝,这类肝炎患者对目前治疗方案的持续应答率低,临床转归很差。现在抗病毒治疗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我院从2004年3月-2005年3月对32例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进行了聚乙二醇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组干扰素治疗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IFNα -2b3Mu皮下注射 ,隔天1次 ,6个月一疗程 ,治疗急性丙型肝炎24例 ,阳性丙型肝炎38例 ,治疗后随访2~4年。结果 急性丙型肝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和无应答率分别为66.7 % (16/24)和33.3 %(8/24)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和无应答率分别为39.5%(15/38)和60.5%(23/38) ,急性丙型肝炎治疗结束时应答率显著高于慢性丙型肝炎 (p<0.05) ,随访2~4年急性丙型肝炎稳定应答率54.2% (13/24)也显著较慢性丙型肝炎稳定应答率28.9 % (11/38)高 (p<0.05)。干扰素中和抗体阳性者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和稳定应答率分别为33.3% (8/24)和20.8 % (5/24) ,干扰素中和抗体阴性者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和稳定应答率分别为65.2% (15/23)和56.6% (13/23)。干扰素中和抗体阴性者治疗结束时应答率和稳定应答率均显著高于干扰素中和抗体阳性者 (均 p<0.05)。结论 丙型肝炎早期应用干扰素疗效好 ,干扰素中和抗体的产生将降低干扰素疗效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掌握干扰素治疗指征及禁忌证;合理使用干扰素,使其达到满意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通过对1例死亡病例的分析,向患者介绍在使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以小剂量干扰素和大剂量干扰素分别对不同组尖锐湿疣(CA)患者疗效观察,探讨小剂量干扰素和大剂量干扰素对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影响情况。方法:将69例C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以10万U干扰素配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以200万U干扰素配合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0.6%和72.7%。结论:控制CA复发,小剂量干扰素比大剂量干扰素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