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其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a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轻者经降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及局部换药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严重时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需手术截肢(趾),甚至会因合并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我们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为,不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预防措施是否得当至关重要,同时,恰当的护理方法对防止病变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创面的愈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或)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的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有15%在其生活的某一个时刻会发生足溃疡或坏疽。美国每年因糖尿病足截肢的患者占非外伤性截肢患者的50%,65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率达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足学会组1992年的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足占住院病人的12.4%,其中截肢率为7.3%。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活模式现代化及社会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疾病。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多见于病程长、年龄在60岁以上,导致恶性循环,致使患者截肢致残,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了所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发展、转归、治疗及一系列的康复保健知识,增强了患者预防疾病的能力,改变了不良习惯,增强了治愈疾病的信心,减少了其它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方法通过运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耐心细致的讲解、观看、示范、宣传、教育等方法,对我院3年来住院的1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认真细致的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提高了患者医疗保健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了疾病的并发症,缩短了治疗天数,促进了患者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增进了护士责任心,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通过系统的健康教育手段和精心的护理,使18例患者的护理工作由单纯的诊断、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保健的服务功能转变,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从饮食、运动、局部皮肤、创面、心理以及家庭健康教育等方面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护理,有效地提高了糖尿病足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探讨糖尿病足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护理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足认识,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5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深部组织的破坏。它是糖尿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其引发的截肢占非创伤性截肢总数的50%。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全方位、系统、精心的护理治疗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顺从性,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把糖尿病防治的主动权交给患者自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隐患,预防糖尿病足的复发,降低截肢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朱美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9):125-126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下肢中小血管病变以及微循环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所致。早起以双足麻木、发凉、疼痛为主要表现,进一步可以引起溃疡和干性坏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糖尿病的治愈率,减轻患者的身心痛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消除足部疾患,降低截肢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该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其伴发病多,并发症重,治愈时间较长、费用高,大大影响患者自身生活质量,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我们对住院的43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指导,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对2008年2月~2010年6月我院入院治疗的9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包括饮食护理、血糖检测、创伤面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观察与护理措施,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98例患者中,痊愈68例,占69.4%,显效29例,占29.6%,有效1例,占1.0%,总有效率100%,无截肢或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7,(9):788-790
张传清教授认为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为肝脾肾虚衰、气血亏虚致经络痹阻不通,气血瘀聚化热,终致肉腐成脓,故虚损、瘀毒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特点。治疗重视整体辨证与局部施治相结合,扶正与驱邪并举,善以《辨证录》之顾步汤为基本方加味,扶正、活血、除湿、通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神经病变,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足部疼痛、肢体麻木、皮肤冷凉、苍白或紫暗,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导师亓鲁光教授在多年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对社区18例糖尿病足患者实施了家庭护理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适时恰当的进行护理指导、肢体能锻炼,心理护理,并做好糖尿病的局部处理,可控制糖尿病足的进展,稳定病情,缩短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龙血竭治疗糖尿病足3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血竭治疗Ⅰ、Ⅱ级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Ⅰ、Ⅱ级糖尿病足病人,采用龙血竭局部外用,同时加强饮食与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龙血竭治疗Ⅰ、Ⅱ级糖尿病足伤口的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7.2%。结论:龙血竭治疗Ⅰ、Ⅱ级糖尿病足伤口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来,我科收治糖尿病足5例,治愈4例,死亡1例.5例中,4男1女,年龄64~89岁,平均70.5岁,糖尿病史最短10年,最长25年,平均15年.本组5例中有不同程度感染,周围神经病变4例,表现为深浅感觉减退,缺血性溃疡4例,坏疽1例,经积极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愈4例,因感染灶扩散败血症死亡1例.现将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蒋文波  金玉  陈昊  徐俊伟 《新中医》2021,53(5):221-224
江苏省名中医龙家俊教授是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有丰富的临证经验.龙家俊教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秉承家学,先后师从龙步云、张义堂学习医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阐古研近,学辨证论治之基础,深入探索病因病机理论,遵天地人三气相应之道,用以人为本之"四维(天-地-人-时间)...  相似文献   

17.
唐汉钧教授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经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汉钧教授 ,从事中医外科临床 40余年 ,治学严谨 ,注重临床实践 ,精于辨证 ,用药灵活而不失法度 ,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方面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唐教授学习 ,悟其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特别注重从脾虚湿热论治 ,从而把握辨证的临床核心 ,符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之思路 ,用药具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或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行截肢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足部的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避免截肢。一般资料我院自2001年1月~2003年5月共收治符合WH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利尿、抗炎、中药保留灌肠、透析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病情均较前改善。  相似文献   

20.
史奎钧治疗糖尿病足经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晚期一个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50岁后及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糖尿病足是指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病变造成下肢远端组织缺血或因为神经病变所致的足部组织变性坏死,主要表现为足部痛觉、触觉及温觉减弱或消失,足部溃疡、感染、坏死等.史奎钧主任医师对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积有较多的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