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及37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伴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者血浆内皮素显著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者(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重要并发因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正常人及37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伴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者血浆内皮素显著高于无微血管并发症者(P<0.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重要并发症,血浆内皮素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的Lp(a)水平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Lp(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型糠尿病的组间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组(P<005);大血管病变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但与微血管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水平在2型糖尿病时已明显升高,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大血管并发症时升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0名正常人和48名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四因子(PF4)的水平,来观察和探讨糖尿病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状态,以及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机理的关系。研究发现糖尿病病患者血浆βTG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而血浆PF4水平在糖尿中层得和正常人中无显著差异(P〉0.05),伴或不伴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组间血浆βTG,PF4水平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用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法测定47例糖尿病病人血浆血小板4因子(PF4)高于31例正常人(P〈0.001),其中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F4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经治疗后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浆PF4下降(P〈0.05);用双缩脲法测定47例糖尿病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高于31例正常人(P〈0.001),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较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者增高(P〈0.001)。  相似文献   

6.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4例糖尿病人的血浆TXB2和6-Keto-PGF1a浓度。各组的TXB2水平,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加重而升高。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中高血压组TXB2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提示TXB2在糖尿病微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合并高血压时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者测定了25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和12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血中SOD-T、SOD-Mn、SOD-Cu·Zn、VE、LPO的含量。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SOD-T、SOD-Mn、SOD-Cu·Zn含量明显减低(P<0.01),LPO明显增高(P<0.01),VE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微血管病变组血中SOD和LPO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中SOD、LPO的含量变化系糖尿病本身的变化特征,而不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TXB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04例糖尿病人的血浆TXB2和6-keto-PGF1a浓度。各组的TXB2水平,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加重而升高。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中高血压组TXB2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组。提示TXB2在糖尿病微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合并高血压时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和进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3例正常人及86例糖尿病无合并微血管病变者和66例糖尿病并微血管变病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而并发微血管病变组与无并发微血管病变组相比,血浆ET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血浆ET水平的升高可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的Lp(a)的水平改变。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Lp(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Lp(a)水平明显主于正常对照组(P〈0.001)。2型糖尿病的组间分析合并坟病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且、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但与微血管病变组间无显著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变机理。方法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4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7例。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INS)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用氧化酶法测定。结果NIDDM患者的GH无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3.3±1.2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1.0±1.2μg/L),合并微血管病变者(5.7±1.9μg/L)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病程延长,GH水平越高,微血管病变发病比例也就越高。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平行关系(r=0.173),与INS间无显著相关。IDDM患者GH水平(6.6±3.4μg/L)较NIDDM患者(4.6±1.8μg/L)还高,且均为有微血管病变者。结论GH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对6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其中15例作了治疗前后指标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者血液粘度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者,二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糖尿病治疗后血液粘度亦可改善(P<0,05),血脂增高对血液粘度有一定影响(P<0.05),而并发大中血管病变与并发微血管病变血液粘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微血管病变并发症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并发症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变化。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并发症的血清CRP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CRP比单纯糖尿病(DM)组升高明显(P〈0.05);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与病程、高血压、体重指数、尿白蛋白排泄率、甘油三酯、空腹胰岛素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CRP增高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凝血与纤溶功能变化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正常对照组(30例)、无微血管病变组(62例)、微血管病变组(65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AI-1)活性,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分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较3组PAI-1及FIB水平.结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IB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且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AI-1和FI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的高凝及低纤溶状态,在发生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后更为明显,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中PAI-1和 FIB水平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脂蛋白(a)[Lp(a)]水平的改变。方法 测定83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42例非糖尿病患者的Lp(a)及其他血脂水平,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无微血管病变组(P均<0.01),Lp(a)浓度在非糖尿病组和无微血管病变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较无微血管病变组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1),Lp(a)与FBG、FINS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Lp(a)水平增高,高水平的Lp(a)可能人微言轻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预测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内皮素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和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放射免疫法测定55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结果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患者,且随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加重,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显著增高。糖尿病患者血清ACE和血浆E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ACE和血清ET水平增高可能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2例在我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有微血管病变组(30例)和无微血管病变组(42例),另外选取4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照组均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对比3组的D-D、HbA1C浓度水平。结果糖尿病有微血管病变组D-D、HbA1C浓度水平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D-D、HbA1C浓度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D-D、HbA1C浓度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53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47例,设健康人群对照组50例。所有人群入院或体检时即采集静脉血,进行vWF:Ag、AT:A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vWF:Ag含量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vWF:Ag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患者血浆AT活性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2型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并发症组中背景性病变和增殖性病变患者血浆AT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vWF:Ag、AT:A的变化与糖尿病微血管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监测其水平与活性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32例,无微血管病变组30例,并与正常人对照组30例比较其HbA1C及血、尿β2-MG的水平.结果微血管病变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1),并且2组的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HbA1C及血、尿β2-MG的水平测定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指标,对指导和治疗糖尿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与微血管、神经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尿病微血管、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关系,为预防糖尿病微血管、神经病变并发症提供依据和视角。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神经病变患者248例为实验组,对照组为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神经病变200例(以眼底莹光素造影,严格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检,肌电图检查作为微血管、神经病变的观察指标)。观察上述两组患者血清C肽水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神经病变组中血清C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中血清C肽值则变化不大,处于正常范围,血清C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清C肽水平与微血管、神经病变的发生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