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半导体激光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风险及规范。方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32例32只眼;年龄19~81岁。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9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7只眼,闭角型青光眼绝对期3只眼,硅油取出术后2只眼,Coats病1只眼。因睫状体二极管激光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眼压控制不良、可能需要再次治疗及药物治疗、前  相似文献   

2.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对89例91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施行接触式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半导体激光波长为810nm,将激光束聚焦于睫状体冠部,除内,餐直肌时区外,均匀分布26-34个击射点,能量1.5-2.5W,时间1.5s,术后随访2周至3.5年。结果:以降低眼压30%为手术成功标准,近期成功率为92.3%,疼痛缓解率为96.5%,远期成功率为83.3%,疼痛缓解率为95.2%,少数病例有色素膜炎,前房出血管工发症。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临床较常见的难治性青光眼,其致盲率高,一般的手术及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疗效,常规的抗青光眼滤过术(单纯小梁切除术)术中、术后容易出血,活动性新生血管也将导致滤过部分阻塞及滤道周围组织纤维增殖,致手术效果差,成功率仅为11%~52%[1]。因适当的全视网膜光凝术可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2010年6月至2011  相似文献   

5.
李静  刘东敬 《西南军医》2017,(3):231-23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例在我院采用综合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均行常规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房角及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前房炎症反应、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及眼底情况.结果 视力:1例患者无光感,6例患者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为0.02~0.3.眼压:术前平均眼压(45-8.4) mmHg,术后1年,平均眼压(18±7.5) mmHg,其中1例患者需用一种降眼压药物.房角及虹膜表面新生血管:术后1周内完全消退,术后1年内未见再次生成.前房炎症:术后1周比较严重,后逐渐消退.眼底情况:术后3个月及1年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未见视网膜有明显的出血缺血病灶.1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发生视网膜脱离,再次行视网膜复位+硅油充填术,随访见视网膜复位,眼压控制在21 mmHg以下.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小梁切除术、术中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是一种较有效的治疗严重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综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e.scularglaucoma,NVG)是属于继发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缺氧性疾病的一种难治性青光眼,以往对伴有玻璃体积血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和引流手术等,其术后视力和眼压控制均不够理想。我们根据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发生机制,采用玻璃体切除治疗8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合并玻璃体出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例13只眼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然后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的眼压、视力与虹膜新生血管变化.结果 治疗前眼压32~68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46.56 mmHg,治疗后6个月眼压8~27 mmHg,平均13.18 mmHg.视力下降者2只眼,提高者4只眼,不变者7只眼.虹膜新牛血管完全消退7只眼,部分消退6只眼.结论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糖尿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能有效降低眼压,挽救视力,而且相对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对28例28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先用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表面及前房角新生血管,次日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降眼压效果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 28例虹膜新生血管激光光凝后眼压未降低,维持激光光凝前水平.术后1周眼压(12.72±2.47)mmHg,较术前眼压(42.18±6.46)mmHg明显降低(t=13.21,P<0.01).随诊12个月,眼压为(17.15±2.11)mmHg,控制良好.术后1年功能性滤过泡24只眼,占85.7%.无浅前房、滤过泡渗漏和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半导体激光光凝虹膜及前房角新生血管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联合丝裂要素(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27例28眼采用联合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术治疗。结果:视力术前与术后相比p>0.05,眼压术前与术后相比P<0.005。结论:对用药后眼压仍不能控制的虹膜睫状体炎继发青光眼行联合MMC及羊膜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高压氧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方法 37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98例,予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高压氧疗法采用大型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2.0 ATA),每日1次;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180例,单独使用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每日1次.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0.9%和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3%及5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高压氧联合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为100%,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9至2013-10收治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共92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黏弹剂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所有患者根据术前局部用药眼压控制与房角关闭及粘连情况分4组: G1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42眼、G2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2眼、G3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10眼和G4组(术前用药后眼压>25.0 mmHg,房角关闭>270°)28眼。比较分析术前、术后各组视力、眼压以及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angle,ACV)和前房角宽度(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等眼前节结构变化。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3个月。结果 术后各组患者视力显著改善、眼压也显著下降(P<0.01),术后视力改善情况:G1组、G2组 优于 G3组、G4组(P<0.01),G3组 也优于 G4组(P<0.01);眼压情况则除G4组[(22.98±4.54)mmHg]仍高于正常外,G1组、G2组和G3组均下降至正常水平,且G1组、G2组眼压下降较G3组(P<0.05)、G4组(P<0.01)明显,G3组也好于G4组(P<0.05),但G1组与G2组在视力和眼压差异均未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并且与病程相关,术后仍有20眼(G3组2眼,G4组18眼)未达到有效眼压控制,需加用药物及手术干预。眼前节结构:术后各组ACD、ACA、ACV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1);术后各组间,ACD变化最为显著,其中G1组、G2组显著深于G3组、G4组(P<0.01),G3组也较G4组深(P<0.05),G1组、G2组则明显差别(P<0.05);ACA则仅G1组宽于G4组(P<0.01),其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ACV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置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是一种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视力,远期眼压控制效果确切,但疗效与术前眼压控制情况、房角关闭和粘连范围以及病程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病程、周围神经病变程度、HbA1c、降糖措施及营养神经等基础治疗方面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依帕司他(50mg,3次/日),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粒,3次/日),3个月为1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MCV及SCV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CV及SCV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提高疗效,尤其在改善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方面意义显著,联合用药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压氧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入选142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入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两组均采取严格控制血糖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甲钴胺治疗,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随访和分析两组的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H反应潜伏期、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综合疗效评估等临床资料。结果在治疗后,研究组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快(P〈0.05),胆固醇、甘油三脂、血浆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以及随机血糖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38%,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5.92%,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血缺氧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理改变,高压氧联合甲钴胺对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激光虹膜根切术后房角的变化。方法选取诊断为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及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患者13名(15眼),使用前节裂隙灯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在虹膜激光术前后进行眼前节的测量,比较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下-虹膜空间面积(TISA)和750μm房角角度(ACA 750)等监测指标。结果除前房深度外,各项检测指标在术后10 min、1 h及1 d均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1),而术后各时间段指标互相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激光虹膜周切术后,前、后房压力恢复平衡,房角增宽,解除了瞳孔阻滞,从而可以防止房角进一步发生关闭,对闭角型青光眼的预防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冻融异种神经匀浆结合硅胶管套接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2 4只 ,分成 2组 ,切断其右侧坐骨神经造成 10mm缺损。A组于硅胶管内注入冻融异种神经匀浆悬浮液 30 μl,B组于硅胶管内注入 30 μl生理盐水。于术后 16周分别进行大体、电生理、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 结果 A组的再生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快于B组 ,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亦高于B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深低温冷冻处理是一种有效的降低异种神经抗原性的方法 ,冻融异种神经匀浆有明显促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危重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的危重病患者共138例,其中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33例,单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51例,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54例,比较三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与单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组、常规外科气管切开术组相比,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大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床边B超联合纤支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可以广泛应用于ICU中的危重病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针联合不同种类硬化剂对浅表血管性病变作用的特点。方法选择1.5~2.0kg雄性莱航鸡30只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3组:A组微针+聚桂醇,B组微针+无水乙醇,以及C组正常鸡冠,每组均为10只。分别在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后第7、14、21、28天切取鸡冠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毛细血管数目及Ⅰ型、Ⅲ型胶原纤维面积。结果肉眼观察:鸡冠组织颜色随时间的推移而变浅;HE染色显示:两实验组鸡冠组织毛细血管数目均明显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且A组减少更明显;Ⅰ型胶原纤维及Ⅲ型胶原纤维面积计算结果显示:A、B、C组各时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微针联合两种硬化剂均可显著减少鸡冠组织的毛细血管数量,最终导致鸡冠颜色变浅,其中以微针+聚桂醇效果更明显;Ⅰ型、Ⅲ型胶原纤维未见增生,所以微针联合硬化剂干预鸡冠组织后不会导致局部纤维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3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3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研究观察,治疗组20例,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15例,用中药治疗,连用两个疗程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明显高于对照组(33.33%)。结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合并慢性前列腺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0.
杨华林  杨月丽 《武警医学》2018,29(11):1072-1074
 目的 观察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合并不同程度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方法 连续选择2013-01至2015-06神经外科住院的合并HAP患者31例,另选择同期住院确诊TBI但无HAP患者19例(TBI组),另有同期参加我院体检结论健康者为对照组(23例)。3组对象接受了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指标检测。结果 TBI合并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52.71±5.24)%和(29.30±3.15)%]及CD4+/CD8+(0.89±0.17)比值明显低于TBI组及对照组(P均<0.05)。同时,TBI合并重度HAP患者外周血CD3+、CD4+表达水平[(49.64±4.81)%和(28.76±3.04)%]以及CD4+/CD8+(0.85±0.13)比值明显低于TBI合并轻度HAP患者(P均<0.05)。结论 TBI合并HAP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异常,且随病情加重趋于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