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双歧杆菌的选择鉴别培养基,并用该培养基对重庆市正常人群肠道双歧杆菌进行了定量分析,进而确定了正常值,为进一步研究双歧杆菌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以及生态学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显示了正常人类肠道中双收杆菌的含量与年龄及性别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非培养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婴儿早期肠道双歧杆菌的菌种组成及其数量变化,解析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构建及菌种组成变化的规律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3年3~4月16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第1次,第2、4、7、10、14、28天,3个月,6个月,1岁共10次粪便,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双歧杆菌属及种特异性引物对收集的粪便中的双歧杆菌属及人体肠道特有的8个双歧杆菌菌种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 共收集婴儿粪便样品136份,双歧杆菌检出率为93.4%(127/136),湿便中菌数为10 5~10 11 CFU/g;第1次胎便双歧杆菌检出率为83.3%(湿便中菌数约为10 5 CFU/g);出生后14 d内双歧杆菌检出率及菌量在相对低的水平,被检出的双歧杆菌为1种或2种;出生28 d及以后双歧杆菌检出率增至100%,湿便中菌量增至108 CFU/g以上;出生后28 d至6月龄多数婴儿、1岁时全部婴儿粪便中被检出双歧杆菌增至3种;双歧杆菌各菌种的检出率为B. breve (92.1%)、B. infantis(66.1%)、B. catenulatum(59.8%)、B. bifidum(25.2%)、B. longum(24.4%)、B. dentium(13.4%)、B. angulatum(5.5%)、B. adolescentis(1.6%)。结论 受试婴儿出生后到1岁其肠道双歧杆菌数量、菌种组成及其菌种多样性均随时间出现显著的变化,是受试婴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构建的重要时期;同时发现受试婴儿双歧杆菌的菌种群构建整体上延迟、菌种组成上出现异常,推测是和受试婴儿的生产方式、喂养情况及其他各种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双歧杆菌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Wistar大鼠口服短双歧杆菌5周后,粪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数量呈现增多,而拟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减少、分别由服前的7.11和8.09降到5.16和6.03Log 10~N CFU/g粪。体外试验中,短双歧杆菌分别同拟杆菌、乳酸杆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共同培养时,结果与前述试验结果相同,而同肠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同培养时,结果则相反。提示在食物中补充双歧杆菌,可调整宿主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个体之间肠道双歧杆菌是否存在差异。方法收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品,提取样品中细菌总DNA,根据细菌的16SrRNA序列设计双歧杆菌总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的属种特异性引物,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组人群粪便样品中的以上细菌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肠道双歧杆菌总菌和青春双歧杆菌的数量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双歧杆菌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6.
严重烧伤后小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严重烧伤后机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肠道是主要的受累器官之一[1 ] 。大量研究表明人体肠道的原籍菌群主要是由双歧杆菌等为主的厌氧菌群构成 ,在儿童时期双歧杆菌是绝对的优势菌种 ,双歧杆菌在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2 ] 。有关烧伤后小儿肠道双歧杆菌的变化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为了探索双歧杆菌在小儿烧伤后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 ,我们对 43例烧伤小儿进行了肠道菌群分析。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用在本所就诊入院的患儿 43例 (男 2 9例 ,女 14例 ) ,烧伤原因 :各种火焰烧伤 8… 相似文献
7.
双歧杆菌活菌对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30名健康成人、30名儿童、15名血液病患儿、15名新生儿住院患者服用自行配制的含双歧杆菌的活菌饮料,分析服用前后肠道菌群及SIgA含量,结果提示服用外源性双歧杆菌后,健康成人、儿童、新生儿住院患者肠道内类杆菌数量减少,成人粪便中分泌SIgA的水平上升,儿童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增加,血液病患儿因口服抗生素,肠道菌群及SIgA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1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评定量表(MSSNS),对10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各因子平均得分均高于非精神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的常模(P〈0.01)。其中≥60岁组和40~岁组的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40~岁组的总分高于其他组。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在抑郁因子、愤怒因子分及总分上均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孤独、抑郁、焦虑、愤怒、负性心理状态较一般住院患者明显,特别是抑郁、焦虑感的发生率较高,提示护理人员应重视患者的心理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疏导,以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双歧杆菌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对大黄致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整作用。方法:大黄致脾虚造模型法和粪菌群定量检测法,结果:在大黄造模组小鼠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类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下降,大肠杆菌的数量上升(P<0.05),经灌服双歧杆菌制剂(108/ml,1ml/天)一周后,以上各菌群数量恢复正常。结论:服用双歧杆菌制剂有改善机体牌虚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院内恶性血液病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5月对91例住院恶性血液病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3年期间恶性血液病患儿中10例感染深部真菌病,共分离出12株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亦见血液、消化道和其他部位。其发生与持续白细胞计数〈1.0×109/L〉7d,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5d,化疗时间〉3月,肿瘤复发有关。结论了解上述恶性血液病患儿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和警惕相关危险因素对临床防治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78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治疗方法。结果 78例中 42例 (5 3.8% )发生医院感染 ,高于同期非老年患者 (31 5 % )。危险因素为白细胞减少和化疗。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和口腔多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及真菌。结论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 ,疾病本身和化疗导致免疫抑制及骨髓抑制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及辅助治疗有利于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小板输注对血液病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对比61例(109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观察前后临床疗效。结果(1)输入新鲜血小板后24h内,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2)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淋巴瘤患者有效率为88.2%,白血病患者有效率为61.1%;(3)不同体重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不同,随体重增加,有效率降低;(4)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随输注次数增加而下降,有无并发症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的一个因素。结论血小板输注是防治血小板减少性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临床上血小板输注治疗应考虑个体化,减少重复输注,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血细胞减少在13种恶性血液病中所占的比例及发生率。方法:回顾655例初诊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检溪4结果,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在13种恶性血液病中所占比例及发生率。结果:655例患者中共有81例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在13种恶性血液病中所占的比例由多到少依次为M4/M5、ALL、NHL、F、M2、M7、M6、M1、MM、CML、HCL、M0、M3;髓系中M0、MF、M1、M7、M6、M4/M5、CML、M2和M3的发生率分别为75.0%、56.0%、50.0%、45.0%、33.0%、13.0%、9.0%、5.0%和3.0%,淋系中HCL、MM、NHL和ALL的发生率分别为50.0%、50.0%、36.0%和6.0%。结论:恶性血液病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与各类型疾病的临床发病率和各自病理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4.
米托蒽醌联合足叶乙甙为主方案治疗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米托蒽醌和足叶乙甙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26例、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采用ME方案: MIT 10mg/m2×3d, VP-16 100mg/m2×3~5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采用MOEP方案: MIT 10mg/m2×3d, VP-16 100mg/m2×3~5d, VCR 2mg/m2第1天, Pred 60~80mg/m2×7d;每4周重复,化疗2~3次.结果白血病患者1疗程总有效率为84.6%(CR率为53.8%,PR率30.8%),NHL患者1疗程总有效率90%(CR率75%,PR率1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和血小板分别在化疗后第4~9天、第5~14天降到最低值,外周血象一般在 11~15d恢复正常.其余不良反应不明显,无1例患者因化疗不良反应死亡.结论米托蒽醌和足叶乙甙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是治疗难治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的较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approach to human leukocyte antigen-mismatched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Huang XJ Han W Xu LP Chen YH Liu DH Lu J Chen H Zhang YC Jiang Q Liu KY Lu DP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4,117(12):1778-1785
Background Many patients requiring 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SCT) do not have an human Ioukocyte antigen (HLA)-matched donor. Alternative donors, such as HLA mismatched family donors, a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rates of graft rejection and acute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aGVHD) if T cells are not first depleted. We developed a new technique for HLA mismatched allogeneic HSCT using G-CSF primed bone marrow plus G-CSF-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without ex vivo T cell depletion.Methods In this study, 58 patients, including 33 with high-risk or advanced leukemia, were transplanted with cells from an HLA-haploidentical family donor with 1-3 mismatched loci. After conditioning, patients received G-CSF-primed bone marrow grafts that had not been depleted ex vivo of T cells, in combination with G-CSF-mobilized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as well as GVHD prophylaxis.Result All patients achieved sustained, full donor-type engraftment. The incidence of grade Ⅱ-Ⅳ aGVHD was 37. 9%, including 3 patients with grade Ⅲ-Ⅳ aGVHD. The development of aGVH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HLA disparity. Chronic GVHD was observed in 30 of 51 evaluable patients (65.4%). Fourteen patients died among whom 7 died of recurrent disease and 7 of transplant-related complications. Forty-four of the 58 patients survived, and 42 remained disease free at the time of a median follow-up of 12 months (3. 5 to 39. 5 months). The 2-year probabilities of disease-free survival were 74. 8% and 69. 3% for standard- and high-risk patients, respectively.Conclusion 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to use bone marrow from haploidentical family donors without ex vivo T cell deple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G-PBSCs, as a source of stem cells even in cases of HLA mismatched trans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 Graves病 (GD)甲亢患者血清中 AGEs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荧光光谱测定法分别检测 GD患者、GD伴血糖调节受损者血清中 AGEs水平 ,并与健康者比较。结果 :5 0例 GD患者 AGEs值为 (13.81±1.2 8) μg/ ml,明显高于健康人组 (7.6 9± 0 .5 6 ) μg/ ml(P<0 .0 1) ,甲亢伴血糖调节受损者 ,AGEs值比单纯甲亢者明显升高 ,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GD与糖代谢紊乱之间关系密切 ,患者体内非酶促糖基化反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不同分层诊断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按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EORTC)分层诊断标准诊断的真菌感染患者50例,其中确定诊断13例,临床诊断24例,拟诊13例。全部病例均于诊断后给予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200mg/次,第1、2天每天2次,以后每天1次。并依病情调整,疗程1~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62.0%(31/50);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有效率分别为69.2%(9/13)、83.3%(20/24)和15.4%(2/13);具有影像学主要特征、次要特征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9/21)和69.2%(9/13)。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而且具有肺部影像学表现的患者比单纯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8.
肠道清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前准备中的应用(附1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道清洁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准备中的应用。方法1996年7月~2007年6月间共35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前进行肠道清洁准备,其中114例进行改良口服全肠道灌洗法,245例采用口服甘露醇法,对两组肠道清洁度、患者耐受性、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改良肠道清洁法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水电解质影响小,患者耐受性好,清洁效果好。结论术前肠道清洁准备应当作为重视恶性梗阻性黄疸围手术期的重要措施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