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图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太极图是圆圈、连环,是一个封闭又开放的动态系统。就封闭而论,太极图的最外层是一个首尾相接的圆圈,为无极,表示宇宙万物是由元气所化生的,太极就是天地未形成以前的浑沌状态,气、形、质浑为一体,清浊未分,阴阳未判。由于不断的太极运动和循环,产生阴阳二气,太极动而气之轻清者上浮为天,为阳;静而气之重浊者沉降为地,为阴。因而太极图圆圈的中间又以一个“S”形曲线分开,左白右黑,左右形态近似两条首尾衔接、回互环抱的黑、白鱼。其白鱼头  相似文献   

2.
张景岳的元气学说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名医张景岳对中医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他的“真阴说”、“治形论”,还是他的“四维用药”、“八阵论方”,都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对人体元气的顾护。他的元气论继承了《内经》原旨,丰富了历史上其他医家对元气的理解与论述,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1 宅以命门、水火两性 我国古代即有气一元论的思想,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化与消亡。“元”通“原”,指万物之本原,元气即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张景岳继承了这种观点,“大气者,太虚之元气也,乾坤万物无不以应”。张氏指出元气亦为构成人体…  相似文献   

3.
扶阳益气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法则,是指用温阳、补阳、助阳、益气的药物来治疗人体全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的阴阳失调,而形成的阳气虚弱疾病。阳乃是指阴阳相对而言,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万物之能使也”;“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余之本始、神明之府。”“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有名而天形。”由此可见,阴阳是用来说明一些事物矛盾运动,代表矛盾双方的不同属性,作为一种定性分析分类的方法。气,祖国医学认为是“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相似文献   

4.
阴阳与五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阴阳与五行的产生来剖析阴阳与五行的关氛提出五行当有阳五行和阴五行之分,即寒暑燥湿风五气是天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形是地之五行。只有阳五行(气).和阴五行(形)的相感相合才能有万物“生、长、化、收、藏”的生化过程。而阳五行(气)与阴五行(形)的根本是太阳火与太阴水。根据阴阳与五行的关系,整体现念应以阴与阳的对立统一为其法度,不应以阴五行(形)为其中心。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人体内的阴阳五行也应如此。  相似文献   

5.
问题群答     
问:宗气、原气是根据什么命名的?其性质是什么?(莒县石井医院尹德选)答:气,是一种精微的物质。它是古代人民认识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唯物论观点,被引用到医学领域中来便成为解释生命动力和现象以及生理活动的论理基础。古人认为人的机体之所以能正常活动,是因为“气”和“形”的对立统一,即《内经》所说“形寓气,气充形”,故又有“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之说。  相似文献   

6.
分子层次,是形气互相移形、互相影响的最直接的层次,是只所以形成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该层次在中西医基础理论的结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依形气的定义,“形”指的是原子及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的物质,“气”指的是质量小于射线的激发态物质。光电子质量级别的物质,各种力、波、场、能、信息……等已知、未知、有质量、无质量的无形物质的总和。可知,形气定义本就是在分子层次认识上形成的。形气概念是中医理论的根本概念,而分子认识是西医理论认识的根本。由形气定义可知西医理论中缺乏无形之物的整合认识而不成对立统一,故不能全面认识人体。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美学走入中医学的"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医的发展史上,随着哲学、美学对中医的影响不断加深,哲学、美学领域的各种概念和范畴,诸如:“形”、“气”、“象”、“情”、“志”、“意”、“精”、“神”、“和”等词汇都先后进入了中医的领域。正如美学将“神”定为最佳一品,中医之谓“神”,则是人所处的最佳状态,是“形”与“气”的和谐统一,是“意”对“象”的作用成果,从而使自身成为“平人”、“全德之人”,体现的是中医美学“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1“神”的初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记:“天神引出万物者也,从示、申。”“示,天垂象见吉凶以示人”,“申,电也”,“申,神也…  相似文献   

8.
浅谈元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元气和元气学说 何谓元气,《说文解字》曰:“元,始也,见《尔雅·释诂》。九家易曰,元者,气之始也。”可见元气即原始的最初的气。元气是怎么产生的呢?古人已认识到“宇宙生气”(《淮南子·天文训》),即宇宙大爆炸出现的“混沌”状态为气。并认为这种气不停运动变化,气中“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淮南子·天文训》);“本乎天者为天气,本乎地者为地气”(《素问·至真要大论》)。元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宇宙万物皆由元气所化生。如王充《论衡·言毒》中说:“万物之生,全禀元气”。《春秋·繁露》…  相似文献   

9.
从“百病生于气”探讨络病病机与治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元庆 《疑难病杂志》2006,5(6):434-435
《素问·举痛论》提出“百病生于气”的论点,成为后世医家的重要理论基础。将络病理论置于“百病生于气”的观点之内加以研究,符合中医理论,也符合临床实际。1络病的基础是气病1.1气为万物之本气得流畅,万物调和,生机勃发而无病。反之,气病则万物皆失和而为病。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说:“气甚即物壮,气弱即物衰,气正即物和,气乱即物病,气绝即物死”。《温热经纬》曰:“气贵流通,而邪气扰之,则周行滞窒。”即气畅则和,气滞则病。人以气为本。人身所有惟气与血,二者相比,气为一身之主导,所以《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  相似文献   

10.
“形气神合一”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体现,强调身体的形气神是统一的整体,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肥胖症的发生与发展均存在着形、气、神的改变:形受累为肥胖症的首要表现,气不调为肥胖症的病理基础,神不安为肥胖症的主导因素。治疗肥胖症应以“形气神同调”为原则,以安神为先,建立信念,注重疏导,综合干预;以治形为主,以人为本,设定具有个人特色的形体管理方案,辨体施治;以调气为要,理气化痰,健脾祛湿。并予方药、外治法、健康心理调整等综合干预方法施治,以期达到“形气神合一”。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学里有关“气”的名称很多 ,如正气、邪气、水气、水谷之气、胃气、肺气、元气、四气、六气、气分等。如此多的“气”确实不好理解 ,兹将中医学里的“气”简介如下 :( 1 )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说 :“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说 :“气聚则形成 ,气散则形亡。”此处的“气”都是指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而《素问·六节藏象论》里所讲的“天食人以五气”的“气” ,是指代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至于元气 (又分原气、真气 )、宗气、营气、卫气 ,只不过是此类“气”的不…  相似文献   

12.
肾之精气阴阳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之难点,各版各类教材说法不一,尚有含混不清之嫌。故本文就此试从古代“精气学说”谈起,对其内涵略作剖析,不妥之处敬请同道雅正。 1 精与气的含义 1.1 精气学说中的精与气 精气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它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影响较大,以管子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精气学说,于是精与气的概念便由此而生。《管子*内业》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即精属气的范畴,且为气中的精华部分,这是精的一个含义。同时,《管子*心术下》又说:“一气能变曰精。”说明气是能够运动变化的精,精与气乃同一种物质,这是精的另一含义。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精即气,气即精,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如《庄子*知北游》:“通天下一气耳。”王充在《论衡*言毒》中也指出:“万物之生,皆禀元气。”既然世界是由气构成的,那么作为世界万物之一的人,无疑也是由气构成的,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王充在《论衡*论死》中也云:“气之生人,尤水之为冰也,水凝为冰,气凝为人。”而《淮南子*精神训》说:“烦气为虫,精气为人。”此处之“精气”与“烦气”相对,精气无疑是指气之精华部分,与精的第一个含义相同,这也正是人从本质上有别于其它物类之处,成为万物之精灵。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谓:“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而“精气”一词,除此含义外,还指“气”和“精”,有《易传*系辞上》为证:“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总之,精气学说中的精即精气,含义有二,一是指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物质;二是专指气之精华部分,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新人体结构即中西医基础理论结合的结合点儿,该结构建立的关键是在西医人体认识中找到阴阳。我们依据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定义形而定义气发现人体为形气统一人体结构,故对人体应从形、气、形气关系三个层次进行认识。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医五脏之肾进行了探索。一、“气”的层次:深层次气:“肾”与五行气“水”有关。水分布区域为肾;气的核心功能团:精魄与生殖之精有关,水魄与先天真一之水有关,火魄与命门之火有关;二、形气层次:五行气水及水分布区域之细胞共同构成“肾”;“水”以体液为形,水与体液共同构成肾;水分布较著区域即水与生殖泌尿系构成肾;三、“形”层次:即西医所谈之肾。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医"精"的阴阳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是中医学的重要概念,是形成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物质。凡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气、血、津、液等物质皆可冠以“精”名,如精气、精血、精津、精液等,因此“精”是气、血、津、液等的统称。在中医学里,气、血、津、液等都有公认的相对明确的阴阳属性,而在对“精”的阴阳归属问题上则存在较大的分歧。1精为万物本原,阴阳未判要明确精的阴阳属性,首先应了解“精”的涵义。《说文解字》中对“精”的解释是:“精,择也。从米,青声。”段注:“择米也,择米,谓导择之米。”说明“精”的本义是指“挑选出来的优质、上等的米”,…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古代哲学“精气合一”到中医学中精、气涵义分离的演变,揭示了中医学中“精”与“气”的根本区别在于:“精”为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与本原而无调控之用;“气”为调控维护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不是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和本原。古代哲学气分阴阳、阴阳和则万物生化的辨证调控思想在中医学得到充分合理的继承。中医学“气分阴阳”最大的意义是在气为人体调控之本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了人体之气的调控之道。  相似文献   

16.
道医理论的核心内容即“精、气、神”。道医是以道教通过形神修炼来恢复生命过程所耗损的能量,实现自我健康修复的实践探索,结合以人的“精、气、神”为核心内容的理论,以道家的宇宙论、人天观、自然观、身心观而提出了道医的独立的见解。道医认为人体之“精、气、神”受之于天,也是万物的基质,万物受生都起于此.它同老子所谓“道”同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来自然科学的发展,形成了一九新的边缘学科,称为“时间生物学”,它是研究生物在各方面受时间的影响而发生的节律性变化:包括每日的节律和每月每年四季的改变等。我国古代把这方面研究称为子午流注或中国钟,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素问·五运行大论》强调指出五运六气客观的变化对万物(当然也包括人类)的多方面的影响。还指出:“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相似文献   

18.
论"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这段经文讲到的“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既是太极之妙用,为造物之始,而有“三生万物”;同时又是先天与后天的具足,包涵了万物的本质———即“冲和”之整体。一切事物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9.
从中医基本理论着手,结合现代医学论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及胚胎发育;并结合物理学、化学知识及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来说明人与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唯物论观点。从而提出气是一种物质,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真空”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粒子;气是人体功能活动能够产生一种特殊的生物场,经络系统中运行的气血是一种或多种微小的粒子;“气”也指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20.
“气化论”,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用以说明宇宙自然一切物质的生成、变化,由无到有、由有到无的演变规律。“气化论”始于约公元前十一世纪殷周时期成书的《易经》,《易经》以气做为生化万物之源,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揭示八卦生万物,气一元论的宇宙自然生成模式,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哲学思想的宝库。早在春秋时代的思想家老子说:“道法自然”,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说:“皆原于一”以及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之道”,皆以气一元论的观点对宇宙自然一切物质的生成、变化进行诠释。其渗透到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