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湘晖  杜丹  陈卫群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6):57+59-57,59
目的评价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5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用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佐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佳。  相似文献   

2.
75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分析夏孟君(浙江省余杭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邮编311121)我院1989年1月至1994年12月间经妇科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75例、现将其手术治疗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子宫肌瘤75例,占同期妇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36例子宫肌瘤患者,其中108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子宫肌瘤可以进行肌瘤切除手术或子宫全切手术,宫腔粘连可以采用分离手术;配合妇科全身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缩短病人病程。子宫肌瘤发病率集中于30~49岁之间;手术方法是子宫肌瘤的治疗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产后大出血、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前干栓塞及持续灌注化疗。结果 产后大出血及妇科恶性肿瘤伴有急性出血者,均在栓塞术后出血立即停止或明显减少;子宫肌瘤者经栓塞治疗,肌瘤明显缩小,经量减少;宫颈癌患者采取包括介入化疗的综合治疗,近期有效率达82.4%。结论 介入疗法是有效治疗产后大出血、子宫肌瘤及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妇女。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妇科手术仍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重要手段,因此,做好子宫肌瘤围术期的护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日渐成为妇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桂枝茯苓胶囊治疗60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冬云 《吉林医学》2010,31(18):2845-2845
目的:探讨桂枝苻菱胶囊用于治疗妇女血淤引起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选的病例均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用药前后分别随访进行妇科检查、B超检查、血色素检查。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3个月治疗后,55例有效,有效率达91.67%。其中显效6例(10%),有效率40例(66.67%),好转9例(15%),无效5例(8.03%)。结论:桂枝苻菱胶囊对治疗妇女血淤引起的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肿瘤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等妇科几种常见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利用各种型号的HIFU治疗仪对妇科几种常见病进行治疗.结果 各种病均有效,子宫肌瘤见声像图瘤体内部回声增强,肿瘤缩小及消失,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HIFU仪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疗效高,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56例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有明显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146例(57.03%),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未就医而妇科检查和B超发现92例(35.94%),其他原因手术发现18例(7.03%),伴有子宫肌瘤变性36例(14.06%)。结论定期妇科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正>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发生于老年妇女并不多见。现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子宫。我科近10年共收治手术治疗的老年子宫肌瘤患者16例。为了探讨老年妇女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邵丽娜 《北京医学》2004,26(1):63-64
子宫肌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治疗方法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现就子宫肌瘤治疗方法的进展与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子宫肌瘤是由平滑肌组成的良性子宫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子宫为主。1995年6月~1999年5月我们共收治子宫肌瘤49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9例子宫肌瘤均经病理证实。占同期妇科住院患者的19.68%。年龄31...  相似文献   

12.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岩 《实用全科医学》2007,5(8):702-702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激素依赖性的良性肿瘤。近年的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采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已被临床广泛试用,现将我科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剜除手术在临床妇科治疗上的效果及注意事项内容。方法选取入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符合临床针对标准,采用信息回顾分析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两个组别,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普通治疗和护理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妇科临床护理治疗方法,观察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60%,对照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过程中,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治疗水平,有利于妇科临床子宫肌瘤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反馈良好,保证了女性术后的生育需求,术后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中年妇女,目前子宫切除仍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其治疗效果和预后与术式选择有明显关系。我院自1989~1991年3年间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肌瘤者213例,占同期妇科住院总数1592例的13.4%,现将213例子宫肌瘤手术切除加以讨论,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13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66岁,以35岁~48岁最多。占76.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讨妇科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妇科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归入两组进行研究试验,41例/组,Ⅰ组接受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Ⅱ组于腹腔镜下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方案的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操作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比Ⅰ组手术患者,Ⅱ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正常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减少或缩短,比较差异显著(P0.05)。Ⅰ、Ⅱ组的术后镇痛率各占19.5%与4.9%,并发症发生率各占14.6%与2.4%,Ⅱ组相对Ⅰ组降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恢复快,可作为治疗妇科子宫肌瘤的一种推荐方法。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实用医技杂志》2002,9(7):524-524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 ,多见于 35岁以上患者。子宫肌瘤是卵巢甾体激素依赖性肿瘤 ,孕激素受体在子宫肌瘤的生长中起协调作用。多年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 ,给患者带来痛苦。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子宫肌瘤 ,使患者痛苦减轻。临沂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自 1999年 6月至 2 0  相似文献   

17.
王勇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125-125,13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与治疗的有关因素。方法对256例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有明显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146例(57.03%),无症状或有轻微症状未就医而妇科检查和B超发现92例(35.94%),其他原因手术发现18例(7.03%),伴有子宫肌瘤变性36例(14.06%)。结论定期妇科健康检查可早期发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治疗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18.
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采用介入治疗子宫肌瘤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我科在1999~2000年对3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近年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生长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米非司酮是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本文就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进行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病,其治疗发展较快,治疗方法越来越多,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针对子宫肌瘤的不同临床表现和患者自身特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