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方法对400份不同的血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测定,其中阴性标本217份,强阳性标本95份,弱阳性标本88份;用人为方法造成溶血,对溶血标本重新测定,对2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17例HBsAg阴性标本和95例HBsAg强阳性标本,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检测结果(阴性或强阳性)全部一致,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HBsAg的OD值无统计学意义;88例HBsAg弱阳性标本,溶血标本血清检测出现假阳性率为7.95%(7/88),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OD值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强阳性的标本影响不大,而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弱阳性标本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影响,甚至可能造成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反复冻融对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1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静脉血,离心后获得血清标本。将各血清标本于-20℃保存24h,室温解冻lh,完成第1次冻融循环,此后按相同步骤依次进行第2-6次冻融循环。第1次冻融循环前(第0次冻融循环)和每次冻融循环后均取少量血清,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FQ-PCR)技术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计算各血清标本每次冻融循环相对于第0次冻融循环的HBV DNA拷贝数的相对变化量。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结果15份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有效范围为5.21×10^2~3.43×10^7拷贝/ml。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在第6次冻融循环的15份血清标本中,有14份血清标本HBV DNA拷贝数与基准水平比较均略有降低;经6次冻融循环后,累计有18.89%(17/90)的血清标本HBV DNA拷贝数略高于基准水平,81.11%(73/90)的血清标本HBV DNA拷贝数略低于基准水平;经2、4、6次冻融循环后,HBV DNA拷贝数与基准水平比较升高〉20%的累计血清标本数(依次为1、2、2份)均分别低于降低〉20%的累计血清标本数(依次为2、4、5份)。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每次冻融循环后HBV DNA拷贝数与基准水平比较降低约1.4%。结论血清冷冻时间〈24h时,反复冻融后血清标本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可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体内是否患有恶性肿瘤,检测肿瘤标志物往往习惯用血清标本,本文除了用血清标本外,同时测定其浆膜腔积液中CEA浓度,并与其脱落细胞学进行了相关性的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景顺  田浩  陈鑫 《医学信息》2006,19(1):129-130
目的寻找一种处理高脂标本,使离子选择电板(ISE)间接测定的结果符合生理意义的浓度的方法。方法测定血清标本的甘油三酯,选择正常及高甘油三酯的血清标本,用乙醚萃取法处理,分别用ISE间接法测定处理前后血清的K^+、Na^+、CL^-浓度。结果正常甘油三酯浓度标本处理前后钾钠结果无差异,高甘油三酯标本处理后K+、Na+、CL-浓度与处理前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与甘油三酯浓度相关。结论ISE间接法测定K^+、Na^+、CL^-时,可以使用乙醚萃取法处理高甘油三酯标本使其符合生理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沈传来  贾力敏等 《现代免疫学》2001,21(2):102-103,128
采用超声波粉碎、NP-40提取与两种互补式免疫亲和层析柱相结合的新提纯方案。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精子膜抗原,对经两种市售试剂盒检测的阳性标本36份、阴性标本24份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正常人血清标本A值≤0.08。初步临床应用显示不孕症患者中,血清阳性率23.52%,精浆阳性率7.57%,与郑州华美公司试剂盒的阳性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标本的保存、标本溶血、脂浊血清、细菌污染等对β-A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取9例血清标本置4℃保存,观察β-AP含量与保存期的关系;人为造成标本溶血观察β-AP含量;脂浊血清与脱脂血清β-AP含量比较;细菌污染血清标本后观察β-AP含量变化.结果:血清标本4℃贮存4d β-AP结果无显著变化(P>0.05);溶血标本β-AP值明显增高(P<0.01);脂浊血清β-AP含量较脱脂血清高(P<0.05);细菌污染标本后对β-AP含量检测有影响.结论:β-AP在4℃保存4d含量稳定,在室温中迅速降解.标本溶血、脂浊、细菌污染均可致β-AP检测结果造成异常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成都地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病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成都地区114例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和4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咽拭子和血清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心肌炎组分离出柯萨奇(Cox)B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Adv,孤儿病毒(ECHO)及脊髓灰质炎(Polio)病毒共32株,对照组未分离到病毒,血清标本检查结果,心肌炎组的59例双份血清中,其抗体〉4倍升高者39例(包括分离阳性其恢复期抗体〉4倍升高者15例);55份单份血清中,其抗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血清和血浆标本不同处理方法和时间对外周血可溶型CD100(sCD100)水平的影响。方法用未加促凝剂血清采血管、含硅化涂层促凝管以及肝素抗凝管、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管,分别在凝血1、4、8 h,分别收集2种血清收集管内血清标本。采用ELISA检测标本中sCD100水平,比较不同标本和时间处理对sCD100检测水平的影响。结果不同抗凝剂处理后的血浆标本中,sCD100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血清标本sCD100水平明显高于血浆标本。使用促凝剂血清sCD100水平高于无促凝剂血清sCD100水平。在室温条件下,血清标本随着凝血时间的延长,sCD100水平逐渐升高。结论血清中sCD100水平显著高于血浆,处理时间延长可引起血清sCD100水平进一步增高。在定量检测白细胞和血小板膜分子的可溶型标志物时,应注意标本收集过程中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或尿液标本,其中血清标本454例,尿液标本1 001例,患儿男女比为1 005∶394,年龄1天~3岁。用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和尿液中的HCMV-DNA,比较两种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1 001例尿液标本的HCMV-DNA阳性率为46.35%(464/1 001),显著高于血清标本的阳性率5.95%(27/454);56例血清和尿液标本HCMV-DNA进行配对检测,其中血清检测阴性的52例中有23例尿液检测为阳性,而血清检测阳性的4例尿液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应用FQ-PCR检测患儿HCMV-DNA,采用尿液标本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和分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培养的支原体污染和分型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100020任桂珍,曹玉璞,张佳杰近年来收到送检支原体污染的标本283份。标本包括各种肿瘤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牛血清、细胞培养液及实验人员的咽拭子。送检标本用含10%酵母浸液,20%马血清的普通半固体及液体...  相似文献   

11.
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临床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评价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价值,我们对636份临床血清标本进行HBVDNA含量、HBV标志物检测。并对它们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对比研究袁晓璞,丁雁本文用套式PCR检测318例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同时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二对半,以探讨乙肝病毒的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的关系。材料和方法1.血清标本来源门诊及住院病人,...  相似文献   

13.
血清中丙型肝炎NS3抗原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游离NS3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初步探讨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对77例正常人血清标本,173例抗-HCV阳性标本和3708例抗-HCV阴性的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检测HCV游离NS3抗原;对部分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进行验证,包括HCV RNA测定、中和试验和免疫斑点试验;对11例患者的25份系列血清标本进行了HCV游离NS3抗原、HCV RNA和HCV抗体的联合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3708例抗-HCV阴性的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中有48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其中3030例单纯乙型肝炎和445例其他类型肝炎血清标本中分别有44例和4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173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有42例为HCV NS3抗原阳性;77例正常人血清标本的HCV NS3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5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中有9例为HCV RNA阳性;23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的中和率和免疫斑点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87.0%和69.6%;25份系列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显示其HCV NS3抗原的吸光度值与时间呈负相关,并有2例HCV NS3抗原阳性标本随着血清中HCV NS3抗原的吸光度值下降,其HCV抗体转阳.结论 血清中HCV游离NS3抗原的ELISA检测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在发展中国家应用此方法进行HCV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标志物在免疫学实验窒检测中很常见,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的血清学模式更为临床关注。有些病例在不同时期采血重复试验时,仍能测得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且HBsAb的水平也不低,提示HBsAb确实能与HBsAg同时存在。研究中我们分析了HBsAg和HBsAb在体外反应一些特性。l材料和方法1.1材料检测乙肝两对半的ELISA试剂盒,购自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标本来源:收集当天患者来源的小三阳(HBsAg、HBeAb、HBcAb三项均为阳性)血清标本和单纯的HBsAb( )的血清标本,以及HBsAg和HBsAb同时阳性的患者血清标本。1.2方法小三阳血清标本及单纯HBsAb( )血清标本,均分别按HBsAg和HBsAb的S/CO(以cut_-off值等于0.105为准)值>20、<10及介于二者之间者,分为高中低3种浓度[1]。实验分为A、B组(对照组)及C1、C2组(实验组)。A组:将1份含高浓度HBsAg( )的小三阳血清标本与1份等体积的低浓度的HBsAb( )血清标本等量混合(共制备20份)。B组:将1份含低浓度HBsAg( )的小三阳血清标本与1份含高浓度的HBsAb( )血清标本A混合(共制备19份)。C1组:将1份HBsAg和HBsAb的双阳性血清标本与1份3倍体积的含高浓度的HBsAb( )血清标本进行混合(共制备5份)。C2组:将1份HBsAg及HBsAb双阳性血清标本与1份3倍体积的含高浓度的HBsAg( )的小三阳血清标本进行混合(共制备5份)。所得各组的血清标本,充分摇匀,37℃温育1h,再放冰箱24h。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HBsAg和HB—sAb,具体步骤按照试剂盒中的说明书进行。  相似文献   

15.
伤寒杆菌鞭毛抗原酶联免疫分析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利用纯化的伤寒杆菌鞭毛抗原,制备出抗伤寒直菌鞭毛抗原单克隆抗体。实验发现,四株单抗体与伤塞杆菌鞭毛抗原和伤寒杆菌发生免疫反应,与甲、乙、丙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及部分沙门氏菌无交叉反应。选用其中2株单抗分别作为包被抗体和标记抗体,建立检测伤寒杆菌鞭毛抗原的夹心ELISA。30名正常人和42例非伤寒发热待查患者血清标本经验测为阴性,12例途塞患者血清标本为阳性。本文方法可直接用血清进行检测,具有早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患者血清溶菌酶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患者血清溶菌酶测定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222002)姜秀云,何浩明,苏彩女为了解食管癌患者血清溶菌酶状况,我们收集了经临床明确诊断的食管癌血清标本56份(其中男45人,女11人)。并选择健康、同年龄、同性别的正常人作为对照,以观察...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HCV标本库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中国人HCV感染患者系列标本库.方法 系列收集门诊及住院的HCV感染患者血液标本.所有血清标本进行基本的生化和病毒学检测.记录每一位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与诊断检测结果.定期随访,不断扩充标本库.同时.对大部分HCV RNA阳性血清标本进行HCV基因型和亚型的确定.结果 建立了中国人HCV标本库,收集605例HCV慢性感染患者的934份血清标本.完整记录了流行病学、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可提供研究所需的血清标本.对其中206份HCV RNA阳性感染者血清标本进行了基因型别的检测.序列与系谱分析结果显示Ib 87例(42.2%),2a 26例(12.6%),3a 32例(15.5%),3b 30例(14.6%),6a 31例(15.1%),未见la和2b型.结论 建立了中国人HCV标本库.为HCV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他疾病相关标本库的构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放免法测定胰岛素C-肽时脂血标本的预处理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脂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胰岛素(INS)、C-肽(C-P)放免法测定时脂血标本的预处理方法及意义.将每份待测标本(包括INS质控血清、正常人血清及高脂血清)分为两份,一份直接测定,另一份用95g/L聚乙二醇(PEG)处理标本后,再以放免法测定INS、C-P.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标本经PEG处理离心后脂质被沉淀,质控血清及正常人血清INS、C-P测定值与未处理者无统计学差异(P》0.1).高脂血清与未处理标本测定值比较显著降低(P《0.001).因此正常情况下,PEG处理标本不影响INS、C-P的测定值;标本经PEG处理后,去除了高脂、INS抗体、INS原,从而消除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用于献血者筛查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筛查献血员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抗体(HCV—Ab),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筛查献血员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站2004年8-12月间的3972份献血者血清标本进行抗-HCV初、复检和HCV—cAg ELISA检测,将ELISA法阳性的25份血清标本,再做RT-PCR检测证实。结果3972份血清标本检测中,有10份仅初检抗-HCV阳性样本,经HCVRNA检测阳性有l份,12份仅复检抗-HCV阳性样本,经HCVRNA检测阳性有1份,HCV—cAg检测阳性有3份,经HCVRNA检测阳性有2份。结论HCV—cAg ELISA检测技术的敏感性与HCVRNA技术类似,但成本明显降低,可与HCV抗体联合检测应用献血员筛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针对6种虫媒病毒的蛋白芯片检测方法,用以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蜱传脑炎病毒、登革病毒(1~4型)、西尼罗病毒、西部马脑炎病毒和东部马脑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方法 将病毒特异性抗原作为捕获抗原点样制备蛋白芯片,利用双抗夹心ELISA原理检测血清中的病毒特异性抗体.首先利用免疫兔血清进行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筛选,并对抗体芯片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然后采用56份临床疑似的阳性血清标本及阴性对照标本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并与常规ELISA方法进行比对.结果 共筛选出11个特异性较好的重组诊断抗原.抗原点样浓度在0.125 ~0.900mg/ml时可获得良好的检测效果,血清检测范围为1:100~1:1000.对26份临床疑似的蜱传脑炎病毒血清标本,22份登革病毒血清标本及8份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为:共检测出蜱传脑炎病毒IgG阳性血清标本20份,阳性检出率为76.9%,IgM阳性血清标本17份,阳性检出率65.3%,与ELISA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6.1%和84.6%.乙型脑炎病毒IgG阳性血清4份,阳性检出率50.0%,IgM阳性血清5份,阳性检测率62.0%,与ELISA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7.5%和100%.登革病毒IgG阳性血清标本13份,阳性检出率63.6%,IgM阳性血清标本14份,阳性检测率68.1%,与ELISA检测符合率分别为86.3%和90.1%,结果经一致性Kappa检验后,与ELISA检测结果一致性良好.阴性对照血清结果显示检测特异性为1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虫媒病毒抗体芯片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靠性,可用于6种虫媒病毒抗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