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用改良的劈裂乳化技术,施行20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结果 术后3月矫正视力〉0.5者占96.6%,角膜中度水肿5例,轻度水肿15例,后囊破裂2例。结论 采用改良的劈裂乳化技术,使分割紧韧的晶状体核变得容易,减少了能量的应用,缩短了超声时间,提高了超声乳化摘出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ECCE)的碎核技术。方法3 68例(392眼)白内障用碎核器碎核保证了巩膜隧道式小切151下ECCE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 术后1周裸眼视力大于0.5者284眼,占72.45%,矫正视力大于0.5者350眼,占89.29%。结论 该碎核技术碎核易,损伤少,切口小,可不缝合,减轻了手术散光,视力恢复快,不需昂贵设备。适合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拦截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拦截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改良拦截劈核乳化技术,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65例(186眼),其中Ⅲ级核99眼,Ⅵ级核87眼。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5者占85.5%,≥1.0者占21.2%,角膜轻中度水肿29眼占15.6%,后囊破裂7眼占3.8%。结论 采用改良拦截劈核技术,使分割硬的晶体核变得容易,减少了能量的使用,缩短了乳化时间,安全、易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方法 统计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30只眼(平均年龄69.2岁),晶状体核硬度为Ⅲ-Ⅳ级。术中均采用劈核刀劈核。结果 采用劈核刀劈核乳化时间0.82-2.47min,术中后囊破损率低(2.31%)。术后3天视力全部达到0.5或0.5以上。结论 劈核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后囊破损率,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双刀劈核法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寻找一种合理的可用于非超声乳化手术中的硬核白内障的劈核方法.方法自己设计两把劈核刀,用于临床上劈开Ⅲ级以上硬核的白内障,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劈核刀的设计.结果对246例(246只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进行劈开和观察,一次性劈开率为100%,两瓣晶状体核均经4.5 mm长切口安全娩出.术后第一天、第七天及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为0.5及以上者分别为181只眼(73.6%)、232只眼(94.3%)和24只眼(97.9%).术后角膜散光度为0.84D±0.75 D.术后第一天12%的患者在裂隙灯下可见局限于切口附近的角膜基质水肿,25%的患者见局限性角膜后弹力层皱褶,术后3至7d角膜水肿均消失.结论双刀劈核法具有设计合理,切口小,损伤轻,不受核硬度限制,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的优点,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理想的劈核方法.眼科学报2001;1793~95.  相似文献   

6.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两种隧道切口散光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前瞻性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正上方及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散光、前房反应及超声乳化时间。方法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资料完整者共 5 5例 ( 62眼 ) ,术前随机分 2组。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组 (A组 ) 2 8例 ( 3 0眼 )和正上方巩膜隧道切口组 (B组 ) 2 7例 ( 3 2眼 )。检测患眼术前、术后 1周、术后 1月、术后 3月角膜散光度 ;观察术后 3天的前房反应 ,并记录晶状体的核硬度及超声乳化时间。结果 A组术前、术后 1周、术后 1月、术后 3月角膜散光度分别为 ( 0 91± 0 3 5 )D、( 1 48± 0 3 4)D、( 1 3 1± 0 2 6)D、( 1 13± 0 2 7)D ,B组为 ( 1 0 3± 0 19)D、( 1 5 6± 0 3 7)D、( 1 5 4± 0 3 7)D、( 1 3 7± 0 2 8)D ,两组散光度、前房反应及超声乳化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右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术操作简便 ,术后散光度和前房反应控制良好 ,为一较理想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切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袋内的手法劈核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117例(159眼),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视力、散光、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54.1%,术后散光度数为(2.0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327±231)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3.00%;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86.2%,术后散光度数为(1.50±0.7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71±253)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64%;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1.2%,术后散光度数为(1.25±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67±239)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4.75%;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占92.5%,术后散光度数为(1.00±0.50)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3257±242)mm-2,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5.0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散光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对Ⅳ-Ⅴ级硬核性白内障应用囊袋内手法劈核术,不仅具有小切口的优点,而且角膜相关并发症少,操作更安全,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改良型劈核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型晶状体圈匙和劈核刀在硬核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8例(58眼)Ⅲ级以上的硬核白内障采用改良型劈核器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显微镜下,于上方角膜缘后2mm处做反眉弓形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mm,板层分离至透明角膜内约1mm,进入前房。开罐式截囊或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把晶状体核旋拨至前房,以晶状体圈匙进入核下方并向上托住核,劈核刀进入前房至核的上方向下用力切割,双手配合将核劈为两半,分别托出。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进行劈核效果、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晶状体核一次性劈开率为100%。58例患者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4.7者42眼(占72.4%),术后第1周≥4.7者50眼(占86.2%)。术中发生破囊2例,均非劈核所致。术后第1天角膜水肿12眼(占20.7%),3~5d内水肿完全消失。一过性眼压升高者有4眼(占6.8%),术后第1天角膜轻度雾状水肿,眼压在35mmHg以下,给予降眼压治疗3d后未见眼压再度升高。术后1周平均角膜散光度为(0.89±0.85)D,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  相似文献   

9.
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探讨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良的拦截劈裂技术,对80例核硬度为Ⅳ级的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术。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9者,占76.25%。轻度有膜水肿8例,中度角膜水肿2例,后囊破裂1例。  相似文献   

10.
我科采用小切口手法劈核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105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6--2008年我科收治硬核白内障患者105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52例;年龄65~93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撕囊碎核镊预劈核技术在Ⅳ级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年龄相关性Ⅳ级硬核白内障患者100例100眼,利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撕囊碎核镊预劈核组(A组)50例50眼,拦截劈核组(B组)50例50眼。对两组的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中超声乳化能量释放时间(US time)、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1、7d角膜水肿分级计数情况以及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平均US time为26.66(16,40)s,低于B组36.12(23,46)s(Z=-5.65,P<0.01)。术后3mo, A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2308.12±368.18cell/mm2,高于B组2104.06±379.87cell/mm2(t=2.728,P=0.008)。术后3mo, A组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10%(8%,12%),低于B组17%(14%,20%)(Z=13.231,P<0.01)。术后1d角膜水肿为0、1、2、3、4级的眼数,在A组分别为0、23、21、6、0眼,在...  相似文献   

12.
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常需较高的超声能量 ,较长的手术时间 ,因此容易造成角膜内皮的损伤。我们在手术中 ,应用高负压抓核、拦截劈核技术 ,使超声能量降低 ,超声时间缩短 ,明显减少了硬核白内障的手术并发症。资料与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 76例 (76眼 )。男 3 9例 ,女 3 7例 ,年龄 5 7~ 82岁。其中Ⅲ级核 3 4例 ,Ⅳ级核 42例。术前视力手动 / 3 0cm~ 0 1。手术方法 :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巩膜切口者 ,局部结膜下注射 2 %利多卡因 0 2ml。透明角膜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水分离。负压设置在 2 0 0mmHg(2 6 67…  相似文献   

1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手术源性角膜散光是白内障术后影响视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CCE)大切口所引起的高效角膜散光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 ,已为广大眼科医师所认识。为解决术后严重散光尽快恢复视力 ,本文采用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并对术后角膜散光进行动态观察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8眼 ,男 36眼 ,女 32眼 ,年龄 16~75 a,平均 48.73a,其中老年性白内障 31眼 ,外伤性白内障19眼 ,青年性白内障 10眼 ,先天性白内障 8眼。1.2 手术方法 由同一手术者在 TOPCON-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接受扫盲手术的硬核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96例(96眼),应用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手术.B组89例(89眼),应用超声乳化技术进行白内障手术,两组均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术前、术后1d、1个月、3个月,检查视力,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检查散光度,术前、术后1个月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进行对比.结果 A组术后1 d的视力≥0.5为42例(43.7%),B组视力≥0.5者49例(55%).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视力≥0.5者为88例(91.6%)B组为83例(93.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平均散光度A组为(1.41±0.92)D,(1.21±0.83)D,(0.96±0.61)D,B组为(1.37±0.81)D(1.10±0.74)D,(0.93±0.57)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内皮丢失率为13.1±3.6%,B组为12.45±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劈核钩联合显微镊劈核技术是一种方法简便、效果确切的手术方法,特别适合于基层医院硬核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袋内劈核术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手术操作技巧。方法应用卜氏劈核刀及劈核钩做囊袋内劈核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在77例(90眼)中,1次劈开75眼(83.3%),2次劈开14眼(15.6%);后囊膜破裂2眼(2.2%)。核瓣全部顺利娩出,角膜透明。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10.5者56眼(62.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62眼(68.9%)。结论囊袋内劈核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劈核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做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40-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预劈核技术或拦截劈核技术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4~5级硬核白内障患者,比较两者手术疗效。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将160例(160眼)硬核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劈核技术,用劈核钩与撕囊镊在囊袋内将核块劈为4~6块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照组采用拦截劈核技术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2组病例术后均植入折叠型人工晶状体。观察2组患者平均超声乳化时间(US/TIME),累计释放能量(CDE),术后1、7 d视力及术后1 d角膜水肿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US/TIME、CDE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9、-7.49,P<0.01);2组间术后1 d角膜水肿程度(Z=-3.117,P<0.01)和视力提高比例(C2=18.9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后7 d视力提高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硬核白内障手术中,采用预劈核技术,可有效减少刻槽及劈核所用的超声乳化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患者角膜水肿程度轻,并发症少,视力恢复迅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压核进钩劈核技术与乳化劈核技术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应用比较,探讨压核进钩劈核技术的优点。

方法:将年龄相关性白内障70例70眼随机分为压核进钩劈核组35例35眼和乳化劈核组35例35眼。分别使用压核进钩劈核技术、乳化劈核技术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两组病例均完成透明角膜切口、撕囊、水分离后,压核进钩劈核组先用超乳针头吸除表层皮质和软核,轻压晶状体核,然后用劈核钩勾住晶状体5:00位赤道部,超乳针头退回主切口,吃进晶状体核与劈核钩对向用力,将核一分为二。乳化劈核组用超乳针头吃入晶状体核心至晶状体1/2~2/3厚度并吸住晶状体核,劈核钩划入超乳针头对侧晶状体赤道部与超乳针头对向用力劈开晶状体核。记录两组术中实际超声乳化时间(U/S time)、术前及术后1mo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1、7d角膜水肿、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等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压核进钩劈核组的U/S time低于乳化劈核组[12.76(8.76,16.76)s vs 22.87(18.36, 27.38)s, P<0.01]; 压核进钩劈核组术后1mo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高于乳化劈核组(2133.44±348.58/mm2 vs 1957.94±280.54/mm2,P<0.05),压核进钩劈核组术后1mo平均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低于乳化劈核组[0.15(0.08,0.22)vs 0.22(0.16, 0.28), P<0.01]。术后1d压核进钩劈核组角膜水肿轻于乳化劈核组(Z=13.195,P=0.004),术后7d两组角膜水肿均消退。术后1d两组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而两组间无差异(Z=-0.48,P=0.63)。

结论:与乳化劈核技术相比,压核进钩劈核技术劈核操作简单,手术安全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定位钩劈核技术在白内障小切口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做5.5~6.0mm一字形巩膜隧道切口,采用定位钩劈核技术对219例219眼老年性白内障进行囊外摘除术并Ⅰ期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结果:219例全部成功完成定位钩劈核,术后3d裸眼视力≥0.5者182眼(83.1%),≥1.0者37眼(16.9%),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和前部色素膜炎,经常规治疗3d后痊愈。结论:结果提示定位钩劈核技术简便易行,可有效解决核大切口小的矛盾,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9.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体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体会@胡岚君$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300120 @张金英$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300120 @佟玲$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300120 @李学勤$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眼科!300120~~  相似文献   

20.
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前后夹击双向劈核法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9例(271眼)级以上硬核白内障采取前后夹击劈核法,经充分水分离和水分层,吸除硬核前的皮质及软核后,乳化头退至前囊口上缘,劈核器轻压核下方,停止灌注让核上缘随前房变浅脱出囊袋口,乳化头顺势抵住核上缘,灌注加深前房后,乳化头滑入核后面,劈核器置核前面,前后夹击将核劈碎乳化吸出.结果:271眼硬核都被顺利击碎,平均乳化时间为57.4s,术后1d视力≥0.3者249眼(91.9%),术后1mo视力≥0.5者235眼(86.7%),≥1.0者96眼(35.4%).结论: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双向劈核法碎核彻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为粉碎硬核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