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78岁,周身浮肿4d。无特殊既往史及家族史,有冶游史。查体:T36.2℃,Bp140/80m/Ii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右腹股沟区可触及多个淋巴结,大小约5.0cm×2.0cm,质地中等,活动度尚可,无压痛。皮肤未见鳞屑、皮疹、斑疹,眼睑浮肿,双侧扁桃体不大,颜面及眼睑中度水肿,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肝一颈静脉回流征(-),甲状腺不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正常。腹软,无压痛,肝脾不大,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2.
读片窗(8)     
李小虎  刘斌  王万勤  余长亮 《安徽医学》2010,31(8):1010-1011
临床病史患者女性,18岁,学生,发现腹部包块1年余。PE:神清,心肺(-),腹稍胀,无下腹部及腹壁隆起。腹软,下腹部可触及一10cm×8cm×18cm大小包块,包块质中,界限清,活动度差,无压痛及波动感,皮肤表面无红肿,发热。双下肢无浮肿,NS(-)。  相似文献   

3.
腹腔多发性结石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左下腹包块20年,于2001年2月3日入院。20年前有“阑尾炎”手术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合作。皮肤粘膜及淋巴结正常,五官、心肺正常。腹平坦对称,右下腹有7cm长陈旧性手术疤痕,全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下腹可扪及8cm×6cm包块,质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轻触痛。肝、脾、肾正常,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血、尿常规正常。B超提示:左下腹实质性占位(肠系肿瘤)。入院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广泛粘连,于左侧上、下腹取出8cm×5cm游离椭圆形、…  相似文献   

4.
骆莉莉  王欣  吴淑萍 《吉林医学》2010,(1):144-144,F0003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4岁,因下腹胀痛伴腰酸一月余入院。妇检:宫体后位萎缩,于宫体前方触及一肿块约15cm×10cm,边界清,上界达脐平,呈囊性,活动度可,压痛阳性。B超示:盆腔混合性肿块(12.8×10.5)。入院后行相关检查,有手术指征,无明确手术禁忌症,完善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
病人,女,44岁。右下肢水肿1年。查体: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张及胃肠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莫菲征(-),肝脾未触及。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出血点、淤斑及皮疹,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生化及肝功均正常。B超示:脾脏厚约3.5cm,形态正常,实质回声不均质,强弱不等,似呈结节状,较大者约1.1cm×0.9cm×0.8cm,实质内也可见多个囊性暗区,较大者约2.1cm×1.9cm×1.4cm,边界清,透声好,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4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年余,发现包块8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无蜘蛛痣,巩膜可疑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局限性隆起,右肋缘下可扪及8×4cm包块,边界清楚,质硬,活动度小。肝、肾功能检查正常。B超检查提示:胆囊增大、壁增  相似文献   

7.
梁静  刘继青  陈军 《浙江医学》2022,44(1):90-93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图像特征,为临床初步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西溪医院2015年10月至2020年6月HIV/AIDS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56例(研究组)和确诊为HIV/AIDS的非结核患者60例(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超声检查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热、盗汗、乏力和体重减轻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咳嗽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D4+T细胞<50个/滋l的患者占37.5%,与对照组的16.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两组淋巴结直径≥3cm、淋巴结内部存在血流信号患者占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在淋巴结融合现象患者占比分别为48.2%、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存在钙化征和窦道征者占比分别为16.1%和8.9%,而对照组中存在钙化征患者占比3.3%,无患者存在窦道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HIV/AIDS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超声检查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对HIV/AIDS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早期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于2005年7月因“发现右乳房肿物2年余,渐进性增大5个月”收入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乳腺病防治中心。入院体检:右乳外上象限可见“酒窝征”及橘皮样改变,其下可触及4.0cm×4.5cm肿物,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质地硬,活动度小,与皮肤无粘连,与胸壁无粘连;右腋下可触及0.8cm×0.5cm淋巴结,光滑,质地韧,活动小,无压痛。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0岁,汉族,未婚。主诉“发现右乳肿物2月”门诊以“右乳肿物”收入院。查体:T36.3℃,P79次/分,R20次/分,BP140mmHg/90mmHg。专科情况:双乳对称,双乳头等高,无内陷、偏斜、溢液,皮肤无红肿、破溃,橘皮征(-)。右乳上象限距乳晕2cm可及一约2.5cm×2.0cm大小的肿物,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无触痛。双腋下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行右乳区段切除术中冰冻病检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后石蜡病理为右乳腺叶状囊肉瘤(良性,瘤细胞增生活跃,建议密切随访),患者切口愈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男,30岁。左侧下肢疼痛、麻木、发凉2个月,于2010年2月5日入院。查体:患者脊柱生理弯曲存在,上腰段压痛,无放射。腰椎活动度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双侧80°。加强试验阴性。双侧下肢肌力V级,肌力正常。皮肤感觉无迟钝。双侧搭腿试验阴性。胫骨结节上20cm处大腿周径相同。胫骨结节下10cm小腿周径相同。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87岁,主因左乳腺肿物伴疼痛1月入院。住院查体:心、肺(-),左乳中下方距乳晕3cm处及一直径约2cm的肿物,活动度好,边界较清。术中: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乳腺腺叶内见一2.0cm×2.0cm×1.8cm的卵圆形肿物,质硬,边界较清,无明显包膜,予以切除。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51岁。因“发现上腹部肿块5d”入院。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上腹部可扪及-15cm×13cm×8cm大小肿块,质中等,活动度可,无明显触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27岁.因"左腹部阵发性疼痛7d"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不振,营养发育正常,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左上腹可扪及一约7cm×5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度差.  相似文献   

14.
读片窗(8)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11,32(8):1208-1209
临床病史患者女性,13岁,发现双下肢不等长1年余。体检:神清,一般情况可,心肺(-),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明显侧弯及后突畸形,诸棘突无压痛,骨盆分离试验(-)。右腿较左腿细,右下肢较对侧长约2 cm,皮肤表浅静脉无曲张,右大腿未及明显压痛及软组织肿块,右下肢感觉、血运正常。  相似文献   

15.
廖家齐 《四川医学》1997,18(5):334-334
椎间盘摘除术后行硬膜外麻醉并发异常阻滞1例报告新龙县人民医院(626800)廖家齐患者,女性,45岁。因左臀部慢性炎症,窦道形成于1996年5月23日在硬膜外阻滞下行窦道切除术。术前各项检查及生命征正常。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10m...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2岁,因“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年,发现腹部异物半天”步行入院,CT提示:脑室系统扩张,见分流管脑室端位于右侧脑室内。腹部X线:可见分流管位于腹部。查体:精神亢奋,对答错误,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差,腹平软,无肌紧张,无压痛以及反跳痛,分流管路径体表皮肤无红肿、破溃,右下腹可见一约6cm陈旧性手术疤痕,脐下正中约3cm处可见一皮肤潮红窦道,长约3cm,分流管从窦道穿出,压迫分流泵,分流管腹腔端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见附图)。  相似文献   

17.
张勤  李玉琴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189-189
患者,女,23岁。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后背部局限性隆起并疼痛,拍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心肺听诊(-),左侧后背部约4cm×4cm的隆起,局部皮肤颜色无变化。常规检查正常。对症治疗后疼痛缓解。1个月后复发,再次拍胸片正常。2个月前,患者左侧背痛加重并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胸部CT平扫示:左侧胸腔积液,余(-)。按“结核性胸膜炎”收住院。入院后查体:全身浅表未触及淋巴结,左侧胸廓略饱满,左侧后背部约5cm×5cm的隆起,局部皮肤青紫,左下肺叩诊呈浊音,左下肺呼吸音消失,心腹及四肢(-)。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王某,男,50岁,2000年起时有胸前区疼痛,多次检查心电图均正常。舌下含硝酸甘油片及(或)吸氧症状缓解。2006年5月以来频繁发作。于当月1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查体:体温、脉搏正常,血压120/9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肺(--),心率86次/分,律齐,心界不大,无杂音。肝胁下2cm,质中,轻度触痛,墨菲征(+)。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7岁。因左小腿骨折术后10年,皮肤溃破流脓1年,于1997年2月2日入院。查体:左小腿皮肤暗黑,上端两侧及中上部、内踝上方皮肤各有窦道,流出脓液。窦道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窦道内肉芽组织呈淡红色水肿样,略高出皮肤。脓液恶臭,用探针进入窦道可探及骨面,左膝及左踝关节活动正常。体温37-7℃,血、尿、大便常规正常,血沉15mm/h,胸透正常,肝功正常。X线片显示:左胫骨陈旧性骨折,钢针内固定,可见整个胫骨骨皮质增厚,密度增高,上端髓腔内可见死骨,下端骨髓腔内可见空洞。X线诊断:左胫骨骨髓…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6岁。于2004年10月入院。该患者于入院前行走中突然右耳听力丧失伴头晕,无耳痛、耳鸣,无意识障碍,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及感觉障碍,无尿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BP160/100mmHg,神志清,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敏感,无眼震,右耳听力完全丧失,Weber试验(-),右耳Rinne试验(+),咽反射存在,余颅神经亦未见异常。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右侧指鼻试验(+),右侧跟-膝-胫试验(+),深、浅感觉正常,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无脑膜刺激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