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总结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椎间盘切除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光机引导准确定位,在棘突旁0.5-1cm处仅做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固定盘手术通道及内窥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及突出的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和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 本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30例,随访1-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25例,良:4例,可:1例。结论 应用经脊椎后路显微内窥镜摘除腰椎间盘,技术先进,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开窗入路法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行单/双侧开窗法治疗,分析其结果.结果经平均38个月的随访,优36例,良37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9%.结论开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康复快、粘连机会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开窗入路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开窗入路法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82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侧隐窝狭窄患者行单/双侧开窗法治疗,分析其结果。结果 经平均38个月的随访,优36例,良37例,可5例,差4例,优良率为89%。结论 开窗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康复快、粘连机会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的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疗效将其分为预后优良组和预后差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年龄、病程、侧隐窝狭窄、髂嵴过高、Pfirrmann分级、腰痛分类、合并糖尿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OR=1.380,95%CI:1.701~9.288)、存在侧隐窝狭窄(OR=1.944,95%CI:2.562~19.049)和腰痛(OR=1.168,95%CI:1.467~7.055)是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病程长、存在侧隐窝狭窄和腰痛会影响经椎间孔镜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预后,临床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行有限开窗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证实合并腰椎管狭窄45例,采用椎板间潜行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4年,平均随访2.5年,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45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中,优36例(80%),良7例(11%),可2例(8%),未发现腰椎继发性不稳及椎管再狭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时,不能遗漏诊断导致手术减压不彻底,用有限开窗侧隐窝及神经根管减压处理,手术创伤小、对脊柱后柱结构破坏小,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吴泽恒 《医学信息》2009,22(5):779-780
目的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中,共有43个椎间盘突出,中央型26个(74.29%);旁侧型9个(25.71%);伴随突出椎间盘钙化2个,伴有侧隐窝狭窄者20个16例患者,伴椎闻孔狭窄者10个,有明显神经根肿胀者12个。结论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其中中后外侧突出型82例,中央突出型2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78例。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依据Machnab标准:优62例、良31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7.7%,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椎体滑脱。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e Discectomy,MED)是在内窥镜监控下经管道完成的椎板部分切除、椎间盘摘除术。MEDⅡ是在MED基础上进一步高技术化和改良部分手术器械并配套化的精良显微内窥镜椎间盘手术系统,适合于胸、腰椎的椎间盘手术。从1996年起陆续在国外开始报道,1999年引进国内后迅速在部分医院开展。我院自2000年1月引进此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地应用于腰椎管狭窄症共  相似文献   

9.
关于腰神经通道一词各书刊描述不一致。腰神经通道即腰神经通行于包括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椎间管、椎弓根下沟、骨纤维孔及骨纤维管等。通常将腰神经根穿出硬脊膜囊后,经行侧隐窝、盘黄间隙段称腰神经根管。在临床上常见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突出可使盘黄间隙、椎间管狭窄。硬脊膜鞘粘连使鞘内腔狭窄。腰神经根的血供障碍,可致神经根水肿增粗等。由于压迫累及腰神经可引起腰腿痛。在腰神经通道结构上的任何改变均可导致压迫腰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 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6例,其中中后外侧突出型82例,中央突出型24例,合并侧隐窝狭窄78例.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 术后随访3~20个月,依据Machnab标准:优62例、良31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87.7%,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椎体滑脱.结论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