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甘丽霞  刘刚  刘燕洁  梁宁 《广西医学》2010,32(8):917-918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施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对老年患者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老年患者25例,监测时点为麻醉前(T0)、术中1 h(T1)、术中2 h(T2)术中3 h(T3),监测项目为PH、BE、PCO2、K^+、Na^+、MAP、HR、CVP。结果 25例患者的pH、BE、K^+在术后2 h、3 h时呈下降趋势,PCO2、CVP呈上升趋势,与麻醉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Na^+浓度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呈下降趋势,HR呈上升趋势,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机能减退,代偿能力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时由于体位的改变、灌洗液的吸收和手术时间延长等因素,引起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应加强监护和及时纠正酸中毒,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保障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改良侧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将108例PCNL 患者分为俯卧位组52例和改良侧卧位组56例。检测两组患者在截石位、改变体位、改变体位30 min以及术毕4个时段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改变体位30 min及术毕时,两组患者的血压较截石位均下降(P<0.05),俯卧位组血压下降更为显著(P<0.05);且俯卧位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改变体位30 min及术毕时段 较截石位下降且低于改良侧卧位组(P<0.05)。改良侧卧位组手术时间、碎石取石时间、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俯卧位组(P<0.05);改良侧卧位组结石清除率高于俯卧位组(P<0.05)。结论改良侧卧位PCNL对肾结石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且具有结石清除率高,出血少及手术并发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应用生理盐水灌注液所引起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老年患者67例,检测手术前、后患者血液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结果:术中平均生理盐水用量37.8L。与手术前相比,手术后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降低(P<0.05)。中心静脉压(CVP)显著升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有下降趋势,心率(HR)有上升趋势,而手术前、后血钠(Na+)、钾(K+)、氯(Cl-)、肌酐(Cr)等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NL中应用大量灌注液可引起循环超负荷,灌注液吸收可导致老年患者血生化、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本组262例患者进行PCNL手术,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对PCNL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均满意。结论PCNL术疗效肯定,是治疗复杂性肾、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为合理选择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轻柔,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6.
黄祯 《河北医学》2014,(12):2095-2098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其中试验组的患者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进行治疗,采用SPSS17.0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次清石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253.32±110.23)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876.45±111.11)mL;手术时间、肾造瘘留管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P<0.05),实验组患者结石清除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轻、术后的并发症少,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肾结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经皮肾镜取石术临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历史发展曲折,国内起步较晚,但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创新,手术成功率和清石率已大为提高。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结石治疗中应用广泛,但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术后感染,邻近脏器损伤等,正确认识各自原因和及时准确的处理是治疗这些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68例肾结石病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对减少PCNL的并发症肾出血具有重要意义;掌握术中情况,针对性的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经皮肾镜取石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mPCNL)中灌注液吸收对机体血流动力学、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上尿路结石患者79例,实施经皮微造瘘肾镜取石术,术中监测灌注前、灌注后30 min、60 min、90 min及120 min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心静脉压(CVP)、氧饱和度(SpO2...  相似文献   

10.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485-488
目的:探讨精准穿刺双通道期经皮肾镜取石术对鹿角形肾结石患者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标准单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组采用精准穿刺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结石清除率及肾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的Vmax、S/D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肾主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的RI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穿刺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可有效改善肾血流动力学指标,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灌流量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灌流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2组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 tomy,PCNL),对照组灌流量≥40 L,观察组灌流量<40 L。2组均观察至患者完全苏醒,对比2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灌流量及灌流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胸腔液体含量(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水平、苏醒期躁动情况、苏醒期尿道刺激反应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110.66±12.71)min、灌流时间(69.93±10.7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40.45±15.28)min、(94.93±16.69)min,灌流量(33.36±5.52)L少于...  相似文献   

12.
马杰锋 《中外医疗》2011,30(7):73-73
目的回顾分析7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出血的病例及处理对策。方法通过回顾348例次经皮肾取石术临床资料,发生大出血7例。结果 7例出血患者中4例经保守治疗治愈,余3例行介入栓塞治疗治愈。结论出血是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该技术广泛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其预防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影像学、腔内技术和各种碎石设备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皮肾镜取石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主要用于治疗肾结石,提高了手术效率,大大减轻了肾结石患者的痛苦.目前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各种碎石技术的优缺点、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等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PCNL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放性肾切开取石及肾盏成形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3±11.2)min、(13.8±2.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15.1±10.9)min、(19.7±7.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58.2±11.5)m L]明显少于对照组[(92.3±12.9)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1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及肾盏成形术相比,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邓集勋 《中外医疗》2012,31(10):42-43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方法分为mPCNL组(A组)与开放手术组(B组)进行对照。结果 (1)手术时间比较:A组手术时间稍低于B组(P〉0.05)。(2)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A组与B组有显著差异(P〈0.01)。(3)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明显低于B组(P〈0.05)。(4)1个月后结石清除率比较: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与开放性肾切开取石术相比,具有微创,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碎石率和结石取净率高,患者恢复快,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老年男性患者拔出导尿管的最佳方法。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肾脏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经皮肾镜碎石老年男性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其中实验组采用排尿脱管方法拔出导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出导尿管。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和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及有无肉眼血尿等。结果实验组排尿疼痛评分(1.64±0.4)分低于对照组(4.84±0.7)分(P〈0.05)。拔管后排尿情况:实验组发生肉眼血尿1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发生肉眼血尿8例、尿潴留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尿脱管拔出导尿管方法可以减轻老年男性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拔出导尿管时的痛苦,减少拔管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3月间39例在我院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中,3例行双通道碎石,Ⅰ期结石取净30例,结石清除率76.9%;6例患者5~8天后行Ⅱ期取石;3例残余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患者因引流不畅而导致皮下肿胀,肾绞痛2例,术后高热5例,对症治疗好转.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好,恢复快,但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对结石远端尿路梗阻、质硬、残留、复发性结石及需要手术者尤为适宜。其术后并发症为出血、感染、尿外渗和尿瘘、气胸等。现将我院对PCNL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248例,其中男138例,女11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岁。左侧结石115例,右侧98例,双侧35例;单发结石78例,多发结石170例。病史最长20年,最短1年。术前经X线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彩超检查均显示不同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的疼痛状况,为术后进行有效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疼痛及麻醉性镇痛药信念量表及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2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患者进行调查,记录患者术后四个阶段内疼痛状况。结果:患者整体疼痛信念平均得分(2.90±0.26)分,以"麻醉性止痛药只应该被使用在疼痛剧烈时"和"麻醉性止痛药会引起许多副作用"两项平均得分最高,分别为(3.14±0.38)、(2.96±0.24)分;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疼痛信念总分存在差异(F=4.45,P=0.02)。患者开始疼痛时间为术后(2.98±1.16)h,术后第一阶段疼痛程度最高,得分为(4.26±1.46)分,最严重时疼痛得分>4分者85例(67.46%),疼痛最严重时间为术后(4.81±2.22)h,主要为手术部位钝痛,该阶段47.62%的患者使用镇痛剂,开始使用镇痛剂的时间为术后(6.51±2.63)h;第二阶段至第四阶段疼痛评分依次为(2.39±1.21)、(2.08±1.02)、(1.86±0.32)分,疼痛依次为牵拉引流管造成的疼痛、拔除肾引流管造成的疼痛、患侧腰部疼痛。术后四个阶段疼痛程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P=0.04)。结论:经皮肾镜患者术后疼痛信念趋于负向,术后疼痛问题不容忽视,术后疼痛管理有待改善,应针对患者疼痛特点,实施有效疼痛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5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一期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再行二期PCNL治疗。其中肾盂、肾盏多发结石501例,肾铸型或鹿角形结石334例,双侧肾结石62例,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18例。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155例。结石大小1.0cm×0.6cm-7.5cm×3.5cm。轻度肾积水278例,中重度454例。结石合并脓肾16例,合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45例。结果:1052例PCNL单通道取石936例,双通道取石116例。1次取净结石895例,2次取净82例,3次取净8例;结石清除率93.6%。平均手术时间103min。平均住院13.6d。平均出血量40.7mL。1例大出血,4例气胸,26例术后出现高热(〉39℃)。结论:二期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对肾铸型结石合并脓肾、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等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二期手术取石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