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碘酊烧灼加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树枝状角膜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治疗树枝状角膜炎的有效方法。方法 :本文于 1992年 10月~ 1998年 10月采用碘酊烧灼加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树枝状角膜炎 86例。结果 :86例树枝状角膜炎经治疗 ,显效 6 9例 (80 2 % )、有效 17例 (19 8% ) ,总有效率 10 0 % ,随访时间 3个月至 2年。结论 :表明碘酊烧灼加聚肌胞结膜下注射治疗树枝状角膜炎具有疗效明显、疗程短、复发率低等特点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聚肌胞穴位封闭治疗树枝状角膜炎30例405医院(山东蓬莱265600)郭景瑞1994-01~1996-12,我科应用局部点药加聚肌胞穴位封闭治疗树枝状角膜炎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单眼发病者27例,双眼发病者3例。年龄12~67岁,平均3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病毒唑、聚肌胞联合球周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确诊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111例,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用0.1%阿昔洛韦滴眼液,1次/2小时(白天用药),2滴/次,2周为1个疗程;洛美沙星滴眼液点跟,1日4次;贝复舒点眼,1日4次;联合全身静滴病毒唑、青霉素,酌情加用地塞米松。观察组局部滴眼液相同,联合病毒唑、聚肌胞球周局部注射。结果病毒唑、聚肌胞联合球周注射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所导致的畏光、流泪、干涩、睫状充血和角膜病变等症状,愈显率达89.09%,并能有效提高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在用药7日的临床疗效的愈显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唑、聚肌胞联合球周注射比全身静脉滴用药起效快,不失为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聚肌胞与板蓝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比较。方法:复发性口疮90例,分聚肌胞组47例(男性14例,女性33例,年龄26±s5a),用聚肌胞2mg,im,qod,10d为一个疗程;板蓝根组43例(男性12例,女性31例,年龄20±7a),用板蓝根注射液2mL,im,bid,也是10d为一个疗程作为对照。结果:聚肌胞组用药至口疮消失的时间为3.00±0.20d。1mo内复发率为15%,分别比板蓝根组的5.0±0.3d及55%低(P<0.05)。结论:聚肌胞对治疗复发性口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聚肌胞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肌胞(Poly I:C)为一种高效的干扰素诱导剂,有广谱抗病毒及免疫抑制作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就其近几年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单疱性角膜炎 苗在前,田士忠用聚肌胞注射液配成滴眼剂点眼治疗36例单纯性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结果:痊愈29例,好转6例,无效1例。方法:用聚肌胞注射液配成0.2‰的滴眼剂点眼,4次/d~6次/d,第1周加用0.1%地塞米松眼水,点眼3次/d,辅以维生素B_2、维生素C口服。聚肌胞联合维生素C和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治愈率68.2%(30/44),有效率84.2%,效果良好。方爱武,戴旭应用聚肌胞联合利巴韦林结膜下注射,治愈率92.0%(46/50)。  相似文献   

6.
谭永和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0):1273-1273
我科于2003~2004年应用聚肌胞和地塞米松注射液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性深层角膜炎18例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8例 (18只眼 ) ,男11例 ,女7例。年龄22~67岁。初发病10例 ,复发8例。治疗方法 :抽取聚肌胞针剂0.4mg和地塞米松针剂2mg、2%利多卡因0.2ml结膜下注射 ,隔日1次  相似文献   

7.
聚肌胞与板蓝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耿钧 《新药与临床》1997,16(5):313-313
目的:聚肌胞与板蓝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疗效比较。方法;复发性口疮90例,分聚肌胞组47例,用聚肌胞2mg,im,qod,10d为一个疗程。板蓝根组43例,用板蓝根注液2mL,im,bid,也是10d为一个疗程作为对照,结果:聚肌胞组用药至口疮消失的时间为3.00±0.20d。1mo内复发率为15%,分别比板蓝根组的5.0±0.3d及55%低(P〈0.05),结论:聚肌胞对治疗复发性口疮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当归活血丸佐治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口服中药当归活血丸加使用滴眼液(治疗组),与注射西药聚肌胞加使用滴眼液(对照组)。结果经过15~30d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7.1%,进行x^2检查,P〈0.05。结论当归活血丸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4):532-53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刮除、生理盐水冲洗、2.5%碘酊烧灼创面、结膜瓣覆盖等方法综合治疗,观察病变角膜的改变。结果:治愈35例(83.3%),显效4例(9.5%),有效1例(2.4%),无效2例(4.8%),总有效率95.2%。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他辅助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治疗扁平疣,并与聚肌胞2mg/次肌肉注射每周3次,局部外用2次/d及生理盐水皮损内注射每周1次进行对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有效率为92.3%,聚肌胞肌肉注射有效率为53.4%,可由软膏有效率为43.2%,生理盐水有效率为34.3%,聚肌胞皮损内明显优于后三者(P<0.01),结论:聚肌胞皮损内注射治疗扁平疣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11.
18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蕾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41-14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早期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氟康唑1ml作结膜下注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0.2g,1次/d,并辅助给予贝复舒眼液,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疗程14~42d。结果本组18例中治愈17例,占94.4%;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较高的眼病,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抢救视力的关键,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绝大多数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治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7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给予5%碘酊联合0.5%氟康唑滴眼液治疗方案。结果治疗时间为14~43 d不等。47例患者中,治愈27例(57.45%),显效11例(23.40%),有效6例(12.77%),无效3例(6.38%),总有效率为93.62%。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临床费用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唐的木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129-3130
目的探讨消银颗粒联合聚肌胞注射液及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口服消银颗粒,合并肌内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及局部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对照组48例,单纯肌内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同时外用维A酸乳膏。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疗效判定。以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7.20%,对照组有效率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25,P〈0.01)。结论口服消银颗粒联合肌内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及外用维A酸乳膏可显著提高扁平疣临床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聚肌胞加板兰根治疗单疱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程天恩(河南省许昌市直公疗门诊眼科461000)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目前常见易于复发甚至可以致盲的眼病,至今尚无很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我们联合应用聚肌胞及板兰根治疗单疱性角膜炎(HSK)39例患者,取得了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1992年10月~1997年10月确诊为复发性口疮的86例患者分别采用西药聚肌胞、中药决明子加味治疗,预后随访,并就其疗效进行比较、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6例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50例,年龄2~58岁,平均23岁,均为口腔粘膜有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聚肌胞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聚肌胞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聚肌胞,年龄<1a,1mg,im,qod,年龄1a以上,2mg,im,qod,共2~3次;对照组30例,给口服补液盐,调整水、电解质平衡。2组年龄12±s5mo;病程20±0.8d;大便次数9.6±2.7次/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退热时间和止泻时间分别为1.1±0.6d,2.5±1.0d和1.7±0.8d,4.0±1.1d,组间比较P<0.01。结论:聚肌胞治疗秋季腹泻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局部清创烧灼联合氟康唑及那他霉素治疗的疗效分析,比较各种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用1.3%石碳酸烧灼角膜溃疡创面及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注射液并频点那他霉素眼液治疗。对照组用氟康唑结膜下注射及频点眼。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8.9%,对照组治愈率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传统的烧灼法和新型的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朝晖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481-1482
目的:探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8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应用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维生素B。、B。和维生素C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率77.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12.5%的患者达到了治愈。结论:聚肌胞注射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聚肌胞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聚肌胞肌内注射,并外涂0.1%维A酸乳膏;对照组仅外涂0.1%维A酸乳膏,2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2%高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聚肌胞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翠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683-3684
目的:研究干扰素加聚肌胞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108耳外耳道乳头状瘤局部注射干扰素加聚肌胞后的临床效果。结果:96例108耳用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2~4次后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1年,无1例复发及恶变。结论:干扰素加聚肌胞局部注射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具有效果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