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房颤(Af)是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并发症。若Af伴心室率快速时可促使心肌梗塞加重,严重可诱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影响AMI愈后,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住的62例老年AMI,其中并发Af12例,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房颤(Af)是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并发症。若Af伴心室率快速时可促使心肌梗塞加重,严重者可诱发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严重影响AMI愈后,我院自1992年以来收住的62例老年AMI,其中并发Af12例,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心房颤动(Af)的病因、临床特点、左房内径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对我院2001~2005年120例老年人Af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老年人Af常见原因是高血压和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其重要并发症,控制心室率,抗栓治疗应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Af)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将我院238例Af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慢性Af除一小部分选择转律外,相当一部分要长期靠洋地黄控制心室率,特别是Af伴心衰是洋地黄最好的适应证。但Af伴室内差异性传导(SVAB)或室性早博(PVB)、Af伴房室传导阻滞(AVB)、预激综合征伴Af等,直接关系到洋地黄的  相似文献   

6.
黄尚能  凌霄 《右江医学》2009,37(1):103-105
心房颤动(Af)是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显著增加。Af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在老年人群中,脑卒中已成为Af病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Af的治疗有三个主要目标:控制心室率、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以及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而Af的防治仍然是当前心律失常治疗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的一大难题。现代研究认为,对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尽可能地给予复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应给予积极抗凝及溶栓等治疗。现就近几年来Af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Af)是甲亢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胺碘酮的药理特性使之对甲亢伴Af治疗特别有效[1].本文用胺碘酮治疗Graves甲亢慢性Af获得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心房纤颤(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并常常发生严重后果。Af的治疗目标为控制心率、预防血栓栓塞和维持窦性心律。尽管Af的非药物治疗近年取得了较多进展,但药物治疗仍是常用的有效方法。1 药物选择原则 有8种药物在美国被应用并证实对Af有效,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约占急性心律失常的34.6%[1].Af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且男性较女性更常见.50~ 59岁年龄组Af发生率约0.5%,而80~89岁年龄组高达8.8%[2].Af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卒中和心脏病病死率.本文就新近对有关Af药物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1 以3P分类确立治疗对策既往Af分类混杂,对指导治疗缺乏针对性,而目前公认3P分类具有较大临床指导意义 [3,4].3P即指阵发性(paroxymal)、持续性(persistent)和永久性(permanent),3P 分类可作为临床治疗心房颤动确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房颤、Af)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1.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大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部分患者不能检出心脏异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高[1~3].  相似文献   

12.
刘桂芳  朱俊兴 《中原医刊》2007,34(24):49-50
目的探讨老年房颤(A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有完整资料老年房颤患者124例,根据发作时间分阵发性和持续性两组,并设对照组60例(冠心病、高血压病42例及其他心脏病无Af者1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房颤病因、合并栓塞者抗栓治疗情况:结果基础疾病前3位是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阵发性房颤合并栓塞症20例,其中脑栓塞18例:持续性房颤合并栓塞症25例,其中脑栓塞20例。两组栓塞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例,P〈0.05。但阵发性Af与持续性A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栓治疗情况单纯Af组、Af伴栓塞高危组(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甲亢等)、Af已有栓塞组抗栓塞治疗率均低。结论房颤合并栓塞率高但抗栓塞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13.
段晓涓 《实用医技》2007,14(34):4705-4706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Af患者围术期的治疗特别是房颤合并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的恢复而且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我们以随机对照方法研究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毛花甙C控制心功能(Killip)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快速心房纤维颤动,降低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86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心律失常及有关因素作了分析,发现室性心律失常(VA)最为常见,其次为心房颤动(Af),左束支阻滞及Ⅰ°房室传导阻滞。VA的发生与左心室扩张程度有关,而与心衰程度无明显关系.Af与左心房扩大的程度有关,快速房颤往往加重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15.
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转复房颤的药物很多,其中洋地黄制剂是一种临床应用较久的药物,主要应用于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衰的治疗。目前,对其在房颤(Af)复律治疗中的作用,仍存在着某些争议。本文主要拟对洋地黄制剂在房颤复律中的疗效评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心房纤额(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对初发性Af(发生在48h到7d内Af)患者尽早转复为窦性心律,对病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我院于1997-1998年静脉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初发性时领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45例初发性Af患者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在45-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岁。体重40-78哈伴心力衰竭、心绞痛患者为非选择对象。其中冠心病18例,肺心病10例,风心病2例,高心病2例,心肌病1例,甲亢1例,肺炎1例,败血症1例,末明原因9例。l‘2方法用普罗帕酮(广州明兴…  相似文献   

17.
林燕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9):33-33
房颤(Af)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成人房颤发生率为0.4%,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现将某院5年间收治106例Af患者心电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选取1996~2001年间106例Af患者,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20~80岁(平均56.4岁)。按病因分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明犬Bachmann束(Bachmann’s bundle,BB)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影响及其关键消融部位。方法 经心内膜途径,对6只犬BB进行标测和射频消融(RFCA),评价RFCABB后对Af的影响,对可记录BB电位的6只犬,在高位右房大头导管尖端指向房间隔,RFCA至BB电位消失。RFCA前后用相同刺激方案诱发Af。结果 RFCABB对Af诱发的影响,RFCA前Af诱发率100%(6/6),RFCA后6只犬均不能诱发出持续性Af。RFCA对BB电位的影响,全部犬的BB电位消失。结论 BB在Af的发生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关键消融部位是高位右房大头导管尖端指向房间隔处,消融终点是BB电位消失。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各种心脏病、非心脏病及正常人.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是目前心律失常和电生理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衡、局灶性房性早搏的触发作用、局灶驱动源驱动心房的活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Af的发生和维持[1],因此治疗方法有很大区别,24 h动态心电图(AECG)监测能为不同机制的Af提供一定的线索,为Af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詹浴暾 《中国热带医学》2009,9(9):1789-1790
目的了解心房颤动(Af)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与临床类型。方法2004年01月01日一2007年12月31日对我院因甜住院患者共2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析表明,冠心病、高血压痛、风湿性心脏瓣膜痛(风心病)是Af的主要原因。冠心病引起的舡占病因学的首位。其中,陈发性Af33例(14.6%);持续性Af63例(27.9%);永久性Af130例(57.5%)。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风心病是盯的主要病因,关注Af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