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自体及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以治愈多发性骨髓瘤(MM)的方法之一。为了降低治疗相关死亡率,减少复发,我们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了2次移植。第1次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第2次为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方法 对 10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性预处理 ,预处理采用氟达拉滨 (或环磷酰胺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及白消安 ,然后施行NASCT。术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采用环孢素A(CsA)加短程甲氨蝶呤 (MTX)。结果 中性粒细胞于术后第 10~ 38d超过 0 .5× 10 9/L ,血小板于第 8~ 16d上升至 2 0× 10 9/L以上 ;4例患者具有 10 0 %供者细胞 ,6例为嵌合性植入 ;2例发生急性GVHD ,5例发生慢性GVHD ;3例发生细菌感染 ,2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 ,1例发生疱疹病毒感染 ,均治愈 ;1例患者死于白血病复发 ,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5例患者完全缓解 ,2例患者部分缓解。结论 NASCT后造血功能恢复迅速 ,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机理、可行性、临床病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机理、可行性、临床病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传统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可使疾病得到暂时缓解,但最终不免复发和进展,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院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新的非清髓预处理方案对 3例 5 3~ 5 9岁的高龄血液病患者进行了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 ,获得成功 ,报告如下。3例患者 ,男 2例 ,女 1例 ,年龄分别为 5 9岁、5 3岁和 5 6岁 ,原发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2例、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1例。 3例供、受者的HLA配型完全相合 ,均采用STR PCR定量方法检测供者细胞植入情况。2例再障的预处理方案为 :环孢素A(CsA) 5mg·kg-1·d-1,共 5d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15~ 2 0mg·kg-1·d-1,共 5d ,环磷酰胺 (CTX) 4 0~ 5 0mg·kg-1·… 相似文献
7.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应用剂量相对较低的骨髓非清除性预处理,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减少了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特别是年龄较大或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耐受。我们对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以氟达拉滨(Flu)为基础的预处理,然后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白血病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非清髓性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NASCT)治疗白血病的经验。方法 对 7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性预处理 ,预处理采用抗CD3单克隆抗体、环孢素A、环磷酰胺及阿糖胞苷 ,4例患者加用氟达拉滨 ,随后施行HLA配型完全相合同胞供者的NASCT。术后采用环孢素A及甲氨蝶呤或环孢素A及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结果 全部患者的造血功能均获得快速重建 ,中性粒细胞于术后 9~ 12d恢复到 0 .5× 10 9/L以上 ,血小板于术后 11~ 2 8d恢复到 30 .0× 10 9/以上。 7例中 ,4例完全植入 ,3例嵌合性植入。 2例发生急性GVHD ,其中 1例死亡。结论 NASCT治疗慢性白血病疗效肯定 ,并发症少 ,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缺陷克隆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不能根治PNH.近年来,国外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部分有适应证的难治性PNH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国内外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的最新研究进展,从NST的现状、概念和理念、研究热点,特别是NST的疗效、受者存活率、白血病复发、移植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等方面作了重点介绍,以期为国内的NST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供体NK细胞对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体异基因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可以彻底治愈恶性血液病,且复发危险小。但allo-HSCT存在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风险,临床上主要采用清髓照射及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来应对,但部分患 相似文献
12.
非清髓性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例HLA完全相合的非清髓性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淋巴细胞采集的供者进行护理。结果5例供者均顺利完成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及淋巴细胞采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提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注意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时补充钙剂,可保证造血干细胞及淋巴细胞的顺利采集。 相似文献
13.
付远瑶;欧阳桂芳;盛立霞;徐凯红;唐善浩;王臻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24,(6)
目的探讨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SCT)治疗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igh risk multiple myeloma, HRMM)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初诊的240例HR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化疗后治疗方式的不同, 进一步将患者分为二次ASCT组(20例)、单次ASCT组(80例)和未移植组(140例), 比较诱导化疗后深度缓解[疗效在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 VGPR)及以上)]率及3组间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 P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 OS )的差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RMM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①单次ASCT组诱导化疗后和移植后的深度缓解率分别为67.50%(54/80)和80.00 % (64/80 ), 前后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72)。二次ASCT组诱导化疗后和移植后的深度缓解率分别为65.00 % (13/20)和95.00 %(19/20 ), 前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②二次ASCT组、单次ASCT组、未移植组患者2年PFS分别为75.00%±2.90 %、71.25%±3.00%和61.43%±3.10%。未移植组和二次ASCT组与单次ASCT组2年PFS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65和0.052 ), 二次ASCT组与未移植组2年PFS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 )。二次ASCT组、单次ASCT组、未移植组的2年OS分别为90.00%±3.50%、78.75%±2.70%和62.86% ±2.50 %。未移植组和二次ASCT组与单次ASCT组2年OS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1和0.057 ), 二次ASCT组与未移植组2年OS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③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多重打击、R-ISS Ⅲ期、诱导4疗程后疗效未达VGPR、未行二次ASCT是P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多重打击、R-ISS Ⅲ期、未行二次ASCT是O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二次ASCT不仅可以明显提高HRMM患者的深度缓解率, 且可进一步提高HRMM患者的2年PFS和OS, 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浆母细胞淋巴瘤(plasmablastic 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来源于B细胞,侵袭性高、预后差,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宁波市第一医院血液科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后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相似文献
1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并通过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而清除骨髓残留病灶。急、慢性白血病HSCT后复发常为单纯骨髓复发,少数患者为髓外或伴骨髓复发,而单纯髓外复发更少见、预后较差。欧洲骨髓移植协作组(EBMT)报道3071例患者al- lo-HSCT后髓外复发仅为0.45%。最近我们发现2例白血病患者HSCT后髓外复发,报道并复习文献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手段,但移植后仍有些患者出现疾病的复发。allo-HSCT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型和功能的恢复在免疫监视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监测了20例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ST)患者移植后外周血中CD45RA 细胞的变化,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例均为2000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本院接受HLA相合的同胞间外周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56岁,中位数35岁。20例的原发病,7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1例为…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及进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适应证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na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llo-HSCT)是治疗造血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根据国际骨髓移植登记处(international bone marrow transplant registry,IBMTR)的统计,从1970~2004年,在IBWTR登记的Allo-KSCT病例数已接近5万例,而且每年以近3000例的数量增加;而IBMTR并不包括全世界所有完成的Allo-HSCT病例。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少数几家移植中心开始Allo-HSCT工作到目前除西藏以外所有省、市、自治区均可开展Allo-HSCT工作;在不少地区,该项技术向县、市级医疗机构延伸;随着完成的病例数逐渐增加,远期疗效也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残留疾病两例的经验.方法 例1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在非血缘HSCT后半年出现骨髓病态造血和不完全嵌合状态,停用免疫抑制剂3周,未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例2为B淋巴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移植后30d检测到分子水平的残留疾病.两例均皮下注射GM-CSF 300 μg,隔日1次,应用3周.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皮疹情况和肝功能,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髓系衍生抑制性细胞亚群、树突状细胞(DC)的变化.结果 例1应用GM-CSF 1周后出现皮肤Ⅰ度急性GVHD,3周后出现Ⅱ度(皮肤和肝脏)急性GVHD,停用GM-CSF.治疗1个月时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转为完全供者嵌合状态,给予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和甲泼尼龙治疗2周而缓解.例2维持CsA(全血浓度为0.134~0.472 μmol/L)治疗,在使用GM-CSF后第9天,出现Ⅰ度急性GVHD,第11天出现Ⅱ度急性GVHD(皮肤),加用泼尼松30 mg/d,共用5d,其后维持Ⅰ度急性GVHD.第30天复查,为分子生物学缓解.2例治疗前后,未发现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但DC有增加趋势,髓系衍生抑制细胞有减少趋势.结论 GMCSF可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HSCT后残留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