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包装全氟丙气体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  孙勇 《上海医学》1997,20(4):212-214
为检验塑料小包装体氟丙烷气体(C3F8)在不同包和储存方法时浓度变化,将装有5-7mlC3F8的聚氯乙烯小袋,根据不同储藏温度和外民装方法随机分成四组;(1)22℃聚乙烯外包装,(2)36℃聚乙烯外包装,(3)22℃铝箔真空外包装,94)-29℃聚乙烯包装;第五组C3F8小袋气体存放一定时间后,敢相色谱分析方法进行浓度测量,结果:第3组C3F8浓度最高和稳定,第2组浓度随放置时间降低最明显,第4组  相似文献   

2.
王方  孙勇 《上海医学》1998,21(2):94-95
以往对全氟丙烷气体(简称C3F8)的体内、外动力学研究是用99.6%以上的纯C3F8[1~5],且从金属瓶中直接获取气体。1990年,我们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塑料小包装的C3F8[6];研究发现:小包装内C3F8浓度随放置时间延长降低[7]。当不纯浓度C3F8注射到玻璃体腔后动力学变化如何?为此,我们在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视网膜玻璃体手术中利用原裂孔气液交换联合C3F8气体眼内填充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51例(51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环扎加压术加玻璃体切除术、利用原裂扎进行气液体交换(Fluid-Airexchange简称FA)后眼内填充C3F8气体,其中22例(22眼)行完全FA术,29例(29眼)行不全FA术。结果:观察术中并发症及术后1周眼内气量、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全FA组与不全FA组比较术后第1天眼内气体充满及始终未充满病例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用原裂孔进行气液交换,并采用不同剂量C3F8眼内填充是一种较为简单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鼠尾悬挂试验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实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鼠尾悬挂试验(TST)在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实验意义。方法:SD大鼠被分为三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组,n=8)、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鱼油干预组(F组,n=8)和对照组(C组,n=8)。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及TST静止时间,同时测定各组5d后血清SOD、GSH—Px活力和淀粉酶浓度。结果:A组、F组TST静止时间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C组(P〈0.01);自第2天起F组的数值均小于A组,其中第4、第5天的数值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5、P〈0.01)。病理学检查提示F组的炎性细胞浸润显著低于A组(P〈0.01)。A组SOD、GSH—Px显著低于C组(P〈0.01),而F组SOD、GSH—Px显著高于A组(P〈0.01)。TST静止时间和病理学改变、SOD、GSH—Px活力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TST静止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鱼油在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的氧化应激指标的同时,对大鼠的TST静止时间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价值.方法玻璃体切除联合12%~16%的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与玻璃体切除联合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22例22眼作对照,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治愈均为21例;术后并发白内障两组各3例;术后高眼压非膨胀浓度组1例,膨胀浓度组9例,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C3F8气体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疗效好、并发症少,患者术后10 d内不需低头位,可避免俯卧位所致患者心胸受压等不适.  相似文献   

6.
不同包装的头孢拉定胶囊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包装的头孢拉定胶囊进行稳定性考察,以图筛选和确认一个较为适合的贮存包装方式。方法:分别将铝塑装及复合铝箔装二种不同外包装的头孢拉定胶囊各三批,在相对湿度为92.5%,温度为40℃的条件下放置,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指导原则进行稳定性的加速试验,观察其外观.内容物色泽,测定其干燥失重、标示含量和溶出度。结果:铝塑装的胶囊经九个月时间放置,已开始出现吸潮现象,胶囊黏结.内容物颜色明显变黄;复合铝箔装的胶囊外观色泽及性状仍未有受潮现象出现.稳定性好。且经9个月放置二者的干燥失重平均值分别为7.17%、5.23%;标示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0.7%、99.3%;溶出度平均值分别为69.27%、88.21%。结论:采用复合铝箔装作为头孢拉定胶囊的贮存包装方法,有效地保证了药品的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凝管储藏时间、抽血顺序、标本放置温度与时间等非标本因素对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储藏0、0.5和1年的抗凝管按抽血先后顺序保存门诊正常体检人员的抗凝血液标本,离心,在室温(19℃)和4℃冰箱条件下放置0~36h,检测APTT值。结果 使用过期抗凝管(储藏1年)与使用保质期内抗凝管(储藏0年和0.5年)相比,所测得APTT值明显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P〈0.01)。抽血先后顺序对APTT值影响不大(P〉0.05)。在室温下(19℃)标本放置36h APTT开始升高(P〈0.05),4℃冰箱内冷藏24h APTT开始升高(P〈0.05)。结论 为保证APT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宜选用保质期内的抗凝管保存标本,标本放置时间不宜过久。  相似文献   

8.
刘路宏  李敏  赵昕 《广西医学》2005,27(2):167-169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非膨胀浓度全氟丙烷 (C3 F8)气体在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 6 0例 6 0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C3 F8气体注入治疗 ,其中 30例使用 12~ 16 %的C3 F8,30例使用 70 %C3 F8。结果 总的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为 95 % ,两组视网膜复位率、脱盲率、并发性白内障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眼压非膨胀浓度组低于膨胀浓度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非膨胀浓度C3 F8气体应用于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好、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周剑峰  吴祥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12):1401-140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拟行胃镜检查患者200例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C组)、0.5 g/kg芬太尼组(F1组)、1.0 g/kg芬太尼组(F2组)及2.0 g/kg芬太尼组(F3组),各50例。记录麻醉诱导时间(静脉注射麻醉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停止给药至呼唤能够睁眼的时间)和异丙酚用量。计算4组异丙酚半数有效靶浓度(AAI50)。结果 F2组和F3组AAI50明显高于C组和F1组(〈0.05)。4组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均呈负相关(=0.81、0.86、0.81、0.79,〈0.05)。与C组比较,F1组、F2组和F3组麻醉诱导时间均缩短(〈0.05);与C组和F1组比较,F2组和F3组异丙酚用量均降低(〈0.05);与F2组比较,F3组意识恢复时间缩短(〈0.05)。结论胃镜检查行芬太尼1.0 g/kg可增强异丙酚的镇静作用,血液动力学更平稳,不良反应较少,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行为学改变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关系以及鱼油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造模成功的ANP组(A组)和ANP鱼油干预组(F组)以及对照组(C组),每组8只。A组、F组在术中经十二指肠穿刺向胰胆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C组仅穿刺十二指肠而不注药;F组术后皮下注射鱼油脂肪乳,A组、C组术后皮下注射普通脂肪乳。观察各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及鼠尾悬挂试验(TST)静止时间,同时测定各组大鼠第5天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淀粉酶浓度。结果A组、F组TST静止时间各时间点均显著长于C组(P〈0.01);自第2天起F组短于A组,其中第4、5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F组的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1)。A组SOD、GSH—Px活力显著低于C组(P〈0.01),鱼油干预后,F组SOD、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1)。TST静止时间与病理学改变、SOD、GSH—Px活力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鱼油可显著改变ANP模型大鼠出现的行为异常,这可能是通过缓解ANP炎症后得到的间接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