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钙调素拮抗剂的抑癌作用及对化疗药的增效作用已有报道.本实验观察新合成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柏胺(EBB)单独或与博莱霉素(BLM)联合应用,对小鼠肝癌的对抗作用. 以小鼠肝癌细胞(Hepatoma-22)为靶细胞,每孔5×10~4个/ml,与不同浓度EBB和BLM孵育72h后,作细胞计数,求得IC 50分别为1.3μg/ml和1.0μg/ml;每孔5×10~3个/0.1ml,与EBB和BLM孵育24h.用~3H-TdR参入法(0.2μCi/0.1ml)求得IC_(50)分别为1.0μg/ml及0.7μg/ml.EBB  相似文献   

2.
用高灵敏度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用稀释度为1:5×10~6灰鼠抗牛胰岛素抗体及~(125)I-猪胰岛素作标记抗原(约1000cpm/管),用炭末分离游离胰岛素,其灵敏度较高,最低检测浓度为0.5pg/ml。三种不同浓度的回收率平均为99.7%;批内、批间CV<5%。在美国纽约退伍军人医院102例截瘫病人中43名糖耐量正常者,35例糖耐量异常者及24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分别为8.96±4.67μU/ml(x±SD),10.38±8.93μU/ml及15.17±9.66μU/ml。本方法可测空腹状态下低浓度血浆胰岛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组人CD40 配体(rhCD40L)对培养的人单核细胞(U937)表达诱导型环氧合酶(COX 2)的作用和普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U937 细胞,分别以浓度为0. 05、0. 10、0. 20、0.40μg/ml的rhCD40L刺激24 h;以0. 40μg/ml的rhCD40L 分别刺激3、6、12、24 h。再将0. 40μg/ml 的rhCD40L与终浓度分别为1×10-2、1×10-3、1×10-4 mmol/L的普伐他汀共同刺激24 h。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COX 2 mRNA的表达。结果 0.4μg/ml的rhCD40L刺激后3 h,可诱导COX 2 mRNA表达,随着rhCD40L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COX 2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呈时效和量效的关系。0.4μg/ml的rhCD40L与普伐他汀共同刺激24 h后,COX 2 的表达明显被抑制。结论 rhCD40L可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诱导COX 2的表达,普伐他汀可抑制此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60只正常狗血浆皮质醇的浓度。根据狗血浆皮质醇浓度分成了三个类型。上午8时低(1.8±0.9μg/100ml),下午5时高(5.1±0.5μg/100ml)者30只狗,称为A型。上午8时高(6.5±1.2μg/100ml),下午5时低(1.3±0.3μg/100ml)20只狗,称为B型,上午8时与下午5时差不多相等(分别为3.0±0.8及3.1±0.8μg/100ml)10只狗,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以40μg/ml纯化HBsAg和100μg/ml PHA与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简称携带者)和健康人的PBMC(3×10~6/ml)孵育l、24、48、72、96h,应用放射免疫分析(IRM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尾加压素Ⅱ(UⅡ)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互作用及ox-LDL对UⅡ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ox-LDL(0.01、0.1、1、10、50μg/ml)和UⅡ(10、50nmol/L)对大鼠VSMC增殖的作用;应用竞争RT-PCR和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试验分别从mRNA和受体功能水平分析不同浓度ox-LDL孵育下VSMC表达GPR14的变化。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ox-LDL0.01μg/ml与UⅡ10nmol/L可协同促进VSMC增殖,使MTT值增至对照的162%±29%(0.528±0.036vs0.308±0.026,P<0.01);而在0.1μg/ml时MTT值减弱为对照的153%±22%(0.461±0.017vs0.308±0.026,P<0.05);至1μg/ml时二者协同作用消失,MTT值降为对照的123%±13%(0.400±0.015vs0.308±0.026,P>0.05)。在浓度为50μg/ml时ox-LDL则表现为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增殖,MTT值下降至对照的59%(0.195±0.017vs0.308±0.026,P<0.01),而UⅡ则可部分拮抗其细胞毒性,使MTT值增至对照的68%。竞争PCR显示ox-LDL0.1μg/ml可使VSMC GPR14mRNA表达上调25%(P<0.01)。而1~50μg/ml可浓度依赖性下调GPR14mRNA表达,最大效应于50μg/ml时可使GPR14mRNA下调73%(P<0.01),此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于12h达最大效应,并持续至24h。ox-LDL0.1μg/ml孵育12h可使大鼠125I-UⅡ与VSMC最大结合力(Bmax)升高18%(P<0.01),而ox-LDL50μg/ml可使Bmax下降低69%(P<0.01)。结论UⅡ和ox-LDL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同促进VSMC增殖;低浓度ox-LDL可使VSMC表达GPR14水平上调,而高浓度则可使该受体下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集成干扰素α(IFN-Conα)在体外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和Ⅱ型(HSV-Ⅱ)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细胞病变抑制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重组集成干扰素α对HSV-Ⅰ和HSV-Ⅱ型病毒感染Vero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IFN-Con α对Ver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作用,其中度毒性浓度(TC50)>3μg/ml.对HSV-Ⅰ型和HSV-Ⅱ型的50%的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1.8×10-4±0.3×10-4)μg/ml和(3.5×10-4±1.5×10-4)μg/ml.其结果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和干扰素α(IFN-α),其IC50阿昔洛韦对HSV-Ⅰ和HSV-Ⅱ分别为(6.4×10-1±0.6×10-1)μg/ml和(19.1±2.42)μg/ml;IFN-α则分别为(1.6×10-2±1.0×10-2)μg/ml和(3.7×10-2±7.04×10-3)μg/ml.结论IFN-Con α抗HSV-Ⅰ型和HSV-Ⅱ型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阳性对照药阿昔洛韦和干扰素α(P<0.01).  相似文献   

8.
药物的起效取决于药物的吸收与分布,作用的中止则取决于药物的清除。药物消除的方式主要靠体内生化转化。药物生化转化主要靠酶的促进,主要场所是肝脏微粒体,不少药物经过生物转化变为活性或毒性代谢物,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叫做解毒作用,若二药或更多的药并用后,肝毒性相加,可导致肝中毒、肝坏死,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处方1 异烟肼 0.1×100 0.1 tid po VB_6 10mg×100 20mg tid po 鲁米那 0.03×12 0.09 qd po HS 剖析异烟肼大部分在肝内代谢,形成乙酰化异烟肼,对肝有毒性,引起肝细胞受损,出现转氨酶升高、黄疸,严重者出现肝小叶坏死。然鲁米那又为药酶诱导剂,可加速异烟肼生物转化为对肝有  相似文献   

9.
巴氨西林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正常人血浆中巴氨西林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巴氨西林在正常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的方法,测定巴氨西林在人体中的主要代谢产物氨苄西林的血药浓度.流动相11mmol/LKH\-2PO\-4(含0.1ml/L冰醋酸)-甲醇(78∶22,v/v).色谱柱为HypersilODS2,5μm,150mm×4.6mmID,紫外检测波长231nm.测定20名男性健康志愿受试者单剂量口服800mg巴氨西林片后血药浓度-时间过程.结果方法的专属性较好,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方法的回收率大于90%,日间日内变异系数低浓度小于20%,高浓度小于10%,线性范围0.316~20.220μg/ml(r=0.9998,n=5),最低检测浓度0.316μg/ml,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受试者口服巴氨西林片800mg后,以巴氨西林体内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氨苄西林估算的末端相半衰期(T1/2)1.13±0.31h,峰时间(Tmax)0.81±0.30h,峰浓度(Cmax)10.75±2.53μg/ml,MRT2.01±0.40h,21.25±4.20μg·  相似文献   

10.
作者取恢复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分离出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得到的类淋巴母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系×63 Ag8.653或种间骨髓瘤细胞系SHM-D33融合,得到了6株分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人单克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上清液人单克隆抗体浓度达30~50μg/ml(1×10~6细胞,24h),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索了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_2R)的方法及其条件。以PHA与ConA诱导单个核细胞IL_2R表达的最适细胞浓度为3×10~6/ml。PHA和ConA最适浓度分别为100μg/ml和10μg/ml,PHA诱导较ConA为优。PHA诱导细胞IL_2R表达24小时达到高峰,尔后逐渐下降。第一抗体(抗—Tac)与第二抗体(荧光抗体)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50和1:32,两种抗体与单个核细胞孵育时间分别以20和10分钟为好。检测了同一标本不同复管的细胞(1×10~6)IL_2R结合荧光抗体M为(5.22±0.45)×10~(-10),变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2,5-二硝基苯酚在0.5mol/L氢氧化钠介质中及在40℃恒温水浴中加热15min的条件下与维生素C作用生成红色还原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00nm。维生素C浓度介于0.03~0.1mg/ml之间服从比耳定律,其mol吸光系数为3.2×10~3L·mol~(-1)·cm~(-1),Sandell灵敏度为0.055μg/cm~2。红色还原产物的色泽可稳定24h。本法曾用于药物片剂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ConA 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化学发光(PBL—CL)测定体系中PBL、Luminol 及ConA 等三个主要因素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PBL—CL 测定的最优实验条件为:0.5ml PBL 悬液(1×10~6/ml)、0.2ml Luminol 溶液(5×10~(-4)M)及0.2ml ConA 溶液(500μg/ml),反应液总量为1.0m。PBL—CL 测定是一种简便、怏速、敏感的检测淋巴细胞早期活化及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舒旷怡  杨锦红  任凭  杨爱平  余玲玲  李向阳 《浙江医学》2010,32(12):1747-1749,1772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sCD14和脂多糖(LPS)经过孵育和不孵育同时刺激佛波醇酯(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研究sCD14在LPS转运和活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实验细胞为PMA诱导分化的THP-1细胞;同时将实验分为sCD14组(终浓度分别为1、0.5、0.1、0.01μg/ml)、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分别1、0.5、0.1、0.01μg/m1)、sCD14-LPS不孵育组(LPS终浓度分别为10、1ng/ml;sCD14终浓度为1、0.5、0.1、0.01μg/ml),并分别培养4h后,吸出上清液至1.5ml的离心管中,于-70℃内保存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NF-α.结果 sCD14本身不能刺激单核细胞分泌TNF-α;LPS浓度为1ng/ml、sCD14浓度为0.01μg/ml和0.1μg/ml时,与LPS单独刺激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TNF-α分泌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在LPS浓度为10ng/ml、sCD14浓度为0.5μg/ml和1μg/ml时,与LPS单独作用TNF-α分泌量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sCD14/LPS混合物预孵育组曲线低平,无明显分泌高峰.结论 适当浓度的sCD14可明显增强LPS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化作用,且在LPS高浓度时尤为明显,而将sCD14和LPS混合孵育可使上述效应减少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EX)对内毒素(LPS)作用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表达组织因子(TF)、凝血酶调节蛋白(TM)和蛋白S(PS)的影响.方法24孔板培养的第1~5代HUVEC,在含不同浓度LPS和DEX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裂解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裂解液中的TF、TM和PS含量.结果在LPS刺激下,HUVEC表达TF的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在LPS0.1μg/ml下TF的表达量为对照组的4倍(P<0.01),同时加入0.5 μg/ml和1.0 μg/ml DEX则可使TF的表达量由128.3±25.7 pg/105细胞分别降至94.9±19.4 pg/105细胞和98.8±7.8 pg/105细胞(P<0.05);LPS(0.01~10μg/ml)可抑制HUVEC表达TM,在LPS 10 μg/ml下,TM表达量降至对照组的60%(P<0.05).DEX可拮抗LPS抑制HUVEC表达TM的效应,0.1 μg/ml、0.5 μg/ml和1.0 μg/ml DEX可使LPS(10 μg/ml)作用下TM的表达量由0.282±0.014 ng/105细胞分别增至0.409±0.009、0.462±0.017和0.362±0.019 ng/105细胞(P<0.05);LPS(0~10 μg/ml)可抑制HUVEC表达PS,在LPS浓度1.0 μg/ml及10 μg/ml时,PS的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43%和38%(P<0.01).DEX则拮抗LPS抑制HUVEC表达PS的效应,0.5 μg/ml DEX可使LPS刺激下PS的表达量由13.1±4.8%/2×105细胞增至48.5±10.2%/2×105细胞(P<0.01).结论LPS促进HUVEC表达TF,抑制HUVEC表达TM和PS.DEX能部分拮抗上述作用,提示DEX可能纠正内毒素血症时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体外复制细胞炎性损伤模型用于体外炎症研究.方法 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组,用不同浓度(0、0.1、1、10、20μg/ml)的脂多糖(LPS)刺激,在不同时间点(4、12、24、48h)收样品,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 每个时间点的HUVEC:LPS(0.1、1、10、20μ,g/ml)比LPS(0μg/ml)刺激后IL-6分泌明显增高(P<0.05);48h内随时间增加,IL-6分泌增加,呈线性关系;相同时间点不同LPS浓度(0.1、1、10、20 μg/ml)刺激细胞产生的IL-6分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LPS刺激HUVEC是理想的细胞炎性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17.
注入内毒素后家兔体温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注入内毒素后家兔体温的变化及血浆内毒素浓度变化的动态过程,为内毒素血症的干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经家兔注射内毒素5μg/kg建立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以体温计动态测定家兔肛温变化,采用EDS-99内毒素定量测试系统检测不同时相血浆内毒素水平,发现注入内毒素后0.5h体温值明显升高,此后各时相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差异(P<0.05),于48h始恢复正常.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于注射后24h和72h两次出现高峰值(369.17±93.75)EU/ml、(301.53±69.65)EU/ml,于168h自然恢复至正常水平(0.73±0.35)EU/ml.结果表明注入内毒素后48h内体温呈持续增高,表现为发热反应;外源性内毒素在家兔体内自然清除率缓慢,代谢周期约1周.  相似文献   

18.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1例住院精神病人血浆氯丙嗪浓度。其中,血浓度为0.039~0.69μg/ml52例;0.7~0.99μg/ml12例;1.0μg/ml 以上17例。治疗有显著效果的血浓度一般为0.1~1.0μg/ml。浓度在0.3~0.6μg/ml 可出现轻度锥外系反应。并结合临床对影响血浆氯丙嗪浓度的几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普卢利沙星活性代谢产物NM394的HPLC测定法,并用于普卢利沙星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特征的研究。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男女各半),单次和连续口服普卢利沙星片(200 mg/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血药浓度,DAS 2.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前处理采用高氯酸沉淀蛋白外标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5mol/L NaH2PO4(pH为2.7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75nm。结果:NM394在0.03~3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7),血浆中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的相对回收率在91.2%~113.2%之间;批内RSD≤6.8%、批间RSD≤8.5%。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单次给药,女:t1/2(5.24±0.58)h、Cmax(1.64±0.76)μg/ml、AUC(0-18)(7.11±2.10)μg.h/ml;男:t1/2(5.22±0.74)h、Cmax(1.89±0.68)μg/ml、AUC(0-18)(7.80±0.93)μg.h/ml;两者无明显差异。多次给药达稳态后,女:t1/2(5.15±1.18)h、AUCss(9.26±1.35)μg.h/ml、DF(1.94±0.10);男:t1/2(5.10±0.27)h、AUCss(8.31±1.98)μg.h/ml、DF(2.04±0.60);两者无明显差异。单次给药与连续给药达稳态后药动学参数无明显差异。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稳定;无论单次给药还是连续给药,普卢利沙星的药动学特征无明显性别差异;多次用药后体内无明显蓄积现象;本品无明显肝药酶诱导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Zhang GX  Li YJ  Zhang F  Zhao JL  Li KA  Hu Y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228-232
目的 监测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纳米铁颗粒(USPIO)对不同数量大鼠C6胶质瘤细胞离体及载体标记的效果。方法采用0、25、50μg/ml浓度的USPIO标记1×10^6,2×10^6和1×10^7大鼠C6胶质瘤细胞,离体MRI扫描T1WI,T2WI,GRE/30°序列成像,测定细胞群信号。0、25、50μg/ml^3种浓度USPIO标记1×10^6大鼠C6胶质瘤细胞后,立体定向分别接种于6只大鼠(每种浓度接种2只)的右侧额叶,载体MRI扫描T1,WI,T2WI,GRE/30°序列成像,测定其信号强度。结果不同数量的大鼠C6胶质瘤细胞与0、25、50μg/ml浓度的USPIO培养12h,离体MRI不同序列测定不同浓度USPIO标记相同数量的细胞群,GRE/30。和T2,WI测定的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0与25μg/ml组与0μg/m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与3.38,P〈0.05);同一浓度USPIO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信号强度与细胞数量有关(t=5.16,2.35,4.41;P〈0.05)。普鲁士蓝染色镜下观察,发现标记的细胞从25到50μg/ml染色程度逐渐加深。载体25μg/ml浓度的USPIO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在MRI成像中清楚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信号强度。结论USPIO可以标记大鼠C6胶质瘤细胞。MRI的信号强度与同一浓度USPIO标记细胞的数量成反比,25μg/ml浓度USPIO标记的肿瘤细胞,活体接种脑内完全可以达到MRI示踪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